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章 漢民族的正統大元帝國(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章 漢民族的正統大元帝國(上)

第四章 漢民族的正統大元帝國(上)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4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求推薦求收藏)

如果說,商路是一條條輸送財富的血管,那東方,就是泵血的心臟。

宋元時代,邊境管理相當寬容,商品大多可以自由進出。但明朝卻嚴重缺乏自由貿易精神,找他買個東西,都得先想方設法哄他開心,十分費勁。

但是,利潤最高的商品,都是他家出來的。所以,為了掙錢過日子,也不得不給人家低頭。這些外交手段,就是措施之一。這件事的重要性,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脫歡團隊確實實力不足。

雖然長了個傻大個,但脫歡其實比郭康還年輕,今年也就15歲。倒不是說這個年級不能搞外交,但看他那樣子,也不是個當甘羅的料。

至于他身邊的人,就更不用提了。郭康甚至懷疑,這屋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可能是小男孩君士坦丁……

找郭康來,估計也是為了這個原因。

雖然義父郭大俠一向比較……純質,但他義母黃氏卻比較有名。

黃氏一族文脈興盛,遷徙到波斯時,就已經在伊爾汗國頗有盛名。后來汗國瓦解,黃老先生帶領族人躲避戰亂,又遷徙到地中海上的一處小島。

黃家號稱“桃花石黃氏”,至今依舊以此為名,以紀念故土。這個島,也因此被稱為“桃花島”。周圍的波斯人和希臘人都很尊重他們,只要提起這個名字,學者們都有印象。

可惜的是,郭康雖然也惡補了幾年,但文化水平的差距依然比較顯著。義母屢屢試圖嚴加管教,要求他集中精力學習,都被義父勸下。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到這種關鍵時候,他才開始懷疑,義父是不是過于溺愛自己了。

“你還請了誰幫忙啊?”他轉頭問脫歡。

“我還請了孫文淵,孫大官人。”脫歡回答。

“你請孫十萬?”郭康吃了一驚:“搞反了吧,他能幫咱給明朝打交道?”

“郭公子放心。”王大喇嘛在一旁說道:“爪哇元也不是鐵板一塊,他們那幫人里頭,門道可多了去了。這位孫大官人,老漢是能說動他幫忙的。”

“……好吧。”郭康也不好說什么了。

孫大官人,名儀,字文淵,自稱來自爪哇島的大元朝廷,是當今赫赫有名的大海商。去年他來到君士坦丁堡,和紫帳汗廷談了好幾筆大生意,又去黑海沿岸各處考察,這段時間正好在城里休息。

郭康之前也和他聊過幾回。據他自己介紹,他祖上在元朝時,就是蘇州有名的大商人,后來又到揚州經商,明面上的絲綢、瓷器,暗地里的私鹽,都有涉獵。很快,就積累家財巨萬,時人借“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古詩,給他家起了個“孫十萬”的綽號,極言其富裕。

作為這一代的家主,從南洋列島到埃及的商業伙伴們,都習慣用這個外號稱呼他,來歷便是如此。

郭康還得知,在這個世界,元軍遠征爪哇時,成功擊潰了設計襲擊自己的土人頭領,迫使當地各土邦投降,站穩了腳跟。

等到元朝末年,江南也陷入戰亂,各路人馬征戰不休,大都朝廷無能為力。很多人就選擇出海躲避,逃亡到元朝官府尚且存在的南洋地區。

后來,張士誠被朱元璋擊敗,支持者們紛紛逃亡,又出現了一次出海的高潮。作為張士誠的大金主之一,孫氏一族就是在這個時候,借助常年經營海運的優勢,才得以及時逃走。幾經輾轉,最后在南洋落腳。

孫氏等大商人富可敵國,擁有自己的打手、家丁和船隊。而在這年頭,海商、海盜乃至海軍,往往都是可以相互轉換的身份。憑借這些實力,他們聚集起來,聲稱依然奉順帝為主,用大元國號。因為重要據點在爪哇島,所以也被稱為“爪哇元”。

爪哇元和明朝的關系,相當不好。

孫氏這種直接打過仗的尚且不論,其他很多豪商巨賈也都頗有同感。元朝管理寬松,只要交了錢,別公然反叛,朝廷往往都懶得管,使他們的勢力頗為龐大。像孫氏自己,即使老家丟失,憑借手里的船只,和家族在南洋長期經營來的商棧、船廠,依然可以稱霸一方。

但明朝的管理,就嚴苛了很多。孫十萬指出,官府限制商人的自由,剝奪他們對仆役的合法權力。朝廷索求無度,整日與民爭利,奪取商人們費勁心力才積累下來的財富。開國之后,還限制航海,打壓自由貿易,想自己壟斷遠洋貿易的暴利。

因此,江南的大商人,無不懷念大元。堅持使用元朝國號,也是因為如此。

明朝建國后,依然不斷有人逃出國門,追求自由。沒有逃跑的人,也有很多暗中和他們聯系,平時幫忙走私商品,戰時就通風報信,盼著大元天兵能打回來。

孫十萬認為,這是人心所向,也是他們力量處于劣勢,卻還敢和明朝對抗的信心來源之一。

而這時,元朝封在云南的梁王,遭到明軍攻擊,戰敗逃入緬甸。緬甸的土王不歡迎梁王,雙方一路交戰。海商們看到機會,向流亡的梁王勢力發出邀請,于是元軍一路向東南進發,經暹羅進入占城,與爪哇海商們匯合,得到補給和支援。

越南陳朝也恐懼已經追入緬甸的明軍,因此決定與他們聯手。在眾人的斡旋下,暹、越軍隊與元軍、海商聯合起來,擊退了追擊的明軍。

然而,明朝如同上了頭一樣,就是不肯認輸。兩年后,另一支明軍從北方攻入越南,一直打到國都升龍附近才被擊退逐走。又過了四年多,好幾路明軍從云南、廣西和海上,兵分多路趕來,聯軍這次終于招架不住。

升龍被明軍攻占,梁王兵敗自殺。越南陳朝不久被明朝取締,其他各諸侯的殘兵敗將紛紛繼續南逃。孫氏等人收羅了不少人馬,再次泛舟出海逃走了。

好在,明軍這次真的追不動了,給了他們一段喘息的時光。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