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劍仙第一百一十章:春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儒劍仙 >>儒劍仙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春秋

第一百一十章:春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七月未時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七月未時 | 儒劍仙 


太微道長語氣鄭重,面容肅穆。

看著宋知書,眼神中也帶有期待之色,等待回答。

而他相信,未來的散修盟盟主這個名頭,絕對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意動。

因為其地位,已經不亞于各大宗門掌教了,更為重要的是,手里還掌控著天下散修。

這是一股無法被忽視的力量,能引起所有人側目,天下散修何其之多啊,有強有弱,若能和各大宗門弟子一樣,隨意調遣指派,立刻會成為當世最具權勢的人物。

宋知書自然知道這些,也明白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對方是想要用自己在散修中的聲望,引起更多散修的加入。

然后又有劍瘋子這般當世最為頂尖強者坐鎮,換言之,就相當于是另外一個宗門了。

不過,他在稍稍思索之后,臉上便浮現出一抹笑意,繼續道:“太微前輩,晚輩想,所謂這能接替盟主位置的人,應該不只是晚輩一個吧?”

此前,宋知書聽到了對方話中信息的最關鍵,那就是代表蜀山。

且更為重要的是,散修聯盟一旦成立,那對于當今世間而言,絕對是一股極強的勢力。

對于這股勢力,任誰都想掌握在手中,而既然是各大宗門牽頭的,顯而易見,他們不會讓散修聯盟如此強大的力量落入外人手中。

故而在宋知書的推斷之下,明白一切并沒有對方說的那么簡單。

“小友果然聰慧,老道佩服至極啊。”

太微道長聞言一笑,其心中也沒有隱瞞的意思,故而直接開口:“成立散修聯盟,是各大宗門的想法,所以自然也想參與進去,而每個宗門都會派出一個代表,作為散修盟盟主未來的繼承人,而這種人,統稱為道子,我蜀山劍宗,屬意人選,就是小友你。”

“小友你品性極佳,內有公義之心,實不相瞞,老道看中小友的原因,就是小友在散修中的名望,這沒什么好隱瞞的,當然小友答應之后,我蜀山也不會給小友任何限制,猶如之前一般,只需小友有一個散修名頭而已。”

他將所有東西都解釋清楚,同時將自己的想法全部說出來,坦誠而對,沒有絲毫隱藏。

看中宋知書,除了其本身品性之外,也有其他緣由在其中。

二人都是聰明人,都明白其中的意義。

散修盟,道子。

宋知書聽到這些話之后,并沒有說話,而是沉默。

事實上,對于各大宗門聯合,打算成立散修聯盟,將散修這一股力量集中起來,他內心中是相當支持的,適逢天下即將大亂,無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正面面對,抵擋大亂才是最上策。

而今與太昊劍宗、蜀山劍宗等頂尖勢力已經做出動作,欲整個天下宗門。

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旦遇上妖魔之亂,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不會再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一如此次的虞城大亂,宋知書的確看到了宗門聯合,但卻并不緊密。

就像對于自己,每個勢力都有想法,更為重要的是,他從來都沒有發現大周王朝的人。

須知,晉州乃是大周所屬,可卻基本沒有出現,這意味著什么呢?

答案不言而喻。

若有宗門聯盟作為主導,那就不會如此了,而散修也是同理。

只不過,從太微道長的話中,宋知書還聽到了另外一層意思,便是各大宗門都想要掌握散修,劍瘋子無非是暫時拿出來暫時頂替的人而已,方便成立更快的成立散修聯盟。

到了最后,這股勢力,終究還是會落入某個勢力當中。

思緒至此,他心中微微一嘆,希望各大勢力不會因此大動干戈吧。

而對于蜀山劍宗的邀請,宋知書在稍作思考后,當即開口:“那若晚輩同意入散修聯盟,成為所謂的道子,又該做些什么呢?”

“很簡單。”

太微道長一笑:“協調所有散修,同時為之后成為散修盟主做準備。”

“至于如何成為散修盟主,各大宗門還在商討之中,由于事關重大,所以還未做出決定。”

散修盟主,就相當于是一個門派的掌教,若誰派出的代表能坐上這個位置,必然是實力大增,以至于到現在還在爭吵。

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得先行拿出人選。

“原來如此。”

宋知書點了點頭,但心中也不由有些疑惑:“但前輩為何要選晚輩作為蜀山代表?我知蜀山有首席大師兄,況且,徐道友也很不錯,為人謙遜,實力強大,怎么看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我這個外人吧?”

