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一百零三章 圣經注我(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三章 圣經注我(上)

第一百零三章 圣經注我(上)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教會那會兒還有兵么?”梅爾特姆指出了很現實的問題。

“有一點,不過不多。”郭康說:“而且羅馬教廷正好在分裂中,他找誰也要不來太多錢的。”

“紅帳汗孛羅帖木兒說得好,‘羅馬主教,他有幾個萬戶?’”郭康引用道:“如今不比以往,他那點雇傭兵也就能在意大利盡量自保了,哪有閑情逸致幫人家削藩去。”

“原來如此。”雖然從沒聽說過這個汗國,但聽名字,顯然也是金帳系的。

這幾十年來,那邊的情況很亂,各路汗王爭斗不休。梅爾特姆覺得自己不知道也正常,就沒有去問。

“所以,朱允炆的計劃又失敗了。但朱文奎在這邊確實用得上教名,就一直拿來用著。”郭康攤攤手,繼續說道。

“我一直覺得,我們就算不取消,也得增加一些教名。”他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看現在這個情況就知道了,總有一些名字因為各種原因特別流行,然后,連朋友的小圈子里,可能都一堆叫這個的。這怎么分辨啊。”

“教名都是使徒和圣人的名字吧。”狄奧多拉說:“這也不好增加。”

“那我們讓王大喇嘛,多封一點名字奇怪的圣人?”郭康靈機一動,想出來個點子:“我們現在不是說要復興羅馬精神么,那就設定一些名字有特色、事跡符合道德要求的圣人,來給信徒們做宣傳。這樣,不就一舉兩得了么?”

“圣人還能成批地隨便編出來么?”讓娜一下沒忍住,驚訝地問。

“怎么不行。”郭康不以為然:“你看的宗教故事和圣人神跡,哪個不是他們編出來的。”

“哥哥。”梅爾特姆提醒道:“你剛才還說,不能到處亂講,教義是隨便編的……”

“咳咳,我這不是在特定場合,給朋友們私下里說的么。”郭康老臉一紅:“小孩子心思太單純,往往不分辨場合亂講。但我是大人,是知道看什么場合說什么話的。”

“而且我說的也是真的。這種假編故事,甚至不止宗教方面。我聽說,羅馬主教聲稱的權力,就是來自一份被稱為‘君士坦丁的贈禮’的贗品文件。”他舉例道。

“那份文件假借君士坦丁一世的口吻,聲稱要將西部各省的統治權,贈與羅馬主教和他的歷代繼承者。很多年來,他們都借此宣稱自己的世俗權力。伱看,這不也是隨著教會權威提高、野心增長,隨便編的?”

“真能確定就是假的么?”讓娜問。

“這都不用考證,邏輯上也知道啊。”郭康哭笑不得地說:“君士坦丁是當時的英雄人物,又不是后來的官家們。再說眾多官家里,也沒幾個能把法理領土,直接一次放棄掉一半的吧。”

讓娜想了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就沒有繼續說什么。

“你說的這些,確實有道理,但你能確定你的那個辦法有用?”狄奧多拉還是不太相信他的主意。

“當然有用。”郭康說:“這些改變雖然小,但也是一步步改善羅馬內部的宗教環境。而且,還能對外產生有效的影響。”

“這也不是我吹牛。因為這不僅是我們這邊,整個拜上帝教世界,對于宗教方面的改變,也是有共同需求的。前人的嘗試也證明了,這種需求和對羅馬的呼喚,是一致的。”

“別的不說,你知道幾百年前的‘羅馬公社’運動吧?”他問。

狄奧多拉點點頭,但讓娜和梅爾特姆看起來讀書不多,都一臉茫然。

“大概在12世紀中期,僭稱‘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阿勒曼尼國王,和僭稱‘教宗’的羅馬主教,爆發了激烈的交鋒。國王多次自己任命羅馬主教,并出兵攻打、洗劫羅馬城;而羅馬主教也好不到哪兒去,不但縱容教會腐敗,還同樣經常引入外來勢力,默許他們的暴行。”

“羅馬城被折騰的民不聊生,市民苦不堪言,十分不滿。當地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文化殘留,使得市民中有很多‘精神羅馬人’。他們認為,需要恢復古羅馬時期的傳統,才能拯救羅馬城,并讓教會和信仰恢復健康。”

“于是,這些‘精羅’市民行動起來。他們設立了元老院,還推舉了被稱為‘父親’的執政官,領導大家對抗羅馬主教。這個組織也被稱為‘羅馬公社’。”

“元老院不承認‘君士坦丁的贈禮’,認為羅馬的樞機主教團是一群竊取財富和權力的小偷。他們呼吁神職人員保持早期教會的清貧,廢除所謂‘教皇’的世俗權力,把意大利的統治恢復到古羅馬時代的元老共和政體,而不是屈服于現在這個蠻族的神圣羅馬帝國。”

“最開始,雙方還只是打嘴仗。但由于羅馬城市元老院只同意保留教會稅和自發性的捐獻,拒絕繳納其他名目的稅收給教會,導致雙方的矛盾最終爆發。羅馬市民占領了圣彼得大教堂,重建朱庇特神廟,還組建了軍隊,準備暴力對抗。”

“羅馬主教盧修斯情急之下,親自率軍攻打元老院,結果被羅馬軍隊擊敗,自己也受傷死了——這應該是唯一一個戰死的羅馬主教吧。之后,元老院索性把羅馬主教和教團都趕了出去。”

“天哪,我都不知道他們鬧得這么大。”讓娜驚嘆道。

“這件事,我覺得是宗教改革的重要一環。”郭康說出了自己的觀點:“要知道,那時候正是第二次十字軍的籌備階段,羅馬主教的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他們在那時就已經有這么清醒的想法,而且付諸實踐,還堅持了很長時間,已經很難得了。”

“至于為什么不出名……可能是因為這事兒太‘羅馬’了。”他想了想,說:“反對改革的人討厭他們,自然不會到處宣傳;支持改革的人,認為宗教改革是件光榮的事,這份榮耀應該屬于西北歐的蠻族,怎么能和羅馬扯上關系。所以,肯定不能從這里開始。”

“有這么夸張么?”讓娜猶豫地問:“你說的是不是太過頭了?他們有這么小心眼么?”

“你可以祈禱最好沒有,但至于我……”郭康篤定地說:“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蠻族人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