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從攝影開始第349章 相機定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旅行從攝影開始 >>旅行從攝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9章 相機定制

第349章 相機定制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采茶紀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采茶紀 | 旅行從攝影開始 

:18恢復默認

作者:采茶紀

他們的裝扮和站位都太正式了,陳星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正式。

如果可以選擇,他多半會邀請大家穿隨意一點,到咖啡廳喝杯咖啡,或者晚上一起到酒吧喝點小酒啥的,這才是陳星最喜歡的聊天氣氛。

納丹和陳星走到幾人面前,為首那個叫安迪的副總就過來握手。

陳星雖然不喜歡這種交流方式,但也是一臉笑容,兩人都笑得像幾年都沒見過面的老朋友似的,然后安迪先說:“陳,我們公司里面每天都在猜測你什么時候會來瑞典,今天總算是等到你了。”

旁邊那位負責銷售的經理說了一句瑞典話,然后用英文解釋道:“這是我們瑞典的一句諺語,意思大概是等待好事的人永遠不會等待太久,陳星攝影師,歡迎你到我們哈蘇來參觀。”

陳星有點摸不著頭腦。

自己在你們公司這么有名,說的話我怎么有點聽不懂呢?

搞得我像什么大人物似的。

到了這里,納丹的工作基本就結束了,但依舊跟在后面等待吩咐,陳星和其他三個哈蘇公司的高層同行,禮貌的互相吹噓。

不喜歡這種場合歸不喜歡,但陳星從來不會在場面上落人面子。

進了這棟樓的一樓大廳以后,里面的人就多起來了,也不知道這里面用的是空調還是暖氣,反正一進來溫度就高了起來,巨大圓形前臺接待的兩個妹子甚至只穿了藍色的制服襯衣。

當然,也是穿了褲子的。

只是表明一下這里面的溫度高。

來往的人也是襯衣居多,看得出來哈蘇很喜歡藍色,公司制服上藍色占了很大的元素,有些人路過的時候還和幾個領導打招呼,然后好奇的看著陳星。

這種好奇不是不認識。

大廳左側有一面墻,這面墻平時會用來宣傳公司政策或者福利之類,但這幾個月都用來展現x2d拍出的優美作品,基本五張左右就必然有一張陳星的。

出現照片的同時還會有攝影師的個人介紹。

所以整個哈蘇公司的人基本都認識陳星了,這面墻上的內容不止在工廠這邊出現,哥德堡內哈蘇大樓里也有這樣的一塊屏幕。

大樓里面有一個產品展覽館。

在這里能看到哈蘇從建立到現在的所有產品,一個個的看下去,能看到他們的外觀是如何演化的,每一款基本都符合當時攝影師們的審美,但也有固執的地方,那就是為了畫面的效果,從而損失了對焦速度。

陳星只用了一款哈蘇的相機,也就是最新的這款x2d。

這款相機什么都好,但對焦速度比起陳星之前用的那一款索尼a73來說差得有點多。

最開始還不習慣,但用久了還是能適應,甚至還會喜歡對焦的過程中那種拉風箱的聲音,有種機械的魅力。

“我還以為對焦慢只是x2d的缺點,沒想到你們所有的產品都有這個缺點。”

安迪搖搖頭道:“也不能說這個是缺點吧,就像上帝只會給你留一扇門或者一扇窗一樣,我們在保證照片質量的同時,有時候就得損失一些東西,對焦速度就是損失的那一扇窗。”

“對焦速度這一點以后不再是問題。”搞技術的那個高管自信滿滿,“我們已經掌握了新的最頂尖的技術,會運用在以后的相機型號當中的。”

可能話說得太滿,和真實的情況稍微不符,安迪連忙找補:“他的意思是以后我們慢慢會解決這個問題。”

“陳,除了對焦速度,你對我們這款相機還有什么其他的意見沒有?”

