八三看書!
數年來,大唐祭天大典不止舉辦了一次,單單是泰山封禪祭天,便舉辦了四次。
因此對于祭天的程序儀軌不說是瓜滾爛熟,也早已輕車熟路。
首先,敕水禁壇。
以清靜流水掃凈祭天法壇,滌蕩塵埃。
由主持本次大典的高功法師,禮拜啟白,相當于預告祈禱,提前打招呼。
一切全部準備妥當,才正式登壇祭天。
由天子率領文武百官上香,焚降召符,宣詞焚詞,敬告天地。
隨著青煙自李世民面前焚燒的裱紙上徐徐升起,升騰入高空。
祭天法壇之上,隨著裊裊青煙升騰,祭壇上空的云層卻是放出道道金光,隱隱可見云層之上,無數金甲神人簇擁著一尊頭戴帝冕的高大神人!
“天帝顯圣了!”
“老天爺顯靈了!”
“二狗,趕緊跪下!求求老天爺保佑你趕緊找個媳婦!”
終南山上的金光彌漫數百里,就連山下的百姓也能看到云中那些金甲神人。
他們紛紛跪地朝著那些天神叩拜。
祭壇之上,李世民率領著文武百官同樣朝著天空行叩拜大禮,隨著祭天儀式完成。
一道金光自天空落下,灌入李世民的眉心之中。
“陛下!!”
幾個護衛率先警覺,踏前一步,還是未曾觸及金光,就看到那金光灌入李世民眉心之中。
李世民只覺腦海之中一炸,恍惚間好似看到了無盡星空
幾處世界在他腦海中流轉。
一方名為中土大陸的世界,那名為索倫的妖魔霍亂世間,各族苦索倫久矣。
天帝與那方世界的神王伊露維塔頗有交情,伊露維塔愿以五分之一的中土大陸為報酬,雇傭一批異域雇傭兵,幫助中土大陸各族討伐索倫。
維斯特洛大陸,一方蠻夷世界,那方世界的七神在天兵討伐下選擇歸附了天庭,這方世界的特產為巨龍龍蛋,異鬼,人口信仰。
占領此處世界需要征服這方世界的數百大大小小的貴族領主,登臨鐵王座。
不良人世界,異域大唐末年,藩鎮割據,群雄爭霸.....
李世民微微恍惚,心神仿佛沉浸在走馬觀花的幻燈片中,他看到了中土大陸盡頭那巨塔之上的火焰巨眼,眨眼間,卻又來到了北境長城之外,俯視過那鋪天蓋地的異鬼。
他看到了化身為不良帥的袁天罡,為大唐辛苦奔波數百年,卻碰上了一個志不在江山的阿斗。
李世民緩緩睜開眼,眸中一抹金光幽深不定。
“陛下!你沒事吧!”
程咬金一臉驚慌。
李世民看著一眾色變的臣子,幽幽一嘆道:“朕,很好!從沒有過的好!”
.在他身后,一員如同鐵塔一般的壯漢,甕聲甕氣的回道:“陛下,剛剛那道金光!?”
“那當然是天帝賜福,保佑大唐江山永固,陛下萬年!”旁邊一個中年文官搶先說道。
“房喬,你這廝也會阿諛奉承了!”
尉遲敬德看了那中年文官一眼,嗤之以鼻道、
“黑炭頭,這天帝賜福乃是大家親眼所見,何來阿諛奉承之說!”
“行了!”
李世民打斷了兩個心腹的爭吵,他環顧了一圈周圍,聚攏在他周圍的盡是的心腹:
“是唐叔許諾的那幾處世界有眉目了!”
聽到李世民的話后,十幾個大唐重臣紛紛一怔,接著眾人的鼻息都不由的變得粗重了起來,他們這些心腹早在李世民這里得知大唐投效天庭,那位天帝許諾的好處。
不管對于大唐還是對于他們身后的家族而言,都是真正的萬世之基。
距離祭天的山頂,兩三里的一處山林之中,一座道觀。
道觀不大,加上觀主不過六七人,相比于那動輒占地數百畝佛寺,倒是顯得異常寒酸。
由于天子來終南山祭天的緣故,觀主帶著幾個徒兒前往了祭天大典觀禮,觀內只留了一個灑掃的火居道士。
道觀的庭院內,火居道士剛剛自院中的老井內打了一桶井水,提著木桶,拿著葫蘆瓢澆著庭院中的菜地。
木桶里的水,剛剛下去三分之一,道士突然聽到了一陣敲門聲。
火居道士將木桶隨手放在一旁,隨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棗木棍,走向了大門,他們這道觀在深山之中,尋常也有野獸學人敲門討食。
今日觀內只有他一人,難免小心了幾分。
“誰啊!”
