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六十三章解縉的分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解縉的分工

第六十三章解縉的分工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解縉來到宮中,朱雄英本想問問南邊的戰事,但是看解縉的樣子,就不好意思問了。

解縉兩個大大的黑眼圈,滿眼通紅,布滿了血絲。之前的風度,也沒有剩下多少。

朱雄英忍不住問道:「解卿,你這是怎么了?」

解縉說道:「陛下,最近內閣太忙了。」

朱雄英問道:「你忙什么?」

解縉說道:「我也覺得我忙的比較少。但是到了內閣之后,才發現不對。我的事情非常多。首先,要組建,學部,禮部。其中學部直接負責管理國子監,營口大學,沈陽工理,旅順航運,四所大學。還要負責組建天津大學,大寧大學,東勝大學三所學校,以及將每一個府縣學校改成中學與小學。」

「并在明年組織三次次考試。」

朱雄英說道:「什么考試?」

解縉說道:「中考,高考,還有吏考。」

隨即解縉開始細細的解釋了。

朱雄英還沒有聽完,就知道解縉說的是什么了。

何夕幾乎是復刻了后世的制度。

這是意識形態上與南京的對抗。南京不是要舉辦科舉嗎?從而拉攏南方的士大夫。而何夕直接大興教育,從而完善教育體系,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

如果都完成的話,北方有一個初步的教育體系。

有了一個即便的人才培養梯隊。何夕改革的種種才算真正的扎根于這個時代了。最少這些學校培養出的人才,決計不會想北京被南京打敗,因為那樣的話,他們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會一筆勾銷了。

而且這也是一個好時機。

整個北方儒學圣地是什么地方?是河東學派,一直到明中期,河東學派在儒學之中,都有一席之地。而河東在山西,不再北京下轄的地方。而北京下面管的地方,要么就是元末戰亂,殺成一片白地。要么就是遼東,漠南,這些原本就不是中華文化圈的土地。他們根本不在乎什么儒學不儒學的。

甚至就學問來說,解縉就能碾壓下面幾乎所有人。

誠然,解縉的底蘊深厚,是第一流的人才。但是解縉畢竟年輕,積累不夠,在南方,別的不說,在學術上能夠勝過解縉的人,不敢說車載斗量,也大有人在。

但是在北京,解縉的才華,就能排在前十了。這前十名之中,大多都是何夕與何夕身邊的人。

可以說解縉負責這上面的事情,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當然了,如此一來解縉就非常忙了。

不說組建新學校的一系列人事安排,而今整個北京都在缺人。不僅僅缺士卒,卻工人,缺吏員,精通何夕新學的人更缺。

單單是找人去負責各地府縣的學校,已經夠費勁了。..

還有一件事情,讓解縉頭大。

那就是制定小學,中學教材。

大學教材,不需要解縉來管,一般都是大學自己負責的。而中小學教材就需要解縉來負責了。而今儒學啟蒙教材是什么?三百千,這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解縉要搞出簡單容易,又能與之媲美的教科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要忘記解縉還負責禮部。

在何夕變法之后,北京禮部與南京禮部是完全不一樣了。

南京禮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儒家是以禮治國的。禮部代表了政權的合法性,雖然禮部事情清閑,但是禮部卻是六部之首,非常清貴。

但是北京禮部就不一樣了。

北京禮部負責,鴻臚寺外交,負責朝廷禮儀,還有對文官武將的封賞等等。這些傳統的禮部范

圍,這依然要管,只是重要性下降了。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就是管理報社,并建立自己的官報。

也就是掌管意識形態。

這都是事情,解縉也算是有本事,最少這么多事情沒有被累死。

朱雄英聽了解縉的話,說道:「需要不需要朕給首輔說說,給你換一個差遣。」

解縉說道:「陛下,萬萬不可。臣有自知之明,而今這些事情也未必能做得好,更不要說其他的事情,而且,臣以為首輔將臣安排在這里,也是有深意的。」

朱雄英說道:「什么深意?」

解縉說道:「太祖將首輔安置在國子監,而今首輔手下的重臣都出于國子監。」

話不用說的太明白了。僅僅一點,朱雄英就明白了。

解縉而今的地位,負責教育,意識形態等等。其實最容易培養人才,栽培黨羽了。別的不說,幾所大學多跑跑,培養一些人。是非常容易。

等一些年頭,解縉羽翼豐滿,未嘗不可能沖一沖首輔這個位置。

雖然何夕沒有說,但是解縉很明白,何夕這個首輔,而今是穩如泰山,但是天下一定,就不好說了。內閣是群相制,雖然說首輔為首,但說真的首輔僅僅比其他人高上半截而已。

而中國歷史太漫長了,很多事情都是很明白的。

宋代經驗是,丞相不可久任。

特別是何夕這樣的強勢丞相,更不可能久任了。解縉在內閣也發現自己的缺陷,那就是,他在處理繁重的政務上能力有所缺乏。比較,解縉在南京大多務虛。即便在秘書監有所鍛煉,但也萬萬比不上,何夕等人從遼東走到而今。

首輔那個位置,解縉一時間拿不下,即便拿下來了,也坐不穩。

而且解縉也感受到,隨著瞿能入京之后,何夕與朱雄英之間達成了某種默契。

解縉感覺,這種默契大概是力量上的平衡。

雖然說在軍中,何夕還是占據優勢,但是瞿能,平安,鄧鎮等幾個人在,對何夕并不是沒有制衡的。而何夕更是將自己重兵放在外線,將京師控制權讓給了朱雄英。

雙方進行了一番試探之后,彼此進入一個比較穩定的時期。

畢竟天下大局如此,解縉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挑起爭端,畢竟如果北京因內亂而覆滅,對誰都不好。

解縉很滿意現在這個位置,慢慢的積蓄力量。培養黨羽。

朱雄英對何夕這樣做,也很滿意的。畢竟解縉是他的人。有此安排,可見何夕的忠心。當然了,在何夕看來,卻完全不是那回事。何夕如此安排解縉只有一個原因。

解縉能力不足,他負責這些工作尚且能行。其他的根本不行,別的不說,讓他代替何夕主持全局,代替楊士奇掌管錢糧,代替楊震負責工商?都不行。

朱雄英僅僅是人盡其用而已。

朱雄英說道:「解卿,你給我說老實話,何卿對南邊戰事,到底是什么想法?」

解縉恍然說道:「河間交鋒了?」

朱雄英臉色有些不好意思,說道:「還沒有。不過,傅友德已經進駐德州,雙方交戰,也就是這幾日的功夫了。」

解縉說道:「陛下,臣不通軍務,但是也看過何相對河間的安排,不敢說萬無一失,但是即便有事,也足以搬回局面,陛下且寬心,這個時候,陛下更因為戒驕戒躁,示天下以寬,安定人心,否則京師上下,見陛下如此慌亂,定然驚慌,到時候影響大局,悔之晚矣。」

朱雄英說道:「朕知道。只是,朕就是不放心。」

解縉嘆息一聲,說道:「以臣之見,莫若召見瞿老將軍,瞿老將軍負責樞密院,指揮全軍,天

下兵馬,皆在瞿老將軍目中,讓瞿老將軍入宮,為陛下講解,或許陛下可以安心了。」

朱雄英聽到這里,忍不住身體前傾,問道:「瞿能真能掌管天下兵馬?」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