“各大宗門道子,要致力整合天下宗門,不會參與其中,長御雖說不錯,但也不行。”

太微道長向前一步,認真道:“散修這一股力量,若能凝聚起來,絕對強大,而各大頂尖勢力都想掌握,這無可厚非,但老道擔心,一旦如此的話,怕是會有變數,我希望,散修是獨立于宗門之外,不受任何人節制的,只是作為配合。”

“而小友無門無派,不屬于任何勢力,為人公義,可以說是未來盟主最好人選。”

“有你在,天下散修便不會被任何人掌握,這個世間,需要平衡。”

他的意思非常簡單,一旦某個勢力掌握了散修,那實力會大大增強,或許會生出其他的想法,加上妖魔,那局勢會越來越混亂,所以不想看到這種情況。

換言之,太微道長和蜀山劍宗,希望的是所有人都團結一心,對抗妖魔。

故而對于此話,宋知書也是認可的。

試想,若太昊劍宗得到了天下散修這股力量,那直接就穩定天下第一宗,無人制衡,若出了侵吞其他勢力的想法怎么辦?

在其他時候或許沒什么,可關鍵在于,現在大亂即將到來,情況很不樂觀。

如此情況下,不能再出現意外了。

“宋小友。”

此時,太微道長再一次開口道:“老道并不想讓伱為了什么天下大勢而做出決定,只從個人出發就好,若小友可以答應,代表我蜀山加入散修聯盟,我劍宗也不會吝嗇,恰好小友已達到結丹境,我會贈予小友一門劍訣,作為感謝。”

太微道長并不想用天下安危,來讓宋知書代表蜀山入散修聯盟,即便對方會同意。

可他覺得如此做法太自私,倒不如正常一些,如此也可以讓對方沒有壓力。

而這,也正是太微道長想親自和宋知書交談的重要原因。

宋知書聽到此話一愣。

誠然,為了大勢,自己的確會選擇以蜀山劍宗代表的身份入散修聯盟。

因為他能感覺到,太微道人確實擔憂局勢復雜,從而影響到對抗妖魔的大計,這是從大局出發,為的也是天下安危,盡可能保持各大勢力之間的平衡。

只要平衡,誰也無法占據上風,就不會有不該有的想法,一心聯合對抗妖魔。

但現在,對方卻不以大局出發,只用蜀山的名義,讓自己答應。

換言之就是不占據道德制高點逼人就范。

不愧為傳承多年,當初更是隱隱被稱之為第一的蜀山劍宗啊

想到這里,宋知書面露笑意,望向對方:“好,太微前輩,晚輩可以代表蜀山,入散修聯盟。”

事實上,他心里非常清楚,就算不代表蜀山,別的勢力也會找上自己,那樣的話,意義就完全不同了,蜀山劍派講究無為,心懷大義,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會進行干擾。

如此一來,宋知書做什么也可以隨性而為,無需去擔心什么。

可其他勢力就不同,或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條件。

誠然,自己可以拒絕,但也很麻煩。

故而代表蜀山入散修聯盟的選擇也很不錯。

且就算沒有自己的話,還會有另外的人選,攪動風雨,屆時局勢一旦不受控制的話,就很容易出問題。

唯有入局,才可進行把控,再則身后還有蜀山劍宗,無需去顧忌太多。

“好啊,好。”

太微道人在聽到此話后,眼中不由露出笑意。

只要宋知書答應,那之后的事情就好辦很多,散修聯盟得以控制。

若之后對方能成為下一任盟主,此后再聯合各大宗門,定能夠成為對抗妖魔的一股大勢力。

并未多言,太微道人從衣袖中拿出一枚玉簡,繼而開口:“宋小友,這是我蜀山的一片心意,萬萬不可推脫,大亂將至,需要有更多的人出來,老道也希望小友能夠盡快成長起來,當為當世強者,為天下蒼生盡力。”

“多謝太微前輩。”

宋知書稍稍猶豫,最后還是選擇接受了。

但他并沒有查看玉簡之中是什么,不過很明顯,是一種劍訣。

“好了,該說的,老道都已經說了,此為蜀山劍符,代表我蜀山劍派,可讓小友更方便行事,同時若遇危險或無法決斷之事,將法力注入其中,我蜀山劍宗自有所反應。”

