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喜不喜歡她們從未想過,只想著把家業交給長子頂立門戶,庇佑下面的兄弟姐妹。
至于二兒子,對經商完全沒興趣,偶爾被大兒子拉去打打下手,整窩在院子里畫畫,一心想當個畫師。
為此,已經不知道被老爺斥責多少遍了,依舊不改,讓人傷透腦筋。
可惜啊,生在商賈之家,再多的學問都沒用,只能記賬撥算盤。
聽著徐大娘子的感嘆,白云溪默默的嘆息一聲。
朝廷有律令,商賈子弟若想參加可靠,須得上繳家產,三年后方可入仕。
辛苦掙來的家業,哪個舍得拱手上交?
換成她,也肉痛。
還好他們是耕讀之家,不用糾結。
“我家五讀書算是賦,但四那子,性格活泛不定性,都十九歲了,還一副孩子心性,讓人頭痛的很。”
“兒郎年輕氣盛,都是這樣,等成親了,有人管束了也就好了。”
徐大娘子收拾好心情,溫和一笑,看著四那副活泛的模樣,又連夸幾句。
閑話片刻,時候也就不早了,
眾人收拾起來,準備下山回家。
大年第一,就這樣愉快的過去了。
初二,按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但章亦珊和李氏的娘家都相隔甚遠,回娘家的事自然也就免了。
初三之后,都是親戚友人相互串門子,吃吃喝喝。
五也出門聚了幾次餐,都是朋友,約在酒樓就解決了。
其余的時間都待在家里,要么跟白云溪一起話,要么自己窩在書房翻書。
初五的時候,她們一家去吳家送年禮,還約定了,初六吳家過府走動。
剛到家一會兒,徐家的請帖也送到手中,
看著徐家的帖子,白云溪跟章亦珊商量了下,決定初六宴客,順便讓五把熟悉的朋友一起請來,一次解決也省的忙活。
“我沒有需要請到家里的朋友,其他的同僚都已經聚過了,不用刻意邀請。”
話音一落,四就笑嘻嘻的看著老娘,
“娘,我可以請幾個剛認識的朋友來家里做客嗎?雖然他們沒什么身份,但還能談得來。”
聽著四的提議,白云溪看他一眼。
“既是朋友,請人上門做客當然可以。到時候在前院兒擺兩桌,你好好招待,別出亂子就校”
后院都是女眷,萬一沖撞了便是失禮。
“娘放心,我會注意的。”
婆媳幾人坐在一起,剛商量好播,就聽到婆子稟告,青山有事兒稟告。
“讓他進來。”
青山拎著竹籃踏入廳堂,躬身一禮,
“稟老太太,門口有個姓周的婆子送來一份年禮,是祝您新年吉祥如意!”
白云溪眉梢一挑,
“可知道是哪家周姓人。”
青山一撓頭,連忙把籃子遞上去,
“那人了,您看到禮物后自然知道是誰。”
聽著這話,白云溪心里已經有數,直接掀開蓋子,里面放著兩盒萬壽糕和一張紅紙。
紅紙上寫著祝祖母新年萬事安康,吉祥如意的字樣。
看著這張紅紙,白云溪沉默片刻,還真是開大車店兒的周家。
自從老大那熊子和周氏和離之后,她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就跟她承諾的一樣,徹底斷了聯系。
沒想到這會兒竟然送來了年禮,還真是令她意外。
章亦珊看著婆婆捏著一張紅紙皺眉,心里好奇之余,關心的詢問,
“娘怎么了,這是誰家送來的?”
白云溪回過神,看著幾雙好奇的眼睛,嘆口氣。
“是周家代替周承望過來給我拜年。”
猛的提起周承望,幾人還一臉迷茫,也就一眨眼功夫,就想到大哥在府城娶的媳婦周氏。
人家還給大哥生了個兒子,就是周承望。
大哥的庶子。
想到這點,幾人下意識的看向杜氏,也不知大姐聽見是個什么滋味?
接觸到眾饒目光,杜氏緩了下心神,勉強一笑。
“我跟丫丫他爹已經和離了,他如何都跟我沒多大關系。他的孩子上門,是給娘拜年的,我自然沒意見。”
自從跟白安琛和離之后,她只是丫丫的娘,多的就不再幻想了。
聽著杜氏態度,白云溪多少還是有些欣慰的,拋棄她們之間的關系不,作為女人,她還是希望杜氏能夠立起來,只有自己堅強了,才不會被人傷害。
以前的事兒她可以幫忙擋著,以后的路還很長,她得學者自己去面對。
白云溪回過神,看著周家送來的年禮,真是猜不到周氏的目的了。
以他對周氏的了解,那人是個果斷爽利的人,也承諾過和離之后不再跟他們聯系。
而且,當時她看得出來,周氏巴不得她們離得遠遠的,永遠都不見面。
原因很簡單,但凡她想要孩子,周氏根本護不住。
這才多久,怎么就變卦了?
“周家人可離開了?”白云溪看著青山,
“那老太太還在門口候著。”
“你把她帶進來。”
看著青山出門,白云溪瞅著幾人,擺擺手,“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兒,你們幾個先離開,我單獨見見她。”
聽著婆婆的語氣,李氏幾個雖然遺憾,但還是乖乖的出去了。
大過年的的,她們可不想讓婆婆不痛快。
片刻后,祝嬤嬤在門口接著周老太走了進來,
進入廳堂,周老太有些拘束,心翼翼的瞄了眼白云溪,躬身一禮,
“給貴人請安,祝您新年康樂。”
“多謝你來探望。”白云溪溫和一笑,“祝嬤嬤,招呼人坐下話。”
周嬤嬤走過去,把人引到旁邊的椅子里,又給她上碗熱茶,
“你來我這里,家里的女兒可知道?”白云溪看她拘謹,直接開門見山。
聽著白云溪的詢問,周老太一愣,訕訕一笑,“孫子給奶奶拜年,經地義。我家閨女雖然性子要強,但也是懂禮數的。”
“哦?既如此,周氏為何不帶著孩子來,反而托您老辛苦跑一趟?”
聽著周老太含糊不清的語氣,白云溪臉上的笑容就淡了些。
“原本是要來的,但這幾日那孩子身體不爽利,受不得風。孩子也,我帶著不方便,就放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