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一百五十三章 喬安娜·喬凡尼(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喬安娜·喬凡尼(下)

第一百五十三章 喬安娜·喬凡尼(下)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那這個人可信么?”脫歡問。

“她沒什么問題吧。”郭康指出:“商人之間也不是一伙的。不如說,他們估計就等著看威尼斯人出丑呢。”

“這樣啊。”脫歡想了想,點點頭,表示自己沒問題了。

“李玄英給我說,她家就是個小貴族,不過我看挺有錢的。可能,大和小看的是權力和地位,而不是財富吧。”郭康說:“我一直對他們那個比奇家族沒有印象,可能確實不怎么出名。”

“他們應該不叫‘比奇家族’吧。”一個修士提醒他。

“啊?”郭康沒反應過來。

“如果她父親叫喬凡尼·迪·比奇,那就說明他祖父叫比奇。”修士說:“同樣的,她應該叫喬安娜·迪·喬凡尼。而不是喬安娜·比奇。”

“原來是跟北歐人、阿拉伯人一樣的啊。”郭康聽明白了:“我看名字里帶個中間詞,還以為是法國人那種。”

“她捐錢的時候沒簽名么?”脫歡開始懷疑他太馬虎:“你不會連金主的名字都不記得吧?”

“她簽名就寫了個喬安娜,我哪知道姓什么。”郭康也表示無奈。

“歐洲的很多地方,人們不像羅馬人和塞里斯人那樣有明確的姓。包括一些貴族。”修士解釋道:“而且,姓氏這東西,本來也不是只有一個。如果是名人,一般會選一個固定的詞,或者幾個詞在不同場合使用。至于其他人,就隨便的多,就算問他們自己,估計也說不清。”

“她家如果是個做生意起家的小貴族,那這種情況很正常。意大利那邊,確實就是這種習慣。”

“啊,那就沒辦法了。”脫歡也只好放棄:“我對意大利的了解,也就是看爺爺的筆記了。”

“他當年遠征意大利的時候,天天揶揄那里的土貴族,還專門把他們的滑稽表現都寫下來,各種嘲笑。”他笑著說:“雖然他那時候,只干涉過那不勒斯,但整個意大利,有頭有臉的貴族們都爭相來和他聯系。”

“支持他的貴族,基本上都是想要狐假虎威,借助他的威懾力上位;反對他的貴族,也都是一面用抵抗羅馬作為旗號,擴充家族勢力,一面偷偷聯系他,看什么時候投降變現最好。”

“我看的可開心了,所以對那些貴族姓氏,應該還是清楚的。”他告訴郭康:“那時候沒出現的,就算是個貴族,也是新興的暴發戶,或者沒聽說過的小角色。所以也不用管她了。”

“好的。”郭康覺得有道理,想了想,說道:“那我們也不糾結她姓什么了。今后就叫她喬安娜·喬凡尼吧。這還挺好記的……”

脫歡對此倒是沒什么意見。

“她捐款的時候,有說想要什么報酬么?也是希望今后能賣我們的玻璃?”

“當時沒明確說,不過這幾天她倒是找過我一次。”郭康說:“馬穆魯克們來訪問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她就來問我,能不能也跟著去。”

“她去埃及干什么?怎么大家都要去啊。”脫歡表示不解。

“不知道。”郭康搖搖頭:“估計是生意吧?比如賣木乃伊粉?”

“那就安排到后續的商團里。這些人怎么都想往前線湊的,戰場是個好玩的地方?一個個真不省心。”脫歡無奈地說。

“那我下次就這么應付著。”郭康應了下來。

“我們繼續看看這個工坊吧。我有種感覺,這里可能才是整個修道院的根本。”脫歡催促道:“我們肯定不能只做鏡子的。”

“鏡子是目前已知最好、最簡單的奢侈品了。”郭康說:“我暫時沒想到其他方案,所以就研究的這個。”

“奢侈品鏡子,往東邊賣的利潤恐怕不穩定。只能賣幾個給上層人士,讓人家圖個新鮮,沒法形成穩定的利潤。”脫歡看起來真的研究過。

“他們的金屬鏡子技術很成熟,保養好之后,和我們這個玻璃鏡子,視覺上其實沒什么區別。玻璃鏡子的優勢,也就是多一個鍍層,能更好地防止生銹、變暗而已。”

“這個優勢還不夠么?”郭康有些意外:“銅鏡得經常伺候,而這種鏡子就方便的多,可以省下很多功夫的。我媽跟我姐就很喜歡。”

“不是不是。你好好想想,你的奢侈品鏡子,目標客戶是誰?”脫歡連連搖頭,問他。

“是上層的貴族和貴婦吧?”郭康說。

“上層貴族們會天天自己磨鏡子么?”脫歡反問。

“啊……”

“上層貴婦會優先考慮‘方便’和‘省功夫’么?”脫歡又追問。

郭康這回無言以對了。

“伱媽跟你姐,都忙得很,還天天出門跟人打架。她們哪能代表一般的貴婦?”脫歡說。

“你不喜歡和那些人打交道,很正常,我也不喜歡。不過我這兩年,被我媽逼著參加各種聚會,還是見了不少的。”

“我媽跟我姐,比起來已經算很好的了。”他無奈地說:“哎,也不怪你,我也是寧愿跟那幾個馬穆魯克喝酒,也不想跟那些矯揉造作的貴婦混一起。”

“但我們既然想做這個生意,就得研究下客人的心態。”

“所以,我覺得,如果賣奢侈品鏡子,那重點就不止鏡子本身,而是‘大秦國’這個主題。東方貴婦們缺鏡子么?肯定不缺啊。但能吸引她們的,不是鏡子,而是鏡子帶來的‘異域情調’。”

“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鏡臺,然后打包一起賣。”脫歡比劃道:“搞點馬賽克圖案,搞點教堂風格的繪畫,然后加上琥珀啊什么的。”

“我們這邊不是有明朝人么?問問他們,那邊喜歡什么風格,然后用我們這邊的手法和工藝,表現出來。這樣人家看的順眼,還有特殊的風情。”

“這幫人,都是整天吃飽喝足就閑著沒事兒的,人家就喜歡這種東西。”

“而且,就算如此,這東西也不是什么穩定收入。”他指出:“最有錢的那部分人,購買的奢侈品,看著貴重,但總額其實很有限。最大的效果,其實是宣傳作用。”

“你看明朝和爪哇元,都是整船整船賣東西的。這才是利潤的主要部分。”他告誡郭康:“我覺得,你還是應該重點研究下怎么提高產量,壓低成本。當這些鏡子即使算上運費和損壞,也能夠被明朝的中上層人家買得起,我們才算有了個能和鐵鍋、瓷器對位的產品。”

“好的,我明白了。”郭康思忖了片刻,點了點頭。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