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敵國第一三四一章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父可敵國 >>父可敵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四一章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第一三四一章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4日  作者:三戒大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戒大師 | 父可敵國 

(求推薦求收藏)

瓦剌軍尾隨著明軍沖入山口后,便見他們果然在半山腰停下了,顯然是終于意識到自己走錯路了。

但已經晚了,因為退路已經被瓦剌人死死的堵住了,接下來就是甕中捉鱉的時刻了!

漫山遍野的“烏來!”聲中,瓦剌各部的首領們指揮著各自的萬人隊,在四五里寬的山谷中,對看起來插翅難飛的明軍發起了沖鋒!

然而當最前面的騎士沖到明軍陣前時,卻忽然成片成片的人仰馬翻。有的甚至連人帶馬直接消失不見……

“壞了,絆馬索,陷馬坑!”陣后的馬哈木失聲叫道:“明軍早有埋伏!”

然而還沒完!就在瓦剌騎兵腳下拌蒜的同時,來自空中的打擊也降臨了。

讓人頭皮發麻的嗡嗡弓弦聲中,烏云般的箭雨自山坡后騰起,繼而帶著凌厲的破空聲,冰雹般落在瓦剌兵的頭上,中箭者不計其數……

“有伏兵,明軍的援兵到了!”馬哈木這下徹底慌了神,大吼道:“大王快撤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嗯,敵情不明,先撤。”也速迭爾這下也不逞強了,馬上命人吹響了收兵的蒙古角。

聽到收兵的信號,瓦剌兵紛紛勒住馬韁,調轉馬頭,準備撤出山谷。

但已經晚了……

山谷中響起一陣緊似一陣的軍鼓聲,部署在兩側群山里的大隊明軍騎兵從山坡上沖了下來,截斷了瓦剌兵的后路。

一面巨大的帶斗旗幟緩緩樹立起來,旗面上一行藍底金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大明楚海滇王!’

剛才射出羽箭的山坡后,也現出了大隊明軍騎兵的身影。

左面山坡上也豎起一面旗幟,上書一個‘晉’字,領軍的是晉王朱棡,他率領自己的太原三護衛,從左翼向瓦剌軍發起了沖鋒!

右面山坡上同樣豎起一面旗幟,上書一個‘秦’字,領軍的居然是秦王朱樉,他率領自己的西安三護衛,從右翼向瓦剌軍發起了沖鋒!

戰場形勢瞬間逆轉,方才還準備甕中捉鱉的瓦剌人,這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甕中的鱉!

“哈哈哈,想不到吧?老子的兄弟們來了!”半山腰的明軍也調轉馬頭,朱棣放聲大笑,高高舉起偃月刀,咆哮道:“該我們沖鋒了!”

“沖啊!”平安張玉等將領齊聲應和,率領燕山左衛和遼陽衛的將士向山下沖鋒!

然而此時,瓦剌人表現出了遠超元軍的勇氣。這些世代生活在漠西,一直被邊緣化的蒙古人,也許由于消息閉塞,對明軍的軍威一無所知;也許因為無法接受剛出茅廬,就被干爆的可笑結局。

還也許是因為在自己民族的圣地中,被激發出了無窮的勇氣。他們居然很快就從慌亂中鎮定下來,重新整好了隊形。

馬哈木也證明了也速迭爾沒有看錯自己,他迅速判斷戰場上的形勢,命令兩個萬人隊為先鋒,向明軍尚未完全成型的包圍圈,發起全力沖擊。

他自己則親率兩個萬人隊斷后,阻攔從山上沖下來的明軍,以避免被前后夾擊。

此外各安排一個萬人隊,保護左右兩翼。余下的軍隊保護也速迭爾,并作為預備隊!

沖向谷口的瓦剌軍隊,遭到了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明軍甚至還裝備了一定數量的火炮,雖然都是碗口銃之類的輕型火炮,但發射的霰彈對人馬殺傷力極大。只消一枚鉛丸命中,瓦剌兵就非死即殘,直接失去戰斗力。

在明軍強大的遠程打擊下,瓦剌騎兵像下餃子一樣不斷落馬,損失十分慘重,但他們依然保持著高昂的斗志,不顧傷亡向前沖鋒,誓要沖出一條血路來!

明軍將士看到瓦剌軍隊舍生忘死,迎著一波又一波的箭雨硬沖過來,也是十分的震驚。只見有的瓦剌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有的瓦剌兵的戰馬倒地,人也摔在地上,爬起來就用自己的兩條腿繼續沖鋒……

這實在是他們與元軍作戰多年從沒有見過的景象。如果換做平時,明軍會按照習慣的套路,一邊退卻,一邊射回馬箭,不跟他們硬碰硬。

但現在不行,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守住谷口,不放走任何一騎瓦剌兵!

而且,這里在蒙古人興起之前,便已經是漢家兒郎的圣山了!

漢人才不會管這里叫不兒罕山,這里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只有一個稱呼——狼居胥山!

冠軍侯的英靈在天上看著他們,無敵天下的大漢雄師在天上看著他們!

他們既然來到了狼居胥山,就不能給先人抹黑,更不能讓大漢的軍隊比下去!

明軍將士射完最后一輪箭,便立即收弓抽槊,迎著瓦剌軍發起了沖鋒,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與他們決一死戰!

朱楨也拿起鼓槌,親自為將士們擊鼓。

時隔千年,十八面漢家軍鼓再度在這封狼居胥山上敲響!

隆隆的鼓聲中,還有那雄壯激昂的歌聲,催動著將士們前進——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雙方將士在這種血脈賁張的情況下,展開了殊死肉搏。

瓦剌輕騎兵雖然勇敢,但是實在不擅長于近距離格斗。他們穿著簡陋的皮甲,拿著祖傳的彎刀,和裝備精良,武藝高強的明軍將士較量時,占不到任何便宜。別說突破明軍的防線了,就連維持自己的戰線,都全靠士兵前赴后繼的犧牲。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逸待勞的明軍,體力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已經被朱棣和張玉牽著鼻子溜了半個月的瓦剌軍,在幾次嘗試突圍都不成功之后,打雞血打出的腎上腺素便迅速消退了。他們開始疲態盡顯,出刀的力度越來越弱。就連戰馬的沖刺速度,也越來越慢。

明軍將士全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敏銳察覺到瓦剌人的力不從心,自然不會跟敵人客氣。

朱樉、朱棡、朱棣三位親王親自率領王弼、郭英、平安、張玉等幾十名大將,率領三軍將士全力以赴,毫不留情的砍殺著瓦剌士兵。

人馬尸體填滿了整座山谷,地面的枯草都變成了紫紅色……

到了中午時,瓦剌軍已經被明軍全線壓制,團團包圍在了山谷中。

(本章完)


上一章  |  父可敵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