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0923【軍事交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節列表 >> 0923【軍事交流】

0923【軍事交流】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4日  作者:王梓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王梓鈞 | 北宋穿越指南 
0923軍事交流

0923軍事交流

對于大明軍隊展現出的戰斗力,穆勒克等海外使臣只是震驚而已。

西夏、高麗、日本、安南等國使者,卻是集體感到一種絕望。

平清盛此時挎著倭刀,穿著一副大明制式鎧甲。

他那1.58米的身高,放在日本已算高大魁梧,可在諸國使者隊伍里卻顯矮小。

平清盛能長得這么高,多虧了17歲就來大明,飲食結構改變猛躥三厘米。

日本人雖然很矮,但并非一直如江戶時代那么矮。

根據考古發掘的腿骨推測,中日兩國同時代的身高差(以男性平均身高為例),其實也就幾厘米的差別而已。

相距最近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是日本古代身高的巔峰,而中國因長期戰亂持續下降,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比日本高3厘米。

差距最大的,卻是在明代中后期。日本人的身高持續下降,中國則恢復到隋唐水平,兩國男性平均身高相差11厘米。

而到了清朝,中國人在變矮,日本人也在繼續變矮……

如果按照考古數據,此時兩國男性平均身高差,僅僅只有7厘米多一點。

但是!

中國的有錢人,往往高于本國平均身高,一米七、一米八的比比皆是。

而日本貴族,則因為禁止食肉(魚肉除外),外加恪守素食以彰顯身份,有很多貴族低于本國平均身高。

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遇到日本貴族便如看猴子一樣。

平清盛的前面是西夏使者,身高175厘米。

他的后面是高麗使者,身高166厘米。

這貨夾在中間已經夠自卑了,此時被大明軍威給嚇到,更是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

甚至開始懷疑整個大和民族的優劣。

金允珪感慨道:“大明軍隊果然天下無敵啊。”

他說的是高麗話,別人也聽不懂,只身邊副使搖頭嘆息。

金允珪愈發堅定了信念,認為只有高麗并入大明,他們這些寒門小族才有出路。

與其給高麗的世家大族當狗,還不如直接給大明皇帝當狗!

河內經國問道:“看明白了大明的戰法嗎?”

平清盛說:“看明白了。大明車陣堅不可破,我日本武士再勇猛,也不可能沖破其車陣。甚至都沖不到近處,隔很遠就潰敗了,那些火器太過恐怖。尤其是最后能夠炸響的圓球,如果投入敵陣,沒有什么軍隊能夠保持陣型。”

河內經國說:“孟子曰,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大明強,日本弱,兩國邦交之時,我們應該懂得事大。要對大明有敬畏之心,不可輕易挑釁。先事大,再學大,才能最終變成大。”

平清盛苦笑:“國內貴族,只知道享樂。他們或許曉得事大,卻不會真正去學大。”

幾支禁軍漸漸撤到外圍,開始進行常規比試。

先豎起靶子,火銃兵排隊射擊,三段擊同樣威力十足。

接著又有其他兵種,拋棄戰車結陣廝殺,用卸下鋒銳的武器蘸石灰判斷勝負。

這些是在模擬大雨天氣,又或者雨后泥濘地帶,不能依托戰車,或者不用火器作戰。

“軍校學生,諸國使者,也可以上場展露武藝。”朱銘下令道。

命令傳出,軍校學生皆躍躍欲試。

忽地,一個少年騎馬奔至空地,手持長槍呼喊:“誰來與我一戰?”

朱銘見狀,不由好笑。

那個少年,正是十七歲的豫王朱康。

平清盛卻不認得什么豫王,他現在正處于自我懷疑階段,迫切想要通過戰斗來找回信心。

“我來戰你!”平清盛沖出去。

雖然朱康人高馬大,但畢竟只是軍校學生。

而平清盛自負勇武,他不敢跟大明將士單挑,卻也不怕一個學生少年。

一個兵部吏員迎上來,對平清盛說道:“請使者去挑選戰馬和兵器。”

有雜交培育的優良戰馬,肩高普遍超過一米四。

但平清盛嘗試了一下,這玩意兒太高他騎不慣,最終挑了一匹肩高一米三的。即便如此,也比他在日本騎的戰馬要高得多。

至于騎兵長槍,有丈六、丈二、一丈、八尺等不同型號,長度分別為5米、3.8米、3.2米、2.5米。

宋代的丈二,就是漢代的丈八。

超過這個長度,在漢代幾乎就能稱為馬槊了,當然具體形制肯定跟長槍不同。

南北朝之后的稱呼很混亂,槍、矛、槊等長兵器往往雜稱,就連步戰長槍都能稱為步槊。也不曉得是否因為聽起來威風。

平清盛當然不敢選5米騎槍,他拿起一桿3.8米長的,揮舞幾下還是覺得不順手。

最終,他選了一桿3.2米長的。

朱康卻是用的3.8米騎槍,他還暫時用不慣5米那種。

甚至可以說,整個大明幾十萬軍隊,能用5米騎槍者屈指可數。當初金國的合扎猛安,制式騎槍也只有3.8米。

朱康騎馬佇立,靜靜等待。

平清盛卻是先熟悉戰馬和武器,縱馬來回奔馳,時不時的揮舞長槍。

兩人的槍頭都已卸掉,裝上同長度的木制圓頭,并且用蘸了石灰的麻布包裹。

“咚咚咚咚!”

