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去嫂子娘家娶親時,嫂子坐花轎你騎馬。”
家慶說出他們的安排,“回到家里拜了堂,然后再換了禮服,咱們再開上婚車接上你們從家到鎮上。”
“這樣大家就能看到中西合并的婚禮了。”
“想得還挺周到。”
家升確認花轎沒啥問題,從里面出來,“行,就按你說的做。”
“對了,媒人我們請的是姚舅媽,就是文濤舅舅家那個。”
家慶又想到什么,補充了句,“外婆和曾外婆說,姚舅媽是個有福氣,上有健在的公婆,下有懂事的兒女。”
“知道了。”
家升點頭,“你們看著安排,我做好自己的新郎就對了。”
“哈哈哈……”
被兄長一句話逗笑了,家慶暢快道,“哥,你還挺會擺放自己位置啊。”
家升瞪弟弟一眼,懶得理他:“行了,這地方看著點,別讓人來搞破壞。”
說話間,他已轉身出了倉庫。
“對了,抬轎的人最好給我穩著點。”
幽幽的聲音還在空氣中回蕩,人已離開了這片區域。
家慶目送兄長離開的背影,調皮的扮了個鬼臉,小聲嘀咕:“知道啦。”
“都說兩輩子才有個嫂子,我們稀罕著呢,怎么會嚇壞她?”
永興村,再次重建過的文念家院子里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閑著的村民都前來恭賀道喜。
文念和娘家嫂子以及鄧文書夫妻熱情招待大家。
并叮囑:“大嫂,晚上記得帶上大伯和大伯娘他們去鎮上吃飯喝酒啊。”
“好,記住了。”
“六嫂,你們記得帶上孩子和老人,下午就去鎮上吃飯哦。”
“對,就張大姐家那飯店。”
“大家都好熱情啊。”
等趕人情的鄉親走了一波,劉香玲才忍不住感慨,“平常看他們也熱情,也沒今天這么夸張啊。”
“阿姨,你不知道,平常他們熱情,是想在咱們廠里找份工作。”
馬聰花接了話,“今天的熱情,是因為他們能跟著妹子吃頓好的哈哈哈……”
“嗨,就現在的人,放開了嘛能吃多少?”
劉香玲不以為意的笑道,“何況,人家還趕了人情的。”
馬聰花:“……”就那點人情能做啥,連我妹子他們準備的一個菜都買不到。
當然,這話她沒說出來。
這時期,人們趕人情還比較隨意,一般兩塊五塊,多的十塊二十塊。
像永興村這些跟著沾了光,賺了不少錢的,最多也才趕二十塊,然后帶上老少一大家子吃三四餐。
主家真就是為了喜慶圖熱鬧,沒別的心思的。
隨著他們這對話,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笑聲在文家院子里回蕩,別提多歡樂了。
家升的婚禮在整個羌源甚至整個凌夢都是獨一份的。
中西合并的婚禮不僅讓永興村開了眼界,更讓無數前來道喜的城里人看傻了眼。
“我滴個乖乖,婚禮還能這樣辦的?”
“活了大把年紀,第一次看到這么隆重而熱鬧的婚禮。”
“看那對新人,穿華夏婚禮服的時候莊重大方,穿西式禮服時又俏皮美麗,真是太完美了。”
“能成為今天的新娘,也不知修了多少輩子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