火居道士將門栓放下,小心的將大門打開了一條縫隙,往外看去。
門外赫然站著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人,懷里還抱著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娃。
“兩位施主,不知來此有何事?”
火居道士看著兩人的模樣,這才放心的將大門打開,朝著兩人稽首行禮。
“無量天尊,施主,我們這道觀乃是小觀,不接受外人香火供奉!”
“道長見諒,我們兩人來這終南山本是來瞻仰天子祭天大典,這孩子一時貪玩,在山里多耽誤了些時候,能否在道觀休息一二!”
火居道士看了一眼錦袍中年人懷中昏昏欲睡的小奶娃,壓低了聲音:“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施主請進!”
“多謝!”錦袍中年人,也就是唐天帝抱著雙手抱著酣睡的小奶娃,走進了這間道觀。
道觀不大,前后幾間屋舍,庭院內開了一片菜地,種了兩顆棗樹,棗樹綠蔭下,放置著一張石桌,幾個石凳。
火居道士也是熱情的性子,待到唐天帝落座之后,特意端來了一盤野果,泡了一壺清茶,陪著唐天帝坐下閑聊了起來。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
據火居道人說,他十幾年前來的這觀中,平日里除了采買一些油鹽醬醋之類生活必需品,很少下山。
寺廟中的日子清苦,卻也沒有俗世中諸般煩惱,每日里種種菜,讀讀道經,倒也自在。
“仙人,人在山中,道友這日子,過的可比真正的仙人還要自在!”唐天帝捻起一顆野棗,咬了一口。
野生的棗子自然沒有后世那般人工培育的甜,略帶些酸澀的味道卻別有一番風味。
“貴人說笑了,山野道人,哪敢跟仙人相比。”火居道士失笑著搖搖頭,以為眼前這個貴人在說客氣話。
唐天帝三兩口將棗子吃完,又端起面前的一杯清茶,細細品了一口: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凡人有凡人的欲望,神仙也有神仙的欲望,凡人求功名,求長生,為情欲所累,神仙又何嘗不是..”
“只是相比起凡人,神仙求的東西更加虛妄..“
火居道士手里端著自己的那杯清茶,看著眼前人,唐天帝的話說的他心里一怔,顯然唐天帝話中所說的神仙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神仙不應該是朝游滄海暮蒼梧,跨龍騎鳳,在天地間逍遙自在,無拘無束嗎,難道神仙也有煩惱。
唐天帝看出了火居道士心中所想,哈哈一笑,“神仙究竟有沒有煩惱,我等俗人怎么知曉,我只是羨慕道友這清凈的生活罷了!”
火居道士聽到唐天帝的話,也是哂笑了起來:“這終南山隱修之地頗多,貴人如果真的為俗事所累,倒也可以來此清修幾日。”
“我卻是不像道友這般有福氣,天生的勞累命,閑不下來!”唐天帝笑了笑,仿佛不經意間抬頭看了一眼天空。
裊裊青煙升入半空,隨著又一次祭天大典,人道氣運推動,他此身在這方世界的位格愈發的穩固。
此方世界失去了世尊如來這尊大佛,在這場世界爭奪戰中,勝利的天平正向著他傾斜。
聽著耳邊的禱告之聲,
咔咔咔
他體內的香火粒子響起唯有他自己能聽到,經久不息的炸響之聲。
隨著祭天大典的再次舉行,在人道氣運的推動下,他周身無數粒子進一步的開始演變,變強。
唐天帝眼中能清晰的看清楚這方天地的元氣流動規律,香火,靈氣,氣運...
各種氣糾纏在一起,整個世界五彩斑斕,一片氤氳...
