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變遷(下)(1923月票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變遷(下)(1923月票加更)

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制變遷(下)(1923月票加更)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在行省逐漸成熟之后,下設的州縣也漸漸鋪開,并且和南衙各衛一樣,逐漸與軍府合并。

軍府最早是各衛下屬的征兵訓練機構,由于紫帳汗國早年就沒有專業的行政機關,所以軍府與各衛一樣,既管軍,也管民。

最早,紫帳汗國的南衙兵,其實就是農莊衛隊。汗廷命令各個農莊的居民,按比例登記“軍戶”。有些地方是八家,有些地方是十家,編成一組,每組供養一個軍戶。

汗廷的第一批武器,是找威尼斯奸商買的;第一批盔甲,是伯顏帖木兒跑去金帳汗廷,找月即別汗死皮賴臉求來的。隨著屯墾規模擴大,投奔的人增加,這點武器裝備根本不夠用,大家只能自己想辦法。

軍戶需要自備武器,所以理論上應該由組里最有錢的人充當。就像歐洲同行那樣,騎士負責自備武器和戰馬,村民們則提供稅收養活他。

問題是,紫帳當時那個情況,大家基本都差不多窮,組里的“富人”,其實條件也就那樣,還是得靠鄉親們幫襯。大家你湊個胸甲,我湊把斧頭,盡量堆起來一身。所以,有時候,干脆就不去選富戶了,還不如組里自己選個最能打的,然后眾人按條件給他湊裝備。

當時,紫帳控制區連個鐵礦都沒有,什么金屬物件都得買,卻又沒什么錢。還是當時的北帳牧民,在膽大的也先不花太師帶領下,冒充金帳軍隊,騙了一支熱那亞商船隊,偷來好幾船鐵,這才有了起步的物資。

也是因為如此,“南北戰爭”的時候,雖然貴人們對立嚴重,但很多基層軍官和士兵,卻天天念叨“第一船鐵”的情分,要求不追究對面被裹挾的普通人。畢竟,他們也確實多次并肩戰斗過。

等到汗廷打贏了幾場仗,吞并了一些周圍小貴族,物資也充足了些,這種介于元明軍戶和東羅馬農兵之間的制度,就顯得不太夠用了。

汗廷希望組織起更多的士兵加入戰爭,至少也要接受訓練,能夠在精銳士兵出征后自保。于是,李天英、李天策兄弟,受命進行改革,模仿古代制度,逐漸廢除了軍戶和農戶之間的區別,代以通用的“國人”身份,希臘人則稱之為“公民”。后來,由于大多數士兵都是當地人,后者成了正式的稱呼。

這些公民士兵,平時都在莊園里勞作,戰時就組織起來,按需求抽調人員出戰,其余人則負責防衛和照顧農莊。理論上,一百戶人家組成一個莊園,自己選舉出一名百戶長,一般也可以簡稱百戶。

戰時的人員編排、戰利品的分配、平時的勞動協作,都以這種百戶為單位,在百戶長的主持下,由莊園公民自己安排。由于征戰頻繁,很多時候,也會有一名助理百戶,負責輪流在對方不在時,維持莊園的管理。

紫帳汗國的軍事壓力很大,開墾和耕種的勞作強度也同樣不低,所以,莊園內的居民必須通力協作。

如果有人在其他人出征時,不好好照顧人家的田地,下次就很難再找到人出征;如果有人在自己應征時,不信任留守的同伴,那軍心也很難保證。而這樣的結果,很明顯都會影響軍隊的戰斗力。

一旦失敗,那不僅莊園和田地保不住,眾人的性命也會堪憂,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被充滿敵意的臨近貴族們抓去當奴隸。因此,莊園內部一直極其強調團結、公正和集體協作的精神。久而久之,這也形成了一種在歐洲可能頗為獨特的文化。

按照這種傳統,公民應該努力奉獻,而百戶也必須維持公正,保證兵役安排和戰利品的分配讓眾人滿意,否則很容易被罷免。

另一方面,由于要親自安排防衛,乃至應征出戰,百戶往往也是村里最能打的人——這樣的好處是,他能得到更多的戰利品,給大家更多的收益;而對百戶本人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榮譽,也有助于保持自己的權威:一個善戰的百戶更容易獲得公民的認可,他的裁決也更容易被公民尊重。

由于百戶的作用很重要,汗廷上層,同樣重視這些人,并且處處展示對他們的尊重,以求得到公民和基層軍官們的認可。

當初,為了獲得更多資金,汗廷規劃了幾處莊園,首任大汗伯顏帖木兒親自去試種葡萄。經過多次努力,終于得到了合格的果實,成功賣了出去。

伯顏帖木兒非常高興,召集了當時,李天策調整農莊編制后,汗廷任命的第一批百戶們。

他說,歐洲這邊,大家都喜歡拿個棍子樣的東西,當做權力的象征。連隔壁波蘭貴族們,都要天天抓個錘子,指揮其他人。他也想入鄉隨俗,給大家發點什么,至少得讓其他歐洲人看得懂。只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發什么好——總不能給官印加個把,也天天抓手里揮舞吧?

所以,他決定把這些代表收獲的葡萄藤發給大家。拿著它的人,可以分發田野和戰場上的收獲,并監督其他人,履行指責。

之后,這就成了一個慣例。汗廷的百戶在上任時,都會接受這么一根藤條。

百戶的責任很重,需要訓練士兵,組織生產,乃至調停各種雞毛蒜皮的瑣事。后來,隨著制度的完善,還得跟助理百戶等人,商量著進行教育、考核之類的工作。

除此之外,這些人甚至還負責道德監督和反間諜的職責。在紫帳汗國早期,相信了周圍其他勢力的許諾,給他們帶路充當內應,導致整個莊園完蛋的事情遠不止一例。

那時候,汗廷上下確實拿不出多少錢。只要相信這些兼職土匪的鄉間貴族,會兌現他們開出的價碼,那肯定比在農莊干活的收益高多了。

內應一般也就只在一個莊園有用,打完了就可以消失,據說是拿了巨額獎金過好日子去了。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反正其他人也沒法去核實。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