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百六十五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五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

第四百六十五章 風起青萍之末(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說起來,你們當時是怎么和明朝交戰的?與我們這邊,戰術有什么不同么?”彼得神父借著這個機會,又繼續問道。

“沒什么不同,都是一樣打。俺們那也不是正規軍啊,能有什么戰術。”唐賽兒連連搖頭,看來自己對自己都很不滿意。

“雖然盡力拖了一年多,但當時的情況,大家已經沒法再等了。繼續準備下去,怕是每天的損失,都比救下來的人多了。”

“那要是準備不夠的話,不是更打不過朝廷么?”彼得神父問。

“你想什么呢,怎么可能打得過朝廷。”唐賽兒笑道。

“那這……”

“造反,有很多種。”唐賽兒顯露出完全不符合年齡的成熟,反而給這名中年學者講起道理來:“推翻朝廷,只是最為暴烈的一種造反。雖然這種造反一般規模最大、名聲最響,但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

“大部分時候,造反的人都沒有這么高的目標,并不追求改朝換代。像俺們這種,就是這類吧。”她介紹道:“這種造反才是最多的——多到哪年都有。所以,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倒是你們,怎么大驚小怪的?”她反而有些奇怪地反問道:“這不是民間和官府,正常的交流方式之一么。”

“伱這么一說倒也是……”王大喇嘛想了想:“就和我剛才想的一樣。我們這邊一樣也有,不過是各種游行示威和嘩變,取代了民變罷了。”

“游行有什么用?不去攻殺官吏,官府不會理的吧。”唐賽兒想都沒想,說道。

“這個是詞語翻譯的問題。”王大喇嘛解釋道:“所謂游行,不是街上的流民鬧事,這個詞的原意是‘進軍’。是說古羅馬的時候,軍團士兵會突然不聽號令,離開駐地,開始向要害地方行進——大部分時候就是羅馬城。”

“他們可不只是小打小鬧。一路上,進軍羅馬的軍團兵經常四處劫掠,尤其喜歡掠奪意大利腹地,元老們經營的莊園,因為那里一般又有錢、守衛又弱。如果不能及時安撫,元老們的家都得給這幫大兵抄了。因此,軍隊游行才具備這么高的威懾力,能夠起到很大……甚至可能大過頭了的效果。”

“這么說的話,歐洲和波斯,也一樣了。”彼得神父想了想:“我整理教會史,發現天災的記錄和異端的記錄,往往是扎堆出現的。公教教會的解釋,是大家日子過得不好,容易經不住考驗,接受魔鬼的誘惑,所以異端教派和宗教戰爭也會多起來。但這么看,好像也不是如此。”

“日子過的不好,當地人也會民變。但他們沒有東方和羅馬這樣的組織方式,最好用的組織還是教會。民變雖然也經常發生,但打不過當地的軍事貴族,大家都不會得知這些事情,就被壓下去了。而大一點的變亂,能鬧到各國都注意的,往往就都被歸為宗教戰爭了。”

“您注意到沒有,阿勒曼尼那邊,最近又說有異端教派開始活躍了。我想,這可能也是個類似的預兆吧。”他提醒王大喇嘛。

“確實。看來我們還真的要再多注意些。下次報告我就多寫點這個問題吧。”王大喇嘛想了想,答應下來。

“你看,經驗只要多了起來,我們一對比,就能發現很多問題的關鍵所在了。”他轉頭對唐賽兒說:“不過,這邊的主要差別在于官府。雖然民間的邏輯看起來差不多,但應對官府的經驗,估計就不太好用了。”

“俺不知道這邊的人是怎么行動的。俺們當時的話……起事之后,官府倒是反應很快。俺們攻打縣城,消滅了駐扎在城里的明軍,官府就立刻派了人來,說要談詔安的事情。”

“這也都是騙人的吧。”彼得神父斷定。

“也不好說。”唐賽兒看起來對此了如指掌,還細致地分析起來:“大部分時候,詔安還確實是真的。而且總體來說,當地人越能打,官府詔安的態度就越誠懇。大家也不是傻子,都知道里頭的風險。說白了,正是因為成功的詔安案例不少,偶爾的欺騙行為才能騙到人。”

“畢竟,民變的破壞太嚴重,就算鎮壓,也要付出很高的代價。而且,用計賺了幾個頭領,也沒什么用。白蓮教、明教、道教,乃至鄉里先生,都能帶人造反。只要還有人欺壓百姓,根本不缺繼續領頭的人。”

“所以,雖然大先生他們,當時都覺得官府是哄人,但這也得看時候。平時,官府確實喜歡誘捕領頭的人,但要是當地真的聚眾造反,官府一般來說,反而不敢哄騙你了。”

“這還挺復雜的……”彼得神父咋舌道:“這都是怎么總結出來的經驗……”

“多打打就知道了。”唐賽兒說:“而且,了解官府之后,才能更好地對付它。比如,俺們口頭禪里,雖然天天‘官府’、‘朝廷’這么叫著,但官府內部,也不是一伙兒的。”

“縣里要是出了民變,縣太爺就得倒大霉。因為官老爺之間,也有競爭關系。要是他不能把事情擺平,被認定為帶來的壞處大于好處,官府就會立刻拋棄這個官員,保全更多人的好處。而且,實缺官職是有限的,不知道多少人在等著他倒臺,好自己上呢。”

“像我們那次,就是鬧到了府里都壓不住的程度。所以府里、省里都想趕緊詔安,好把事情蓋過去。”

“那你們為什么又不同意了?”彼得神父好奇地問:“你們不是說,不指望能推翻明朝么?”

“這事兒太大了。山東的老爺們,可以說全都被扯下了水。”唐賽兒說:“如果只是一個縣令甚至知府來承擔罪責,山東官場上的大人物,還能設法擺平,從‘苦一苦百姓’,變成‘苦一苦縣太爺’,來讓兩邊相互妥協,達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

“但這次,省里老爺們想要蓋住更大的問題,就必須繼續從百姓身上榨油水。否則,他們一樣要完蛋。”她直接說出了不同之處:“但俺們百姓,也是實在過不下去了。再欺壓下去,大家都活不成。命都沒了,兩邊還怎么共處啊?必須有一邊完蛋才行。這種詔安,自然也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俺當時認定,這要么是緩兵之計,想等我們放下武器,再進行鎮壓;要么就是趁機讓利、試圖誘導我們分裂的計謀。從事后的情況看,應該是兩者都有的。”

“這里頭的門道還這么多……”彼得神父感慨道:“造反都成了專門的學問了吧……”

“你要這么想也行。”唐賽兒撓撓頭:“俺覺得還好,沒那么高深。當時俺給大家解釋了一通,他們就都同意了。俺們幾個門派,專門結盟發誓,都不接受官府的詔安,不背叛其他兄弟姐妹。”

“大仙姑正式把俺推了出來。她四處宣傳,說俺得到了藏在石匣中的寶劍,和九天玄女娘娘賜下的兵書,所以之前打縣城,才這么順利。眾人就推舉俺為首,準備對付官兵下一輪的進攻。”

老汗王又上榜了,感謝大家支持

看這次能拱到第幾2333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