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游戲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漢的都市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游戲>> 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游戲 >>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游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漢的都市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漢的都市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笨蛋兔子君  分類: 游戲 | 游戲異界 | 笨蛋兔子君 | 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游戲 


經過簡單的磋商后,雖然百姓們已經接受了,不久之后將要換一片土地繼續生活的事實。

但留給他們的問題還依舊很多。

當前,最大,也是最緊要的便是,在這片荒野中,聚集的百姓數萬人,看起來似乎挺多的,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涼州龐大人口下的一小部分罷了。

要尋找到涼州其他府衙的縣令,乃至丟失的刺史,把這幾十萬戶的人聚集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說之后,勸解其他人接受他們跟佑靈王訂下的約定了。

當然,在審視,思考的過程中,縣令自我覺得還是前者的問題更麻煩一些,至于后者.除了縣令,兵卒,乃至刺史這些家大業大,在大漢的牽掛如同蛛網一般密集交錯的部分人外,其實最下層的百姓,大多也只是會略微躊躇,最后肯定會欣然接受的。

畢竟倘若選擇第二條路的話,那等西域挪過來,他們跟之前的生活又有什么變化?

沒什么變化的。

涼州地處大漢西北,遠離中原富裕地方的同時,自身環境也相對惡劣,再加上狹長的州府地形跟臨近匈奴,西域,羌人等等外族,迫使涼州雖然是大漢直屬的十三州中的一員,但在大漢內部卻相當不待見。

朝堂上的肉食者雖然知曉涼州所具備的巨大防守價值,以及北串西域,南聯并,益的地理位置,但涼州與中原地區的距離較遠,向當地輸送軍隊和軍用物資的成本較高。如果在和平時期,這一問題還不突出,但是一旦處于戰爭時期,包括戰備、運輸等產生的高昂的維護成本就會使帝國感到負擔十分沉重。

東漢帝國與周邊游牧民族的戰爭十分頻繁,涼州西南部和北部都與游牧民族接壤,邊防壓力很大,尤其是西南部的羌人與東漢帝國進行了上百年的戰爭,使東漢帝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涼州雖然體現了拱衛帝國、抵擋游牧民族進攻的價值,但是也成為帝國財政支出的黑洞。

也因此,東漢朝廷中的一些人就有了收縮戰線,放棄西域、涼州,在并州、益州重兵防守的保守想法。

當然,想法是想法,但在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涼州的存在仍然是有必要的,只是有了這一遭之后,放棄涼州的聲音必然在朝堂上喧囂塵上。

涼州被諸神之戰打的疆土破碎,但西域也討不了好啊,大火延綿之下,有多少異族葬身火海,更別提北邊匈奴人的神道扛把子被燒的魂兒都沒了,不能說至此匈奴一蹶不振吧,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唯一算得上麻煩的也就是位于高原上的羌族。

打羌族這活兒,益州也能替代啊,更何況益州富足,能大量的減少維護成本。

再加上大漢之內,地祇隕落如雨。

地祇在時,雖然也放任詭神為禍,讓它們的存在彰顯神靈的必要性,來獲取大量的香火跟祭祀,雖然也很惡劣,但有人管轄總歸還是有幾分規矩在的,可地祇盡數死亡后,失去了轄制的牛詭蛇神們必然瘋狂霍亂,大漢必然派兵鎮壓。

如此,涼州即便繼續存在,也成了后娘養的,爹不疼媽不愛的,只靠自己又能支撐多久。

與其等到壓抑的情緒無法遏制之后,涼州發生叛亂,還不如早做打算。

當然,這是以縣令的視角來看待的。

百姓不會想這么多,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涼州種地收成不好,還得交稅,時不時羌族跟匈奴來打秋風,再加上,涼州雖然荒僻,但也因為狹長區域下,可被人族利用的范圍不多,荒野之中存在大量的牛詭蛇神.選擇真的很難做嗎?

當然,這是之后的難題。

當務之急還是籌集這數萬人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跟糧食才是頭等大事。

必竟,當初事發突然,大家逃離的時候都沒帶上太多的財產,有些人更是只有一兩餐的干餅,就著河水過活,如今,在不知道佑靈王何時出發歸鄉的情況下,吃飯跟住宿便成了頭等大事。

后者還好,搭個草棚就能先湊活十天半個月的,但缺了糧食,沒幾天就得餓死一大票人。

想到這里,縣令的目光越過這塊砍伐出的平地,跳過凹凸不平的丘陵,看向了遠方的城池.現在,他們還是大漢子民,既然如此,益州出些賑災糧讓百姓度過難關不過分吧?

