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0936【自古以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0936【自古以來】

0936【自古以來】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2日  作者:王梓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梓鈞 | 北宋穿越指南 
0936自古以來

0936自古以來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冬春之交,正是安南種稻之時。

剛剛由升龍府更名的大羅府,還有被申利叛軍肆虐的天德府,大量肥沃良田賜給朱康帶來的官吏、工匠、醫生和將士。

這些田產的原主人,要么被朱康抄家滅門,要么被叛軍屠戮搶劫。

土地上原有的佃戶,還有那些戰爭流民,也被分配給朱康的手下,讓他們佃耕剛賞賜出去的土地。

楊再興分給朱康的五百將士,當初全部挑選的還未娶妻者。

這些人也通通被朱康賜婚,婚配女子主要來自罪官的女眷。比如杜英武、杜嗣武的幾個族妹,還有叛賊申利的女兒,就被賜婚給幾個大明軍官。

五十多個讀書人圍過去,他們看到長安、洛陽等標注。

這讀書人跟著笑起來,似乎自己真的祖籍洛陽。

安南那些貴族和官僚,也被勒令送來子嗣讀國子監。一下子招生二百余人,教授、教諭皆為剛遷來的兩廣秀才。這些官宦家的少年子弟,僅僅幾堂課就被洗腦了,回家讓爺爺、爸爸查族譜,想知道祖宗來自中國哪個地方。

安南李朝的王室,祖籍河北饒陽,又遷居福建晉江,還有晉江的族人在大明做官呢。其中一支做了海商,剛開始來往于真臘,漸漸的轉到交趾并定居。

“甌雒國是秦國滅掉的,”謝洪繼續說道,“當時數十萬秦軍南下,與當地女子結婚生子。在座的諸位,恐怕有些人的祖上,就是秦軍留下的后代。秦末趙佗割據建國……”

秀才身份只能維持三屆鄉試,連續三次都考不上舉人,秀才身份就自動取消了重考。

隨著這些家眷、士子、商民抵達,朱康心里就更有底了。

即便是神話內容,也都參考了《尚書》和中國神話。

“所謂正本清源,讀書人怎能忘記祖宗呢?今后安南的科舉,必須考這本《交趾志略》。已經做官之人,升遷之前也要考《交趾志略》。”

其余將士,即便在大明已有妻子,朱康也鼓勵他們在安南納妾。

從洛陽送來的一副大地圖掛上,謝洪指著地圖說:“誰知道這是什么地圖?”

眾人仔細觀察交趾都護府,又對比整個盛唐地圖,突然感覺安南好渺小。

雄王建立的國家叫文郎國,東至南海,西抵巴蜀,北到洞庭,南接胡孫(占城)。交趾之地,只不過是文郎國的十五部之一。

謝洪說道:“把會說漢話的讀書人,召集起來每天學習,考試合格就給他們授官或升官,再讓他們拿著《交趾志略》去傳播。還要勒令朝中文武大臣,選送家族子嗣到國子監讀書,讓這些官宦子弟學會說漢話,每個人都必須背誦《交趾志略》。”

其中一人突然大喊,手指按在大羅府(升龍府)那里。

那些士子,皆屢試不中之輩,以超過三十歲的秀才為主。

在座的五十多個安南讀書人,聽完并不感到沮喪,反而心中隱隱生出自豪感。

接下來一段時間,這些家伙拿著《交趾志略》四處宣揚,逢人便說自己的祖宗來自中國,而且交趾以前一直是中國疆土。

交趾地區的第一個國家,是古蜀國被秦所滅之后,蜀國王子泮南奔而建立。都城為古螺城(升龍府城附近),喚作甌雒國,也叫安陽國。

《大越史記》的作者,承認越南人是神農氏的后代,承認自己的起源來自中國(主要源自巴蜀、洞庭和嶺南)。

謝洪最后總結說:“以上所言,皆出自中國史書,任何人都可以去查證。大明與安南,國民皆為華夏族裔。你們雖然偏居一隅,但卻屬于炎黃正統,萬萬不要妄自菲薄。只可惜,唐末五代以來,與中國分離二百年,就連讀書人能講漢話的也少了。”

謝洪讓大家回到座位,把《交趾志略》分發下去。

謝洪雙手接過,一看書名就大喜:“有此書在,十年之后,安南定矣!”

