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0933【蛇蝎女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0933【蛇蝎女人】

0933【蛇蝎女人】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2日  作者:王梓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梓鈞 | 北宋穿越指南 
0933蛇蝎女人

0933蛇蝎女人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上一章奔逃的戰象,改為中了二十多槍。)

見到杜英武敗逃,幾面圍來的安南軍隊,陸陸續續放下武器投降。

只有少數死忠,自知難以幸免,即便投降也會被清算。他們有的率軍搏命,有的扔下軍隊直接開溜。

“殿下,我軍勝了!”韓京雙手抱拳。

“敵軍不堪一擊,”朱康非常高興,這是他首次經歷大戰,“快把醫士接來救治傷兵。”

韓京說道:“已派人去請軍醫。”

前方的將士還在追殺,朱康身邊只留二百多傷兵保護。

周圍的降兵卻有上萬,韓京害怕出事,讓倒戈的安南將領去接收。必須全部扔掉兵器,然后坐在田里,不準任何人回到田坎上。

朱康走到一頭戰象尸體旁,這畜生的肩頂被砸了個大洞,竟然還奔逃十多米才倒下。

韓京拔刀割斷戰象鎧甲的皮繩,發現居然是皮鐵雙層復合鎧,忍不住笑道:“就這甲胄,都已超過許多大明精銳了。”

陣前倒戈的龍侃,討好解釋道:“幾十年前,我國戰象遇到宋軍。宋軍用一種勁弩(神臂弓)射象,等戰象忍痛沖到近處,他們又用刀劍劈砍象鼻,戰象吃痛受驚反踏自己人。后來就改進了戰象鎧甲,就連象鼻都套著皮甲,傾國之力也只能養三十多頭戰象。”

可見當時宋朝的北方軍隊,戰斗力還是很強悍的,被戰象沖到面前都不潰,反而還能組織士兵劈砍象鼻。

“上次明軍殺來,安南怎未用戰象?”朱康問道。

龍侃說道:“當時象兵被杜賊帶去南方,跟占城、真臘兩國作戰。”

朱康不再理會戰象,轉而去慰問傷兵。

目前明軍的陣亡,已經增加到4人,全都是中箭而死。

另有幾人失血過多,陷入昏迷狀態。同伴正在幫他們緊急包扎,防止中箭的傷口繼續流血。

受箭傷者總計兩百多人,除了流血過多比較危險的,還有兩人恰巧被射中眼睛。

這就是明軍所有傷亡了,四人陣亡、多人昏迷、兩人獨眼、兩百多人中箭。

倒戈過來的將領龍侃,打聽清楚情況之后,敬畏之余甚至心生恐懼。

不符合常理啊,這可是數萬人的大戰!

只陣亡四個是什么道理?

龍侃如果知道戚繼光的戰績,就明白這種情況實屬正常了。

戚家軍初戰,陣斬倭寇308人,生擒2人,淹死的倭寇不計。自身陣亡3人。

接著1500戚家軍,全殲2000倭寇。自身陣亡3人。

渡海強攻島嶼,消滅1000多倭寇。自身陣亡13人。

擊潰幾千倭寇,斬首700余。自身0陣亡。

燒死、淹死3000多倭寇,斬首900余。自身陣亡69人。

戚家軍陣亡69人這次,是因為向導被倭寇收買,把戚繼光引向有4000倭寇駐守的堅固營寨。

地形對戚家軍極為不利,因為那是倭寇的預設戰場。

在兵力難以展開,且遭到埋伏突襲,前鋒戰士多被射傷的情況下,戚家軍強行攻占敵軍營寨,反而把4000倭寇給全殲!如果這樣看,僅陣亡69人是不是更離譜?

另外陣亡13人那次,卻是渡海強攻島嶼,直接搗毀倭寇的巢穴!

還有一次陣亡16人,屬于更扯淡的攻城戰,當時俞大猷也有參戰。6000多倭寇死守8米高的磚石城墻……

陣亡24人那次,先是攻占倭寇四座營壘,然后九次強攻逃上山的倭寇并將其全殲。

戚家軍在南方的歷次戰斗,陣亡數量只要超過3人的,要么屬于攻堅戰,要么就是遇到埋伏。

正常作戰,戚家軍陣亡3人已是極限。

而明軍屬于火器版鴛鴦陣,還是對自身有利的水田作戰,安南士兵再多也難以圍攻。只被射死四人不是很正常嗎?

