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家庫房后,攜物資度過災年第四百二十九章異族投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搬空仇家庫房后,攜物資度過災年 >>搬空仇家庫房后,攜物資度過災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異族投奔

第四百二十九章異族投奔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鍋蓋小玉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鍋蓋小玉 | 搬空仇家庫房后 | 攜物資度過災年 

(求推薦求收藏)

空著的宮殿正好用作各部門的辦公場所,既方便集中管理,又方便辦事兒。

只是空缺的職位還比較多,寧缺勿濫之下只能讓各位大臣多擔待,能者多勞嘛!

為了支持新國建設,紫玉再次拿出五百萬兩白銀充盈國庫。

陸續由朝廷出面,建立一個遍布全國的錢莊,實行存錢免管理費,存的時間越長還會有利息可得。

別看每個百姓存入的量不大,但基數大呀!

匯攏在一起,也是一筆很龐大的數目。

而以前的私人錢莊和銀票,在朝廷的有意提醒下,也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為了方便管理,紫玉和離白將后世的先進理念,慢慢應用到大夏國。

初見成效很好,但很多東西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淀,才會知道合不合適。

青云殿。

換上常服的紫玉和離白,相攜出現于此,雖是常服但仍以紅色為主色調。

身前繡著一凰一龍,顯示出兩人高貴且相當的地位,頭戴相同的皇冠。

紫玉雖恢復女裝,卻沒戴那么多繁復的首飾,衣著款式也是盡量的簡約。

簡單的織錦裙裝,只有胸前和裙邊有繡圖案,依她的要求圖案都可以省了。

但負責繡坊的姥姥和姑婆說啥都不同意,還說身為帝君再簡,也得必須從衣著上體現出尊貴身份。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禮制,不可廢。

紫玉也只能聽老人家的話,誰讓家里的幾位老祖宗,全部承包了她和離白的衣著與首飾。

反正出自他們之手的物品,就沒一件是真正意義上的簡約,但紫玉也是確實喜歡。

高超的織繡工藝,是現代斷層的工藝無法比擬,更不能讓宮廷繡坊的女人們失業不是。

等候在此的鐵蛋、初一等人,這是第二次見主子恢復女裝。

那耀眼奪目的光彩,差點閃瞎幾人的鈦合金狗眼,而主子的變化也是他們所未預料到的大。

“鐵蛋(初一)參見帝君和國師,萬歲萬歲萬萬歲!”

激動之余的幾人,忙跪下磕頭問好,因為他們從兩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王者風范。

雖然是第一次面見皇上這樣的大人物,可從心底覺得唯有帝君和國師,這樣風神俊朗的人物才稱得上真正的王者。

鐵蛋并不覺得,他這一土得掉渣的名字與皇宮有什么不妥,至少帝君叫起來順口。

快忘了原名的鐵蛋,覺得他原來的名字太拗口,還是簡單點兒好。

“鐵蛋、初一請起,一路辛苦了!”

紫玉笑吟吟地與離白坐在首位右手輕抬,看向那呆立在原地的三位粗獷大漢,以及躲在他們身后的家屬。

女人和孩子看她的眼神里充滿了好奇,連三位粗獷大漢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帝君肯定是一位威猛的男子,能上戰場廝殺的英雄,怎么也與女人不搭邊兒吧!

“謝帝君,此次耽誤的時間比較長,是因為……”

鐵蛋起身對兩位主子一一躬身拱手,他知道兩位主子不喜歡過多的客氣,遂講起回部落的經過。

“索丹、步廬、米罡,拜見帝君和國師!”

終于回過神來的三位部落首領,順著鐵蛋的介紹對首位上的兩位帝皇,行部落最高的一跪三叩禮。

他們佩服的鐵蛋對兩位帝皇那恭敬的態度,讓三位部落首領明白,眼前的人是真正的帝皇。

崇拜英雄的部落首領,并不會因為帝君是女子身份,便有所輕視。

國師那凌厲的眼神,讓曾自認實力強大的索丹和步廬,深深地明白山外有山。

他們連鐵蛋帶回去的人都干不過,就更不要說有著帝君和國師之稱的人了。

選擇了舉族外遷,必然是想在此安家,部落里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已不適合發展。

族人最少的米罡,因著鐵蛋的回歸是一點兒不擔心,甚至一度想將首領位置讓給鐵蛋。

因為現在的米罡是鐵蛋的侄子,整個部落人口不足三十人。

若不是鐵蛋的回歸,這三十人怕是上個冬季都熬不過,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當三位部落首領吃到家鄉的烤羊肉,差點兒被那與眾不同的美味香掉舌頭。

看似相同的烤法,味道卻截然不同,更是他們形容不出的美味。

更別是宮中的美味菜肴,賞心悅目不說味道也是非常的好,醇厚的烈酒更是收服一眾人的心。

僅這一頓宴席,便徹底收服了三位部落首領,三人獻上從部落帶出的最優良牛羊品種。

紫玉略一思索,便將這些人安置在河灣府,這個邊境府城。

即適合放牧也可以種植農作物,以這些游牧民族的彪悍性子,正好與異族對上。

“謝帝君和國師體恤,我部愿永遠追隨大夏國,守護邊境上的每一寸土地。”

索丹于大堂上率先行臣服禮,步廬和米罡緊跟其后,三人不光被美食收服,更是佩服于大夏帝和國師的大度。

不僅沒將他們打散安置,還直接劃一個府城給他們自管,僅這份大度的心性就是很多人做不到。

因為,換他們自己也做不到。

現在的三人,并不了解大夏國崛起的經歷,當他們知道后是啥心思都不敢有。

有著那么強悍的兩位君主,帶出來的鐵血兵,誰敢生事挑釁。

只需一聲令下,立馬就能滅他滿門。

別說幾千人,就是幾萬人都不夠砍的,借他們幾個膽子都不敢生出異心。

最后收回的河灣府,因人口稀少,春耕推行得并不順利。

臨近邊境的大量土地,都處于荒蕪中,因為根本沒有勞力去耕種是其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邙山部落相交,野心勃勃的邙山部落從造反中嘗到甜頭。

與銀蒼部落、香洛部落瓜分了蕭元亮在北邊的地盤,自然又打起了大夏國的主意。

為了確保安全,大夏國邊境二十里內并沒有種植莊稼,防的就是邙山部落秋收時搶糧。

這里自然已駐上大夏國重兵,同樣虎視眈眈地盯著邙山部落的動向。

只要稍有異動,必將遭受雷霆打擊。

如今的大夏國軍事實力,遠非滅亡的兩個國家能比,驍勇善戰只是大夏國表露在人前的一面。


上一章  |  搬空仇家庫房后,攜物資度過災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