太微道人抬手,一縷縷光芒匯聚,而后形成了一枚古符,呈劍形,上書‘蜀山’二字。

可以說,雖然宋知書沒有入蜀山劍宗,可這份待遇,幾乎只有真傳弟子才有了。

對此,宋知書也點了點頭。

加入散修聯盟,成為那所謂的道子,想必接下來會遇上許多事情,有些自己很難解決,有蜀山出面的也會更好。

接下來,一老一少又在大殿中聊了一些,宋知書詢問的都是當今天下大勢。

尤其是有關于妖魔的,當所有的問題都得到相應的解答后,便準備告辭。

徐長御再一次被太微道人召來,將宋知書送回青州。

“師兄,你為何不告知宋知書,接下來他或許會遇上許多危險。”當宋知書離開之后,大殿中走出一名黑發的高大老者,手持龍頭杖,全身散發著一種強大的氣息,尤其那一雙眼睛,更有懾人的劍意涌動。

老者是蜀山掌教師弟,也是劍瘋子師兄,當初三人號稱蜀山三杰,每一位都是劍道天才。

現在這位老者擔任蜀山大長老一職,真正的高層,當今天下有名的強者。

而他看向宋知書的眼神,帶著些許擔憂。

畢竟對方已經代表蜀山入散修聯盟,雖不是弟子,但也與蜀山有關系,如若出事,非常可惜。

“宋小友沒你想象中的那么脆弱,他道儒雙修,且將二者凝為一體,未來或許會成為我人族頂梁之柱。”太微道人一笑,繼續道:“再說,不經歷風霜,如何成為強者,現在各大勢力都懷疑他得到了圣人造化,但以宋小友的名聲,肯定不敢直接出手。”

“加上我蜀山劍宗的支持,也可震懾一些宵小之輩,且宋小友連慕長歌都不懼,又怎么會畏懼那些暗中出手,想要奪他之造化的人呢?”

圣人死,造化分,共有九分,當今天下共有九人得之,現在已經確定的兩三個。

當初宋知書誦念大學之道,引動天地之音,也引起過注意,但并沒有人確認,可現在不同,虞城之戰,直接入儒家君子境,已經讓很多人相信,此人得到了圣人造化。

而圣人造化,殺之可以奪取,所以宋知書被很多人覬覦。

人心險惡,有時候比妖魔還不堪。

對此,蜀山劍宗也做不了什么。

在這種時候,太微知道,一切只能依靠自己,他也相信宋知書。

“就是不知道那位宋小友的圣人造化在第幾等。”高大老者微微嘆氣,不由繼續道:“當今天下,實在太需要一位圣人了。”

“圣人?”

太微道長也沉默了。

沒錯,想要徹底滅殺妖魔,儒家圣人的作用很大。

可上一位圣人才坐化多久啊,能在短時間內再出一位嗎?

他不知道,但希望如此。

好在這段時間內,儒家當中,已經有一批天賦不錯的極佳苗子了,只要給時間,未來再出一位圣人不是什么難事。

至于宋知書.很有機會。

“宋道友,就送你到這里了。”

蜀山傳送殿當中,徐長御微微拱手,面帶笑意。

他之前去青州,為的就是處理妖魔之亂,以及將宋知書帶來蜀山。

現在兩件事情都已經完成,自然也沒有了回去的必要。

“無妨,此次有勞徐道友引路了。”

宋知書也拱手還禮,蜀山之行,確實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收獲,無論是各大宗門的動向,以及當今天下的局勢,都可以說極為重要的,也為接下來該如何做指明了方向。

“宋道友客氣。”徐長御一笑,拿出一塊空間陣石,嵌入高臺之上,繼而開口。

“只要傳送陣啟動,不久道友就能夠回到青州,在下于此,預祝道友仙路坦蕩,長生有道。”

他雖然和宋知書接觸的時間不久,但卻能看出對方各方面品性都是極佳的,也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雙方也會有再見的一日。

“多謝徐道友。”

宋知書點頭,沒多說什么,走上高臺。

而徐長御則并攏雙指,口中亦在念念有詞。

霎時間,傳送殿中一陣陣光芒涌動,一個個符文涌現出來。

宋知書位于其中,不一會兒就看到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不見,與來時相同,等待了一會兒之后,他發現自己已經身處在青州的傳送大殿了。

