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十章 馬家莊的底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馬家莊的底氣

第十章 馬家莊的底氣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6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馬家莊位于相公廟以南,十多里的地方。那里原本有一條小河,土地很是肥沃。小溪兩岸,各有一座小小的村莊,分別屬于不同的領主。

其中一個領主,請來了希臘工程師,在小河上修建了水力磨坊,向需要磨面的村民們收取費用。在他的領地上,村民不想用那個水力磨坊都不行,連自家的手搖石磨,都被領主給砸了,而用他那個磨坊,帶去的麥子得被扣掉一半。因此,雖然這里很適合種田,但村民還是沒什么好日子過,日常生活只能靠偷偷藏起來的小麥,煮一煮將就著吃。

而且,發現這個磨坊賺了錢之后,對岸的領主立刻眼紅起來,聲稱這條河流也屬于自己,所以對方私自建設磨坊,已經損害了他的利益。這磨坊的收益,不能歸他一個人,必須吐出來一半給他。

開磨坊的領主自然不樂意,所以雙方很快打了起來。除了叫來各種親戚,還從匈牙利那邊雇來了傭兵隊。這些外來貴族和傭兵,對領民更加不客氣,不但天天搶東西,還動輒殺人放火取樂。

村落迅速凋敝下去,幸存的村民也紛紛逃離,都跑到相公廟村西邊的那片小山,和山以北的多瑙河河汊里,依靠打漁和在河灘采集野菜、蝦蟹為生,再也不敢出來了。

后來,郭蓋率領軍隊南下,渡河來到這里,沒費多大力氣,就消滅了盤踞在兩岸的貴族,和四散劫掠的土匪傭兵,又派人去山里,招募村民回來。田地已經荒蕪了一段時間,但在郭蓋等人的主持下,眾人還是很快恢復了生產。

由于這里地勢良好,等情況穩定下來之后,回來投奔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不知道從哪過來,在附近避難的人,也紛紛趕過來,希望得到收留。于是,大家又在河兩岸,建造水利設施,開鑿了灌溉渠,把離河較遠的大片荒草地也開墾出來。河邊的磨坊,本來在貴族內訌中受損,也借著這個機會,進行了修復和擴建。

那個時候,就和楊老百戶介紹的一樣,河東與河西,實際上還是兩個村子,分別有一個百戶進行管理。不過后來,出現了意外的變故。

海倫娜太后倒臺之后的混亂中,爆發了一系列貴族叛亂和蠻族入侵。巴西爾三世繼位當年,當時還是共主國家的波蘭匈牙利王國,聯合了立陶宛和幾個阿勒曼尼諸侯,重新打出十字軍的旗號,號召全歐洲的貴族和騎士都來參加,攻打紫帳汗國,聲稱要再次拿下君士坦丁堡,彰顯天父的榮耀和十字軍的威名。

敵人聲勢十分浩大,連英格蘭和法國的貴族,都有趕來參與的。這個緊要關頭,之前海倫娜太后統治時期,通過各種外交手段拉攏到的地方貴族,紛紛倒戈反水。

親波蘭的加利奇貴族和摩爾多瓦貴族發動叛亂,導致從德涅斯特河到利沃夫城一線,都被各路叛軍控制,切斷了前線軍隊的路線。十字軍趁機從這里南下,進入比薩拉比亞,然后沿著黑海海岸,一路突破,試圖打進紫帳汗國腹地,摧毀他們的核心區域。

郭康的祖父郭帥,當時在大都任職,情況有變之后,連忙北上,緊急召集士卒。當時各路軍隊,只有他離得最近,所以也沒時間準備,只能帶著匆匆趕來的一些不滿編戰團,和附近各處的民兵,前去堵截十字軍。

雙方在多瑙河以北交戰,郭帥所部初戰不利,退到山丘上防守。十字軍傾巢出動,前去圍攻,四天后攻克了營寨。郭帥不愿意逃走,和兩個侄子一同戰死,部下陣亡五千多人。十字軍不留俘虜,把傷者和被俘的后勤人員也全部殺死,整支軍團基本全軍覆沒。

