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一覺睡醒,覺得很愜意。
他這段時間都在忙紀錄片的事情,鏡頭拍完了不代表事情就做完了,就像拍電影殺青以后,對于后期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一樣,紀錄片當然也是如此。
送陳星到阿爾勒,也是他給自己放的一個假。
他走出房間,就看到了老友坐在客廳看電視。
諾貝爾和他的這個老朋友認識三十年了,他還記得那一次自己剛有資格參加阿爾勒攝影節的展覽,自己人來了以后卻發現沒有地方住,這才遇到了這位收藏家馬提亞先生,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早上好,馬提亞先生。”
馬提亞的年齡已經很大了,必須要大聲說話他才聽得清。
“早上好,諾貝爾。”
諾貝爾看了看陳星緊閉的房門,說道:“現在的年輕人一點也沒有我們當初的樣子,我兒子也是這樣,只要不工作。每天不睡到中午根本就不會起床。”
“那小子?他昨天就沒回來啊。”
“他沒回來?”諾貝爾愣了下。
陳星可是昨天兩點的時候出去的,一直沒回來的話這都十幾個小時沒消息了,不會遇到什么危險吧?
他心底咯噔一聲,嚇了一大跳。
阿爾勒是很安全的一個城市,但再安全的城市也會有他的陰暗面,萬一呢?
兩人畢竟是一起來的,阿爾勒大街小巷的旅館全部都住滿了人,這里是他們唯一的住宿點了。
而陳星一直沒回來,他能到哪里住?
阿爾勒嚇得渾身顫抖,拿出手機給陳星打電話。
就這短短幾秒鐘的時候,他隱約聽到了陳星的手機鈴聲在某個地方響起……
接著,他就聽到了敲門的聲音。
電話接起來。
“老師?你找我?”
諾貝爾過去幫陳星打開房門,臉很黑。
陳星不自覺退了半步。
“怎么了老師?”
諾貝爾看了看陳星,他換了一身衣服,穿著很有阿爾勒風格的藍色襯衫短袖,腰間挎著相機包,手里拿著外套,帶著一個咖啡色的墨鏡,發型倒是和昨天一樣,是朝后梳的背頭。
看起來沒什么問題。
就是臉有點紅。
“你昨天去哪里了?為什么不回來休息?”
“這……我遇到一個朋友……”
“你臉為什么這么紅,是不是病了?”
“容光煥發?”
不管怎么樣,至少證明了陳星被沒有遭遇什么意外。
“臭小子!沒事就好,你在外面住怎么不告訴我?我差點就打電話報警了。”
“老師你沒接我電話呀。”
諾貝爾教授拿出手機看了看,確實發現陳星打過電話,但當時的自己好像在開視頻會議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忘記了接,然后就一直忘記了下去……
好吧,怪不到陳星。
他也不管陳星昨天去哪里了,反正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且作為一個攝影師,在阿爾勒這個地方有熟人太正常了,諾貝爾甚至還開始覺得欣慰。
畢竟住在朋友家里也沒辦法,實在找不到酒店了。
不過法國的人際關系和國內稍有不同,他們把遠來的朋友接待在家里住顯得很正常,所以阿爾勒每到這種酒店住滿,還有好多游客找不到地方住的時候,當地的居民就會讓一些人住到自己家里來。
當然,關系好,是朋友的可以不用出錢。
普通游客還是得出住宿費的。
諾貝爾教授又看了下陳星的打扮,點頭道:“今天的你看起來很帥氣,看來你已經做好準備了。”
什么準備?
陳星一時沒明白。
是要上臺演講嗎?
他衣服褲子都是剛買的,原來穿的那一套還在日奈子的酒店里面,其實也沒臟,可以穿。但自己來到阿爾勒的這幾天都很重要,個人形象問題就得多多注意了。
諾貝爾說道:“你先進來,我稍微整理一下就帶你去見見我的朋友,你一定要注意自己說話的分寸,穩重一點,知道嗎?”
