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百二十七章 罪魁禍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七章 罪魁禍首

第四百二十七章 罪魁禍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其他人各自忙活的時候,郭康站在一片廢墟的大門前,看著眾人把一群穿著長袍的俘虜,遠遠押過來。

“我們的人真的很不錯。”他很是高興地對旁邊的人說道:“這才經歷了一場戰斗,就已經表現得有點正規軍的樣子了。我覺得,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能成為很好的士兵。”

米哈伊爾神父等人,高興地向他表示感謝。

在這個時代的羅馬人眼里,“能當兵”意味著有了正經的身份,也獲得了相應的政治權力。這種話對他們來說,算是很高的認可了。

“說實話,我也沒想到。”軍法官也評價道:“按兵法的總結,從城里招攬士兵,并不怎么可靠。只有韓信這種將領,才能做到‘驅市人為戰’。公子能這么快就從市民里招攬出足夠的新兵,確實已經很讓人意外了。”

“其實也沒那么夸張。”郭康想了想,搖搖頭,告誡眾人:“兵法里有很多內容。有些是高屋建瓴的概括,描述戰爭和軍隊的本質,這種內容就可以長期借鑒;有些則是具體的手法,是對于當時經驗的總結。時過境遷之后,很多內容就用處不大了。”

“孫子說,‘上下同欲者勝’,這就是對于軍事本身的總結。哪怕是諸夏之地以外,那些幾乎從來沒有交流過的地方,也都是如此。而哪個郡縣、哪個地區的人適合當兵,就是具體的經驗,不見得能直接照搬了。”

“這件事情,在我看來,也是如此。”他用眼前的例子,向眾人解釋道:“為什么市民不堪戰?用孫子那句話同樣可以解釋:城市里的各種事務、人與人之間的各種聯系,都要更加復雜,所以,讓他們的愿望維持一致,都能在戰爭中得到滿足,也就更難了。”

一開始,其他人只是應付地點點頭,大概是認為他剛上戰場,就開始褒貶兵書,未免太自大,只當做是世家子弟日常吹噓,沒放在心上。但聽他講了具體的例子,又覺得確實有點道理,所以也認真了些。

“戰爭,就是倚強凌弱、以多欺少。只要有條件,兵家都會盡可能增加自己手里的士兵數量,而作為代價,這也是軍隊組織里最困難的一環。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那毫無疑問就會得到更多的兵源。”郭康繼續說道。

見他開始長篇大論,不止周圍的軍官、騎士們,其他聽得懂的新兵和市民,也紛紛好奇地湊上來。騎士隊長想讓他們退開,但郭康阻止了他。

“這些話,確實是給軍官說的,但我們這里的人,都是將來軍團的種子。大家多了解一下,對于今后的籌建是有好處的。”他解釋道:“而且,士兵知道軍官在想什么,才能更好地戰斗。這種事情也不是機密,讓大家聽聽就行。”

聽他這么說,其他人便不再阻止,都看向他。

“組建軍隊,是我們有求于士兵,不是人家有求于我們。讓人給你拼命,肯定是要付出些報酬的。”郭康說道:“所以,我們應該去適應不同的環境,根據當地情況的不同,采用最合適的方式號召人們,得到他們的支持。”

“羅馬的敵人太多了。”郭康搖著頭說:“1204年的時候,蠻族沖進城里搶劫。難道他們會區分你是貴族還是平民、信奉拜上帝教還是天方教、來自希臘本地還是北方么?不,他們連同樣來自意大利的商人都一起搶。”

“這是外部的敵人,內部呢?”他一攤手:“當年的十字軍是誰引來的?不就是希臘皇帝自己么?我們現在倒是沒有希臘官家了,但城里這些欺壓自己人的家伙,不都活得好好的么?如果還有歐洲人打過來,你猜他們會干什么?”

“我聽說,奧斯曼當年襲擊城市的時候,亞歷山大的家族就第一個逃跑,幸虧大家警覺,發現了他們,沒讓他們卷走錢財跑掉。”一個花白頭發的人說道:“這種人,怎么可能是好東西!”

眾人紛紛應和,表示贊同。

“所以說,我們想要生存下去,就不能對敵人有一絲一毫的幻想。”郭康提醒他們:“得讓更多人團結起來。否則,敵人不會放過我們中間,任何一個人的。”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沒有古人那種余裕了——他們可以挑,可以看哪個地方的人更適合自己的軍制,在現有條件下做得更好,然后把這里當做精兵就可以了。但我們沒有這么深厚的底蘊,沒有這么寬松的選擇權。我們只能改變自己,不斷尋找最合適的方法,讓更多的人擁有更堅定的戰斗意愿,發揮出更強大的戰斗力。”

“所以,這些事情,我也不怕給伱們說。這不是為了哄人去當炮灰,而是對我們每個人都有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可以糊涂一下,將就著過去。但生死攸關的大事,又怎么能糊弄呢?你糊弄人家去打仗,人家戰場上也會糊弄你啊。”

“我希望你們能記住這個道理。今后不管是成為軍官,去教育新來的士兵;還是解甲歸田,回到家鄉和其他人交流,都別忘了把這個道理告訴大家。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那就根本沒有蠻族能威脅我們了。”

這番話讓大家很是振奮,不過還有人表示懷疑。剛才替郭康拿旗子的助祭,就問道:“您剛才也說了,城里人需要的東西,差別太大。我們真能做到讓所有人團結一心么?”

