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公務員第五十一章 印刷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公務員 >>大明公務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印刷機

第五十一章 印刷機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19日  作者:名劍山莊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穿越 | 大明 | 扮豬吃虎 | 名劍山莊 | 大明公務員 
穿越小說




整個印刷機是全金屬制成的,大部分是鐵,小部分是銅,活字與關鍵部位是銅的,其他地方大多數是鐵的。

在何夕提示下創造出的水力鍛壓,無意之間提高了大明對金屬加工能力。故而,對制造這印刷機有了很大幫忙。印刷機大概結構,是何夕搞定的,結構上很簡單。畢竟活著印刷術,對大明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了。宋代就有了。

只是活著印刷術一直以來,質量很差。在歷史上,也是在大明中后期,才有比較完善的金屬活字。在正統年間民間就有活著印刷,有一些保留下來,那技術真是一言難盡,脫字落墨,是家常便飯,至于一張紙上,字跡輕重不一,更是正常情況。

所以,活著印刷術,最重要的不是大框架的設計,而是細節的管控。

而印刷機周圍,就是字體存放的地方。https://

有大大小小不少字體,不過最多的是一個比五號字稍稍大一點的字體。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印報紙。是有足夠小的字體才能在報紙上承擔更多的內容。而且古代書籍一頁一兩百字,實在讓何夕不習慣。

看書不用做別的事情了。只能一直翻頁了。

不過,字體縮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字體越小,要求印刷機就越精細。原因很簡單。如果字體大,多一點墨,少一點墨,其實沒有什么的。多漏一點,不過是字體稍稍重了一些。或者有一些墨點,而字體越小,對這種失誤容忍也就越小。

因為多漏一點,很可能讓整個字就看不清楚了。

這也是原本用木頭印刷機,變成銅鐵制成的原因。因為木頭質地有些軟,容易變形。

而在印刷機旁邊,就是一個大圓盤。上面密密麻麻的活字,大概有數千個之多,還有大小不一樣的字體。太子一眼閃過,說道:“韻部?”

“殿下圣明。”丁顯說道:“正是韻部。”

何夕見丁顯如此,想起了劉崧的話。暗道:“這丁顯一點教訓都沒有吸取,一個心總是定不下來。哎”

這里的負責人是葛天工,按理說太子問什么,也就是葛天工來回答才行。但是丁顯明顯的越過了葛天工。可見丁顯內心之中的躁動,讓他不愿意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之前的錯誤,而今還在。

太子并沒有在意這些細節,畢竟在太子看來,眼前這個院子里的人,除卻何夕能被他重視之外,其余都是很無所謂的。太子吹口氣,就能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又何必揣摩他們的心思。

浪費自己的精力。

太子說道:“我看你也是一個讀書人,這是你做的?”

丁顯說道:“正是,臣乃是何老師的弟子,來此幫忙。之前工匠多不識字,排版撿字困難,臣以韻部為核心,設計了這種撿字盤。坐在這里,只需轉動圓盤,所以字體都能在手邊,隨時取用。”

太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給何夕面子,看了一眼何夕,說道:“不錯,很不錯。印兩張看看,讓我看看有什么問題?”

葛天工說道:“是。”

立即安排工匠,丁顯上前親自撿字,他坐在撿字盤前,說道:“印大學吧。”

丁顯作為一個儒生,大學必背的,作為一篇散文,大學并沒有多少字。片刻之間就選完了,然后經過工匠各個程序,一會工夫就印了出來。

太子拿過還有溫熱氣息的紙張。一片四開大小的紙張上,將大學幾千字完全印刷出來了。太子一看,說道:“這有什么不行,這很好嗎。”

丁顯立即說道:“殿下,有所不知,而今這印刷機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一般印刷三四次,都是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在五次之后,就會有問題了。”

這邊印刷機幾次在工匠的操縱之下,幾次開合,一下子印出來十幾份。

太子拿過一一看過,這才確定了丁顯所說的問題所在。

前五張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第六張,還看不出來,但是第七張第八張,就有各式各樣很明顯的問題了。最大的問題是墨水不平均,每次都同樣刷墨水的步驟,但是不知道怎么了。之前沒有問題,到了這里,就是墨水不均勻了。

不知道是紙的問題,還是墨的問題,或者設計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

對于這樣的問題,何夕也是無能為力了。這超出了何夕的能力范圍。而工業生產,這樣的問題,不知道有多少。

何夕也只能讓工匠們一遍一遍地嘗試,一遍一遍地調整了。

在何夕看來,這與完全完成,還差了不知道多少。但是在太子看來,已經很不錯了。太子說道:“不錯,報紙一切事宜,都按你的章程來。這里也不要急,大不了孤推遲一段時間。事情可以遲一點,但是一定要有一個開門紅。”

何夕說道:“殿下英明。”

太子說道:“丁顯是吧?”

丁顯說道:“學生在。”

太子說道:“你既然在這里,順便兼個差事。今后報紙印刷的事情,就由與秘書監對接了。用心做事。孤不會忘記你的。”太子也想起了丁顯之前的彝倫堂的事情了。不過,太子也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印刷報紙這一件事情,不太可能交給那些不識字的工匠。而讓秘書監的人來這里盯著,估計沒有人愿意。

既然如此,就交給丁顯吧。

在太子看來,不過區區小事。卻是丁顯第二次機會。

丁顯熱血沖頭,說道:“請殿下放心,學生一定做好。”

何夕說道:“其實,有些話,臣也早就想與殿下說了,既然殿下來這里,臣就一并說了。”

太子說道:“孤洗耳恭聽。”

何夕說道:“殿下,天下之間的學問,不僅僅在大道之上,在諸多小道上也在,就比如今日之事。臣估計過,如果這個機器完成之后,每一張報紙的成本,不會高于一文錢。”

“當然了,內容方面的成本還沒有計算。”

太子一愣,說道;“一文錢。”

在太子看來,內容方面要什么成本啊?秘書監里面的人都是吃著朝廷俸祿,難道還另給錢不成。但是何夕卻計算過了,如果一家報社,有編輯記者等等一大攤子。在大明文盲居多的時代,這些文化人的工資絕對不低。所以,這些錢攤在報紙成本上。萬分成本,也不過兩三文。如果賣得更多,也能更便宜。

也就是報紙價格可以在四文,甚至更低。

民國時期的報紙的價格,也不過四分錢。至于民國時期的四分錢,與洪武年間的四文錢之間,誰更值錢,就不是何夕所能知道的了。

不過,這個價格即便高一點,也有大規模推廣的意義的。

只是何夕在成本核算上,忽略了兩點,那就大規模采購對紙張油墨的影響。畢竟,與工業時代不同,工業時代,是采購量越大,越便宜,但是工業時代之前,卻是相反的邏輯。是采購量越大,就會越貴。

沒有機械化大生產,很多東西的產量是受到各種條件的約束的,是很難提高的。不會因為采購量增大,而更便宜,反而因為采購量越大,物以稀為貴,變得更貴了。

這就是生產力的不足。

何夕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那六百年后的理所當然,代入而今成本核算之中。此刻,何夕還不知道有如此之漏洞,還在信誓旦旦給太子講解。

新書閱讀:


上一章  |  大明公務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