唐天帝心念一動,香火愿力,靈氣,氣運,好似一道氤氳長河,向著他天頂流淌而下,匯入他的體內。
此方世界雖然乃是那佛陀所化,可他得人道之力相助,卻是以人道侵占天道,行那鳩占鵲巢之舉。
他此時為天帝,若是能將這方世界完全侵占,他便是此方世界的天道,為此世之主宰。
唐天帝屈指一彈,一道道紫色流光紛紛炸裂開來,一道道紫氣裹挾著流光,四散而去。
一部分直沖天闕而起,瞬間跨越層層天闕,直射天外天星斗之間。
一部分直垂而下,落入大地深處,直達地之極。
其余眾多紫氣震蕩著,遍布這方世界的每一處所在之地。
隨著這些念頭分化各處,唐天帝的意志陡然膨脹,在這方世界的加持之下,感應著天地的每一處變化。
這對于他而言也是一種另類的合道,隨著唐天帝的意志一動,無盡的紫氣融入這方世界之中,這方世界每一處細小的變化都歷歷在目。
直至他的意志染指了這方世界的時空長河。
天地浩瀚,時空同樣浩瀚無比。
時空長河之中蘊含無盡空間概念,一個選擇可能就是一個平行空間的誕生。
每一個生靈,都有無數的可能,在一條時間線中,你可能泯然眾人,另一條時間線中就可能成就真仙,可能早早隕落,也可能活上千萬年。
放在多元級別的大千世界,哪怕是大羅級別的存在也不敢輕易涉足時間長河,當然普通的中千世界,卻也攔不住他們。
唐天帝的意志沿著這方世界的時空長河逆流而上,
來到此方世界,時間長河的盡頭,恍惚間,唐天帝看到一片混沌。
“這是此方世界開天辟地之初?”
唐天帝心中一動。
意志微微一動,發現自己好似在一朵蓮花之中,外界無盡的混沌流轉。
這里沒有上下,沒有前后,沒有空間與時間,他所認知的一切,在這里都沒有任何的存在。
而在這無邊的混沌之中,他看到了身披錦斕袈裟,腦后功德光圈閃爍的青年僧人。
那僧人籠罩在無邊的混沌之中,看不清面目,他手捧金蓮,那九品蓮花中金光陣陣,蓮瓣開間,世界演化。
那僧人在開天!
唐天帝心中一動,就看到那僧人一縷眸光之中向他看來。
唐天帝的意志一震。
那道眸光之中,沒有一絲一毫的情感存在,只有無盡的淡漠悠遠之意,好似那亙古永恒存在的天道一般。
“他在看我?”
唐天帝突然心中有所領悟,一眼之下,他就回過了神。
接著他感覺到一股意志投身入他手掌間的那一枚金色舍利之中,那道意志由無形化有形,顯化出一位身披錦斕袈裟,腦后功德光圈閃爍的青年僧人。
“阿彌陀佛!”
“金蟬子?唐玄奘?天道?”
在此方世界的時空長河盡頭,唐天帝意志顯化的的身影負手而立,與青年僧人隔空對峙,淡淡問道。
“小僧,金蟬子!”
金蟬子面色平靜,回答一句。
“金蟬子........”
唐天帝了然,或許和那顆舍利有關,眼前的這個金蟬子身上比剛剛開天辟地時,多了幾分人味。
唐玄奘上一世乃是金蟬子,因為佛前失儀被打落輪回,十世行善,最后一世正是唐玄奘。
唐玄奘西天取經,得證旃檀功德佛。
眼前這個是金蟬子,也是此方世界的天道,和唐大都督在天外天交手的是旃檀功德佛。
“此界開辟,足有十幾億年!我以此身化天道也有十幾億年,原想借此斬落此身,沒想到道友竟能以人道噬天道,竟有幾分道祖之手段!”
聽到金蟬子的話,唐天帝眸光微微有些波動:“道祖?”
金蟬子面色淡然道:“看來道友果然和閻浮有些淵源,不瞞道友,我也是閻浮世界天地初開時,秉先天之氣誕生的先天生靈,
當初棲身的那一株菩提樹,就是開天辟地第一株,乃是天地靈根!因此才與佛門結了緣法!
我雖未無緣紫霄宮中聽道,卻也有幸見過道祖的風采!”
“菩提樹......”
唐天帝靜靜傾聽,菩提樹是佛門圣樹,尤其是世尊如來在菩提樹下證道之后。
但是在那之前,菩提樹也是天地靈根,更有傳說佛門雙圣之一的跟腳便是一株菩提樹,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金蟬子落腳的那一株,若真是,這金蟬子和佛門的糾葛卻是難解難分。
要知道那位打秋風可是出了名的,便是隔空看他一眼便是與他結緣,更何況這金蟬子借宿其身,這因果,別說是十世,便是輪回百世,千世,萬世,也脫不開與佛門的糾葛。
甚至唐天帝懷疑,金蟬子那師傅由道入佛,除了幾位教主的斗法外,也多少沾了些這倒霉蛋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