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一百七十一章詔令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詔令出

第一百七十一章詔令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何夕說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有為于天下,否則生如行尸走肉,與死人有什么區別。我是這樣,四哥何嘗不是。」

燕王聽了,哈哈一笑,說道:「好,有你這一句話,將來我能幫你的時候,一定會幫你的。只是,你也知道,我也有我的事情,幫不了你的事情,也沒有辦法的。不過,你放心,將來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你只需一封手書,安慶與孩子,還有你的弟子們,來燕國,誰也不能難為他們。」

燕王眼下之意,對何夕不看好。

畢竟朱元璋是何等的權威,被朱元璋否定的事情,誰又能看好啊。

燕王愿意為何夕的人提高庇護,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z.

何夕說道:「那就多謝四哥了。」

雖然何夕覺得,大概是用不上的。不過何夕主要目的就是與燕王拉關系,今日這一番談話,兩人的關系自然親近了一些。

洪武二十五年,與之前最大的不一樣,就是洪武二十五年之前,大朝會是很頻繁的,但在洪武二十五年,先是太子薨逝,再是皇后薨逝,皇帝病重,輟朝的輟朝,免朝的免朝斷斷續續幾乎有兩三個月,沒有怎么正經上朝了。

這讓很多大臣都不習慣。

不過,這一次大朝會再次召開了。

只是朱元璋卻比之前衰老很多了。雖然依然正襟危坐在奉天門龍椅上,依然是一身龍袍,但是很多人都看出朱元璋的虛弱。畢竟朱元璋連奏疏都不怎么批閱了。

這一次大朝會,朝廷上下都沒有缺席,畢竟朱元璋這一段時間第一次上朝。

所有人都發現一個小變化。

那就是內閣的位置。

原本內閣大學士們的位置,就是翰林院中。后來在皇帝左右兩側,或者身后一點。畢竟是顧問侍從之臣。是皇帝近臣。而皇帝下面,直接對應的是六部尚書。

因為六部尚書才是大明最高的文官。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

內閣數人另起一列,朱元璋下面,列于六部尚書之前。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朱元璋確定。內閣是位于六部之上。而秘書監以何夕為首,站在朱元璋身后。代替了內閣成為皇帝的近臣。

這代表著,大明政治格局一大變化。

已經被朱元璋廢除十幾年的丞相,再次出現了。不過是從左右丞相,變成了內閣群相制度。當然了,內閣相權也是進行閹割的。

不管怎么說,對于文官來說,這都是一個重大的利好。

只是這一件事情,大部分***都不驚訝。因為這種調整,在朱元璋生病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今日不過是正式呈現在群臣面前而已。

不過,很快就沒有人關注這一件事情了。

雖然有了內閣分擔了很多權力,但是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就這一段時間的擠壓的政務,用了一個上午全部處理了一遍。有不少大臣,當場被朱元璋用奏疏砸在頭上,甚至扒掉官袍官帽,免冠去職。

看似朱元璋依舊那么強勢,但是只有有心人才知道。其實朱元璋很多處置,都是基于內閣與秘書監處理意見的基礎上。

倒不是說,內閣與秘書監就能控制朱元璋了。

只是朱元璋之前,用強大的工作量,以及錦衣衛等耳目,突破了文官體系對皇帝信息權的控制。而今雖然朱元璋依然決斷如流,其實是建立在文官對信息權的控制上的。

從這一刻起,大明王朝進入了太祖末年。

這一點,有人意思到了。有很多人要在多年以后,才能感受到這種變化的。

這些事情都處理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對身邊打了招呼。

太監徐正出列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不幸,失朕愛子,儲位空懸」

一聽這個起頭,無數人都豎起了耳朵。知道這一件事情關系到儲位,不由得他們不認真。

只是接下來,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封皇長孫朱雄英為吳王,鎮守北京,督造北京工程。封皇次孫朱允炆為夏王,列為內閣佐證。」

此言一出,即便朱元璋的威望,也壓不住下面的無數嘈雜之聲。

方孝孺也吃驚地看著朱元璋,隨即又看向何夕,有些不敢相信。

方孝孺有些看不懂了。

吳王這個封號,是有特別的寓意的。因為朱元璋就是先封吳王,然后再晉天子位的。所以大明吳王一般不冊封,就好像是李世民當過尚書令,天策上將軍,之后唐朝就沒有怎么封過。

而既然封了,那就有特別的寓意。

封朱雄英為吳王,似乎是一個冊封太孫的前奏。但是隨即一桿子將朱雄英打到北京,去督造北京城了。這是皇太孫的事情嗎?自然不是。

而封朱允炆為夏王。這倒沒有什么。列入內閣之中。這也是培養太孫的手段。這天下之大,難道有兩個太孫?

方孝孺心中一動,暗道:「陛下,是在養蠱嗎?」

這一段時間,方孝孺內心深處一直有一些看不懂。

方孝孺很明白,朱元璋看他不順眼。讓他當內閣首輔,應該是權宜之策。當時沒有人能代替他的位置。但是他成為內閣首輔之后,立即失去了秘書監的控制。

同時,內閣之中塞進來幾個老臣。全部是那種資歷老,經驗豐富的老臣。宋濂如果在,或許能壓制,但是宋濂已經不在了。

方孝孺根本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內閣。

甚至讓方孝孺一直擔心,這是朱元璋對下手的前兆。等朱元璋培養出來,能夠接替他的人選,就是他方孝孺下臺的時候。

方孝孺并沒有坐以待斃,他這一段時間,一直培養后繼之人。畢竟方孝孺對權位不能說沒有貪戀,總體上,貪戀并不深,他更想要維護的是圣學之道。

他自己被代替重要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圣學在朝廷上不可被替代。

對于,朱允炆忽然被朱元璋看重,每天都要去伴架,去聆聽朱元璋教誨這一件事情,方孝孺也很迷茫。朱允炆這個人如何?方孝孺也是知道。

看似老實,其實不老實。有小聰明,但不能理解大智慧。

看似老實,兄友弟恭,孝順,禮賢下士。等等。做得極好。但是朱允炆從很早就與朱雄英有奪嫡的想法,這本身就是對儒學體系的背離。

如果說,朱允炆真是一個君子,他就不應該與哥哥爭奪儲位。

另外從朱允炆接近什么人,也能看出來。朱允炆與丁顯走的特別近,而丁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在方孝孺看來,丁顯這個人也是一個小聰明,沒有大智慧。

很多人并不懂,雖然看上去打破規則,能給自己帶來很多利益。但是如果沒有顛覆規則的能力與打算,遵守規則,看似迂腐,其實最大利好。

丁顯顯然不明白這一點。

丁顯多年前背刺何夕,那就罷了。就當他年少不懂事,但是而今丁顯在做法,看似去很是靈活,辦法很多。卻不知道,這樣做,在下層的時候可以,到了最頂層就不一樣了。

方孝孺的政見與何夕的政見,都是旗幟鮮明的。其實方孝孺與何夕的資歷都不高,比他們資歷高的人大有人在,但為什么,他們兩個人卻地位越來越高。

一方面是

因為各種機緣巧合,方孝孺有太子與宋濂的鋪路,何夕有朱元璋的扶持。另外一方面,就是兩個人旗幟鮮明的打出自己的政見,吸引了很多人支持。有些人不敢露頭,不妨礙他們暗中支持。

這才有了兩人的聲勢。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