“我明白了,教授。”
諾貝爾教授磨磨唧唧了半個小時。
諾貝爾教授也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或者說巴黎人都這樣,巴黎街頭至少有一大半的路人從發型到穿著都是一絲不茍的,哪怕是手套帶什么顏色都要看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樣子。
但法國其他地方的人也還好。
至少阿爾勒人就很放松。
諾貝爾教授帶著陳星來到一個隱藏在巷子里面的咖啡廳,門面很小,但是走進來以后卻發現這里的空間非常大,而且也很明亮,光線柔和得像自然光似的,但又極少看到窗戶。
“這里一般來的都是熟人,有時候你也可以在這里看到法國的明星。”諾貝爾說道。
陳星點點頭,跟在老師身后左顧右盼的看。
從裝飾來看,這里的風格是十分精致的,而且桌位的擺放也不像街頭的咖啡廳一樣擺放的那么密集,顯然是更加注意了客人的**,有了更多的私密性。
諾貝爾帶著陳星坐在一個小方桌,旁邊有木板制作的擋板,隔開旁邊的座位。
陳星說道:“這家咖啡看起來開設的時間不短。”
“從1932年開設到現在,肯定不短,這里老板的家里面還有很多以前的畫家送給他的作品,2003年以前都還放在這家咖啡廳里面,但后來差點被小偷給偷走,老板就把他放在家里了。”
“不好意思,我要糾正一下,我把他放在了銀行的保險箱里,而不是我的家里。諾貝爾,你這樣往外傳遞不實消息,難道沒考慮過小偷會專門跑到我家里去嗎?”
陳星看著他。
這是一個剛走過來的中年人,看著四十來歲,氣質和穿著上都有點英國紳士的那種感覺。
他說出了那句話后,笑著對陳星伸手:“你好,在下赫爾克里·阿博特,是這家店鋪的老板,很高興認識你,來自華夏的陳星。”
他說陳星名字的時候,是字正腔圓的念出了陳星兩個字,而且也把陳星的名放在前面了。
“您懂中文嗎?”陳星問道。
“我只懂一點點,在朋友面前還可以當做一項自得其樂的技能,但在你們華夏人的眼里,我這一點點估計也不算什么。如果不是要經營這一家店,我很有可能會在華夏長期居住。”
“謝謝您對我們國家的喜愛。”
諾貝爾介紹道:“阿博特先生是法國最大的收藏家之一,這家店只能說是他的家族企業。”
“很高興認識您,阿博特先生。”
“不用這么客氣,我真的很喜歡你在競技場里面展出的那一副作品,等到結束展出過后你能把作品放在我的博物館里面嗎?我私人的博物館,里面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各個時期最棒的攝影作品。”
諾貝爾說道:“你也太著急了吧,離展會結束還有一個月呢。”
“無論陳先生的作品能不能獲獎,我給的價格都是很高的,不會有什么變動。畢竟你也知道的,我喜歡的東西在我心里會有一個價錢,別人的看法和我無關。”
說道這里,這位阿博特先生對陳星說:“你知道阿爾勒攝影節的組委會更喜歡島國攝影師山崎金太郎的作品嗎?”
陳星微微點頭道:“知道一點點。”
畢竟人家的作品擺在自己的前面呢,從這里就能看出他的作品在評委的眼中,是要比陳星的作品更好的。
“山崎金太郎今年也才24歲,是最近幾年很出名的天才。他尤其擅長拍攝各種花樹森林,風格不太固定。這一次你們展出的作品我都觀看過多次,他的《櫻桃凋落之美》我個人覺得是不如你《大山苗寨》的。”
“謝謝。”
“不過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很重要。”
陳星知道諾貝爾教干嘛要帶自己來認識這個人了,這哪里是收藏家啊,還是個評論家呀。
他就是愁不知道評委們到底喜歡山崎什么。
所以陳星很恭敬的,像對待自己老師一樣的詢問道:“請講。”
“你拍攝的風格有很濃厚的華夏味道,而且和我們現在了解的華夏風格不同,我認識的很多華夏攝影師,喜歡拍攝四十,或者五十年前你們華夏的樣子,有一種古舊,落后,淳樸的美,并且這些攝影師們一生都在追求這種淳樸。”
“而你,陳星,你的年齡是我認識的攝影師里面最年輕的,但你的風格比他們還要古老,古老到模糊了年代,融合了華夏古文化的那種感覺,就像現在你的那副作品《大山苗寨》,很多人就算不用看你的個人介紹,他們從哪里路過,一看作品,就知道,哦,這肯定就是華夏。”
“你明白嗎?”
