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九十三、刷功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三、刷功德

九十三、刷功德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5日  作者:陽小戎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陽小戎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雙峰尖。

曾經兩座山峰間的低凹峽谷,已被開鑿出一條水道,

新鑿的水道正通向前后兩側的潯陽江水。

眼下,水道已經打通,浩浩蕩蕩的黃沙江水涌進水道之中,聯通潯水南北。

巍巍壯觀。

一座新開辟的碼頭坐落在這條水道起點的黃金位置,

與往日施工時的游人稀少、工匠埋頭干活的冷清相比,今日一早,新碼頭熱鬧了起來。

不少來自潯陽城的車隊,停滿了渡口外的官道。

觀摩的人群如同開鑿出的新水道內的滔滔江水一樣涌入,

其中有商賈富人,有士人游子,有江州大堂官吏,亦有留駐還未撤離的工匠民夫。

翹首以盼。

這是這兩日,潯陽城內津津樂道的一件大事。

江州長史歐陽良翰,大力推行的雙峰尖開鑿營造,今日竣工。

聽說扭轉了潯陽江的洶涌水勢。

用城內一些懂行之人傳出的話說,以往困擾潯陽城的水患,算是斷絕,星子坊等地勢低矮的里坊,不用再被季節性的水患困擾。

潯陽城百姓們,或是單純好奇敬仰,或是與有榮焉的見證歷史,或是頭腦精明看見商機、小販跑來擺攤等等原因,紛紛前來圍觀。

聽聞今日上午,江州大堂會舉辦剪彩禮。

江南地界自古被水患憂擾,在江南民間,洪水之患本身就帶有怪力鬼神的迷信色彩。

百姓自然對與折翼渠一樣,能杜絕水患的雙峰尖營造感到新奇敬畏。

另外,不少百姓也想見見那位有治水之才的江州長史,

這位傳聞兩袖清風、俊朗非凡的年輕長史,自上任以來,便在潯陽城百姓眼里頗具傳奇色彩:

本就是名揚天下的正人君子,因為頂撞了當朝女帝,被貶至窮山惡水的江州龍城縣,

這也是此前江州百姓們公認的窮鄉僻壤,臨近神秘的云夢澤,水患最為嚴重。

卻不曾想,上任竟一年不到就交出來折翼渠這份顯赫政績,根治龍城水患,得到龍城百姓十里相送……上一個這樣的猛人,還是當朝宰相的狄夫子。

如此履歷,自然一上任就備受矚目,為潯陽百姓津津樂道,和不太被關注的王姓刺史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最近牯嶺之戰的大勝,也化解了江州之困,洪州匡復軍的退卻,給了潯陽城暫時的安全,士人游子、百姓商賈們也有了心思出門。

今日上午即將舉辦的剪彩禮,一時間吸引了小半座城前來圍觀……

新碼頭所在的這一側,雙峰尖東、西兩座主峰之一的西峰山頂,正有一座新修的亭子坐落。

雙峰尖的這兩座主峰并不高,不過也能俯視下方的潯水風景,算是視野極好,一覽無余。

而眼下,上午的剪彩禮還沒有開始,山頂亭內已經聚集不少人影。

時維九月,秋意漸濃,清晨的寒意頗重,朦朧的早霧彌漫在綠葉稀疏的林木間。

來到亭子的眾人,不久前上山走山路時,被青草的露水打濕了衣擺。

九月正是登高的好時節,秋高氣爽的風景遠大于寒意濕衣的糟心,從潯陽王府出發前來的離閑一家也沒有在意,左右探望,滿臉興趣,至于其他人,則是早已習慣。

亭內,齊聚眾人,正圍在石桌前,享用早膳。

歐陽戎、謝令姜。

甄淑媛、葉薇睞。

離閑一家人,與王府丫鬟。

還有善導大師、秀發這對師徒。

刁縣令不在,龍城那邊已經奪回,他早早返回龍城,處理千頭萬緒雜事去了,也是怕耽誤時間,防止阿青、柳母那邊出事。

善導大師和秀發,則是繼續留在潯陽城,等待東林大佛的建造。

今日大伙都來了。

燕六郎本來也在,不過山下渡口剪彩禮的事需要他主持,剛喝幾口熱粥,便忙不迭下山去了。

“抱歉帶你們來這么早。”歐陽戎開口。

離閑接過韋眉遞來的粥碗,笑道:

“沒事,正好當做踏秋,九月登高,時節正好,說起來,好久沒出城了,今日是個好天氣。”

離大郎轉頭,眼神好奇的看著山下的新鑿水道:

“檀郎忙這么久,這雙峰尖總算是開鑿成了,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發現,真不容易啊,估計也就檀郎有此耐心,推行此事。”

抿了幾口糯米粥,離裹兒把碗遞還給彩綬,站起身,目光投向更遠處的對岸。

那兒有一座座隱隱可見雛形的石窟。

“歐陽良翰,那里就是給祖母建造東林大佛的地方?”

歐陽戎點頭:

“嗯,主石窟已準備就緒,東林大佛要開建了,今日妙真、容真她們也會過來檢查。”

離裹兒又問:“旁邊那些多余小石窟呢?”