戰鼓敲響,兩騎相對。

穆勒克忍不住離開使者隊伍,走到更近處仔細觀察。

他發現大明這邊的騎兵廝殺,跟中東地區的風格比較類似,而不是十字軍那種傻乎乎的夾槍沖鋒。

當然,中東騎兵也有被夾槍沖鋒惡心到,周邊邦國都在進行專門的破解訓練。

朱康手持長槍打馬加速,根本沒把平清盛放在眼里。

二人的戰馬接近,馬首交錯,平行距離約兩米多,各自向對方遞出長槍。

“啪!”

槍桿相接。

朱康的騎槍前端輕微抖動起來,接著順勢一攪,平清盛的長槍竟然拿不穩了。

平清盛也不知道咋回事,只覺得槍桿傳來巨力,而且那力道還在旋轉震蕩,差一點就被搞得兵器脫手。

繼而,胸口一陣劇痛傳來,平清盛稀里糊涂被打落馬下。

朱康勒馬減速,掉轉馬頭回來說:“你真練過槍術?怕是連大明輕騎都打不過。”

平清盛被摔得全身劇痛,夢游一般被拖到場邊。

他當然沒有練過槍術,因為平安時代的日本,根本就沒有馬戰長槍,只有步戰使用的矛和鋌。

騎馬武士也不裝備長槍,遠程用弓箭,近戰用刀砍,還起個名字叫“馬弓道”。

日本騎兵用長槍作戰,還得再發展幾百年,隨著戰爭烈度不斷提升才出現。

平清盛習練過步戰矛術,打遍平安京無敵手。

他覺得不過爾爾,無非騎馬用矛而已。結果真打起來,力道都使不出來,差點直接被打落兵器。

河內經國走過來:“看來你要學的,不僅是大明的用兵韜略,還有中國的那些武技啊。”

平清盛捂著劇痛的胸口,疼得似乎骨頭都斷了:“大明的這種騎兵戰法,我覺得可以叫做‘馬槍道’,比日本的‘馬弓道’更勝一籌。我如果學會了這種戰法,再傳授給麾下的騎馬武士,一定能輕松掃蕩各個郡國!”

“那你就努力吧。”河內經國笑道。

平清盛說:“請給我一筆金銀,我要在大明拜師,找個已經退伍的大明騎兵學習武藝!”

場中比試還在繼續。

這次是來自朱羅和錫蘭的使團武官,在那兒捉對步戰廝殺。

兩國屬于世仇。

錫蘭曾被朱羅給滅國,朱羅也長期遭受錫蘭劫掠。

他們比著比著就開始真打,武器不斷砸在盾牌上,持盾的左手震得虎口開裂。

最后錫蘭武官更勝一籌,一錘子把朱羅武官砸得肩膀骨折。

朱銘笑道:“賞賜勝者一匹絲綢。敗者好生醫治,賜其一塊銀元以做勉勵。”

錫蘭武官得到絲綢,頓時更加得意,以錘擊盾耀武揚威。

旁邊朱羅武官譏諷道:“神氣什么?先被我們滅國,又被大明遷都到海邊。你就算把我們全打贏,錫蘭國王也不過是傀儡。”

錫蘭武官大怒,掄起錘子就沖過去。

大明將士連忙攔住,雙方隔空叫罵不休。

很快,塞爾柱和法蒂瑪武官也開始比試。

前者是蘇丹的近衛軍將領,后者是哈里發的馬穆魯克將領,他們作戰時都屬于重騎兵。

波斯與埃及大戰!

朱銘對此頗感興趣,甚至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

這兩個國家的重騎兵裝備,似乎不如大明與金國,甲胄只比大明的驍騎兵更精良些。

彼此出槍都是錯馬斜刺,不搞歐洲那種夾槍沖鋒。

剛開始兩匯合還在沖刺,打著打著就不沖了,各自騎馬小范圍互相繞圈,長槍交錯不斷的進行攻擊。

張廣道挨過來說:“這兩國的騎戰之法,跟我們的驍騎兵很像,就連武器都大同小異。倒是他們腰間的彎刀有些意思,襲殺輕甲步兵應該非常好用。”

朱銘說道:“田獵結束之后,可以跟各國武官交流一下。三人行必有我師,好生發覺他們的長處。”

“是!”張廣道拱手退開。

“嘭!”

場上的法蒂瑪武官,已經被擊落馬背。

二人武藝大致相當,但塞爾柱武官常年打仗,手里不知有多少條人命。

而法蒂瑪武官,已經很久沒上戰場,被十字軍占領的疆土都不敢去奪回。此時比試武藝,從氣勢上他就輸了。

一直到黃昏時分,朱銘才宣布道:“今日至此。明天開始狩獵,看哪國捕獲的獵物最多!”

(本章完)


上一章  |  北宋穿越指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