“大概明白。”
還是自己的作品個人風格太濃厚了,夠接華夏的地氣,但入不了歐美高端的殿堂唄?
阿博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順勢坐了下來。
“你不要為此感到憂傷,這是歐美攝影師們,以及我們這些收藏家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越是了解亞洲文化,就越是會喜歡你拍攝出來的作品,山崎金太郎拍攝的櫻花,桃花凋落,構圖當然是很美的,這是島國攝影師們最拿手的技術,意境也簡單易懂,但在內容上是無法和你的作品相及的。”
“謝謝你的安慰……”
陳星有點不好的預感。
不會是我的阿爾勒新人獎吹了吧?不然為什么這個收藏家會這么安慰自己?
他后面說的那些話,陳星總覺得是在讓自己落選后不要傷心難過,也不要迷茫,要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的樣子。
陳星皺著眉頭問道:“難道這個人肯定就拿獎了?”
諾貝爾教授說道:
“你和他作為最近兩年最厲害的年輕攝影師,新人獎多半是在你們之間選出來的,目前山崎金太郎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你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不然我也不會這么急沖沖的帶你過來了。”
“老師,是什么辦法?”
特么的,陳星可以不在意一時的輸贏,但他在乎拿到獎的居然是島國人。
他們華夏人什么時候在和島國人的二對一競爭中輸過啊?
這個消息要是傳到了國內去,他還怎么混?
我拍了最賣座的紀錄片!
你沒打過島國人!
我特么賺大錢了!買了房子買了莊園,有一堆的姨太太!
你沒打過島國人!
這可不行。
陳星現在爭斗的心空前高漲,他雙眼放光的看著教授,不過諾貝爾教授卻訕笑一下,示意陳星去找阿博特。
陳星又看他。
“阿博特先生,您有辦法嗎?”
“我當然有。”
他昂著頭,十分自信的樣子,這種自信讓陳星想到了飾演教父的馬龍白蘭度,這風范簡直絕了,陳星決定以后一定要學習一下。
“我聽說你還沒有簽約畫廊,我名下有一家畫廊在歐洲還算有些人脈,如果你愿意來我的畫廊。我們當然就會幫你推廣自己的作品,提高你的知名度,你現在最欠缺的就是公眾知名度。”
陳星看了看教授。
諾貝爾說道:
“你沒有必要這么抗拒畫廊對你的幫助,我知道你想弄自己的網站,但這并不賺錢你沒發現嗎?以至于你拿到了法冬攝影節大獎,卻依舊要去拍商業攝影維持生計。”
陳星的攝影風格在他們專業人士看來很好,但普通的歐洲人可能并不買賬。
如果讓陳星自己發展,很難破圈,但找一般的畫廊也不行,他們很可能看不到陳星的價值,直接把他當成普通的攝影師那樣處理了。
所以,最懂華夏文化,并且喜歡華夏文化的阿博特先生,是諾貝爾最推薦的一個人。
阿博特還說道:
“陳,你是有什么顧慮嗎?恕我直言,畫廊的存在就是為每一個藝術家服務的,我們自己賺到的錢只來源于你們的名氣,所以我們也會不遺余力的推廣們的作品,經常開辦展覽等等……”
“我沒有意見,可以簽,但您能給我一天的時間嗎?”
他不是不能簽約,以前他就想等著畢業后再搞定的,畢竟現在自己啥也沒有,工作室也沒組建,作品也拍得少,花時間去簽約一個畫廊有什么用?
但現在,他發現自己有些低估畫廊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