“當然不可能。”郭康回答:“古人說,有道義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幫助,沒有道義的人就少有人幫助。現實里,沒有道義的人,并不是大多數,但總體數量卻不見得少。這種人,又怎么可能和我們站在一邊?”

“我們雖然都把他們叫‘市民’,但市民和市民是完全不同的。”郭康用漢語和希臘語各自念了一遍,給眾人講了起來:“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市民,已經不是古典時代的公民了。”

“在古典時代,無論是哪個文明,城市中最重要的都是農業和手工業的從業者。不管是塞里斯的國人階層,還是羅馬的公民,都要去城外種田,連一些小國的國君,都得天天出城,親自參與生產管理。城市本身,只是一個防御性質的聚落。”

“你再看他們那幫人。”他指了指被人推過來的亞歷山大等人:“這些人,他們自己種地么?自己做工么?”

“他全家就沒有一個自己干活的。”有人接話道:“他家就是靠轉賣東西維持的。”

“對啊,他甚至不去參與農莊和作坊的管理。”郭康攤攤手:“所以我才說,這種人其實不是傳統的城市公民。我們需要另一個概念,來描述他們。”

“我跟法國人比較熟,聽他們講過那邊的歷史。”他介紹道:“一千年前,帝國西部被蠻族滲透,逐漸崩潰,很多羅馬城市也被廢棄。但后來,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漸漸形成了固定的市場。”

“在蠻族地界,治安一直非常混亂,所以這些市場往往依托于現有的堡壘,以此獲得庇護。法蘭克人把堡壘叫做‘burg’,這種堡壘市場就被稱為‘bourg’,而在市場做生意的商人,就叫‘borgeis’。這就是最早的商業城市,以及里面的居民。”

“你看,這些人就和我們羅馬的公民截然不同。不管是職業、定位還是和朝廷的關系,都不一樣。”郭康搖搖頭:“現在的法語里,依然沿用這個古法語詞,把這種人叫做‘布爾喬亞’。他們的歷史,和這個名字的演變一樣,是非常清晰的。”

“而我們這邊呢?大家在這里生活過,應該知道,大都和其他城市是不同的。”他分析起來:“這座城市雖然也是‘羅馬城市’,但從拉丁人入侵之后,已經遭到嚴重破壞。”

“后來,朝廷又一直規劃不力,使得它長期以來,都只能靠自己,隨性生長。好在這里地理位置優越,來往商旅眾多,所以圍繞商業,很快又發展起來。而這個狀態,和蠻族城市,其實也差不太多了。”

“所以,雖然是羅馬現在的汗廷所在,但她同樣不是一個古典式的城市,而更像一個近代的、蠻族式的都市。在這種城市里,自然也有很多‘集市商人’活動。亞歷山大那種,就屬于這個類別。”

“那他們和我們的公民,就不是一類人啊。”一名神父反應了過來。

“沒錯啊。”郭康點點頭:“我們進行戰爭,總得先知道誰可信,誰是敵人。而想從城市中尋找兵源,也要先找對目標。最適合加入軍團的,肯定不是這些蠻族化的商人。”

這么一說,大家就都明白了。軍法官等人也恍然大悟,看起來已經認可了他的分析。

這會兒的功夫,盧卡斯隊長等人已經把俘虜押了過來。眾人都圍了過去,郭康也走上前,掃視了他們一眼。

“郭公子……”最前面的人抬起頭,試圖和郭康打招呼。

“你們抓的那幾個小孩呢?”郭康不理會他,直接問道。

“什,什么小孩?”幾人眼神閃爍,明顯是裝作不知道的樣子。

“這幾個人是誰?”郭康也不繼續強求,轉頭問其他人。

“那個白頭發的胖子是亞歷山大。”有人給他指認道:“旁邊那個棕色頭發的是莫斯科商人尤里,那個穿綠色袍子的,是管碼頭的官員彼得……”

不過,他還沒說完,就有人探頭喊道:“郭公子,我是王崇啊,王家莊園的管家,你不記得我了么?”

郭康轉頭一看,那個中年人立刻滿臉堆笑:“郭公子,上次您去城外拜訪,我還招待過您呢……”

“那你跑這兒干什么?”郭康問。

“我……來見朋友的。”王崇支支吾吾地回答。

“跟你朋友一起搞邪教祭祀?”郭康指了指十字架上的神像頭,反問:“是你自己來的,還是你家主人派你來的?”

