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敵國第一三八四章 天下雖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父可敵國 >>父可敵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八四章 天下雖安

第一三八四章 天下雖安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8日  作者:三戒大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戒大師 | 父可敵國 
聽了朱楨的話,朱元璋終于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誤區,就是沒考慮到株連的后果。

朱楨這番話絕非危言聳聽。之前郭桓案中,審刑司那幫人就不斷的抓人逼供,招供后再抓人再逼供,如此不斷循環,范圍不斷擴大,幾乎把京城各衙門一掃而空。

要是在軍中也來這么一出‘瓜蔓抄’,明軍肯定要傷筋動骨,戰斗力大打折扣的。

但朱元璋還是不想這么輕易放過那幫‘思想犯’,便悶聲道:

“反正天下已定,北元也完蛋了,大明不需要那么強的軍隊了。正好大力整頓一下,刮骨療毒一番。”

“那未免也太可惜了吧?!”朱楨動了真感情道:“這支軍隊可是父皇一手建立起來的——從當年只有二十四個兄弟,發展壯大到今天無敵天下的程度,足足用了三十四年啊!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多少生死難關?”

“應天府、鄱陽湖、平江城……一場場的惡戰打下來,才統一了南北,收復了幽燕,恢復了中華,最后滅殘元于漠北,封狼居胥、飲馬瀚海!這一路走來是何等的輝煌燦爛?放眼華夏數千年,也絕無僅有啊!怎么能讓他們毀在自己人手里呢?”

朱元璋被朱楨說的心潮澎湃,這可都是他的平生功業啊。原來都跟這支軍隊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

好一會兒他才抑制住心潮澎湃,長嘆一聲道:

“這是沒辦法的。趙匡胤為什么要杯酒釋兵權?因為馬上打天下的階段過去了,要下馬治天下了。那些只會騎馬打仗的軍漢,就成了國家的負擔甚至是危害了。”

“父皇豈不聞‘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朱楨沉聲反駁道:“當年西晉滅亡吳國后,晉武帝司馬炎認為不會再發生大的戰爭,便下令解散州、郡的部隊,讓將領轉為文官。”

“但是,杜預引用《司馬法》中的這句話,告誡晉武帝,不能認為滅亡吳國,統一了天下就可以高枕無憂。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在滅吳之后立即還鎮襄陽,堅守要地,交錯屯兵,使所部戒備森嚴,‘視無事如有事’,從而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安定形勢。”朱楨接著道:

“但晉武帝并沒有把杜預的話放在心里。杜預死后,晉軍軍備廢弛,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給內外敵人以可乘之機,不久便天下大亂。”

“無論怎么說,自廢武功都是極其愚蠢且短視的舉動!尤其本朝更是如此!我漢人為什么在胡人鐵騎下沉淪數百年?不就是因為宋朝愚蠢的重文抑武,軍備廢弛嗎?這才剛剛憑借這支無敵天下的軍隊,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重新建立漢家天下幾年啊?”然后他慷慨陳詞道:

“后世不忘前世之師,決不能走宋朝的老路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時時刻刻銳意進取,保持一支強大的軍隊!”

“但你剛才說的那句話,咱記得還有前半句,叫‘國雖大,好戰必亡’吧?”聽完朱楨的長篇大論,朱元璋淡淡道:“你又做何解呢?”

“回父皇,好戰并不一定必亡。而是虧本的仗打了太多,越打越虧,國家越來越窮,才會出問題。”朱楨卻成竹在胸道:

“譬如秦漢大唐,在王朝前期都是越打越強,就是因為在戰爭中得到的好處大于損耗!所以我們只要不打虧本的仗,怎么可能把國家拖垮呢?”

“為此,戰爭絕對不能在本土進行,最好遠離核心區域,這樣國內的百姓不受戰亂影響,國家能從戰爭中獲得好處,國力自然強盛。而將士們也能通過開疆拓土的戰爭,獲得功勛和封地,自然斗志旺盛。”

“你就直說想在西南繼續拓邊,不就得了?”朱元璋哂笑一聲道。

“兒臣也沒說非要在西南拓邊,只是目前似乎只有西南能符合條件。”朱楨訕訕一笑道:“市舶司的成功已經雄辯的證明,向南開拓的利潤大大的。而其他,方向無論向北還是西北,目前看都是虧本的,至少不會像向南那樣只賺不賠。”

“嗯……”總理海政衙門每年上交的兩千萬兩白銀,小山一樣堆在那里,讓朱老板根本沒法反駁。

“而且中南半島上最強的麓川國,已經被我們用少量部隊滅掉了,這足以證明,西南的敵人遠遠無法與草原的威脅相提并論。所以我們可以用少量部隊,付出有限的成本,來博取巨大的收益。兒臣敢打包票,只要謀定后動,小心謹慎,就一定能越打越富,越打越強的!”朱楨又道。

“但是一直打仗會讓驕兵悍將問題突出,容易讓軍方勢力做大,從而威脅到朝廷的統治。”朱元璋問道:“這又何解?”

“在西南拓邊,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朱楨毫不遲疑的答道:

“因為西南半島與大明核心區域隔山限海,不像是北方草原那樣能威脅到中原,也就不用擔心會被反噬。而且不需要在西南投入太多的部隊,意味著西南的軍力始終無法與中央抗衡。

朱楨又道:“這樣圣天子坐鎮神州,擁兆億子民,百萬雄兵,固若金湯。藩王率兵于神州之外,為大明開疆拓土,保持軍隊的戰斗力。不僅不費朝廷錢糧,還能向朝廷繳納錢糧。平時只是沒有皇上的旨意,不可越雷池半步,但若天下有事,皇帝有旨又可提兵回京勤王,保大明江山萬萬年!”

朱楨最后嘿嘿一笑,露出了狐貍尾巴:“所以父皇為什么不將在國內已經顯得多余的軍隊,和那些問題將領,全都扔到外云南去發揮余熱,怎么也比直接干掉他們強太多了。”

“你小子說的還真誘人啊。”朱元璋也笑了。他動心了。

其實這些話他已經聽朱楨說了很多遍,朱楨甚至還給他寫過可行性報告,所以他早就耳熟能詳了。只是北元還沒滅,天下還沒定,顧不上想那些有的沒的。

現在確實到了該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父可敵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