“沒有,我很喜歡他。”陳星一邊看著玻璃柜當中其他型號的哈蘇相機,頭也不回的說。

不然也不會在拿到手以后就放棄了以前用的索尼,立馬轉頭哈蘇了。

想了想,陳星繼續說:“我很喜歡你們顯示器,比起其他的顯示器來說,哈蘇x2d的顯示器色彩更豐富一點,能體現到鏡頭面前鮮活的世界,這一點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

說到這個,技術高管笑了一下。

哈蘇為什么貴,并不是因為他的品牌價值,而是各種相機上的零配件都是最頂級的。

不管是鏡頭,玻璃,取景器,顯示器……

走到七樓的一個辦公室里面,還沒等安迪介紹這里是做什么的,陳星就看到一個妹子一臉驚喜,然后不管老板就在陳星身邊,拿著一個本子和筆就過來了,脆生生的問道:“陳先生?我能要一個你的簽名嗎?”

“我?”

“對,我特別喜歡你拍的照片,做的視頻也非常好看。”

陳星笑了一下,說了聲謝謝。

簽名,合照。

然后有個人問:“那棵古樹現在怎么樣了?陳先生。”

“當地政府已經在保護了,周邊一大片區域現在都是保護區,不允許砍伐。”

“太好了!”

“這可多虧陳先生了。”

“那個叫朱麗的女生也非常勇敢……”

辦公室里的人小聲討論。

安迪輕咳一聲,說道:“繼續工作!”然后對陳星說,“陳星先生,我們到食堂聊吧,看看你對定制的相機有什么意見,我們會履行合約,按照你的想法來定制屬于你的x2d相機。”

陳星精神一震,你們可算說到正事兒了。

不緊不慢的下樓。

作為一個大園區,哈蘇的食堂是單獨的一個建筑,外觀比較特別,走進里面,因為正值飯店的原因,人也很多。

他們自然不會在一樓吃飯,二樓有專門的為接待客人修建的小房間。

通過玻璃窗還能看到下面的食堂。

陳星看了幾眼,很不理解的問道:“你們公司人真多啊,為什么我總聽人說哈蘇的相機和鏡頭都生產得很慢呢?”

安迪笑著道:“你看食堂人多,但又不是所有人都是我們項目部的人,哈蘇可不止是一個相機生產商啊,還有其他的一些項目,現在大家都在這個園區里面工作而已。”

“是這樣啊。”

“就是這樣,如果你感興趣,下午我們還能帶你去看看其他部門,不過有幾個項目是屬于軍用或者隱秘權限更高的,這種我就不能帶你去了,還請你理解一下。”

“不用不用。”陳星立刻搖頭,“我沒有那種意思。”

他就想拿了相機出去繼續逛。

認識朋友,欣賞風景,這些可比在一家公司里面看生產線有意思多了。

不過,看情況陳星現在是拿不到這個定制相機的。

現在只是商量設計,離真正拿到相機估計還有一段時間,也不知道自己離開北歐之前能不能拿到。

到了現在安迪就基本不怎么說話了,一邊吃飯一邊聽著技術高管和陳星聊訂制的事情。

這個穿著工作服的技術高管名字叫法比尼奧,三十多歲了。和眾多負責技術的人一樣,思維比較少放在社交上,說起話來就沒有安迪那么圓滑。比如陳星說想要把他說的最新技術放到自己的這一款定機制上,法比尼奧就說什么都不許。

安迪插話道:“這件事還是需要再考慮考慮,因為陳星先生你的定制機就算再怎么改變,首先他也是一臺x2d,不可能給你改成了x3d或者x4d,這是不可能的,希望你理解。”

“對對對,希望你理解。”法比尼奧立刻說。

“嗯。”陳星點了下頭,又問,“那外觀呢?能用華夏風嗎?簡單來說就是把我作品當中的那種色彩風格放在相機的外觀當中。”

“我不太理解你的意思,但改變外觀是可以做到的。”法比尼奧說。

他們廠里做磨具最開始都是全手工制作的,有些厲害一點的老員工完全可以重新給陳星專門打造一個新的x2d外觀,這一點對于他們來說不算困難,甚至更簡單一點直接弄個貼圖。

但法比尼奧不屑這樣去做。

用貼圖就太敷衍了,陳星又不是什么靠運氣才來到他們公司的攝影師,他的要求哈蘇公司不想糊弄。

這可是一個視頻直接讓哈蘇公司的預售直接拉高兩倍的人物,萬一陳星覺得不滿意發一個視頻來抨擊,法比尼奧不好說,安迪和另外一個叫帕斯托的銷售經理的職業生涯恐怕都會受到影響。

要不是有這種影響力在前,他們對待陳星也不會像今天這么正式了。

法比尼奧還給陳星看了幾個他們提前做的預案。

就是把外觀用電腦繪制出來。

其中有兩個陳星很喜歡,一個是‘復古趣味’這是按照陳星以前的作品創作出來的,有種上世紀相機的感覺,另外一款叫做雪地蘇醒,是以陳星的雪地系列為基礎創作的一個外觀。

“外觀可以改變,但改變的范圍其實不算大,不然損失的是持握的舒適度,性能我們會按照最好的來給你進行優化,但更新換代確實不可能……你想要加些華夏元素,那熊貓怎么樣?”