“我……”王崇愣了片刻,頭上流下了冷汗。

“你看看這里的廢墟吧,知道是誰干的么?”郭康又伸手指了指周圍,被火藥殉爆摧殘了一遍的大門。

“一定是不知好歹的宵小之徒!”旁邊,碼頭官員彼得立刻大喊道:“我們什么也沒做,突然就有一群羅斯暴徒沖過來,還打人。他們怎么敢……”

“這就是我炸的。”郭康說。

“呃……”

“因為在這地方,有人直接對著我,對著戰帥特使開炮。”郭康反而不激動了,沉聲說道:“在戰斗中,邪教徒殺害了教會的審查人員,并且造成了我們軍團士兵的傷亡。所以,我親自帶隊,剿滅了這些異教叛軍,這里的火藥庫也是我親自摧毀的。你們有意見么?”

彼得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旁邊的一名士兵,立刻扇了他一個耳光:“問你話呢!”

彼得還是不說話,旁邊的人只是聞到一股怪味。仔細一看,他還站著沒動,但褲子已經濕了。

“我再給你們說一遍:我答應了人家,要把他們在竹林坊那邊,被掠走的一對兒女搶回來。無論他們在誰手里,我今天就是要見到人。”郭康對著他們說道:“謝爾蓋交待,就是你們把人帶走了。到底去了哪里,我建議你們說出來。”

亞歷山大和彼得都不說話,管家則一臉懼怕:“郭公子,這個……不合適說啊。”

“我問你的,你還沒回答呢。”郭康完全不在意,而是繼續提出更多問題:“這些人是誰要的?”

“你要是不說,我就得去你家,找你主子問問了。”郭康把手里旗桿往地上一拄:“你在怕什么?怕我再挨一炮么?”

“那個男孩子,我一定幫你全須全尾要回來。”管家王崇擦了擦額頭冷汗,忙不迭地說:“至于那個小女孩……那個……您看,反正女兒也就是留著嫁人,賣些彩禮錢的。我多賠償她父母一些。您看這樣,行不行啊?”

“那我這一炮,是不是就白挨了?我的兵,是不是就白死了?”郭康拔出了劍:“我們羅馬的法律,就這么不值錢?你一句話就能把叛亂的罪過,給安排了?”

“把那個亞歷山大拉出來。”他吩咐道。

一個壯漢立刻走上前,去抓亞歷山大。他本能地試圖掙扎,但士兵一腳把他踹倒,拖著他,丟到郭康面前。

“郭公子,郭公子!”亞歷山大見他真要動手,嚇得大喊道:“我和你爹是舊識啊!我天天都在做好事,這次被人蠱惑了才參加的。你別沖動啊!”

“你逃跑被我爹堵住了,也算舊識?”郭康嗤笑道:“那不用喊他。今天我也把你堵回來了,那咱們倆也是舊識了。而且,我還要幫你做好事呢。”

“你上次做好事,是捐了錢幫忙守城。這次,我要幫你消滅城里的一大批蛀蟲,再捐錢給大家改善生活。你樂意么?”

“我樂意,都可以,怎么都行!”亞歷山大連忙撐起身子:“這事兒確實不怪王管家他們家啊,是史家的幾個人托我做的。您要消滅壞人,從那邊開始調查就好了!”

“好,你放心,我一個都不會放過的。今天就從你開始吧。”郭康點點頭,一劍揮下,把他砍翻在地。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歡呼,官員彼得嚇得直接暈了過去。王崇則不斷賣力地大喊起來。

“你別這樣!別這樣!你隨便殺人,我家家主王丞相,會記著你的!”

“我都配合你演一會兒了,你還裝!”郭康甩了下劍,揮掉劍上的血:“王家家風一向嚴謹清正,怎么可能出你這樣的人?招搖撞騙碰上正主,還想繼續糊弄?”

“來人!這家伙就是個騙子,也砍了!”他喝道。

“我不是,我是真的!我還有賬本作證呢,是少爺給我的!我……”王崇還在爭辯,但旁邊的士兵已經一斧頭揮下,把他半個肩膀都砍了下來。

“不用繼續審問了,情況我都已經能猜出來了。”郭康向著眾人喊道:“這些邪教徒已經滲透到了汗廷內部,籠絡了一批官員,甚至公然冒充柱國家族!我們要立刻行動,消滅這股勢力!”

“這騙子肯定不止這幾個同伙,大家要看清楚!”他又特意提醒:“哪怕是打著柱國、元老旗號的,也可能是這些邪教徒冒充的!不要對他們留情!”

“是——!”眾人轟然應道。

他們一通亂刀,把剩下的幾個俘虜全都砍死,然后繼續收拾剛才繳獲的武器,興致高昂地準備出發。

旁邊,郭破奴連忙湊上來,小聲說道:“你別把事情鬧太大啊。王家那邊回頭怎么解釋?”

“為什么要解釋?他們還得謝謝我呢。”郭康不以為然。

“……”郭破奴一時語塞。

“走了走了。”郭康收起劍,推著她離開了。

這兩天去設計了元神文化衫,回頭我放一下圖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