軍醫帶著學徒和傷藥,從北江路城外火速趕來。

謝洪也派人來了,他說降安南水軍之后,直接駕船去攻打城池。當然沒有打下來,但隨著杜英武敗逃,城內守軍選擇開門投降。

又過一陣,韓京的副將聶鹿卿,揪著倒戈太監杜乙回來:“殿下,這閹人故意縱兵堵住我軍去路,竟然讓杜英武那廝逃走了!”

杜乙慌張狡辯:“將軍,是我率先倒戈的啊,怎么可能把杜賊給放跑?”

朱康讓安南官員詢問降兵,被俘的安南中軍士卒,全都證實是杜乙最先倒戈。

“放了吧,此人有功無過。”朱康說道。

聶鹿卿不忿道:“真是他縱兵堵住了幾處通道,導致我軍不能快速追擊。我沒有說謊,殿下若是不信,可以詢問大明將士!”

朱康只得親自詢問己方士兵,大家都說確實如此。

杜乙繼續狡辯:“我也在率兵追殺杜賊,但麾下士卒太過混亂,實在是收束不住啊。”

“算了,你去把自己的士兵召集起來。”朱康懶得追究,現在也不是追究的時候。

杜乙的心思很簡單,他對死去的國王有感情,又覺得杜英武必敗,所以選擇臨陣倒戈。

但他對杜英武也有感情,如果不是杜英武的親爹收留,杜乙在幾歲的時候就餓死了。關鍵時刻,他又想放杜英武一條生路。

韓京說道:“殿下,當遣數百精兵,坐船直取升龍府,不可讓杜賊重整旗鼓!”

朱康說道:“你全權安排。”

韓京不但帶走五百精銳坐船出發,還把杜英武麾下幾員降將也帶走。

他們只攜帶一日干糧,坐船直奔升龍府而去。

由于北江路城被謝洪率水師攻打,杜英武逃跑的時候,不敢去城外碼頭尋船。他帶著幾個親兵狂奔數里,才在江邊發現一條漁船,等他劃船回升龍府已經晚了。

韓京率五百精兵來到城下,讓降將們跑去城外喊話。

“我是龍侃!杜賊已經全軍覆沒,十萬大明天兵明天就到,爾等還不速速開城投降?”

“快把城門打開,我是監軍杜乙,杜英武已經戰敗了。”

“守城之人是誰……”

幾個安南降將輪番喊話,守城將士驚疑不定,有一些軍官跑去通知杜英武的族兄杜嗣武。

杜嗣武聞訊大驚失色,竟然啥也不管,拉著黎太后、小國王、嬰兒王弟就逃。他已顧不得太多財貨,只卷走一箱金銀、自身家眷、若干奴仆和百余士兵。

五百明軍,哪能堵死所有去路?

當韓京得知消息時,杜嗣武已經逃之夭夭。

年僅二十歲的黎太后,卻不愿余生東躲西藏,她在逃跑路上說:“將軍為何要逃?”

杜嗣武說道:“我那族弟已激起眾怒,尤其是殺了十多個大臣。那些大臣背后的家族,豈能善罷甘休?”

黎太后說道:“杜英武作亂,與將軍何干?”

“政變之時,是我帶兵駐守宮城啊。”杜嗣武說道。

黎太后說:“我與將軍,皆是被杜賊脅迫。更何況,將軍的姐姐是杜太后,那些明軍都是杜太后請來的。”

杜嗣武一怔,猛地拍手:“對啊。我為什么要逃?”

黎太后又說:“將軍與我患難與共,如今是否該齊心協力?”

杜嗣武說道:“太后所言極是。”

“殺了那個小的!”黎太后輕飄飄來一句。

杜嗣武瞠目結舌:“太后是說那個嬰孩?”

黎太后道:“先王只有三個子嗣。已經死了一個,如果再死一個,我兒就是先王的獨子。保住了我們母子,就是保住將軍自己。”

杜嗣武的腦子有點亂,感覺似乎很有道理。

于是,他就真的動手了!

