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斯開始催陳星趕緊給畫廊提供作品了。
歐洲地區都還沒飽和,現在亞洲地區,尤其是輿情過后的華夏,對陳星作品的需求又上了個臺階。
現代博物館里,攝影作品雖然沒有油畫那么重要,但也是現代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前沒有一個國內標志性的攝影師就算了,現在冒出頭一個,那些大型藝術館肯定會收藏一兩幅陳星的作品。
以前沒有這想法……那不是因為陳星在國內不火嘛。
畢竟沒有公眾基礎的話,那些大博物館即使花了比其他攝影師還要貴的價格去收購了陳星的作品,人觀眾不認可怎么辦?
現在就有公眾基礎了。
畢竟上過熱搜。
以后,即使一些不關注攝影的人,或許也能記得有一個叫陳星的攝影師,記得他是國內第一人,記得他的長相。
所以現在收藏正是時候。
只是。
得排隊。
賽斯已經在考慮每年增加一批作品數量,目前來說陳星的作品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遠不是陳星可以休息的時候。
賽斯一個月的簽證馬上到期,臨走前還想把送他的陳星帶著一起走。
“法國才是你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你看看我們對你的喜愛,絕對不會發生你在華夏的事情。”
“我還得在家里陪陪爸媽呢。”
“那你們的春節結束以后,你會來?”
“再看看吧。”
陳星自己都沒決定好過年以后去什么地方呢,不過他有點想去撒哈拉大沙漠看看,很多書里都有描繪這個地方。
作為一個文藝青年,他也想趁著自己年輕,多去這些比較困難的地方走一走。
不然等以后老了,估計就只敢去一些和平的國家了。
賽斯走的時候大年初六。
宜,出行探春。
當天晚上,陳星的爸爸在家族群里問了句:
“咱們回老家聚一聚?”
陳建南說的老家是在小鎮的邊緣,一條小路邊上廢棄的宅基地。
爺爺以前在這邊有地,最近的政策好像說地不種東西要回收,所以大伯回來這邊翻修了一下房子,種了點不需要人照看也能活的蔬菜。
整體沒什么改變,墻體加固了一下,豬圈牛圈改造成了現代化的衛生間,還隔出一個小房間放浴缸。
這里是陳星父輩小時候生活的地方。
只不過后來大家就都搬到了鎮上,陳星反正從小就沒有在這里生活的記憶,五歲前來過幾次,之后爺爺被接到了小鎮上和兒女一起生活。
這一翻新,爸爸,姑姑,就總想著找機會回去看一看。
春節期間,陳家的這一大家子人也都回到了小鎮上,正好是相聚的好時候,所以老爸提出了這個建議。
陳星當然立刻舉手贊成。
他們這邊的新年什么都禁,過年一點氛圍都沒有,還不如回鄉下,看看有什么新鮮的東西可玩。
家族群里的其他人也迅速響應。
陳星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帶兩套衣服就行了,其他就是相機,電腦,電腦一定得帶去,他最近在寫《新華風攝影,實戰篇》。
前一本說理論的都買瘋了,肯定要趁熱度還在,趕緊把第二部實戰篇給出了。
實戰篇里面就是他拍攝的各種作品,以及參數,再加上第一部理論篇里面的內容,完成得很快。
畢竟干活基本都在第一部里面,這本實戰篇只是讓人們對照一下,同時也是當攝影集出的。
陳星還沒出過單獨的攝影集,但幾次出書,照片的占比都很多,當做攝影集來看也沒什么問題。
尤其這本實戰篇還有詳細參數和陳星當時的想法。
兩部加起來,簡直就是攝影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從小鎮到老家只需要開車半小時,在大路上行駛三分之二的時間,然后拐進小路,再開幾分鐘。
小路也很寬,會車錯車很方便,中途還會路過一個小寺廟。
回家探春的陳家一行人靠邊把車停下來,準備到這個從小就有的小寺廟上一炷香,然后再繼續回家。
廟里供奉的是觀音。
川省有很多觀音廟,佛教很興盛。
陳星記得有這個寺廟,小時候應該來過,但記不清了,這次來也是各個地方到處看,想找回以前的記憶。
海德薇也被陳星的媽媽拉了進去。
表姐帶著小蘋果,也沒進去拜佛,三人就坐在廟外面的黑色長椅上休息。
“咱們這邊不是道家發源地嗎?怎么道觀都沒幾個?”
“有啊,那邊山上就有。”
表姐指了一下遠處的山頭。
“真的?我怎么不知道。”
“外婆走的你才多大啊,后來外公就到我們鎮上去了,你當然不知道。那邊的道觀雖然不大,但好像很利害,聽說是最開始的二十四座道觀之一。”
“那確實厲害。”
“破破爛爛的,你別抱太大希望。”
小蘋果喊道:“媽媽,大外公的房子在哪里啊?”
表姐把小蘋果抱著,指著遠處已經能看到的一個屋頂說道:“前面的屋頂能不能看到?”