郭帥敗死的消息傳來,巴西爾三世立刻從希臘地區返回,前往河南,下令河南、河北地區免除三年的賦役,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性立刻集合起來,到他這里匯合;因為兵員調動數量過大,又臨時命令,所有十五歲以上、已經及笄的成年女子,都前往州縣衙門,接受運輸物資的任務,輸送糧食、軍械成果達標的,等同男人授予爵位。

當時,東西兩村各有二百多戶,但因為離得近,出的人多,在這一次戰斗中,就損失了上百個男丁。連續的重磅消息傳來之后,兩個村落都陷入悲傷與惶恐之中,但西村的村長馬保羅,立刻邀請了附近的村民,聚集起來討論。

東村的村長已經戰死了,馬保羅是個跛子,人家當時沒帶他去,所以才幸存下來。他對眾人說,這兩個村的地界,原本是沒有什么人居住的。現在有了這么多人,才是個例外情況。

鎮里的讀書人,給他講過當年的事情。每過一段時間,西方就會涌出一群瘋子,打著他們偽神的名號,向羅馬帝國發動殘暴而黑暗的遠征。當年,南邊的希臘人就被他們打過。

這些人擊敗了希臘軍隊之后,就瓜分了那里的地盤,盤踞不走,把自己視為新領主。他們比之前的本地領主還兇殘。本地領主的統戰下,這里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了。換成這些人,大家是肯定沒有活路的。

馬保羅還算了下,說村里的人,之前是躲到北邊的丘陵才活下來的,但那里藏不下太多人,也養活不了大家,所以到最后,村里絕大部分人都得死。現在如果去戰場,最壞也不過被人砍了;而不去的話,不是被人虐殺,就是活活餓死。

他也是當年挨過餓的人,也親眼見過傭兵把村民關在小教堂里,然后四面放火燒人。兩邊都一樣是死,戰死還要更舒服一些,不如上戰場去,求個痛快得了。

最后,眾人決定,既然如此,大家就都去拼命吧。

東村有人是從南邊巴爾干山那里,遷徙過來的,在老家還有親戚。馬保羅等人就把兩個村里,二十多個還拿不起武器的小孩集中起來,準備轉移。又把之前去教會那邊,念過兩年書的幾個年輕人也挑出來,把村里值錢的細軟東西都給他們,讓他們帶著小孩一起走。剩下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出發去找蠻子拼命。

他們帶走了村里所有存糧,把所有鐵家伙都臨時整備一番,鐮刀和草叉也打磨鋒利。村里從五十出頭的老頭老太,到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體力弱的人背著糧食,體力強的男女青年都抄著家伙。馬保羅自己騎著驢,帶著破頭盔和打野豬的投矛,就這樣出發了。

那會兒,村里也沒有行動不便的老人——他們殺死領主,定居下來,也就二十年。而在領主們的統治下,這里幾乎就沒有年紀稍大的居民,到三十五歲,就超過絕大部分人了,再往上,因為體力下降,基本上都被領主給淘汰掉了。

隨后,他們沿著河一路東進,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預定的集結地,是下游的一個渡口,他們在那邊看見了巴西爾三世的大旗和成片的營房。來登記的軍吏帶走了二十多個打過仗的小伙子,讓馬保羅帶著剩下的人,朝東南方向繼續前進,去幫軍隊挖掘工事。

他們忙碌的時候,十字軍正在四散搶劫。確認自己擊敗了敵人正規軍之后,十字軍內部立刻狂歡起來,開始試圖收貨更多的戰利品。諸侯們認定,這是歷來少有的大勝仗,標志著紫帳汗國也和當年的薩拉森人、希臘人一樣,已經喪失了抵抗能力。因此,他們也開始整日互相爭吵,爭奪對戰利品的分配權,想要從中獲取比同僚更大的好處。

