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一百四十五章秦王的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五章秦王的病

第一百四十五章秦王的病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3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這也是秦王最擔心的時候,這是太子的意思,還是陛下的意思。

太子的意思,他敢硬頂。但是陛下的意思,他卻不敢亂來。

這個時候,忽然外面有一陣動靜。

秦王厲喝說道:“誰。”

一個宮女,在門外撲通一聲跪在地面上,說道:“奴婢是來送茶的。奴婢”

秦王一擺手,招來及個侍衛,說道:“處置了。”

這侍衛熟練的用布塞住這個宮女的嘴。隨即,拖了下去。然后用棍子一棒打頭上,隨即宮女就一動不動,只有一絲絲鮮血,沿著發際線流了下來。

從頭到尾,這個宮女都沒有多發出一句聲音。

整個流程,熟練的讓人心寒。

這就是秦王府的日常。

“報。”忽然外面有人說道:“南京的方面急報。”

秦王大聲說道:“拿上來。”

隨即又一封書信抵上來了。

秦王打開一看。臉色頓時一沉。這不是朱元璋的圣旨,畢竟朝廷行事有一定之規。圣旨不可能如此之輕佻的交到秦王手上。此刻圣旨還在路上。但是就好像很多事情一樣,正式命令還沒有下達,下面已經風聲漫天了。

召集北方諸王。

秦王心中暗道:“老爺子,你好偏心。”

此刻秦王已經相信,這是朱元璋的想法。其實,朱元璋在這上面從來沒有隱瞞過自己的立場。不過是因為,秦王自己有僥幸心理而已。他寧愿相信這不是朱元璋的想法。

只是此刻,他不得不再次面對著殘酷的現實。

秦王想了想,說道:“對外說,孤病了。”

“是。”身邊的人立即說道。

秦王不準備去南京。他也知道,他裝著生病這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瞞得過南京的。這僅僅表明他一種態度。

大明朝廷到底是講臉面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秦王并不覺得,他這樣做會有什么嚴厲的處罰。或者說,在秦王看來,再嚴厲的處罰,也比不過丟到西安這塊封地了。

“殿下,”鄧氏將身邊的人趕走,在秦王耳邊低聲說道:“或許,我們要做些準備。”

秦王說道:“做什么準備?”

鄧氏紅唇看上去尋常,但是不知道怎么得,就輕輕一舔,頓時生出無限誘惑。她低聲說道:“太子敢如此行事,估計老爺子的身體。是以讓朝廷知道,西北離不開殿下,或者這一件事情,還會有轉機。”

秦王搖搖頭說道:“婦人之見。”

秦王還是知道朝廷動向的,朱元璋可沒有一點表現出體弱多病的意思,反而有一種特別老當益壯的感覺。而且西安固然重要,秦藩的實力遠遠不能與朝廷相比的。

他很清楚,不說別的。就馮勝調過來,整個西北都安分之極,不敢有半點想法。畢竟這里大部分地方,都是馮勝打下來的。

鄧氏低聲說道:“殿下,反正也不會再壞了。總是要試試的嗎?”

秦王聽了這話,忽然嘆息一聲,說道:“是啊。不能再壞了。那就按你的意思去辦吧。”

面對太子,秦王敢用很多手段。但是面對朱元璋,他唯一敢做的就是躺平。隱晦的表示不滿。

其他的,一點也不敢做。

秦王的態度還沒有傳到何夕這里。

何夕還不知道,他要會南京一趟了。

他正在梳理這半年的情況。

前方戰場的情況,直接關系到遼東各項生產。為了維系持續半年的九州戰役,遼東很是吃力。運輸的船只,其中各種物資,乃至于紗布,每一項都需要生產。

不過,這大量的需要。也帶來了大量的頂點。大量的訂單。也給了何夕大量的財政結余,同時,給了何夕投入大量工業生產的資本。

比起,這一半年的發展,開原撫順的一點點的損失,就不算什么了。

同時,這一次也是黃子澄最后一次向何夕報告工作了。楊士奇,鐵鉉,等一些后起之秀,將代替黃子澄的工作。而黃子澄已經準備去南京,接管以南京為中心新工業集團,也就是少府。

這也讓何夕有些唏噓。

不過,人生際遇就是這樣,分分合合

黃子澄說道:“大人,說實話,而今整個遼東賬目,十分混亂。各廠一套賬目,銀行一套賬目,府縣一套賬目。衛所一套賬目。甚至下面各部,不管是府縣,衛所,還是廠礦,都有自己一套賬目。想搞清楚這其中的情況,非常難。”

“我本來想,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再去南京。但是而今看來,我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了。在我看來,這才是遼東最大的危機。不解決這個危機。將來的事情,真不好說。”

何夕對此也很頭疼。

而今遼東各種廠礦超過百個。幾乎是全產業鏈。當然了。不要高看這個全產業鏈。因為工業部分,是隨著工業發展越來越多的,而最開始的時候,工業部分,其實很少的,就好像鋼鐵產業鏈,煤礦鐵礦,機械廠,火炮廠,出來就是產品了。而到了后來,可不是這個樣子了。單單一整套軍事產業鏈名目,就夠水上幾萬字。

但即便這樣問題也就出來了。

管理難度,幾何倍上升。

監管監管,有監督才有管理。沒有監督就沒有管理。

而且何夕口袋里面的人也是不多的。即便國子監出身的人,也不是每一個都原因去管理工廠的。更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管理工廠的。比如解縉,他在南京,算是獨領風騷。但是放在一個廠子里。他能被氣死。

人才缺乏,自然是原因,而且是最重要的原因。

另外還有制度問題。

管理一個廠的制度,根本不用何夕操心。對古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多少管理難度。但是管理幾十個廠,上百個廠,這其中就有難度了。更何況,廠礦之間的關系不一樣。

都為朝廷所用。

這里就有問題了。比如鋼鐵廠需要煤礦了。那么可以讓上級調撥,也可以用銀票去賣。但是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這種區別會到這很多問題發生。比如煤礦那邊,其實不愿意讓上級調撥的。消極應對。

這個問題還不算大。更重要的是這里面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鉆了。

什么廠里面虛報產量。里應外合搞錢。小金庫等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了何夕對整個遼東的掌控。也影響了資金使用。

這半年來,何夕也抓了幾個貪瀆的官吏,但是卻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最后,就是計算量了。

這種工業生產增加的無數數據計算,卻讓遼東吃不消。很多事情不將賬目盤清,就不知道下面該做什么。但是將賬目盤清這一件事情,在這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算盤是一個好東西。但是打算盤的人卻不好找。

算盤在宋代就有了。但是真正成體系珠算口訣,還是明中后期才有的。創作出一套珠算口訣并沒有太大的計算難度。但問題是,普及這一套珠算口訣,卻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在何夕的支持之下,遼東根本就是爆炸般的增長。對人員吸收,特別是對認識,有文化的,懂算術的人需求,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填滿的。

中國自古以來都重視教育,但是古代中國也是無法與一個工業工業比識字率的。這就是因為需求,工業生產對知識有海量的需求,對使用知識的人更有海量的需求。

這都是何夕而今不能滿足的。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