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話沒錯,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縣城比鄉下繁華,物品齊全,就拿醫館來,一個縣有兩三個。除此之外,還有學院,私塾,就連做工掙錢的機會,也是鄉下不能比的。”
她們村還算好的,有楊大夫住著,村里人看個病抓個藥都很方便。周圍幾個村子,連個赤腳大夫都沒有,有個病災的要么扛過去,要么跑來他們村請楊大夫診治。
真是去鎮上請大夫看病的,都是日子過的不錯的,不愁吃喝的人家。
白云溪看著李氏圓圓的肚子,紅潤的臉龐,胖乎乎的,一看就被養護的很好,白云溪伸手摸了摸,
“怎么樣,孩子乖不乖,可鬧騰你了?”
“好著嘞,每能吃能睡,一點反應都沒有,要不是肚子一變大,跟沒懷孩子一樣的。”
李氏撫著肚子,笑瞇瞇的輕拍了下,嚇了白云溪一跳,可惜,眼前的孕婦根本不在意,
“三妹照鼓可好了,連衣裳都不讓我洗。前兒我爹拎只老母雞來看我,還得意交代,是問了村里的老人,孕婦得多動,不能懶,要不然,生的時候遭罪。”
“本來我還想去地里干活呢,焱哥不讓干,多動的法子多的很,村里隨便溜達,院子隨便轉,就是不讓下田干活,是田里不平,萬一閃著腰,不好。”
聽著李氏的嘚瑟的語氣,白云溪忍不住抖抖嘴角,
“田里活有人干,哪里用的上你這孕婦勞累?你只需護好自己就成,每飯后,在院子里轉一轉,適當的活動,確實能讓生產順利些,少遭罪,這點沒錯,你爹真是操心了。”
這個時期的男人大多只在乎生男生女,至于生產順不順一般沒人在意,在他們心里,是女人就得生孩子。
李老漢能如此細心的幫著閨女打聽這些事兒,是真疼愛閨女。
把東西分給她們,白云溪擺手讓她們散了,就連丫丫都去陪她娘話了。
剛才杜氏盯著閨女的眼神,她可沒錯過。
白云溪一個人歪在羅漢床上,瞇著眼假寐,心里默默的舒口氣,還是家里舒坦。
隨著簾子一響,白安靜端著一碗糖水進來。
“娘,先喝口糖水潤潤喉,您一出門就兩個月。在外奔波勞累,都瘦了。”
看著閨女關心的眼神,白云溪心里暖暖的,接過碗喝了口糖水,舒坦的嘆慰一聲,
“還是我閨女孝順,把你我留在家里照顧,也辛苦你了。”
“我才不辛苦,二嫂也是個省事的,我們幾個過的可自在了。就是娘不在身邊,家里不夠熱鬧。”
白安靜著,又轉身出門,片刻后便抱著件衣裳進來了。
“這是我給娘做的新衣裳,是您喜歡的黛紫色,時間寬裕,我還給您繡了花呢。”
看著閨女獻寶似的把衣裳放到她眼前,白云溪打開看了著,輕笑夸贊一句,
“還是我閨女貼心,瞧這針腳走的,真是細密,還有這山茶花,也好看。就是配色太嫩了些,娘要是穿著出去,少不得讓人笑話我,裝嫩。”
這丫頭是個手巧的,針線活做的比她好。她雖然接收了原主的記憶,但針線手法全憑肌肉記憶,真正下手,總是覺得不對。
好在有閨女媳婦兒幫她做,也用讓親自上手,倒是省了她的事兒。這也是她當婆婆的福利之一。
白安靜聽著娘的調侃,捂著嘴咯咯直樂,
“娘一點也不老,比起村里那些婦人,娘年輕的很呢。”
“再年輕也四十歲了,都是當奶奶的人了,若是穿的太鮮艷,少不得讓人妒忌,在背后議論我。”
“那是她們眼熱,才會如此,娘只要穿著舒坦就成。我看這顏色跟娘極配,村里人羨慕咱家的日子,就算穿著破爛也擋不住他們閑話。”
“難道因為他們,咱還不能穿新衣裳了?”
聽著閨女的勸解,白云溪挑眉,
“喲,才倆月未見,我閨女又長進了。你的沒錯,咱們就得按自己的喜好來,喜歡什么就穿什么,喜歡什么就做什么。別人再怎么也阻擋不住咱們過日子。”
聽著娘的調侃,白安靜臉色微紅,
“是這個理兒,我應該早些想開的。三伯娘和宋大娘經常我是個有福氣的,有娘和兄嫂護著我。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昂首挺胸,再也不怕有人欺負我。”
“你能這樣想就對了,堂堂正正做人,昂首挺胸走路。記住這兩句話,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太差。”
白云溪著,伸手捏了捏閨女的臉頰,肉乎乎,很柔軟。閨女心態擺好了,家里的伙食也不差,還動不動燉只老母雞補一下。
曾經損贍身體早就補養回來了,現在的閨女,從內而外透著一股健康的紅潤。
娘倆在屋里體己話,白云溪順便詢問了村子內的動向。
白安靜事無巨細,把村里近期發生的事兒全部匯報一遍,大多都是雞毛蒜皮的事兒,也是村里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對了,半月前,大嫂娘家人來了。是大嫂的親娘和大嫂大哥,還有個八九歲的娃子。”
聽到杜家人,白云溪眉頭一皺,“他們沒為難你們吧?”
白安靜搖搖頭,想到二嫂不客氣的語氣,還忍不住輕笑一聲,
“那倒沒有,我們大嫂不在家,跟你一起出門了,短期內不會回來。二嫂對她們也沒客氣,看著老太太和杜家大嫂子,就問她們是不是又惦記閨女的東西了,想從大嫂摳點回去?還上次她們搶丫丫的東西,我們還記著呢。”
聽著閨女的敘述,白云溪彎起嘴角,這確實是李氏能出的話。
“做的好,對于不友善的人,就不用客氣。”
“娘的沒錯,確實不能慣著。剛開始,我想著她們一路辛苦,讓進來喝口水歇歇腳,大嫂不在,她們也不會久留,歇個腳就該離去了。”
“喝了茶,了會兒話,杜家老太太就一路顛簸,想去大嫂屋里歇歇腳,我想著畢竟是親娘,去大嫂屋里躺一會兒也沒啥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