巴西爾撤走了多瑙河以北的各支地方軍隊,疏散當地村莊,想等十字軍主動渡河。但十字軍行動卻愈發緩慢,過了十多天才來到多瑙河北岸,然后又停了下來。由于捉摸不定他們的意圖,巴西爾派人帶上大批財寶,送給十字軍的領導者,聲稱希望與他們講和。同時,催促還在克里米亞的大將買買提尼庫斯,立刻帶領北衙兵渡海南下,堵截敵人后路;又召回金角灣艦隊,讓他們北上待命。

收到了財寶和求和的信件之后,十字軍反而加快了速度。南下進入羅馬地區之后,他們自己的補給很快耗盡,一直依靠北方反叛貴族的船隊,從加利奇和摩爾多瓦地區,沿著黑海南下,不斷輸送物資,所以其實不缺船。幾天之后,就把五萬多十字軍,都送到了河對岸。

這個時候,河北三個行省已經集結了十二萬人,河南地區則集結了十萬人,汗廷又從色雷斯臨時征召三萬人。巴西爾從中抽選精銳,得到五萬士兵,其他人則分散到沿途各個堡壘和設防城市,加強防御,逐步卡死十字軍的活動空間。

又過了幾天,買買提尼庫斯率領兩萬多騎兵,趕來與他匯合,巴西爾隨即下令各部開始行動。金角灣艦隊與克里米亞艦隊匯合,沿著海岸北上,來到多瑙河口,和停留在此的十字軍船隊交戰。關鍵時刻,十字軍雇傭的意大利槳帆船突然宣布要保持中立,快速逃離了戰場,使得海戰變成了對貨船和漁船的大屠殺。在當地等待運輸的船隊,和留守的十字軍,全部被消滅,死者數量無法統計,河口的水都被染成了紅色。

留在河北的居民也開始行動,封鎖渡口,四處捕殺脫隊的傭兵土匪,以及跟著十字軍行動的武裝商隊。有些人殺的興起,一路追著敵人北上,跑到了波蘭地界才反應過來。十字軍的后路和補給,也就此土崩瓦解。

不過,他們此時還沒意識到情況有變。十字軍主力來到了保加利亞地區的大港瓦爾納,試圖攻克這座港口城市,來更方便地得到物資和補充,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船隊已經全完了。

在巴西爾的命令下,買買提尼庫斯接管了全部軍隊,匯集八萬人,連夜在十字軍背后筑起兩座營地。第二天白天,十字軍這才意識到不對,連忙放棄攻城,想要轉頭進攻背后的營盤,耗費了一整天,也沒有絲毫進展。

晚上,買買提尼庫斯親自率領士兵,出營進攻,十字軍被迫繼續迎戰,雙方從夜里又打到第三天白天。中午時分,十字軍終于筋疲力竭,全盤崩潰。一萬多士兵被陣斬,剩下的人被逼到海邊,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一些人逃離了戰場,但四面八方的通道都被堵死,再能跑也沒法回到多瑙河北。最后,幸存的兩萬十字軍,只能宣布投降。

巴西爾希望接受他們的投降,好拿其中的貴族,換一大筆贖金,但士兵們都不樂意。夜里,河北人的營地發生騷動。家鄉遭到過劫掠的士兵,紛紛拿著武器走出營地,去關押俘虜的地方,敲打盾牌,大聲喧鬧。其他各部士兵都出來看熱鬧,軍吏也無法阻止。

買買提尼庫斯得到消息后,對幕僚和將領們說,事態緊急,來不及通知大汗,他自己處理就行。隨后立刻派出親兵,把集中起來單獨關押的一百多個大小貴族,全部處死。又命令其他軍隊都前來戒備,讓民兵挖出幾個大坑,連夜把兩萬十字軍盡數坑殺。

處置完了之后,他才去找巴西爾,說自己擅自行事,要辭職接受調查,巴西爾也沒有說什么,以眼前還有很多戰爭,來不及處理為由,讓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