“川蜀古域乃一座獨立的空間,怕是不用傳送陣法,尋常修士根本到不了。”

笑了一聲,宋知書抬腳,離開了傳送大殿,折回客棧。

關上房門,盤坐于床榻上。

他先是打坐調息了一陣,然后才開始思考今日知道的一切。

“整合天下宗門勢力,建立散修聯盟,這兩件都是大事,只不過想要做到的話,卻沒有那么簡單,散修聯盟或許不算什么,有劍瘋子前輩坐鎮,又有各大宗門牽頭,應該很快就可以完成,可想要讓天下宗門勢力全部聽從同一個決定,共享資源,怕沒有那么簡單了啊。”

宋知書喃喃自語,一直以來,即便是沒有妖魔,各大宗門之間也相互有摩擦,想要完全摒棄前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資源方面還需要拿出來,任誰都不愿意。

可當今天下最頂尖的宗門都做出決定了,那些小勢力最后也只能聽從。

若選擇反抗的話,怕會鬧得很大。

更為重要的是。

此次負責天下宗門整合的人,是慕長歌。

對于慕長歌,宋知書很了解,此人是做出決定,便不會有任何猶豫,有鐵血手腕,如果有人不聽從,會直接選擇出手,當初在虞城之外,對方也根本不給天魔任何機會。

尤其對方實力強大,蜀山劍宗掌教太微道人,更是將其稱之為年輕一代第一人。

或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除了有妖魔事件之外,人族內部也會開始動蕩。

還有有關于散修聯盟的建立,各頂尖宗門也會派出相應的人選。

一切的一切,都在述說著今后的局面會很混亂。

“大亂還沒有見到,可各大勢力的爭斗,已經初見端倪了,天下宗門整合后,誰作為主導者呢?散修聯盟又該何去何從,而一旦天下宗門的力量全部擰成一股繩,那作為天下共主的大周王朝,又該如何自處?”宋知書越想,就越是覺得混亂。

因為事情太多,根本沒有一個真正的主導者,因對大亂是前提。

可關鍵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誰能夠做到統一?

除非有一個當今天下誰都信服的強者走出。

但可惜沒有。

“或許,圣人坐化,鎮壓大世一甲子,針對的不僅是妖魔,也是人族一方。”宋知書突然想到,當初的確有一個這樣的人,可讓所有勢力信服,那便是儒家圣人。

不僅因為其實力,還有圣人之功德。

如今圣人坐化,再也無人能夠鎮壓大世。

“圣人嗎?”

宋知書喃喃自語,明白在這種情況下,人族一方的局勢會很不好。

即便最后成功的阻止了妖魔大劫,但也必將會付出慘烈代價。

若想要控制這一切,就必須做點什么。

而自己能做什么呢?

宋知書在思索,很難找出答案,只能說盡自己所能。

緩緩吐出一口濁氣,他清空雜念,不再多想,而是將蜀山掌教贈予的那枚玉簡拿了出來,這里面是一門劍決,至于到底是哪種劍訣卻不清楚。

“蜀山乃最古老的劍道宗門,其劍訣也天下聞名,媲美太昊劍宗三大劍訣的也不在少數。”

宋知書看著玉簡喃喃自語,神色中浮現出一抹好奇之色。

自己已經做出劍為器的路,今后自然也是以修行劍訣為主,對于蜀山的劍訣自然意動。

當即,他沉下心神,然后手掌微微用力。

咔嚓。

玉簡粉碎,一道道文字從上面浮現,涌入宋知書眉心。

這些文字和之前的大夢斬仙決相同,充滿著一縷縷渾厚的劍意,但不一樣的是,他能從這些文字當中,感受到一股至正至陽的強大氣息,仿佛可以破滅一切妖邪。

與此同時,宋知書看到了這篇劍訣的名字。

伏魔神劍訣

“居然是蜀山劍宗七大最強的劍訣之一?”

當他看到文字之后,眼神中頓時涌現出了一抹驚愕之色。

這伏魔神劍訣,位列當世最為絕頂的劍法,不會比大夢斬仙決差,在蜀山,也唯有真傳弟子才可以修行,現在,蜀山掌教居然將其贈予了自己。

只是為了感謝代表蜀山加入散修盟嗎?

