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第848章:爛泥渡和陸家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最新章節列表 >> 第848章:爛泥渡和陸家嘴!

第848章:爛泥渡和陸家嘴!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5日  作者:籬笆墻的爬山虎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籬笆墻的爬山虎 | 奪舍了植物人 | 我成了全球首富 
»


1983年10月4日。

楊銘前來申城的第二天。

第二天大早。

楊銘等人在東方文華大酒店吃完早餐,坐車前往帝國集團旗下公司在申城投資的產業。

帝國集團在申城投資的產業鏈,現在真的不少。

一天是完全看不完的。

楊銘只是重點看了幾個投資項目后。

當晚。

楊銘再回到東方文華大酒店。

今天出去轉了一圈。

楊銘除了有點累外,其他很正常。

在吃完晚飯,上到樓上休息。

第二天大早。

時間來到1983年10月5日。

楊銘在東方文華大酒店吃早餐的時候。

陳老,汪老沒有再親自來,他們派兩位當地負責人來親自帶楊銘前往埔東考察的。

除此之外,埔東方面已經提前接到通知。

“楊先生,你確定真的要去埔東?”

一位負責人問道。

他是想再次確認。

如果楊先生不想去埔東,他們可以帶楊先生去考察其他。

“不錯。”

既然那樣,那兩位負責人不敢再多問。

在東方文華大酒店這里吃完早餐。

一行人坐車來到一處渡口。

此時,從埔西到埔東是沒有跨江大橋的。

歷史上,埔西和埔東最早的跨江大橋是在1988年末修建的南浦大橋,在1991年才正式開通。

還有就是類似香江的紅磡隧道的申城打浦路隧道。

申城打浦路隧道,位于申城南部黃浦江江底,是國內第一條水底公路隧道。

包括引道在內,全長2761米隧道底部最大埋深在地面以下34米。

最大縱坡為3.84水底段設有0.6的緩坡段。

隧道外徑10米,內徑8.8米,雙車道,車道寬7.0米,鋼筋混凝土路面。

1965年6月,打浦路隧道動工;1970年10月,打浦路隧道竣工;1971年6月,打浦路隧道建成通車。

但是,平常從埔西到埔東往來,大多數人最主要還是依靠輪渡。

除了打浦路隧道經常塞車,不方便通往兩地外。

輪渡既方便又便宜。

按照申城方面的安排,楊銘一行人是通過打浦路隧道通往埔東的。

甚至,申城方面,為了不影響楊先生的考察行程,想對打浦路隧道進行封路。

是楊銘一在要求,盡可能盡量不去打擾那些申城市民正常出行。

而且,他要求坐渡輪過去。

渡輪這種東西。

楊銘在香江前往濠江的時候,坐過很多次了。

而在黃浦江這里的港口渡輪也是很多。

除了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自行車,摩托車,甚至小汽車和公交車。

如果遇到上班高峰期,大早上打浦路隧道大塞車,許多人往往會通過渡輪的方式,從埔東那邊前往埔西。

如今,楊銘等人過來。

這里已經有一艘單獨的渡輪在等著楊銘。

這一艘單獨渡輪就是專門護送楊銘一行人的。

楊銘從車上下來,楊銘的汽車開到渡輪上。

他注意到港口渡輪這里,許多市民已經在渡口等待。

歷史上,渡輪一直是在九十年代,黃浦江上的跨江大橋逐漸修建后,這些渡輪才消失。

在這之前,一直都是兩地交通的主力。

楊銘在那艘渡輪上,他就看到那些兩地來往的申城市民在那碼頭那里等待渡輪。

如果是平常上班的時間,可能會更多人。

特別是到以后埔東發展起來的情況下。

“楊先生,現在申城市民都是坐渡輪到埔東,或者從埔西坐渡輪到埔東。”一旁那位負責人說道。

“渡輪不安全,也不方便。”

這一點上,楊銘是體會到的。

雖然看似渡輪現在比較方便,但是,真的不安全。

歷史上,這些渡輪就出現過很多次的事故,死過不少人。

為什么香江那邊只是修建了紅磡隧道以及后來修建西區海底隧道和東區海底隧道。

在楊銘看來。

最重要,一個就是人口問題。

歷史上,香江的人口最多只有七百多萬人口。

申城的人口,包括流動人口超過兩千萬,甚至2500萬人口,是香江最高人口的三四倍。

后來,單單埔東人口就將近600萬。

還有一個。

維多利亞港是港口,考慮到更多除了港口進出外,還有就是風景問題。

申城這方面和香江相比并不是。

申城除了可以修建隧道外,也可以修建跨江大橋,后來更是一直修建到13座大橋才逐漸滿足埔東和埔西兩邊的交通需求。

楊銘在渡輪上。

他知道,投資黃浦江大橋真的非常重要。

這一點上,和楊銘在羊城和莞城投資的虎門大橋一樣。

“跨江大橋很重要。”

楊銘說道。

旁邊那兩位負責人聽到后,有些激動。

難道楊先生還想投資跨江大橋?

申城并不是不想修建,但是,修建一座大橋,也是需要很多錢的。

以申城的財政收入,如果大部分投入到這里,意味著其他財政支出就少了一部分。

如果像帝國集團這種資本來投資,那就不一樣了。

此時,埔西,埔東兩地誰不希望有一座跨江大橋通過,這樣就不用坐渡輪或者從打浦路隧道了。

楊銘沒有直接說出來。

楊銘知道,按照埔東的發展,投資幾條黃浦江大橋,即使是收費的情況下,他相信,確實很快也會回本的。

除此之外,楊銘把重點放在埔東,基建交通方面,當然也是需要得到改善。

黃浦江全長約114千米,河寬300700米。

并不是很寬。

這種情況下,修建跨江大橋,其實更加容易。

相反,虎門大橋,或者維多利亞港上的跨海大橋修建難度是更高的。

沒有多久。

從埔西那邊的渡口,坐渡輪來到埔東的渡口。

這里正是離埔東陸家嘴不遠的一個渡口。

“楊先生,前面就是陸家嘴。”

不錯?

現在這里就是1983年的陸家嘴。

在陸家嘴的中心這里,這一條主街道,又叫做爛泥渡路。

爛泥渡路?

這里還是現在陸家嘴的中心。

它就是一條爛泥路,路面極其不平坦,常常出現無數的坑洞和凸起。

一旦下雨,爛泥渡路更是泥濘不堪,像一條巨大的沼澤,滿是濃濃的泥漿,不時有人被黏在里面走不動。

現在楊銘過來,這里天氣還是很好。

除了看到泥土路外,還有汽車開過的灰塵。

對面是繁華的十里洋場申城外灘。

此時,這里的陸家嘴還是被譽為爛泥渡的地方。

求訂閱!!


上一章  |  奪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