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他醒了干嘛?他又不跟我們回去!”
顧卿剛把行李全部塞馬車上,就聽到外頭的人議論起來。
“好多馬車來了!”
“真的是京城來的人嗎?”
“京城的人怎么會來我們這?”
“誰知道呢!估計是沖著郡主來的!”
村民們放下手中的活兒,全都圍過來看熱鬧。
村道上十幾輛馬車浩浩蕩蕩而來,揚起無數沙塵。
朱菡驚訝道:“這么大的排場,哪位大人物來了?”
墨離身邊的趙師爺大口喘氣,擺擺手道:“宋大人派人來說,京、京城那邊來人了……”
阿茶也快步走了過來:“郡主,你快、快準備一下,好像是京城來人了,正往這邊趕……”
郡主若是得圣上賞賜,那是他們全村人的大事兒,也是漁村的福氣,周邊的人也都跟著激動高興。
漁村主道上,十幾輛華麗的馬車走來,那馬匹一看就很累,這一路怕是遭了不少罪,浩浩蕩蕩的車隊正朝這邊均速駛來。
顧卿看向趙師爺,迅速問道:“是京城誰來了?”
“是、是……”趙師爺大口喘氣,“是女官,圣上身邊最得寵的內舍人,已經進村了,馬上到咱們宅子門口。”
顧卿的眸子頓時一亮。
內舍人,這也算是熟人了。
她這么千里迢迢而來,那定然是宣旨。
顧卿有些懵,近日來她也沒干啥值得賞賜的大事啊!
“內舍人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這次前來,定是圣上的吩咐,也就代表著圣上,走,出去迎一迎。”
一群人走出去,外面圍觀的村民們紛紛靠了過來。
村民們的眼睛里已經帶上了興奮的光芒,他們還是頭一回看到京城來人。
一個個互相催促著走到了院子門口。
京城而來的車隊在宅院門口停下,最前方的是兩個帶路的傳令兵,第一輛馬車里坐著是內舍人。
內舍人扶著小宮女的手從馬車上跳下來,笑著道:“榮昌郡主,咱們又見面了。”
顧卿笑著道:“沒想到舍人會到青州來,一路上舟車勞頓,應該是累了吧,要不要先進來喝口茶休息一下。”
“不可。咱們還是先辦正事。”內舍人看向圍著的村民們,一個個面色紅潤,精神氣十足,不由稱贊道:“郡主把這里治理的是真好啊!”
內舍人說完,抬起手來,身后的小宮女立即將黃色的圣旨放在了她手上。
她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榮昌郡主,接旨!”
話音一落,漁村圍觀的眾人立刻跪下來,齊刷刷跪倒一大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宣榮昌郡主即刻進京覲見!欽此!”
“榮昌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嗯?千里迢迢過來就是喊她進攻?女皇不是跟夏竹她們一直有聯系嗎,為啥不直接在信鴿上知會一聲,反而派內舍人親自過來跑一趟?
顧卿雙手舉過頭頂,恭敬的將圣旨接過來。
內舍人笑著道:“請問榮昌郡主的夫婿楊沛可在?”
不是吧?又要冊封她夫婿?
楊沛立即抬起頭:“草民在。”
內舍人再次抬手,身后的小宮女再次將一個圣旨放在了她手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幽水縣顧家村人士楊沛,深知水稻習性,助力水稻推廣,免大宇朝百姓饑餓之苦……朕聞楊沛品性敦厚,擅長農事,特破格封為六品辛馬田官,賜官服官帽,欽此!”
楊沛猛地抬頭。
一臉懵逼的看向內舍人。
他覺得是自己聽錯了。
內舍人笑著道:“楊田官,還愣著干什么,接旨吧。”
“我、這……”楊沛有些惶恐,他怎么也沒想到,不參加科考也能做官,“我只會做點小生意,種點田,實在擔不起辛馬田官……”
“瞎說什么胡話!”墨離錘錘宿醉還不清醒的頭,上前攬住楊沛的肩,“放眼整個南洲,也就只有你種水稻種的最好,畝產最高,你要是擔不起,請問誰擔得起?”
說著,他看向內舍人拱手道,“我們村里人沒見過世面,還請舍人勿怪。”
楊沛反應過來,立即膝行爬過去,畢恭畢敬接過圣旨,腦袋在地上磕的砰砰直響:“謝皇上,謝內舍,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不知女皇打的什么盤算,但顧卿還是挺開心的。
辛馬田官只是一個微末的六品小官,但,大小也是個官員,他們家中現在有三個有品級的官。
她是郡主,墨離是七品縣令,楊沛是六品辛馬田官,也足夠能撐起一個家族了……日后若是顧諾也想走上官場,應該會輕松許多。
村民們一個個激動的要命,圍在一起說個不停。
“天哪,郡馬爺也太厲害了,種個田都能封官,我滴個乖乖,我也趕緊種田去。”
“郡馬爺升官很正常,去年顧家村就大豐收了,交上去的糧食,不知道救助了多少災民。”
“沒想到種田種得好也能封官,長見識了。”
“你懂什么,這是皇上看在郡主面子上才給郡馬爺封的官。”
顧卿看向內舍人道:“我夫婿破格封為辛馬田官,怎么也得宴請全村。舍人若是不急著回京,不如先住一夜,明日我與舍人一同進京如何?”
內舍人笑著道:“郡主若是方便,如此便甚好。我一路過來,就沒睡好過。”
“當然方便!”顧卿側過身,“舍人里面請,略坐一會子,客房很快就收拾出來了。”
她要宴請整個漁村,包括漁村里所有商戶,以及那些還在村里沒走的商賈夫人小姐。
因為時間緊迫漁村的人也全都忙碌起來了。
一部分人去城里采購,雞鴨豬一車一車拉回來。
各家菜地里的蔬菜都被摘光。
阿茶把早上出海捕撈回來還沒賣的海魚全部都送了過來。
又特意命人去砍了不少椰子獻給內舍人品嘗。
朱菡正好在此,這次宴席就由朱菡以及漁村卿沛閣的主廚來負責,村里擅長廚藝的婦人打下手。
漁村村民很少,只有百人,但游客很多,導致這次的宴請的人也很多。
臨時灶房搭建的很大,里頭修了十幾個臨時的灶臺,即便如此,位置還是不夠。
只能將活兒分配出去,讓婦人們在家里將雞鴨魚肉處理好了再送來這邊一起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