至于之后涼州過了這么久的苦日子,這點糧食就當大漢給的補償好了!

當縣令召集附屬的官吏,拆人去并州跟其他方向尋找涼州失散的人群,并派人去附近的縣城要糧的時候。

將供桌上的貢品打包進胃囊的張珂,感受著略微有些飽腹感的肚子,輕舒一口氣的同時,也準備開始干正事兒了。

雖然這些百姓決定了要跟他去后世,但涼州的爛攤子總得有個人來收拾。

按理來說,這是大漢地祇們要干的活兒,但這不是有名有姓的地祇都被張珂殺光了嘛,剩下的數量雖多,但要湊夠能挪移西域這么一塊龐大區域的地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大漢的本地神,對張珂畏懼頗多,恐怕還不等他找上門去,就早早的都跑了。

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自己親自上陣,反正西域已經被蒼玉所接管,挪一挪也耗費不了多大的功夫。

嗯,張珂這人心腸好,習慣了舍己為人,不單單做事兒,他還同樣替大漢打包垃圾,將那破碎無用的涼州一并帶出這大漢天地,省的多這么一片焦土,日后讓人心煩。

而詭神這方面,張珂也不準備放棄,只是參照之前,靠自己一個個殺過去,有些事倍功半的意思。

略作思考之后,他熟練的從懷中拿出了蒼玉。

手中黃綠相間的晶瑩玉石,突然滋生了一道玄色的氣息,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蔓延了整塊印璽。

張珂高舉蒼玉,震聲道:

“今我以都市王之神位,暫代幽冥主位,開陰曹地府,設陰神之位,以分大漢陰陽之序.”

伴隨著張珂的聲音,頭頂清晰的圓月忽然間暗淡了下來,層層疊疊的云霧將月光悉數遮蔽,萬千星辰的光芒再無法照耀人間,無數正借月華星光修行的精怪因月光的突然隱沒,被從修行的狀態中強行踢了出來,心中雖然焦躁萬分,但它們也懂得,能施展此等遮云蔽月的法術,必然不是易與之輩,心中暗罵了兩聲之后便沒了下文。

而伴隨著星月潛藏,整個大漢的土地上忽然間刮起了一股微風。

風勢愈演愈烈,從習習涼風,到嗚咽風流只不過用了一盞茶的時間,而伴隨著狂風的吹拂,本是早秋之季的大漢,陡然間像是進入了寒冬一般,草木上都凝結起了一層纖薄的冰霜。

山林中的野獸更是倉促的,嘶鳴著往洞穴,低洼處聚集

而這只不過是風云變幻的序幕罷了。

遠在益州北部,群山之中的張珂,看著自己一言之下,遍及整個大漢疆土,風起云涌的變換,嘴角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雖然頭是他開的,蒼玉跟自身的幽冥權柄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但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遍布疆域遼闊的神話大漢,這著實有些超出他的能力范圍了。

直白點來說,張珂只是起了個頭,結果世界本身就眼巴巴的貼了上來,幫他完成了后續的動作。

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詭神也好,魂魄也罷,已經死過一次的生靈,本就不應該存在物質位面,或許在虛空之中,有其他的世界的物質位面能夠承載生命跟亡靈一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九州顯然還是隨大流的。

幽冥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安置亡魂跟詭神的。

哪怕是在上古,混沌未分的時候,鑒于地上人族跟山海萬族的嫌棄,跟某些異獸的獵食,詭神都只能躲在幽冥之地,瑟瑟發抖。

而大漢肆虐的詭神,只不過是挑了一個好時候。

恰巧天庭初立,碰上了不得不眾神前往外域作戰的麻煩,而地祇們又為了自身的需求跟香火,或多或少的放任自流,才造成了詭神霍亂的結果。

但存在并不代表合理。

事實上,即便按照正常的神話史書,在張道陵伐山破廟之后,仙神們也結束了自己的忙碌各自歸位,而后地府的建制也被迅速成立起來。

再往后的朝代,雖然詭怪傳聞頻頻發生,但再難像秦漢這會兒,成群結隊的存在了。

而張珂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加快了這個進程罷了。

就像是你一個萬分嫌棄的親戚,在你家搭建新房的時候,主動上門來想要幫忙,即便是懷疑他不懷好心,但只要不是做出什么實質性的破壞,你還真會選擇攔住對方?