從這里出發,走路兩分鐘也能到。
中途還有個小賣部。
陳星看了看,覺得這邊環境還是挺好的。
等長輩們上了香,重新開車一分鐘不到就抵達了老房子,院子重新用水泥找平了,很大,停著五輛車剛合適。
陳星拿著相機到處串,其他人從車里往外拿東西。
家里有土灶,有柴。
大伯母認識周圍不少的村民,出去拿了一堆紅薯和玉米回來,中午吃燒烤,晚上在土灶上燒火,順便烤紅薯吃。
陳星自己都快走到小賣部去了。
農村的東西很多都舊舊的,舊的電線桿,老房子,池塘,就連小賣部也很有特色。
左邊的玻璃柜子里面放著很多陳星都沒見過的煙,右邊的房間是打麻將的地方,一些老年人在這里打麻將。
“很適合拍黑白啊。”
農村的風格可能在色彩上找不出什么好的搭配,構圖和線條就得考驗一下攝影師的基本功了,所以沒有色彩的黑白是最合適的。
意識到這一點,陳星久違的有了攝影的興致。
但在這農村里面,最有意思題材并不是他設想中的歡樂場景,那些書里,網絡上,總把農村出生的孩子說成有童年的一代。
陳星并沒有在這個村子里面看到童年,只看到老年,還有一片片無人居住,屋頂已經倒塌下來的房子。
他拍的就是這些房子。
經過同意后,他還去拍了小賣部和旁邊的麻將館。
對稱的構圖,中軸線是分割兩邊的一根柱子,一邊是沒有人值守的村頭小賣部,另一邊是歡樂的村頭活動室。
老人們大笑的樣子,頗有一種灑脫的意味。
下午到房間里面檢查這些照片的時候,他覺得很多都很有意境,而黑白就是需要這樣的意境。
他自己挺滿意的,就發給了賽斯。
不是說最近作品有點少嘛,發一點去應應急。
和以前陳星在外面的工作不同,老媽基本上全程看了陳星的工作進程,等他把照片發出去后,老媽很不理解的問道:
“這就完了?”
“嗯,等收錢就行了。”
“這么簡單?”
“黑白照就是這樣簡單,基本不會修也不會改,保持原樣就是最好的,也容易拿獎項。”
拿不拿獎不知道,她只覺得兒子隨便拍張照片都是上百萬。
“走走走,好不容易我們一家人都在老家,你給我們拍個照。”
“全家福?好啊。”
陳星趕緊拿著相機下樓,他用支架把相機放在兩輛車中間,老媽大聲招呼其他人過來拍照,一群人站在堂屋門口。
整整齊齊。
家里最小的陳星也找對象了,結婚證都拿了,只是還沒正式的婚禮。
兩人最高,站在一起也最般配。
海德薇抱著陳星的手臂,站在后面的邊緣,臉上的幸福感是所有攝影師都愿意去捕捉的一個表情。
陳星也是很開心的比了個耶。
老爸和姑姑都一臉正經。
大伯不知道手往哪里放,臉上表情僵硬,強行露出一個笑容,不是很好看,媽媽們站在一起,手牽著手笑著。
幾年后,一個黑頭發的混血白人小蘿莉,在搬家后的一堆行李中翻到了這張照片。發現照片上的人她都認識,但就是沒有她自己。
于是拿著照片去找爸爸。
“爸爸爸爸,為什么這張照片上沒有我啊?”
陳星正在客廳和賽斯聊天。
他接過相片看了看,說道:“嗯……我當然知道為什么,但你叫叔叔了嗎?”
女孩兒趕緊朝著賽斯喊了一聲:“叔叔。”
“用英語!”
“英語……我不會啊……”
看著小女孩快急哭了,賽斯連忙說道:“你讓她干什么了,多可愛的一個孩子你也舍得兇他,別哭了,叔叔有糖!”
“快七歲了都不會用英語對話,急死我了。”
“這孩子天天被你們放在華夏,不出國,哪里來給小孩說外語的環境呢?七年了,你總算想通了,巴黎才是最懂你的地方。”
“沒辦法,去年我一年跑歐洲十幾趟,各種獎項和評委邀請,海德薇都有意見了,還是得多點時間陪陪孩子。”
海德薇都對他有意見了,這多可怕。
所以陳星考慮了一下,還是搬到了巴黎生活,大莊園也更適合小孩子玩,商品房即使大平層也還是小了點。
海德薇端著水果過來,七個月的肚子和快臨盆差不多。
這次中獎是個雙胞胎,以后就是三個孩子,沒個大房子可不行,而且大女兒也到了該上小學的年齡。
嗯,還是在巴黎念書吧,以后長大了再看。
陳星和賽斯聊了一會兒家常,然后賽斯就拿出一大份的邀請,說道:“今年你的價值比去年更高了,很多攝影節都在邀請你去當評委。”
“幫我推掉一半吧,我得在家多陪陪老婆。”
“顧家好男人是吧……“賽斯有點無奈的撓撓頭,道,“但您總得給畫廊供貨吧?要不就拍這座莊園?這么多的玫瑰,真好看……“
“嗯……太敷衍了吧?”
“全球最有價值攝影師,一幅幾百萬,這錢你現在不賺什么時候賺,明年可不一定是你了。”
陳星看了一眼系統上的技能,很有底氣,說道:“我覺得以后每年都是我,所以相較于數量,作品質量才最重要。”
(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