這場戰斗導致十字軍各方都損失慘重,主戰的立陶宛貴族損失殆盡,國家徹底沒落,從此成了不入流的小國。而波蘭人也在虧了不少之后,惱羞成怒,不久之后就找了個機會,轉頭把立陶宛吞了回血。

損失最大的,則是匈牙利。波蘭匈牙利聯合王國的核心,是匈牙利拉約什大王的宮廷。這次行動的核心,也是匈牙利人。戰敗之后,大批支持國王的貴族被殺,剩余的有力貴族,則和以往一樣,開始質疑國王的能力,進而陰謀挑戰他的權威。一年之后,拉約什在焦慮中病故,匈牙利王國陷入了長期混亂,直到最后被波蘭、神羅和紫帳汗國瓜分。

而當年的戰場遺跡,現在則成了一些還有點名氣的景點。像當年處決和掩埋十字軍的地方,叫“蠻子墳”;點驗戰場首級后,進行填埋的小土坡,現在叫“蠻頭包”。郭康小時候,都去過這些地方。

不過那時,當地村民還是為此付出了不少代價。當年東村和西村,第二批出發的人,同樣損失了不少。被抽走當正規軍的三十多個人,一直到整個馬扎兒戰爭結束,才有機會解甲歸田。雖然此后一路基本都是勝仗,但也已經只剩一半人或者回家了。

馬保羅村長率領村民,一直在和敵人戰斗。打完決戰之后,上頭告訴他,可以都回去了,但他只把老幼和婦人遣散回家,自己帶著村里壯丁,四處跟著軍隊,剿滅零散的亂兵和土匪。

腹地戰事告一段落之后,巴西爾等人轉向西邊,繼續對付那邊的敵人。留在當地的軍隊,則在汗廷命令下,整編成兩個軍團,開始收復失地,清洗叛亂貴族。

在黑海西北和北方地區,軍團前后攻克城鎮二十多座,完全收復了加利奇地區,抓獲貴人、豪酋和他們的鐵桿死忠一千多人。有貴族大罵他們都是血統低賤的泥腿子,現在卻妄想顛倒世界,以人力對抗天父的規則,早晚都得下地獄。

新招募的士兵普遍沒什么文化,不知道怎么反駁,就立起十字架,把這些人都釘死在上面,讓大家看看,這些人是不是真的和天父天兄一樣高貴。紫帳汗國喜歡釘死蠻族貴族的習慣,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現在官方提出的配套理論說明,其實也是先有這個事情,然后教會才去補充、解釋的。

馬保羅村長等人,也參與了這些行動。在攻打利沃夫城的戰斗中,最后的一批叛亂貴族據城死守,拼死頑抗,希望波蘭人再來救他們。馬保羅會一些木匠手藝,就自告奮勇,帶人制作工程器械,冒險在城下安置,最后,在雙方圍繞城墻的反復爭奪中陣亡。等這場戰斗結束,軍團指揮官讓他們不要打了,強行把眾人遣散回家,他們這才結束了征程。

等回去之后,兩個村的成年男丁,加起來也就只有一百人左右了。算上那些半大小孩,都不如平時一個中小村莊人多。為了維持正常運行,兩個村子選擇了合并,這也就是目前馬家莊的來歷。

而他們的名字,據說是來自這條小河——現在村里的老人,也記不清保加利亞土話里,這河全名叫什么了,只知道包括村長在內,大部分居民第一次擁有姓氏,就是直接借用這條河的首個發音。長老們一度考慮過,要不要換個正式點的名字,但請來的老先生說,以河流命名地界,作為姓氏,都是合乎古禮的,沒有必要改。所以,就這么一直用到現在。

當然,他們這邊畢竟地勢很好,所以人口恢復也極快。一代半人的時間,就已經恢復了之前的規模,甚至比那時還繁榮。有了這些歷史,也有了眾多的人口,馬家莊想要更高的地位,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