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三十七章決策流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決策流程

第三十七章決策流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何夕說道:「大事決于眾議。征南之事,遷延不決,自然該召集眾人從眾議而斷。」

薛貞說道:「昨日就是如此議論,何以服人?」

是的。眾議也是一個標準。

特別是征南這一件事情上,很明顯的兩極分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如沐春這樣的舊勛貴,想通過戰爭,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在隆武朝立功的勛貴,而不是洪武朝留下的遺老。但是對于勛貴來說,該如何立功,自然是打仗,不打仗,如何立功。

就隆武朝的勛貴們來說,他們剛剛從戰功中嘗到甜頭,雖然說,朝廷封了好幾個國公,已經麾下上百個勛貴,但是對于這些將領來說,根本是不夠的。而且是遠遠的不夠。

只要戰爭,只有新的功勛,才能讓他們滿意。不管怎么樣。打就完了。

而新興的工商業主們,他們在南北戰爭之中可是吃飽了。

別的不說,大明朝廷欠下的二十多個億的國債,這些錢都是去什么地方?大部分都是軍費開支,其中養兵,養官,撫恤,自然是大頭。但是采購物資,不管是軍械,還是其他的物資。都是通過朝廷,向他們采購的。

這些人很多都是買了國債的。但是這個生意,對他們來說,簡直太賺了。

國債是不賺錢的。對普通百姓來說,買國債大概能保本,但是對于有門路的人來說,國債占據大量的資金,其實并不劃算。但是這些國債,如果都來采購他們的產品。那就大賺特賺了。

這些人或許沒有從理論高度總結出一套范式。但是并不妨礙他們懷念之前打仗時候的生意。

勛貴們的強勢,才有了沐春等人在定國是會上強勢表態。

但是同時,薛貞代表的也不是他們自己。

不管如何粉飾,南北戰爭都給天下帶來極大的傷害,數百萬人征戰沙場,征戰而死,勞病而死,等等因為南北戰爭而死的人,何止百萬之眾。除此之外,人力物力的消耗,對地方的損害,簡直不可估量。

如果真要說的話,對主戰區,比如河間地區的傷害,哪里能用二十多個億來衡量啊。

所以,很多人反對戰爭。不管是出于儒家本身的反戰思想,還是守舊勢力們的頑強的抵抗。總之,反對繼續戰爭,休養生息,讓天下安定下來的人,數量也不少。

這才有定國是會上針鋒相對,互不相容,乃至于大打出手,拳腳相加的局面。

當雙方都進行了如此充分的溝通,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還有肢體上的。很多人下意思想要讓朝廷,也就是皇帝,或者說何夕出來,給這一件事情下一個定論。

但是何夕而今說,讓從眾而斷。似乎放棄了這種裁決權。這才讓薛貞感到詫異。

何夕說道:「一人一票,當眾唱票。多者為勝,當然了,如果不合陛下之意,陛下可以一票否決。」

「這?」薛貞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這個原則很簡單,簡單得近乎兒戲。但是薛貞卻從其中感受到巨大的力量。

正因為簡單,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的。

薛貞一瞬間就想到了很多很多。

從此,皇帝就可以免于日常事務。真正國家大政,由定國是會決斷。然后由內閣執行。而皇帝就處于道家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的位置上。

無為,那就是皇帝似乎什么也不做,整個體制就能正常運轉。但是真的如此嗎?

大明是如此之大,各地情況如此之多,而這一次大會之上,還有很多海外的代表。今后,這些人也會存在。彼此之間沒有矛盾,才是怪事。

,整個大明團結一致,否則,皇帝總有能夠插手的余地。

如果真面對大明上下都團結一致對抗皇帝本身,這皇帝會多失敗,路易十六了解一下。

而何夕給皇帝設計的局面,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不插手。

也就是無為。

真要弄得天怒人怨,那是內閣的事情,而不是皇帝的事情。真覺得事情不妙,皇帝是可以什么也不做的。

儒家尊王的思想,在中國這么多年了。只要皇帝安安分分的,愿意當縮頭烏龜,當吉祥物,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這種設計,進可能如洪武大帝一般,做一個實權皇帝,退也可以,安度余生,做富貴閑人。

唯一的問題就是,怕那種又菜,又愛玩,又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搞得天怒人怨。集天下怨氣于人身,不殺之以謝天下,都過不了天下人那一關。

那就大革命了嗎?