他逼迫奶娘把嬰兒投入河中(失手落水),一邊急令士兵去救人,一邊發怒把奶娘給殺死。

然后,抱著嬰兒的尸體嚎啕大哭,捶胸頓足說自己對不起先王。

黎太后年輕貌美,卻又心如蛇蝎。

但她真沒多大的野心,而且沒有什么大智慧。

歷史上,文官已經聯合起來,把杜英武削職罷官,算是鏟除了一代權臣。黎太后卻戀奸情熱,又把杜英武召回來做官,完全不顧自己的親兒子,導致杜英武血洗朝堂。

數日之后,這些家伙返回升龍府,立即被抓起來嚴密看押。

朱康看著嬰兒尸體:“這兩人夠狠啊。審問得怎樣的?”

謝洪說道:“那些閹人和士兵,都說乳娘不慎讓嬰兒落水。應該是演的一出戲,旁人就算能看出來,也打死不敢承認,否則他們也有同謀之嫌。當然,真正往死里打,肯定有人招供。但那就成了屈打成招,安南官員反而還會懷疑我們。就這樣最好,讓安南官員懷疑那個黎氏。”

朱康糾結道:“陛下的意思,是改立一個國王。現在嬰孩已經被殺,只剩個獨苗,卻該如何應變?”

謝洪說道:“可上奏朝廷,由殿下娶了黎氏,正好名正言順做安南攝政王。”

朱康連連搖頭:“我可不娶那個蛇蝎女人!”

謝洪說道:“只是娶了而已,又不一定要同床共枕,只是占一個名義而已。當務之急,是趕緊穩定安南局勢。”

朱康拱手道:“請先生賜教。”

謝洪說道:“對內安撫文武官員,戰場立功之人,被杜英武殺害之人,該賞賜賞賜、該追封追封。西北有叛賊申利,已經攻占太原府,自稱宗室想要謀奪大權。殿下當以安南國主的名義,傳令全國官員士紳,不要伙同叛賊作亂。”

“至于叛賊申利,暫時不要出兵去剿滅。讓他繼續攻破州府,搞得安南官員焦急起來,然后再出兵把他滅掉。”

“杜英武及其余黨,全部抄家滅門。把他們的家產分給大明官吏和將士,尤其是田產要分出來,這才能讓殿下帶來的人徹底安心。不服殿下做攝政王的安南官員,通通可以打為杜賊余孽,將他們抄家滅門分配其財產。”

“升龍府城內,上次被楊將軍擄走太多人。安南國主遷徙地方百姓,也只讓城內恢復一半人口。可派人去廣州招募商民,尤其是商賈和工匠,來了就發給店鋪和民宅。一來可讓升龍府快速恢復,二來也是增加漢民人口。”

“還有,重新整編安南殘軍。手握兵權的安南武將,令其送來家中年少女子,通通嫁給殿下為側夫人。跟那些武將聯姻,殿下方可掌握兵權。”

“跟武將聯姻之后,還要大興科舉。陛下允許安南士子前往大明科考,殿下宣布此事之后,再從大明求來許多儒經,最好是能請來一位大儒。這樣就把安南的文官和士子也籠絡了。”

“聽說安南的寺廟,擁有無數寺田。如果賞賜時不夠,就指控某些寺廟是杜賊余黨,把那些寺田也抄了分給大明將士!”

“等殿下掌控了安南局勢,明年就能改革制度。模仿大明,衙門改為內閣、六部、行省制。軍隊改為都指揮、總兵和內外鎮制度。這些改革,都方便大明今后吞并安南。”

“田制暫時不改。尤其是田稅,很多都是收回中央,當作軍費來使用。現在安南軍隊銳減,整編時不要恢復原有兵額,相當于變相的裁軍。一來可防備安南軍隊叛亂,二來多多收取田賦以備不時之需。到時候,殿下如果酌情減輕一些田賦,反而還會贏得仁慈之名,獲得安南官民的愛戴。”

“商稅卻須改動……”

謝洪足足說了十多分鐘,只說完一個大概。

朱康聽得佩服不已,作揖道:“先生真乃大才也!”

謝洪謙虛道:“臣做過大明右布政使,隨便一個布政使,來了安南都能輕松自如。”

(本章完)

相關、、、、、、、、、

0933蛇蝎女人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北宋穿越指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