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百章 愛國者的義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章 愛國者的義務

第四百章 愛國者的義務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平心而論,很多希臘學者,確實是想改變目前哲學界的困境。

現實情況是,希臘哲學的故鄉,出現了大量問題,就算再遲鈍的學者,也肯定要面對這種情況。

而且,雖然和塞里斯那邊,那些本來就以現實政治為基礎的學派不同,希臘哲學整體上相對“務虛”一些。但不管再怎么超脫,現實的變化肯定會對哲學產生影響。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情況變成了什么樣子,這種情況下,也肯定要給出一個改革措施。說的直白點,就是要明確哪些地方能變,哪些地方不能變。

這也不能怪人家學習不徹底。因為任何文明,除非徹底滅亡,否則就不可能徹底學習外來的文化。就是后來那些拉美白人國家,都不能徹底擺脫印第安文化的影響,何況本來就底蘊豐厚的希臘人。

而且有意思的是,希臘人的解釋方向,和明清塞里斯人的思路都是完全一樣的。

因為這種情況,就只能有兩種方向:一種是說人不行,一種是說思想本身不行。當然,這是很粗略的大類,具體還可以細分。比如“人不行”下面,就可以分為好幾種。

郭康那個世界,其實早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就有人發現,數學和自然哲學領域,西洋人已經漸漸超過自己了。當時主流的解釋,是“古人行,現代人不行”,認為古人的理論很好,可惜現代學者們太菜,沒能很好地發揮出來。

在這個思路上,清初,還有儒生提出了“周人西奔說”,認為犬戎滅西周的時候,一些周人被掠走,之后逃亡到了西邊,才給那里帶來了文明。所以,大家學習泰西技術時,也不用抵觸,反正都是自家的東西,沒什么丟人的。

這個說法,給了大家一個臺階,也降低了統治者和保守文人的警惕。像清初的數學家梅文鼎,就熟諳此道。由于情商很高,每次拍馬屁都非常精準,甚至得到了康熙本人的支持。后世看來,這種解釋固然很離譜,但在當時也確實發揮了作用。

而希臘人在這方面的動力,其實更足。

張大牧首當時鼓吹“老子化胡”,之所以能迅速成功,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因為當地學者們自己也支持。

很多人不愿意承認,整個文明都是老子點化的。但要是說,哲學家們早在古典時代初期,就已經有了交流,那大家反而求之不得了。

所以到最后,這件事就是張大牧首和希臘學者們各取所需。他能夠宣傳雙方的相互借鑒由來已久,論證拜上帝教中東方元素的合理性,乃至給自己的經書提供支持;

而對方也能論證塞里斯的影響并不是現在才有的,既然當年大家就交流過,那么不管是地中海世界的學問流傳到東方,還是東方的學問流傳過來,顯然也都是合理的。

當年的哲學家們研究出了眾多成果,現在的希臘學者卻默默無聞。哪怕只看學術方面的貢獻,也不如其他地方。這只能說明,就是現在的人出了問題。在這個思路下,各種試圖總結古代教訓,實現文化復興的努力層出不窮,最后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郭康覺得,在這方面,不同文明的思路看起來也差不多。

當然,話說回來,能去找這些暴論理由的,都已經是很少見的情況了。絕大部分文明,其實根本不需要反思,也不需要找理由解釋和改進,因為只要衰落下來就直接沒了……

而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尋找哪些方面出了問題,應該通過什么方式進行糾正。這才是幾十年來,學者們考慮的重點。

希臘本土的城邦,影響力其實是有限的。真正把希臘文化擴散出去,反而是馬其頓人亞歷山大的功勞。現在的希臘人往往把亞歷山大也看做希臘文化的一部分,但至少在當時,希臘本土是經常和馬其頓人對抗的。

且不說為大流士三世作戰的希臘傭兵,就是他們家鄉的城邦,也經常武力反抗馬其頓王國。郭康的希臘老師當時就比喻說,馬其頓人對于希臘人,大概就和匈奴、蒙古對中原差不多。

那為什么馬其頓能成為希臘文化的象征呢?其實也沒什么文化上的原因,單純就是人家能打罷了。

同理,塞里斯的文化是如何宣傳開的?難道是皇帝們不斷派出傳教士,到處給人吹自己多強么?顯然不是這樣。唐朝的影響力,直到東羅馬都有所耳聞,而唯一的原因,同樣是人家能打。

可見,文化想要復興,首先要做的是武力的復興。希臘人反而應該多學學亞歷山大才對。

現在,紫帳汗國同樣是外族建立的,但這和亞歷山大一樣,也是一次希臘文化的機會,所以必須要把握住。

而這樣一來,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就很明顯了:這么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是如何完蛋的呢?

所有學者對此都很熟悉:亞歷山大本人英年早逝,國家還沒穩定下來,他的母親、姐妹和妻子,就開始不死不休地破壞國家秩序,終于把他留下的那點威信敗壞得干干凈凈。最后帝國四分五裂,阿吉德王朝也很快絕后了。

這里面,誠然有帝國本身就基礎不牢,組織水平低下的原因,但就算如此,能惡化到這個地步,統治者本身的責任也是不可推脫的。真正毀滅了亞歷山大基業的,就是他家族里那些邪惡的貴婦們。

而經過一番痛苦的反思,學者們認為,大家已經意識到了結論:

在郭康父輩的時候,君士坦丁大學的幾位學者,就公開發表文章,說現在的希臘人,自己就已經女性化了。他們丟掉了當年的陽剛之氣,也從來沒能獲得足夠長遠的視野,因此無論怎么努力,也無非就是和一群婦人一樣,不斷與其他同胞扯皮、內耗,最后恥辱地走向衰亡。

這個學說之后廣為傳播,帶來了一波希臘人的參軍潮。很多有點文化,但原本參軍積極性不高的城鎮居民,也開始主動加入軍團,試圖通過軍功證明自己。對于當時的形勢發展,起了不少促進作用。

而相應地,當代學者們也更堅定地相信,必須吸取教訓,避免男人再次女性化,也避免婦人再干擾國家。無論如何,也不能再重蹈覆轍了。這就是如今愛國者們的義務。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