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戰斗進行到最后,匈牙利人已經沒有地方可以后退了。
他們得到消息之后,其實就丟棄了一些裝載戰利品的輜重,并且派出大量斥候,偵查明軍位置。但伯恩哈德的本部覆滅之后,整個平原上已經到處都是明軍。除非他們再沿著來時候的道路,原路殺回去,否則,無論怎么應對,結局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由于陣型不斷遭到沖擊,匈牙利人一直在被迫漸漸后退。雖然也反攻了幾次,但是并沒有取得什么效果。威尼斯人正式加入戰斗之后,外圍士兵更加招架不住。雖然還是沒有潰散,但已經無法再繼續維持完整陣型了。
剩下的人,都擠在道路工地邊,一塊狹長的平地上。
發現這個情況之后,金主衛隊的隊長奧利弗提醒他們,可以換一批人,然后用推擠本身作為武器,一定要把敵人的空間壓縮住,不要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
明軍這邊的指揮官都認為有道理,立刻安排大家進行輪換,讓來自特倫托一帶幾個城鎮的民兵頂上去,接替之前一直在作戰的山民。
這些民兵所在的城鎮,也是“保路同盟”的一員。不過城門口的戰斗結束之后,他們就一直在二線,所以體力和實力保存的相對較好。
而且雖然叫做民兵,但他們的裝備絲毫不比很多大貴族的精銳私兵差。大部分人,都有一整套鎖甲長衫,外面還套著整塊胸甲、護頸、圓頂盔。有點錢的市民,還會額外購置脛甲,甚至是帶有活動關節的肩臂甲和特制的步兵腿甲。這些帶了關節部件的裝備,價格會立刻上天,可以說,穿的比很多歐洲小貴族都豪華。
由于戰場實在過于慘烈,不少民兵都有些擔憂。山谷小鎮普雷達佐的民兵隊長就直言說,自己手下這幫人,別看盔甲很齊整,隊列也有模有樣的,但他很懷疑,他們自己能不能撐得住。
他們其實也不是酒囊飯袋,或者和羅馬之類的大城市守衛一樣,變成了走關系才能加入的撈錢職位。因為這種地方,還是得進行戰斗,來防備盜賊和敵對城邦的。所以,平日里,他們也沒少進行訓練。
但和職業士兵相比,他的手下實戰經驗嚴重不足,硬仗更是從來沒打過。突然要面對這么兇悍的敵人,還要在敵前進行輪換,也不知道能不能完成。
不過奧利弗說,現在也不用想這么多。
他當年參軍的時候,就是國王讓他們家交盾牌錢,湊不齊的話,就得出人當兵。家里沒錢,所以就得出戰。
而按英格蘭法律,一名騎士出征的時候,至少得帶上三個騎馬侍從,才算是完整的“騎槍”,算是滿足封建義務了。但他家也養不起這么多人,所以,為了湊人頭,他爹就把他也拉上了,然后謊稱他已經16歲,可以算一個。
其實那會兒,他才不到13歲,訓練都沒完成呢,這就被拉上戰場,打法國人去了。這些匈牙利人,雖然彪悍,但比法國的騎士們,還是差一截的。再怎么說,也比他當年小孩上陣的情況好多了。
何況現在,也不需要復雜的戰術,或者讓他們發揮使用武器的技巧,去和敵人搏斗。按照他在法國作戰的經驗,這個情況,推擠比武器的殺傷力還大。敵人已經被包圍在爛泥地里了,現在只要舉著盾牌,硬往里頂,就可以了。
民兵們聽了他的經驗,便決定如法炮制。隊長找了幾個最壯的人,給他們又套了件武裝衣,作為前鋒,然后大家悶著頭就往里鉆。匈牙利人果然沒能擋住這一批生力軍,在他們推進的地方,很快出現了滑倒和踩踏。
剩下的人踩著尸體和還沒死的人,繼續往中間后退。后排的民兵,拿著劍和短矛,給暫時還沒被踩死的敵人補刀。敵人的控制面積越來越小,最后完全擠在了一起,而進攻方依然在按照命令,持之以恒地朝前推進。
到最后,他們也沒有投降——當然,也可能是擠成這樣,已經沒法發出投降的信號,而且周圍人也不見得會搭理了。
戰斗到傍晚時分才完全結束,包圍圈里的匈牙利人,包括那些大貴族,幾乎全部被殺。而明軍這邊,也不能閑著,還得進行打掃戰場之類的工作。