“熊貓就算了……”

太多國外和國內的制品有熊貓元素了,而且自己到時候拿著一款相機出去拍照,人家一看黑白分明,知道的說是熊貓,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把真皮磨禿了呢,太俗。

最終確定在這款復古風格上做一些改動。

還好陳星的素描功底很好,不然這一步可能要費幾天的時間去和法比尼奧解釋。

他只覺得陳星拍的照片好看,但為什么好看,何為華夏風格,他是真的不懂……他只是一個做相機的,不懂用相機的人在想什么很正常。

下午又在園區里面看了看鏡頭的生產,算是滿足了陳星的一個好奇心。

臨走的時候安迪還送了陳星一套最新的鏡頭,以及陳星一直沒買到的3575變焦。

陳星有時候拍人像,有時候拍風景,有時候遇到好的建筑還得拍建筑,幾個定焦鏡頭一直更換簡直麻煩死了,沒有一款好的變焦鏡頭真的很不方便。

但一直都買不到。

至少在今年來說,哈蘇相機的任何東西都不好買。

可能還是和陳星的視頻有關,在x2d的消息爆料之前,陳星剛把這款相機拿到手的時候都挺好買,那時候陳星就直接買了三款定焦用來拍商業攝影,后來有錢了,但產品卻訂不到了。

要不就是太貴被人坑,賣鏡頭的商家還不是官方,陳星信不過。

要不就是讓你預定,預定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給你發貨。

就說這款變焦吧,陳星都在某東官方商店預定了三個月了,到現在都還沒有任何消息。

來的時候就一個裝相機的小包,走的時候這個包變成了哈蘇送的一款相機包,里面放了四枚鏡頭——還不算相機上本身裝著的變焦頭。

大豐收啊。

陳星的心情大好,坐車回市區的時候都還哼著歌。

納丹聽陳星哼了幾首,問道:“陳先生,晚上一起唱歌嗎?我覺得你唱歌很好聽。”

“謝謝。”陳星笑著說,好嗓子了解一下。

業余音樂愛好者天花板啊。

過了一會兒,陳星反應過來,問道:“哥德堡有ktv嗎?”

“什么是ktv?”納丹反過來問。

“就是專門唱歌的地方。”

“你說的是酒吧?”

“不是,沒什么,你剛才想說什么?”

陳星聽他說唱歌還以為瑞典有ktv呢,這玩意兒在巴黎都沒有幾家,基本都是韓國人或者華人開的,這幾家店開的位置陳星還不太敢去,所以出國這么久了,陳星還沒在歐洲k過歌呢……酒吧不算。

有些熱鬧一點的酒吧確實有喝醉了干吼唱歌的人,但陳星很少喝醉。

他去酒吧又不是為了喝酒。

“我說的唱歌是酒吧里的聚會啊,都是一群喜歡唱歌的音樂愛好者……”納丹解釋到,然后他說,“陳先生,我對你說的ktv很感興趣,這是專門唱歌的地方?”

“恩,亞洲比較多,你們歐洲我很少見到。”

原來是酒吧啊。

歐洲有很多酒吧,陳星一般去開在大街上,稍微顯眼一點,熱鬧一點的酒吧,這種酒吧去的人都是為了找樂子,和陳星一樣的游客也比較多,很容易找到一些能聊得來的人。

另外一種,開得就比較隱秘了。

但并不是代表這種酒吧不正規,相反,他們比陳星去的酒吧正規多了,去的人基本都是朋友,或者被朋友帶過去的人。

這種酒吧就像是一個個小圈子的聚會。

要是有歐洲的朋友愿意帶你去這樣的酒吧玩,其實也就說明真的把你當兄弟了,愿意把你介紹給他的其他朋友。


上一章  |  旅行從攝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