宋知書知道,并沒有這么簡單,這其中還有拉近關系,結一個善緣的味道在其中。

就如當初太昊掌教,贈予劍訣的想法差不多,顯而易見,蜀山對于自己的重視,比想象中更多。

而加上大夢斬仙決,就意味著自己手上,就有了兩種決然不同的頂尖劍法?

本來宋知書還在考慮,到了結丹境之后,如何在增加攻伐手段呢。

現在這附魔神劍訣,基本完全解決了這些顧慮。

只是。

這蜀山花費的價錢,有些大啊。

“看來接下來一段時間,得想辦法將這兩種劍訣全部修煉至入門了,如此一來,那我的實力會再一次提升。”宋知書自語,不管未來人族的局勢如何,因為蜀山掌教的話,他知道今后會越來越亂,尤其妖魔潛入各地,或許不久之后就會遇上。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想辦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讓自身強大起來。

但他并沒有立即選擇修行,而是暫時按捺這個想法。

心神微動下。

宋知書出現在儒圣仙塔第二重。

在那上面,還有最后一個玉盒,周邊纏繞著光芒。

之前他就想要開啟玉盒,只是被打斷了,現在沒有別的事情,自然也應該開始了,何況宋知書還想知道,仙塔第三重是什么情況呢。

而此刻在自己體內,還有七百道儒家正氣,因為之前要提升圣人劍胎,凝聚了十道浩然正氣。

開啟第四個玉盒,則需要五百道,足夠了。

隨即。

他引動儒家正氣,注入其中。

嗡嗡嗡。

下一刻,玉盒開始抖動,陣陣華光不斷涌動,強大的氣息涌動。

不一會兒,伴隨著玉盒炸開,宋知書只看到在其中,有一支黑色毛筆沉浮,毛筆通體呈現玉質,散發著氤氳霞光,但除此之外,并無任何特殊之處。

而也就是在這時候,一道信息也涌入他的腦海之中。

春秋筆

可在虛空中,配合和浩然正氣,以三千神文進行書寫,順應天地之意志,圣人執筆下,一字可定生死,一字讓日月流轉,號令山河,改寫天地大勢。

欣喜并不是很多,可宋知書在知道其作用后,眼中不由浮現出一抹震驚之色。

這春秋筆,不屬于任何法寶,而是儒家文寶,威能也隨著儒家境界而提升。

正如上面所說的那樣,圣人執筆下,一字定生死。

當然。

現在的宋知書根本無法做到這種程度,但關鍵在與,可以配合三千神文使用。

“那豈不是說,我就算不適用寶玉,也可在虛空上寫下神文,然后展現出相應的威能。”

此前宋知書得到三千神文,基本上只用來銘刻寶玉,事實上并沒有發揮出神文真正的作用,除了其本身修為不強之外,另有一點便是神文中的力量無法掌控。

就猶如一般的下品寶玉,無法承受神文之力。

可現在擁有春秋筆后就完全不同了。

想到這里,宋知書睜開眼睛,心思微動,春秋筆出現在手中,繼而在稍加思索之后,他在其中注入一道浩然正氣,然后在虛空上寫了一個‘盾’字。

虛空上的那個‘盾’字當即散發出熾烈的光芒。

下一刻,在其面前,一面古樸的圓形盾牌出現,但不同的是,這面盾牌完全將宋知書給包裹了,四面八方沒有任何遺漏,可卻不阻擋視線以及元神。

見此,宋知書拿出圣人劍胎,往上面輕輕一劃,居然沒有留下任何印記。

這倒是讓他有些驚喜了,雖說自己沒有動用法力,可現在的圣人劍胎,乃極品靈器啊,即便是相同等級的防御性法寶都擋不住,會留下痕跡。

可這‘盾’字形成的盾牌,卻有如此效果。

“想來,三千神文的真正作用,并非銘刻在寶玉上,而是以春秋筆書寫,才能展現出真正的威能。”宋知書收回浩然正氣,然后開始了思考。

春秋筆的作用說的很清楚,可以令山河變幻,日月流轉,這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了。

