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0926【西遼的請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0926【西遼的請求】

0926【西遼的請求】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王梓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梓鈞 | 北宋穿越指南 
初來貴寶地0926西遼的請求

初來貴寶地0926西遼的請求

對于這個太子,朱銘基本滿意。

雖然不是什么天才,但也還算聰明。如果生在民間,從小獲得良好教育,有一定的幾率考上進士。

這個評價已經很高了,中進士可不那么容易。

看似性格柔弱,其實非常要強。從他打獵回來,沒有任何人逼迫,卻私底下加練騎射就知一二。

而且喜歡學習,不懂的東西就問,同時還有著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再過兩年,朱銘打算把太子扔去輞川谷,讓他跟著朱院長學一學唯物辯證法。

“陛下,梁通政緊急求見。”

“讓他進來。”

執掌通政院的梁異,朱銘已打算將其提拔入閣,然后換一個人接替其職務。

此人在民間沒有什么聲望,甚至大部分老百姓,都不知道有這么一號人物。但他在朝堂絕對舉足輕重,從朱家父子占領漢中開始,梁異就負責政令的通傳和下達。

這么說吧,梁異如果不顧后果,完全能以一己之力,硬扛整個大明內閣。

朱銘放下毛筆問道:“有什么急事?”

梁異說道:“贛國公家人進京,請求朝廷賜予謚號。”

朱銘驚訝道:“贛國公病故了?”

梁異回答:“一個半月前因病去世,遺囑是把張氏最大的銅水礦,獻給朝廷設立一處鑄錢監。”

朱銘聞言,沉默不語。

前番在江西丈田拆族,張氏也有點被傷筋動骨,張根臨死前居然捐獻銅礦給朝廷。

這是在逼朱銘表態啊,如果不好生安排其身后事,會讓許多大臣感到寒心的。

認真思考好一陣,朱銘終于說道:“著令禮部,賜謚文正。葬禮規格,等同郡王。其嫡長子繼承爵位,按制降爵一等。但食邑加三百戶,食實封戶數不變。再選張氏一適齡女子,納為皇三子朱襄之正妻。太子護送皇后回鄉吊唁,一應下葬事務,由太子全權負責。”

“是!”梁異領命告退。

朱銘也不再處理政務了,直接回后宮找到張錦屏,親自告知她父親的死訊。

張錦屏先是一怔,隨即緩緩坐下。

沒有什么悲戚之色,但精神有點恍惚,甚至見到朱銘時的笑容都還未散去。

朱銘拉著她的手說:“你也回家去看看吧,讓洋兒陪你回去。”

“好。”張錦屏臉上的笑容變得苦澀。

當天晚上,張錦屏思及父親生前種種,往時無數記憶紛至沓來,終于瘋狂涌出無聲的淚水。

朱銘把她抱在懷中,輕輕拍打后背。

去年,鄭胖子和鄭元儀的父親死了,朱銘也讓他們兄妹倆回家奔喪。倒是鄭胖子的爺爺,居然精神矍鑠活得好好的,都八十多歲了還能喝酒吃肉。

嚴大婆也還在世,但眼花耳聾,生活不方便。

朱銘開始回憶往事,前一輩子,這一輩子,似乎就像在做夢。

數日之后,太子朱洋帶著官吏和侍衛,護送母親前往江西奔喪治葬。

伏夏時節,南方大旱,鄱陽湖已快見底了。

持續春旱的北方各省,卻接二連三迎來暴雨,個別州縣甚至出現洪澇。

南北災情輪著來,這氣候實在古怪。

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忙于賑災,今年是大明開國以來數一數二的災年。

民間不乏奇談怪論,埋怨朝廷的政策有問題。

朱銘又發出一道命令,讓太子給外公下葬之后,不必急著趕回洛陽復命。可以留在江西、浙江、淮南巡視災情,但不要胡亂插手賑災事務,而是仔細觀察地方官們的操作。

同時,又讓南方各省的巡察御史,把近期工作報告抄寫一份交給太子。

轉眼間,已是秋天。

岳飛和韓世忠相繼發來消息:漠北開戰了!

由于大明控制著南方草原,還設置了兩個都護府,且陰山北麓的汪古部,非常忠誠的給大明當狗。因此,漠北部落暫時不敢南侵,今年經歷草原大旱之后,克烈部悍然向蒙古部發動戰爭。

朱銘立即派出使者,勒令兩部和平解決爭端。

接著又給岳飛和韓世忠下令,讓他們暫時進行觀望。直到某一方接連戰敗,再出兵助其恢復領土,也就是誰輸了幫誰,決不允許漠北草原統一。

就在漠北大戰之時,西遼使團抵達洛陽。

剛收到消息的時候,朱銘多少有點驚訝,沒想到耶律大石還主動修好。

朱銘沒有立即接見,而是讓鴻臚寺先探探口風。

很快,西遼使者就說明來意:他們獻上三十匹良駒,打算跟大明永結兄弟之好。來自大明的商賈,只要持有官方文書,可在西遼境內通行無阻。另外,西遼想要求取一批佛經、儒經、高僧和儒士。

已經調到樞密院的馬擴,被朱銘招去問話:“這個西遼使者蕭查剌阿不,你以前可曾打過交道?”