參戰的士兵大多疲憊不堪,于是路易和阿迪爾又讓人把一部分俘虜也帶過來,讓他們去幫忙收拾尸體。
有些軍官懷疑俘虜會試圖逃跑,或者從戰場上拾取武器來反抗,不過奧利弗經驗更豐富,說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戰死的士兵,都堆積在不大的區域,尤其是最后那些匈牙利人,其實大多都是被踩死,或者在人堆里擠死、悶死的。尸體壘在一起,面目猙獰,在夕陽下頗為駭人。
他們抓獲的俘虜,很多也都是臨時拉的領民和廉價傭兵,同樣沒見過這種硬仗,見到這種場景,十分恐慌,甚至有人嚇得腿腳發軟,坐在地上起不來。
還有些人,以為明軍是要把他們也拉到這地方處決,于是一路都在反復解釋自己從來沒做過什么壞事,搶劫的事情,都是某某爵爺下令的。讓大家不知道說什么好。
除了這些人之外,他們俘虜的貴族也不少。
由于是在攻城的時候突然遭到襲擊而崩潰,而且和其他“農民軍”不同,明軍這邊騎兵頗多。因此,大部分貴族,都在城下就被直接擊殺或者活捉了。有些腿腳快的,及時逃離了戰場,但想要逃回家,還是得通過山區那些尚未完工的路,基本不可能躲過那里的山民。
于是,之后幾天,留守的山民,乃至村里老幼婦孺,都有成功抓獲這些筋疲力竭的逃亡者的。
瑞士人的習慣,是把這些人都殺掉。不過,路易認為,吳王府最缺的是錢,而眾所周知,貴族俘虜是可以換贖金的。
有些貴族純屬被喊過來助陣,和他們其實都不認識,于是就上報王府,讓他們出面聯系對方家族,讓他們帶錢來贖人。吳王府和一些中上層貴族的聯系,也是這會兒逐漸重新開始的。
不過,也有些人,實在罪大惡極。比如作為罪魁禍首的伯恩哈德。
在被俘之后,伯恩哈德就陷入了惶恐之中。當地人,包括阿迪爾這種“本地牧民”,都認為應該用刑罰公開處死他,否則無法給大家交待;蒂羅爾伯國極盛的時候,也統治過瑞士部分地區,因此瑞士人也一樣不喜歡他,想要把他干掉;只有威尼斯人和一些南部來的意大利人態度曖昧,不過也沒有說要保他。
但項目的主持者路易是外來的人,而且總覺得現在這個狀況,先回收點資金才是硬道理。等這邊壯大起來,想滅掉哪個貴族不行?
于是,他自作主張,派人也去詢價,想要看看伯恩哈德能賣多少錢再說。
然而,伯恩哈德的家族卻直接拒絕了。
他們直接對使者表示,家族已經完全破產,現在一個多余的銅錢都拿不出來了。蒂羅爾這地方,局勢已經完全糜爛,他們也沒有能力去重新建立統治——而且這還正是由于你們明軍活動導致的。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地方不可能有任何產出了。
現在家族里掌權的人,是當初反對伯恩哈德進行擴張的那一批。所以,他們決定放棄這里,回薩克森那邊的家族祖產去,不摻和這邊的麻煩事情了。
而且使者還打聽到,更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贖金了。為了這個見鬼的領地,還有各種附帶的負擔,伯恩哈德已經借了太多的錢,現在已經根本不可能還了。
債主們現在整日催逼,但按照慣例,如果連領地都放棄的話,領地的債務自然也就沒了。目前,伯國已經徹底破產,他們也不要這破地方了。就讓債主們找新的伯爵要吧。
現在,家族不想再惹任何麻煩了。不管是吳王,還是山民——誰占據那里都行,隨他們自己高興就好。伯恩哈德也隨便他們處置,因為家族決定和他脫離,不管了。
新族長甚至暗示路易的使者,建議他們趕緊把伯恩哈德處決,然后最好鬧得大家都知道,這樣一來,家族必定會感激不盡,今后如果還有機會,必當全力報答。因為伯爵本人要是因為戰爭被殺,也沒有人繼承領地,那么就算之前的封君,也沒辦法強令他們還債了。
不過,使者其實沒有想這么多,他真的就是單純想要點錢。眼見人家家族已經說到這份上了,看起來真的是一個銅幣都不給了,他也只好離開,另想辦法。