即便是強大的修士,也需要配合神通才行。

但在春秋筆下,可能只是一個字,亦或者一句話的事情。

“圣人劍胎,三千神文,孟子畫像.不知這儒圣仙塔還能給我帶來多少驚喜。”宋知書是越來越期待之后開啟的玉盒了。

所以他再一次沉下心神,進入儒圣仙塔之中。

阻擋自己前往第三重的光幕消失,宋知書直接走了上去。

第三重仙塔和之前的兩重沒有區別,但不同的是,在這里面一共有五個玉盒,比第二重多一個。

稍稍感知一下,立刻就知道了,想要打開儒圣仙塔第三重第一個玉盒,必須要一千道儒家正氣,也就是第二重最后一個玉盒的一倍。

一千道。

宋知書有些無奈。

當初在虞城之下,儒家正氣簡直用之不盡啊。

不過沒什么,未來自己還有很多獲取儒家正氣的方式,不急于一時。

隨即,宋知書又睜開眼睛,熟悉了一下春秋筆,將剩下的儒道正氣全部轉化成二十道浩然正氣后,體內現在有三十道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對于自己修行非常重要,也是對敵不可或缺的手段。

如今距離開啟第三重第一個玉盒所需還有很多。

干脆直接凝聚成浩然正氣。

因為接下來的目標,是達到結丹中期。

宋知書知道,有關于散修聯盟成立的消息,很快就會下來了,屆時一定有更多的事情要去做。

對于所謂的盟主之位,他心里其實是沒有多少興趣的,但這關乎到未來各大勢力之間的穩定,正如蜀山掌教說的那樣,一但被某個有野心的宗門掌控散修這股勢力,那無疑會對世間平衡造成影響。

所以這個位置,宋知書也得去爭一爭。

不僅是為了穩定人族內部。

更為重要的,是當成為了散修盟盟主后,自己也有資格真正為這當世做些什么。

當然,在此之前,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

所以之后,宋知書盤坐起來,開始盤坐修行,他手上還有一千枚混元丹,按估算的話,足夠達到結丹境中期了。

如此,接下來的時間,他也哪里都沒去,一直都呆在客棧房間之中,煉化混元丹。

好在體內有浩然正氣,可以加快煉化速度的同時,也不用去擔心丹毒。

一晃大半個月過去。

這一次。

云靈齋的房間之中,宋知書睜開眼睛。

下一刻,在其周身一道道天地靈氣不斷匯聚而來,涌入毛孔之中。

體表更是環繞一層層光輝,看起來非常耀眼,尤其此刻他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息,更是厚重無比。

“結丹中期了嗎?”宋知書感受了一下體內再一次增強的法力,臉上不由浮現出一抹笑意。

結丹中期,對比結丹初期,不僅法力愈發渾厚,因為龐大的天地靈氣匯聚,連其體魄都增強了些許,對比筑基境,結丹境修為的提升是方方面面的。

而隨著修為增強,他亦能感覺到,自己實力也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不言其他,單單是法力,就是之前的一倍有余。

“果然,修行越是到最后,改變就越大,就是不知道,內丹中那些文字到底代表了什么。”宋知書還是在意在結丹之后,上面銘刻的模糊文字,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異常。

這是自己明悟至善,同時走上完美修行之道后所產生的。

之前有儒家白蓮,可以儲存法力。

但那些文字.

對此,宋知書只能搖頭,或許是時機不到吧。

“閉關半個多月了,得出去走走了。”

沒有再沉思下去,宋知書直接站起身來,這一段時間一直都在閉關,外面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想來有關于成立散修聯盟的消息,也應該傳出去來了吧。

收拾了一下,他正準備走出房間。

可剛打開門,就發現兩道身影正迎面走來,二人也是一愣,當即微微拱手:“宋先生。”

是青州書院院長程宏以及弟子陳景云。

見此,宋知書也微微還禮。

然后也沒多說什么,直接將這師生二人請進門。

一段時間不見,陳景云的修為已經達到了筑基后期,顯然虞城之戰的獎勵給了他莫大的好處,另有一點就是對方在儒家方面的修為,依舊在知圣境。

但不同的是,宋知書現在明顯能感覺到,再有一段時間,陳景云會入知行境。

“恭喜宋先生入儒家君子境,果然是后生可畏,如今宋先生已經和老夫處于同一境界了。”

坐下后,書院院長程宏首先開口,眼中帶著些許唏噓。

對方才入知行境沒幾個月啊,現在直接入了君子境,如何不感慨呢?