馬擴說道:“天祚帝還在時,此人是遼國樞密院同知。他跟另一位將領蕭斡里剌,號稱耶律大石的左膀右臂。他率隊來出使大明,足顯耶律大石的誠意。”

“高昌那邊佛教盛行嗎?”朱銘問道。

馬擴回答:“臣之前出使漠北,曾借道高昌回鶻。那里的佛教徒最多,其次是景教徒。再次是摩尼教、拜火教、道教和薩滿教。”

朱銘極為震驚:“高昌竟然是景教排第二?”

馬擴點頭道:“正是如此。在漠北跟蒙古交戰的克烈部,還有陰山北麓的汪古部,其酋長和貴族也全都是景教徒。”

朱銘:“……”

這種情況,朱銘還真不清楚。

歷史上,蒙哥、忽必烈等人的生母,就是來自克烈部的景教徒。她病死之后,忽必烈親自下令,在甘州的十字寺祭祀。

在朱銘詳細詢問之下,馬擴認真解答,很快就打消了皇帝的疑慮。

景教是十字教的分支不假,但放在歐洲絕對屬于異端。

這一派的主張,竟然是把耶蘇的神性和人性分開。非常世俗化,且已失去排他性,漢人甚至把景教稱為波斯教。

尤其是在吐魯番地區,由于佛教徒和景教徒最多,兩教的信眾通婚已常態化。和尚與教士也友好來往,甚至互相吸收對方的教義……那場面朱銘難以想象。

反而是摩尼教,在高昌回鶻的排他性最強。

摩尼教的組織極為嚴密,并一度成為高昌回鶻的國教,在上流社會擁有著大量信徒。

此時的吐魯番,簡直是宗教大熔爐。

而耶律大石還想引入儒家,歷史上他確實這么做了。直至丘處機云游西域時,發現中亞地區竟也有儒生,并且儒生的數量還不少,西遼對此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東西方不同的史書里,蕭查剌阿不有著不同的名字。

比如統率大軍逼降阿即思,把花剌子模收為西遼屬國的額兒布斯,其實就是蕭查剌阿不在中亞和西亞的稱呼。

他不但懂漢語、識漢字,而且還有些儒學造詣。

從陜西一路來到洛陽,蕭查剌阿不認真觀察,發現大明境內安居樂業。他打算回去復命時,勸耶律大石徹底打消東征念頭,今后老老實實在中亞發展最好。

跟鴻臚寺官員接觸數日,蕭查剌阿不終于獲得皇帝接見。

“大遼臣子蕭查剌阿不,拜見大明皇帝陛下,并代我大遼皇帝問陛下安!”蕭查剌阿不端正作揖,口音是非常標準的北地漢語。

朱銘微笑道:“也請代我問大石林牙安。賜座。”

馬擴就坐在旁邊,拱手道:“蕭兄,好久不見。”

蕭查剌阿不拱手回禮,頗為高興說:“一別數年,今日得見故人,實在是平生之大喜事。”

兩人在那兒敘舊一番,朱銘也時不時客套幾句。

待蕭查剌阿不喝了幾盞酒,朱銘問道:“聽說耶律大石建了一個西遼國?”

“是大遼國西遷!”蕭查剌阿不糾正道。

朱銘也不爭辯,笑著舉杯:“英雄無論在哪里都是英雄,朕在洛陽遙敬耶律大石一杯。”

“我代吾主,多謝陛下美意!”蕭查剌阿不笑容滿面,對朱銘觀感極佳,覺得這位大明皇帝是真正的英主。

又喝一杯,朱銘問道:“求取高僧與佛經,這個我能理解。耶律大石為何要求取儒士和儒經?”

蕭查剌阿不有一套說辭,那是耶律大石教他的:“陛下,不論是大遼還是大明,甚至還有之前的宋國,我們都屬于炎黃族裔。可那西域卻不同,非我族裔,其心必異啊。我大遼皇帝陛下,剛剛占領黑汗國的時候,還想著各族各教能夠和平共處。可那里的教派實在頑固不化,必須要用儒家經典去長久教化。”

朱銘突然就想明白了,耶律大石為何允許大明商賈通行無阻。

這是為了增加西遼境內的漢人數量,吸引更多漢人商賈去西遼定居。

蕭查剌阿不繼續說道:“我國陛下,打算提拔更多儒生做官。還要讓儒生教化當地百姓,讓西域之人也讀圣賢書。”

朱銘對此并不反對,甚至還要積極支持。

朱銘說道:“正經的儒生,恐怕不愿前往西域。但大明境內多的是高僧,他們肯定愿意弘揚佛法。這些高僧當中,有許多人兼修儒經,可讓他們帶著圣賢之書去教化異族。”

“這樣亦可,”蕭查剌阿不高興道,“精通儒學的高僧,多多益善。只要他們到了大遼,必定優待有加。還會選一批異族孤兒,留在他們身邊做學生。這些異族孤兒,便是教化之始,以后會越來越多。”

(本章完)


上一章  |  北宋穿越指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