反正何夕覺得,他這種制度設計,已經對得起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同時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安排了。

無他,大明而今正處于新舊之間,邁得太快,會扯到蛋的。

薛貞沒有想那么多。但是他明顯感覺到一種變化,從今天開始,大明,不中國政治權利體系走到了一個新的拐點。會不會拐回去不知道。

但是這種新規則下面的新玩法,與之前是不一樣了。

何夕的進展很快。

很快組織了一次投票選擇。

何夕也沒有弄什么不記名投票,就是太和殿之中,就在皇帝身前。每一個人親自送上奏疏。沒錯,也沒有制定票據,而今自己寫奏折,表明自己支持,還是反對。

當然了,愿意的話,可以多寫一些自己支持,或者反對,乃至放棄的理由。不愿意,直接寫支持,反對就行了。

很快就有了結果。

支持的超過了反對者,超過了三十多票。

何夕說道:「本首輔將在下一個任期之內,推進征南之事。」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動。

他們震動的地方有很多。

就是朝廷決策大權,真正的在他們手中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感覺。

雖然在何夕看來,對東南方向發動一場戰爭,無可無不可。而且何夕也就這一件事情,進行過估算,其實動用的士卒,也不需要多少,最多兩個軍。

最大的問題是后勤支持。

畢竟西南的道路難行,是有名的。但是何夕也有心對西南的道路進行修繕,而今大明這么多的鋼鐵水泥產出,之前都是軍事上的用途,而今不打仗了。總是要有用處的。

全國基建,本來就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而且何夕越研究這個時代的,越明白一件事情,大明,或者說的中國,是這個時代永恒的光芒,也是最大的市場。

大明工業產品對外傾銷是一個去處。但決計不是所有去處。除卻大明控制區之外的所有地區加起來,都不能承受大明工業產品。

后世很多經濟史學家,都秉承這樣的一個觀點,所謂大航海運動,其實是貿易邊緣國家,向貿易中心國家的探索。

所謂的貿易中心國家,自然是對全世界處于逆差的國家。

這個國家是誰?

中國。

在***戰爭之后,這個局面才算是扭轉了。

大明未來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大規模基礎建設,一條是對外無盡的擴張戰爭。這兩條路,可以讓大明走上一兩百年。

至于一兩百年之后,資本主義的危機該怎么辦?

是何夕已經看不到了。

對外戰爭遲早要有,緬甸方面勢力也比強大。即便當初英緬戰爭,英國也沒有動用多少兵力。更不要說,而今的緬甸根本不能英緬戰爭之中的緬甸相提并論。

總體上來這樣的事情,在何夕看來,后果可控。大概投入一千萬元上下,兩個軍,加上輔兵大概有十幾萬之眾。

這對而今大明來說,并不是什么不可承受的壓力。

但是對于這些人來說。卻不是這樣的。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沒有什么比打仗更重要了。這種決策權,到了他們手中。

此刻很多有了一種感覺,那就是大明皇帝是與國是會議共治天下。今后重要的不是士大夫。而是定國是會與會人的身份。

第一次,他們無比重視定國是會的存續。

畢竟,何夕召集這一次會議,本身并沒有說,是一個特例,還是今后要延續此事。但是這個時候,幾乎所有與會人員都有一個想法,那就要保住定國是會。

同時也要保住定國是會的資歷。

因為,這代表著權力。也就是說,自古以來中國親近權力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當官。而今看起來,似乎有了另外一個,那就是成為定國是會的與會人員,能夠直接與上層接觸。還能參與國家決策,這也代表了隱形的權力。

是與考試,不管是科舉考試,還是吏員考試是不一樣的。

這是另外一條人上人之路。

問題來了,這一次定國是會的名單,是怎么出來的。自然是內閣擬定的。

看起來,勛貴宗親一定會在列,但是其他人就不好說,很多人都在可來可不來之間的。所以,很多人都有預感,定國是會如果選人,這也是未來爭論的一個焦點。

他們很多人都是彼此的競爭對手。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