如此快的速度,他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宋知書在儒家方面的天賦,絕對是恐怖的,因為儒家修行和仙道修行不同,在仙道,若修為不足,可以用資源堆砌,先不論根基和本身實力,但修為是一定能在短時間內成長起來的。

可儒家呢?完全沒有捷徑。

所以想要達到下一刻境界,就必須要靠悟。

若悟不出,甚至于一輩子被困在一個境界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雖說現在儒道不再受到壓制,但像宋知書這般的成長速度,確實夠快了。

起碼,足夠引起程宏的震驚了。

“讀書人不以境界為高低,達則為師,程先生這樣說,怕是折煞我了。”宋知書卻一笑,并未覺得有什么,反而還是和之前那般謙卑。

境界高,不一定懂得多,就如程宏,書院院長,教人無數,值得去敬重。

“宋先生說的沒錯,是老夫自誤了。”程宏一愣,點了點頭。

不言其他,僅僅這幅態度,就足夠讓人敬重了。

陳景云則在旁邊露出笑意。

他與宋知書接觸的時間更久,自然也更加了解,明白對方有傲骨,卻無傲氣,否者當初在虞城,也不會與自己一行人堅守到最后了。

“不知程先生此來,所為何事?”

宋知書為二人各自斟上一杯清茶,繼而開口問道。

“不知宋先生可知道龍源大會?”程宏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解釋:“龍源大會不久之后就要召開了,地點就定在云州,此次龍源大會由南派儒家主持,作為我儒家盛會,各大學派的人都會前往,宋先生作為讀書人,又得南派儒家賞識,相信也會啟程,前往參與龍源大會吧?”

聞言,宋知書頓時反應過來,之前古云大儒也提醒過,希望自己參加龍源大會。

只是自到青州后,各種事情接踵而來,一時間分了心,也將此事拋之腦后了。

所以在程宏開口后,他當即點了點頭:“不錯。”

古云大儒算是自己修行儒家的一位引路人,龍源大會,自然是要去的。

而很快,宋知書再一次望向對方,繼續道:“我知天下讀書人分為各大學派,但并不清楚細節,只知南派儒家,卻不知其他學派又是怎樣,煩勞程宏先生可以指點一二。”

如各大宗門一樣,修行的雖說是同一條路子,但卻有派別之分。

儒家各大學派之間,最大的分別其實就是理念。

只不過宋知書卻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區別。

對方作為青州書院院長,對此自然是很清楚的,所以開口請教。

自己之后既然要去參加龍源大會,必須要了解清楚才行。

“自然。”

程宏稍加思索,隨即便再一次開口:“自天地間第一位大成至圣禮圣,開創儒道之路,教化萬民以來,其后又有七位圣人出現,而這八位圣人各自開創了一個學派,以至現儒家有八派,南派儒家修元圣之道,元圣是第二位圣人,有半圣尊位,出自南洲,所以又稱之為南派儒家,此外還有北派儒家述圣,共七大學派。”

“這些學派理念各不相同,但無一例外,皆以禮圣為尊。”

宋知書點了點頭,禮圣作為第一尊大成至圣,猶如孔子一般,是怎么都繞不過去的,不承認禮圣,就相當于不承認儒家,想到這里,他抬起頭,再一次開口:“我曾聽聞,南派儒家如今式微,卻又不知,如今勢頭最盛的又是哪一派?”

程宏點了點頭,承認了南派儒家的勢弱,同時解釋道:“元圣是第二位圣人,講述以人為本,成圣人之位,但因為年代久遠,這一代又沒有出圣人,久而久之,元圣的理念就很少被提及。”

“至于如今勢頭最強的,自然就是不久前坐化的那位圣人,圣人本姓宗,所以又尊宗圣,學派也稱宗圣一派,與南派和北派都不同,老夫就屬宗圣一脈。”

果然年代越近的圣人,就越是被人銘記。

何況宗圣對人族也有大功績,所開創之學說,自然受更多人承認。

禮圣是因為繞不過去,代表了這個世界的儒家,元圣卻因為時間過去太久,又是半圣,比起宗圣這最近的一位圣人,影響力確實不足。

“原來如此,我曾得古云大儒教導,所以我現在,應該屬南派儒家吧?”

了解這些之后,宋知書開口,畢竟當初事情鬧得那么大。

儒家各大學派對于仙道修士來說沒什么區別,可對于讀書人而言,卻并非如此,理念之爭,有時候比生死之爭更要激烈。

“不錯。”

程宏答話,隨即繼續道:“而老夫今日來,為的也是此事。”

(本章完)


上一章  |  儒劍仙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