朱康點頭:“甚好!”

初春時節,先后有兩支船隊,在太平江入海口登陸。

接著又是秦國南征、趙佗自立、漢設三郡、隋唐統治、五代割據……

“初來乍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家都要盡快熟悉本地事務。”朱康理解執行難度,由于言語不通,他在跟本地人交流時也很郁悶。

越南的第一本官修史書,叫做《大越史記》,還要再等一百年才問世!

即便是《大越史記》,也實在繞不開中國。

謝洪笑道:“那你的祖宗就是廣州人。”

說實話,除了神話部分,《大越史記》還算正常,至少比朝鮮那部史書更正常。

謝洪笑道:“那就對外出售此書,今后安南的初授官員,還有升官之前考核,通通都要考《交趾志略》。如果《交趾志略》考得不合格,新科進士就不得授官,已經做官的就不準升遷!”

這種做法,在目前的安南可以見效,因為他們自認“天南小中華”,把周邊異族都視為蠻夷。

“這樣還是有點慢。”朱康不太滿意。

只在五代獨立之后,漸漸出現積攢出一些未編史料。

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安南百姓很多,其中不乏失去家庭的女子,還有罪官家里的丫鬟女仆,將士們都可以去任意挑選。

跟做官有關?

當即就有一個官員說道:“我家里有族譜,寫得明明白白,我家祖上是從南海縣遷來的!”

有的人卻查實罪證,確實屬于杜賊余孽,通通抄家滅門!

僅僅兩個月時間,交趾就爆發四次地方叛亂。大明將士只出動了一次,剩下三次都鬧得不大,智明王帶兵就給剿滅了。

《大越史記》記載如下:

神農氏的三世孫帝明,生了個兒子統治北方。又在巡游嶺南時,生了個兒子統治南方,叫做涇陽王。

謝洪微笑道:“你們都可以過來仔細看。”

智明王李陽貞拿出王室族譜,在朝會上任由大臣們翻閱,瞬間就讓所有人都說不出話來。

族譜表明,安南李朝的開國君主,來自中國晉江……

原來咱們的祖先那么牛逼啊。

開篇講述華夏起源,把百越也視為華夏分支。

“有逆賊供述,右都御史李韜、兵部右侍郎同勵、吏科給事中袁戡、戶部郎中阮彥直……以上諸人,皆為杜賊余黨,當抓進大牢好生審問……”

對了,智明王還在家里發現了族譜。

朱康拿出一本書:“這是翰林史館編撰的,剛剛跟將士家眷一起送來,朝廷足足印刷了五千冊。”

宋初之時,福建變得安定,他們甚至還回晉江老家續過族譜。

古蜀國王子泮,竟然把文郎國吞并了。雄王雖有神力,但武備不修,整日飲酒作樂,蜀軍殺來還在醉酒狀態,最后吐血落入井里淹死——洞庭龍王的后代咋淹死了?

雒龍君又娶仙女嫗姬,生下一百個兒子,于是形成百越。所以,雒龍君是百越之祖。而且百越人的祖先,同時擁有龍族和仙族的血統。

這并非杜撰,而是他媽真的!

這本書的名字,叫《交趾志略》。

而且,安南還沒有任何一本官修史書。

今天只講一個大概,不到兩個小時就講完。

“爾等都會說漢話,須認真學習此書。兩個月后,朝廷會考教你們。考試合格者,有官身的就升一級,無官身的立即授官!”

朱康自然要投桃報李,寫信去洛陽幫忙請封。

涇陽王娶洞庭君之女,生下雒龍君,有洞庭龍王的血脈。

謝洪親自講課。

但讓本地貴族和官員極為不滿!

