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三百九十章 成吉思汗是羅馬人還是突厥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章 成吉思汗是羅馬人還是突厥人?

第三百九十章 成吉思汗是羅馬人還是突厥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雖然這件事最后得到了解決,但這種困惑,在紫帳汗國早期,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一直縈繞在各個方面。

后來的很多變化,與其說是紫帳汗國自我的發展,不如說是外力的作用。

比如當時,作為主要思潮之一的蒙古認同,就是因為整體環境的變化,也跟著發生了改變。

脫歡曾經給郭康講過一個祖傳的段子,說是開國的先汗伯顏帖木兒,當年就遇到過尷尬的身份混亂問題。

伯顏帖木兒當初在金帳汗國,經常和各路商人做生意,以此補貼生計。他最熟悉的語言,是突厥語和波斯語。那些和他打交道的商人,也更多地把他當做突厥人。時間長了,他自己都這么想。

后來,他遇到了給商隊當保鏢的傭兵小頭目史守道。大家閑聊、吹牛的時候,史守道說,雖然這些商人都說他是契丹傭兵,但真算起來,他家其實是突厥人。

伯顏帖木兒等人沒當回事,但史守道居然還說得頭頭是道的。他說,自家祖先,是西突厥興昔亡可汗一系,在唐朝的檔案和史書里有很多記錄,現在都還能找到呢。

比較尷尬的是,在伯顏帖木兒那邊活動的突厥人,對這個興什么的可汗一無所知,也沒一個聽說過阿史那這家人情況的。大家總覺得他可能是在吹牛,但又找不出話來反駁人家,不知道他是吹的,還是神話過于久遠。

伯顏帖木兒很是好奇,于是找見多識廣的朋友郭蓋詢問。等郭蓋給他確認了之后,眾人才明白這是什么情況。

郭蓋曾經在草原上旅行,幫他們對付過仇敵,在這一帶里頗有名聲,因此大家都相信他。但這件事,對整個部落都造成了巨大沖擊。

伯顏帖木兒還好一點,畢竟按照傳說,他家好像和大汗是有點親戚的。其他頭人就慘了——那些持突厥認同的人,都陷入了“他是突厥,我是什么?”的困惑之中。

因此,伯顏帖木兒拉隊伍南下的時候,他手下很多欽察人,都選擇了蒙古認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這邊真有突厥人……

脫歡借此告訴郭康,草原人的認同,其實就是這么變化的。絕大部分時候,都不是他們自己想改變,而是周圍出現了其他影響因素,所以作為應對,就這么變了。

而也先不花太師提出的蒙古認同,被紫帳汗國明確放到次要位置,乃至在北衙各部中都開始消退,是在巴西爾三世的時候。具體原因,其實也差不多。

那個時候,在東方,元朝退出中原已成定局;在天方教世界,最強大的“蒙古人”是突厥化嚴重的帖木兒。整個亞歐大陸上,原本的“蒙古”似乎正在迅速消退,甚至到了大家不知道誰是蒙古、什么是蒙古的程度。

脫歡說,當時紫帳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交流,察合臺使者給他們講了個事:

元朝那邊,習慣把蒙古人統稱為“都沁·都爾本”,意思是“四十四”。因為按照成吉思汗的劃分,蒙古本部分為四十個萬戶,號稱“四十萬蒙古”。漠西的瓦剌人有四個萬戶,叫“四萬衛拉特”。這四十四萬戶的編制,就構成了蒙古的主體。

結果,等元朝滅亡的時候,四十個蒙古萬戶中,有三十六個投了朱洪武合罕。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瓦剌人存在感這么強——因為元朝的大汗一向不怎么受蒙古人歡迎,本部都跑完了……

這樣一來,就出現了個問題,到底誰才是蒙古人的宗主?是朱洪武合罕,還是北元的合罕呢?

這個問題,不同政權有不一樣的回答。察合臺汗國認為是朱洪武合罕,理由是他們很討厭元朝,反正只要別是忽必烈余孽,是誰都行;北元和征東行省,認為正統在北元的合罕,但這兩個政權,現在其實都不是大汗親征——北元現在各路權臣輪流坐莊,太師們已經實際掌控了小朝廷。而在征東行省從頭到尾都是自立的,也就口頭上借用下大汗的名號。

至于爪哇元,他們都沒怎么提過這個蒙古宗主的問題,因為根本不關心……

紫帳汗廷因此認為,這種情況下,元朝大汗已經不具備代表性了,而原有的敘事,也需要跟著改變才行。

比較有意思的是,現在整個世界,最強大的蒙古武裝,其實也是在兩頭,也就是在明朝和紫帳汗國手里。而各個元政權,細究起來,反而是漢人在當頂梁柱。

爪哇元那種就不用說,北元和征東行省也是如此。

書法家元順帝“北狩”的時候,還能依靠的武裝力量,大致還有四支:不管是郭康過去那個世界,還是這里的局勢中,實力最強大的,毫無疑問都是王保保手下的河南地主武裝。這也是北元政權中,僅有的可以擺開堂堂之陣,和明軍正面決戰的軍事力量。

在過去的歷史中,這支軍隊在王保保死后,就很快瓦解了。說到底,他們效忠的不是元朝,而是王保保本人。因此,王保保沒了之后,眾人便紛紛散伙。很多人陸續返回南方,向明朝投誠。比如朱棣手下的張玉、張輔父子,就是這么投奔來的。

而在這個世界,王保保率領手下脫離了北元汗廷,跑到東邊自立為王去了。因此,征東行省雖然也叫“元”,但一直連聽宣都欠奉,根本不把汗廷放在眼里……

王保保勢力沒了之后,最強大的,就是瓦剌人了。他們之前一直戍守漠西,面對的都是戰斗力堪憂的其他汗國。

看具體戰例,有時會比刻板印象都夸張——郭康算過時間,如果是按歷史發展,過不了兩年,東察合臺汗國就是歪思汗即位了。而他在位期間,和瓦剌人前后交戰61次,贏了1次。

就算打出來如此戰績,歪思汗已經是瓦剌人都認可的勇士了。東察合臺汗國在面對西邊其他敵人時,表現得也還算可以。可以想見,其他人都到了什么程度……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