伴隨著刺骨寒風的呼嘯,昏暗的大地上,漸有陰煞漸起,本無形體的陰煞,在大量聚集的情況下,形成了如同大霧一般的存在,為大地披上一層銀紗。

而城池所在的地方,因為人族聚集,陽氣跟大漢國運的交織下,大霧在靠近城墻的位置就被阻攔了下來。

只停留在荒野之中,擴散著,呼嘯著。

那些不明所以的詭神,看著陰煞升騰,似有彌漫四方之象,再加之一直按在頭頂上的枷鎖盡去,竟紛紛活躍了起來,走出了自己的老巢,匯聚成龐大的陰兵洪流。

自山林,墓穴,低洼處涌動出來,行進在各種道路上,掃蕩著,搜刮著,任何在野外跟它們碰到的生靈,都難逃脫形銷骨立,魂魄離體的結局。

而在益州這邊,濃郁的大霧卻并沒有向外擴張。

每滋生出一縷陰煞,便仿佛被無形的呼喚召集一般,急匆匆的飛往了北部的山巒。

而在這里,無窮無盡的陰煞正在聚集,在哪怕常人都能清晰觀測的視線下,濃霧之中影影綽綽,無數的身影行動此間,扛著一塊塊粗糙打磨的青石,于某處平地開始搭建。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座雕刻著無數兇魂厲詭,高達百丈的青石門戶正在迅速成形。

而被召集于此的陰煞,便在門戶搭建的過程中,好似泥沙一般幻化,融入了這些青石接觸的縫隙之中,將原本分離的青石粘合在一起,伴隨著巨大青石門戶的成形一片純黑的光芒陡然間升騰而起,且直沖天穹。

詭門關(簡陋版)

沒有正版那么宏偉的體積,也沒有正版那無窮無盡的容量,但基本的接引亡魂的工作還是能夠勝任的。

而且,雖然材料跟打造的過程雖然都相當簡陋,但因為有世界輔助跟權柄配合的緣故,這扇詭門關在不被嚴重損毀的情況下,也能循環往復的一直利用,并且門上雕刻的九百九十九個兇魂惡詭的雕像,每一個都足以容納百來個厲詭,亦或是一個詭王級別的詭神。

詭神的加入,會加成詭門關的本體能力,擴大范圍接引那些魂魄,甚至是一些剛剛轉變不久的兇魂厲詭也難逃召喚。

在其背后,便是直通幽冥的路途,一旦踏上,除非有州府土地那般的實力,否則很難強行調轉方向。

自聳立的這一刻起,直到被摧毀的那天,它都一直將聳立在此,每個夜晚的子時顯露形體,門戶大開,牽引亡魂前往幽冥中輪回轉世。

當然,因為六道輪回欠缺的緣故,魂魄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魂飛魄散后,只余真靈轉世。

而六道輪回也不是現在的張珂能立起來的,即便是簡化版本的,他也沒有相應的權柄跟材料,至于世界本身能配合張珂已經很給面子了,這種事關世界根本的權柄,他并不指望對方會傳達給自己。

詭門關建成的一瞬間,伴隨著那通天的光柱的噴發,同一時間,大漢現有的十二州內的詭神便感覺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悸動。

就好像是冥冥中有某種親切的聲音在呼喚著自己,前往命中應許的使命之地一樣。

一些實力強橫,生命悠久的詭神能夠及時從那種迷幻的感覺中清醒過來,但即便如此,這一個個的也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悄無聲息間被迷惑就已經足夠駭人了,更可怕的是,在真靈被蒙昧的短暫功夫里,它們竟離開了巢穴,躍到空中,真朝著西方的某個方向飛馳了一段距離。

“嗯,爾等要去哪里?”

荊州,臨近嶺南交州的某處山間溶洞內。

回到自己的白骨王座上,心有余悸的獨角詭王看著溶洞內一個個呆滯的向前離去的魂魄,忍不住震聲吼道。

但,哪怕它的聲音十分洪亮,其中夾雜的法力更是耗費自身的近四分之一,在溶洞內回蕩,引得大小碎石不斷掉落,也無法叫醒這些昏睡中的下屬,只有極少部分的幾個左右手借此機會清醒過來。

“我這是大王,不能任憑它們順著感覺走,不然您的霸業沒有足夠的兵將支撐,可無法成功,您再嘗試一下,若是真叫不醒,不如暫且把這些陰兵詭民關押起來,再作考量?”