使者只是個年輕的學生,因為去蘭斯上過學,了解好幾種語言,才被路易帶上的,并不太懂其中這些門道。不過新族長的話,還是啟發了他——看起來,封君也是和伯恩哈德、以及領地的債務有關的。
他想到,按照傳統,封君對封臣也有解救的義務。如果封臣被抓,封君是需要承擔一部分贖金的。
早先,蘭斯的軍隊應征去和英格蘭交戰,結果吃了敗仗,不少騎士被英國人抓走了。這年頭很多騎士,家里都沒有多少閑錢,反而是靠領主的薪水過日子。因此,他們的家人天天去伯爵的府邸門口抗議。最后,伯爵沒辦法,自己掏腰包,墊了一半的贖金,先把人領回來了。因為按照封建義務,這確實是他應該做的。否則,今后恐怕沒人替他打仗了。
伯恩哈德雖然是個大貴族,但頭頂上也還是有人的。于是,為了完成任務,他決定去一趟維也納,找伯恩哈德的封君去。
這個方法還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很多大貴族脾氣都不好——尤其是面對平民的時候。吳王勢力還沒有被貴族們正式承認,自己一個人跑過去,其實很危險,很大可能會被人拿去泄憤。不過,為了趕緊回本,也顧不上這么多了。
他自費跑到了維也納,然后自稱是吳王的使者,要去求見阿爾布雷希特公爵。出人意料地是,公爵很快接見了他,而且也沒有找他的麻煩。
會面上,公爵還給他介紹了自己的助手——著名的銀行家富格爾先生。他對使者表示,早就聽說了他們修建道路的事情。不過,之前,他作為封君,必須響應伯恩哈德提出的救援請求。現在既然戰爭已經塵埃落定,就可以談談戰后重建的事情了。
他說,之前伯恩哈德向富格爾銀行借了一大筆款項,用來進行戰爭。但是現在,戰爭已經失敗,伯恩哈德也死了。所以,這筆債務,就成了問題。
由于當時他也出面進行了擔保,所以他得幫助富格爾銀行解決這件事。因此,他決定沒收一部分伯恩哈德的產業,并和富格爾銀行進行債務延期和利息減免的談判。以這部分產業作為抵押,折掉這些債務。
原本,伯恩哈德聲稱,這條路都是未經允許,擅自在他的領土上建立的,所以他要沒收這部分路權。但阿爾布雷希特表示,自己可以把道路和周圍的部分送給“保路同盟”或者這個吳王,或者隨便哪個能作為他們頭領、來代表他們的人,并且幫助他們把后續的道路都合法化,這樣,其他貴族也就不會隨便再來找麻煩。
不過條件是,他自己的商隊也可以使用這條道路,前往意大利。而且,他要在道路出口,奧地利這一側,設立一個哨所,向往來商人征稅,山民不能隨便攻擊這個地方。只要他們答應,其他的事情就都好說。
他的態度,讓使者有點傻眼。
使者提醒他,伯恩哈德現在還活著呢,正被吳王的軍隊扣留在博爾扎諾。按照封建制度,他得替伯恩哈德墊付一半的贖金,先把他放出來,然后再向他宣布沒收產業用以抵債的事宜。現在人家伯恩哈德都不在這邊,他對著自己一個使者說這些,也沒什么用啊……
得知伯恩哈德居然沒死,阿爾布勒希特公爵和富格爾先生,都頗有些尷尬和遺憾。不過富格爾還是代表主公,重申了剛才的條件,并且要求使者把這個消息秘密帶回去。至于伯恩哈德那邊怎么辦,也沒有繼續提,就把他請出去了。
然而使者跑過來,就是為了要贖金的。他之后反復求見,說自己是代表“蒂羅爾暴民”來的,現在這邊抓捕了你們的伯爵,你們總不能沒個反應吧?得等這個談完,才能說吳王和公爵的合作問題,否則,他們就要撕票了。
然而,公爵卻拒絕再召見他,還反復給他發信件,拒不承認他們是暴民,非說他們是正經的組織,讓他趕緊回去復命。對于使者要求他履行封建義務,趕緊掏錢的問題,公爵也始終避而不談。
富格爾甚至私下來拜訪了他一次,威脅他趕緊回去撕票,否則,自己這邊的利息,就要隨著時間繼續上漲了。
使者都有點傻,他們到底誰是想讓山民造反,誰想要貴族履行封建義務啊……
不過,這么折騰了半個月,他的路費已經告罄,只能悻悻離開維也納。而之后,沒有了其他壓力,伯恩哈德也很快在所有人的期待中,被公開審判和處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