“殿下,賜田時多有糾紛,只能快刀斬亂麻。”謝洪說道。

如此大張旗鼓的推行《交趾志略》,讓許多朝臣如臨大敵,但他們暫時不敢出來反對。

無人回答。

謝洪說道:“彼此言語不通,又不熟悉本地情況,賜田時依靠本地官吏執行。有本地官吏趁機占田,也有胡亂劃田之人,侵害大明將士和安南地主之利。臣雖派人一直監察,但很難完全查清楚,只能殺雞儆猴處死一批。那些被胡亂占田的安南地主,有人做官的自然要歸還,沒人做官的就只能自認倒霉。”

直至朱康下令,把《交趾志略》定為科舉必考內容,終于有安南大臣忍不住跳出來。

處理結果很簡單——

既然是古代史書記載的,那就并非大明瞎編。

而交趾人的祖先,則屬于百越當中的駱越。因此,交趾百姓也屬華夏族裔。

朱康問道:“該怎樣推行此書?”

也即是說,《交趾志略》這本書,把上古時期的安南,也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從此一直屬于中國,分裂出去還不到二百年!

審問之后,有的人無罪釋放,并且從此熟讀《交趾志略》。

大羅府及周邊府縣,會說漢話的讀書人,通通被召集起來聽課,數量足有五十余人。

若有人反駁,他們就說史書為證。

那一百個兒子當中,其中一個叫雄王,這是真正的越南始祖。

謝洪說道:“中國有一部史書叫《華陽國志》,里面明確記載,古蜀國王子泮,南下建立甌雒國。那是有史記載的安南第一個王國,極盛時期的疆土,包括大明的廣西省,甚至包括了大理國。其國都,便在大羅府,也就是以前的升龍府。爾等若是不信,可以去大明求購《華陽國志》,此書流傳甚廣并不稀罕。”

接下來又寫戰國七雄,然后秦始皇派兵南下,趙佗、西漢、東漢、南朝……

聽說到了安南,就能做教授、教諭,還能分到肥沃土地,他們就報名來投靠朱康。

只不過,他們的敘事角度不同,總把自己視為被入侵者——從秦漢到隋唐,中國一直入侵交趾。

這本書目前連影子都沒有,大明編撰《交趾志略》,只須換一種敘事角度即可。

朱康問道:“都是什么糾紛?”

很多三次不中的兩廣秀才,已經考得心灰意冷。

以上這些神話,已經夠扯淡了,接下來的更搞笑。

安南第一位國王,竟然是古蜀國的王子,這也算華夏的正統貴族。而且疆域那么大,竟然包含了整個大理國,還包含了大明的廣西省。

“交趾都護府,還有宋平縣!”

一支船隊來自廣州,一支船隊來自欽州。他們有些是朱康麾下人員的家眷,有些是朝廷安排過來的士子,還有些是朱康招來的兩廣商民。

“逆賊杜英武兵敗逃亡,近日查知,杜英武派人暗中聯絡余黨,想要在大羅府再次政變。朝廷已經抓到數人,并嚴刑拷打……”

安南是五代獨立出去的,雖然讀書人都會寫漢字,但能說漢話的越來越少,已漸漸生出民族自主意識。

又有個沒做官的讀書人,家里并無族譜。他為了討好謝洪,現場瞎編祖宗來歷:“我家祖上,是唐朝時候從洛陽遷來的!”

謝洪笑著說:“你的祖宗若不遷徙,現在已是大明京畿人士。”

他開始講述三皇五帝,又闡述朱銘的華夏定義,將巴蜀與百越也囊括在內。

還有一些兩廣商賈,以前就有跟安南貿易。得知豫王殿下攝政安南,而且還能在大羅府(升龍府)白撿商鋪,也讓家中庶子帶著伙計來安家落戶。

從今往后,李陽貞不僅是安南的智明王,而且還是大明皇帝冊封的尚義侯。

朱銘甚至還派人來安南下聘,迎娶李陽貞的女兒為大明貞妃。

(本章完)

相關、、、、、、、、、

0936自古以來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北宋穿越指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