剛剛清醒過來的詭主簿,在看到詭王難看的神色之后,迅速開動腦筋給出了一個建議。

此時的獨角詭王也顧不上許多,磅礴的法力伴隨著聲音傳遞了出去,溶洞本身,甚至連同山巒都在不停的顫抖,一時間,山中土石砸落如雨。

然而,即便詭王的法力消耗過半,凝實的魂體也顯的有些蒼白,虛幻。

能清醒過來的終歸也只是少數,約莫幾千之數,更多的詭民跟那些轉化時日尚少的兵卒,絲毫沒有清醒過來的跡象,仍搖搖晃晃的向前走去。

眼看著,這會兒功夫它們已經出了溶洞,馬上就要下山去了。

獨角詭王也心知不能遲疑,趕忙帶著清醒過來的兇魂們去捕捉那些被蒙蔽的魂魄去了。

而與此同時,在這大漢的土地上,同樣的一幕正在各個山間,野外的地方上演著,因為距離的問題,幽州的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但在這些詭神麾下,仍然有大量的詭民百姓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至于游離在荒野中的無主魂魄,連清醒的機會都沒有,便搖搖晃晃的踏上了西去的路。

就在人間因為大量魂魄被詭門關牽引,踏上直通幽冥的歸途的時候,在陰煞彌漫,一切都被濃霧所遮蔽的野外,卻突然多了一簇橙黃的光芒。

溫潤的光芒,自官道旁的樹叢中亮起。

周遭化作大霧的陰煞卻仿佛遇到了什么天敵一般,紛紛倉皇逃竄,一眨眼的功夫,在這路旁便空出了一個直徑十多米的空曠圓圈。

而在圓圈之中,幾位身披袈裟,腦殼反光的和尚,正面色凝重的看著眼前匯聚的魂魄。

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些日子里,大漢的變化他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先是荊州突然冒出來一個域外天魔,殺了荊州土地跟治水河神之后倉皇逃竄,地祇跟紅了眼一樣瘋狂追逐,據說,一日前,雙方已在涼州遭遇,大戰正酣。可惜那籠罩了整個涼州的濃霧跟在場眾多的地祇,導致便是菩薩也不敢多作停留,只是匆匆觀測了一眼后便遠離了戰場,只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神念,模糊的感應涼州之戰的結果。

也因此,靈山,哦不,應該說是白馬寺。

東漢永平十一年,佛門傳入大漢,并在司州興建了第一座朝廷管轄的寺廟——白馬寺,此為佛門東傳九州的開端,而以佛門在大漢的積蓄,如今尚營造不起靈山佛土。

佛門的崛起跟靈山真正的出現,還在距現在數千年之后的兩晉末期跟五胡亂華的時代。

當下的佛門還處在猥瑣發育,積蓄力量的節點。

當然,即便是疲弱如此,也不妨礙這些西方來的和尚對大漢的向往跟好奇,因為向往,所以將這片古老的土地化作佛門圣地,成為天下大同,人人向善的凈土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也因此,雖然只有白馬寺作為立足點的佛門,在察覺到大漢的風頭陡然變換的時候,忍耐不住露出頭來。

打探消息,早作布局總歸是沒錯的,若不趁著九州本土的仙神都在外征戰,無暇顧及本土的功夫,等到主人回來,哪兒還有他們的機會。

更何況,若是真被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借此機會一口吃個大的,縮短時間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礙于這人間地祇實在是太多了,不好明目張膽,所以動作大多數都局限在幽冥之中,只有極少一部分嘗試才會放在地上。

如此,在察覺到整個司州的氣息陡然變換,陰煞升騰,且躲藏在荒郊野外,犄角旮旯里的魂魄都跟排隊一樣,鉆出頭來的時候,白馬寺里的和尚們立馬便忍耐不住派出一些人手,外出打探情況。

急性支氣管炎,不過炎癥地方很深接近肺部,先吃藥過兩天再看情況,如果控制不住就得輸液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鎖龍井開始的進化游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