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只可惜,宜皇貴妃并沒有注意到。
“皇貴妃今日這衣裳瞧著倒是不錯,想必內廷司耗了不少精力吧。”
太后開口,語氣淡淡的。
宜皇貴妃也沒聽出來什么來。
還頗有些自豪的說著。
“內廷司新來了一批繡娘,手藝倒是不錯,太后娘娘若是喜歡,趕明兒臣妾就讓內廷司也制一身出來,孝敬您。”
“不必了,哀家吃齋念佛的,樸素慣了,這些華服錦衣的便不招惹了。”
宜皇貴妃還想再說些什么,卻見皇帝擺了擺手。
隨后便說道。
“好了,開宴吧。”
顯然是不想在此事上多費口舌。
見此,宜皇貴妃也就沒多說什么,躬身說道。
“是,皇上。”
隨后看了一眼總管全福,宮宴便開始了。
眾人落座,歌舞四起。
美酒佳肴,推杯換盞。
除夕夜宴上該有的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著。
宗親們熱熱鬧鬧,朝臣們面帶笑色。
唯獨皇帝冷眼旁觀著,不動聲色。
歌舞的節目,一個賽一個的精彩紛呈。
尤其是那一首水調歌頭的曲子,唱的婉轉動聽。
那歌姬也生得極美,一看就是用了心思打扮的。
只可惜,落在皇帝這里,卻毫無波瀾。
“好,唱的真好!如此好聽的歌聲,許久都未曾聽到過了呢。”
開口的是一有些胖的老王爺。
人瞧著有些酒肉上頭,盯著那歌姬的眼神也是透露著色意。
可惜,神女有夢,襄王無意。
眼見皇帝連多一眼都沒有給到自己頭上。
于是那歌姬眉眼間帶了哀傷,即便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好退場。
錯失了一個躍龍門的良機。
歌姬下去了,自然是要舞曲。
但是還沒等那些舞姬們出來呢,就見四王爺姍姍來遲。
今日的他一身戎裝,看上去不像是來過除夕宴,反而是來挑事頭的一般。
見他這般進來,皺眉的有,擔心也也有。
西北侯還如往常一樣,稱病未出。
因此朝中的武將,全都在四王爺之下。
宜皇貴妃瞧見了,心里頭便有些不悅。
這四王爺明顯站的是五皇子的隊,如今一身彪炳的走進來是什么意思?
頓時眼中的光彩就寒了幾分。
立刻出言問詢道。
“四王爺,今日乃是除夕宮宴,您遲到也就算了,為何還一身戎裝?這不是明擺著不將陛下放在眼里嗎?”
若是旁人,被宜皇貴妃這么又栽贓又嚇唬的,只怕腿都有些軟了。
可惜,來人卻是四王爺。
只見他龍行虎步的就走上殿前。
全然不管宜皇貴妃說什么,對著皇帝和太后便行禮起來。
“老臣見過皇上,見過太后。”
“四王叔請起吧。”
“謝皇上。”
見四王爺沒將自己放在眼中,宜皇貴妃的氣愈發堵了。
“今日除夕宮宴,老臣并非故意姍姍來遲,原本都出府了,結果卻碰見一事,不得不耽誤至今,至于皇貴妃娘娘所說的一身戎裝,不將皇上放在眼里,這就是惡意構陷了。”
隨后那四王爺就調轉了矛頭對著宜皇貴妃徑直發難便說道。
“娘娘,老臣可不是那糊涂之人,剛在御前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您不是想問老臣為何一身戎裝,還姍姍來遲嗎?那是因為,老臣抓了個惡意構陷他人,下毒不成反而想放火燒死善堂民眾的賊子,所以才來晚了。”
聽到這一句,宜皇貴妃的心中頓時漏了個節拍。
想起臨出門前,迎霜回她的那一句話。
總不會這么倒霉,四王爺所抓之人就是阮鳴吧。
忍不住輕輕咽了咽口水,當即就垮下了臉,企圖將此事按下。
“四王爺,今兒可是大好的日子,翻過去便是皇上登基的第二十年,如此日子,您也要破壞氣氛嗎?什么賊人不賊人的,說出來怪可怕的,即便是他有問題,也當推后到元宵佳節之后再行處置不是?”
她說的自然是有一定道理。
可惜,四王爺卻不是個按常理出牌之人。
皮笑肉不笑的就朗聲說道。
“老臣正是因為知道過了今夜是什么日子,所以才趕著來將此事了結,為的就是讓一切惡勢力都歸咎在今日,不壞明年。”
一句話,懟得宜皇貴妃無話可說。
林晚意在后頭聽著,心里頭也不免為四王爺和外祖父一家擔憂。
如今的場面上,一旦鬧開,自然是宜皇貴妃會吃罪些。
可若是加上一直未有動靜的西北侯和柳家,那就難說結果會是什么樣的了。
萬一,惹得他們撕破臉鬧騰起來,那豈不是連皇權都有可能受到挑釁?
想到這里,就忍不住的看向了皇帝的身影,頗為擔心。
此刻的皇帝,感受到了身后來自林晚意的注視。
他也想回頭去看看,安撫她一二。
但現在的局勢容不得他將情愛放在身前。
只好,正視著前方,便頗有威儀的開口問道。
“四王叔,你說的什么賊人?朕倒是想看看,朕統治多年的大魏,竟還有如此猖狂之徒,敢對百姓下手?即刻提上來就是。”
聽到皇帝如此說,宜皇貴妃的心頓時涼了大半。
等見著來人一身是血,下巴頦也被人打斷了以后,她連咽口水的力氣都沒了。
因為那人正是她身邊的第一得力之人——阮鳴。
有那眼尖的,一下子也認出來了。
于是背后就生了冷意。
莫不是這一大圈的繞下來,就是為了今日?
那些個沒站隊的,此刻慶幸不已。
而那些已經站了隊的,頭上的汗已經細細密密的冒了出來。
還不等他們有什么反應呢,就見四王爺已經開口說道。
“啟稟皇上,幾個月董家曾送過些米面糧油還有藥材去善堂,當時還引得不少朝中大臣之家也爭相效仿。誰知事情才過去不到兩月,便出了事。”
“至于是什么事,想必在場的諸位,比本王還要清楚些。那些善民用了董家送去的東西之后,陸陸續續的便出現了問題,而皇上也派遣了宮中太醫去瞧,花了好大的力氣才讓此病沒有呈現出蔓延之勢。”
“原本大家都以為是不是東西出了差錯,而流言蜚語的也在京中一度盛行,可沒想到,這背后竟然卻是有人從中作梗,在董家所送出去的藥材之中,投了一名喚烏頭金的劇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