歐陽戎笑了笑:

“給富裕的佛寺或大香客準備的,只建一座大佛多沒意思,要建就建多點,這叫百花齊放。”

離裹兒若有若思:“原來賺的是佛門的銀子。”

歐陽戎失笑,眨眼說:

“分明是在做大善事,江南的名剎古寺這么多,匡廬山里也有不少,總不能讓蓮花凈土宗獨占鰲頭,

“潯陽石窟就在這條黃金水道的兩岸,堪比最好的弘揚佛法的佛跡,想必各宗名僧們都不甘寂寞。”

說完,他轉頭看向善導大師:

“不過大慧高僧放心,雙峰尖石窟里最大的佛像,最好的位置,只能是東林大佛,旁邊的那些石窟,算是添頭。

“況且,一枝獨秀哪有意思,爭妍斗艷才是春。”

謝令姜淺笑接話:

“好一個各取所需,雙贏之策。

“在雙峰尖開鑿潯陽石窟,這么多石料要運,需要用工,工位的需求能反哺潯陽城內討營生的百姓們,

“大佛石窟還能吸引香客游人,促進潯陽商貿繁華。

“而且等到新渡口這邊熱鬧起來,以后又能帶動潯陽城外擴向西,接壤雙峰尖……”

她如數家珍。

離閑等人含笑點頭。

善導大師撫須道:

“還是明府厲害,東林大佛落在此地甚好,過往的船隊游客,都能沐浴在咱們蓮花凈土宗佛光之下。”

老僧語氣滿意。

亭內氣氛一時間其樂融融,

但卻不見大師兄應聲說話,謝令姜好奇回過頭,立即發現某人正在一聲不吭的低頭偷吃腌蘿卜,

下筷,那叫一個快準狠。

“師兄你……別夾了,等等我……”

俏目一瞪,謝令姜趕忙纖筷戳入,與其“交鋒”。

善導師徒倒是有眼力見,這次前來潯陽城逃難,沒送什么重禮,而是帶了幾罐腌蘿卜。

歐陽戎、謝令姜甚是滿意。

只不過兩個吃貨,自然是競爭關系。

“檀郎慢點,和綰綰爭什么,真是的……”甄淑媛玉手拍了拍歐陽戎手背。

“嬸娘偏心。”

歐陽戎嘆氣,放下筷子,看了看像斗勝公雞一樣開心的小師妹,啞然失笑。

“檀郎,既然有多余的石窟,那本王也捐一座佛像吧。”

離閑與韋眉商量了一下,轉過頭來,認真說道:

“本王身為名義上的督造使,捐座佛像為母皇祈福,形式,就挑這蓮宗的佛像建吧,至于規格,比東林大佛低一些就行,不逾矩。”

“呃……”

歐陽戎看了看離閑一臉誠懇的表情,還有旁邊抿嘴噙笑、毫無異議的韋眉。

他想了想,點點頭,嘀咕了句:

“也行,如此一來,有王爺帶頭,應該能吸引不少狗大戶吧。”

不多時,眾人用完熱粥早膳,看了眼天色,眼見時辰快到,便立即下山。

山路上,謝令姜上下打量了下大師兄,忍不住問道:

“大師兄,今日這剪彩禮是你要求江州大堂辦的?”

“嗯。”歐陽戎點頭:“不過王大刺史、朱凌虛他們沒來。”

離裹兒淡淡:“伱可不像是好大喜功之人。”

歐陽戎笑了笑,沒說話。

總不能說,只是想刷一波功德值吧。

此前血色福報的事,讓歐陽戎有了些危機感。

功德塔內的千余功德值,總覺得不保穩,

一旦急需,或者有福報兌換,缺功德值怎么辦?

這次舉辦剪彩禮,有些高調的展示雙峰尖營造,確實和歐陽戎以往的低調風格不符。

不過歐陽戎在摸清楚了小木魚的邏輯后,只好厚臉皮來一次剪彩禮了。

有時候,你不宣傳,別人確實不知道你干了些什么。

畢竟今年也沒個水患,來驗證下雙峰尖開鑿的效果,只好出此下策,先攢一波功德了。

眼下耳畔絡繹不絕的清脆木魚聲,倒是證明這個法子不錯,比低調被動好得多。

同時也證明,他在潯陽城百姓們心中,確實算是干實事的,而且信譽不錯。

但與漲功德相比,歐陽戎覺得這一份信任尤為可貴。

眾人下山而去。

上午的剪彩禮,如期舉辦。

流程如常,不過歐陽戎倒是見到了除了妙真外的容真,

說起來,距離那日西城門外初次見面,已經快一個月沒見到此女了。

不過她還是老樣子,面無表情,一張臉冷冰冰的。

跟來歐陽戎身后的葉薇睞,身子驟然緊繃,一雙藍眸冷冷的注視這她。

對于小丫頭的目光,容真不以為意。

雙峰尖的開鑿通水,容真也不太感興趣,

只見,她的眼睛直正直盯著江水對岸的巨大石窟,直接問道:

“東林大佛,選址此處?依山傍水而建?”

“沒錯,符合金生水的地勢。”

歐陽戎點頭:

“當下,雙峰尖已經開鑿完畢,新渡口也建好,方便運輸石料、器材,不日就開始大佛修建,女史大人稍安勿躁,很快的。”

容真轉頭看了看遠處的潯陽城頭,又瞧了瞧石窟,掐指一算,蹙眉回頭:

“為何不建在城中。”

歐陽戎自若道:

“城中無地可建,選址方面,是在下精挑細選,女史大人可以在潯陽城內外逛一逛、找一找,若有更好,盡管說來,不過總不能是拆城中房子吧?

“是難不成想陛下背罵名?此事萬萬不可。”

歐陽戎語氣調笑,容真卻聽出了堅定底線。

宮裝少女皺眉不語,冷目盯著歐陽戎。

歐陽戎聳肩:

“女史大人能不能別打啞謎,若是哪里不滿意,或者有什么選址禁忌、需要注意的,請務必說來。”

容真抿唇,也不知道在思量什么,置若罔聞。

歐陽戎有些無語:

“女史大人,不說話,干瞪著人,有何用。不給準話,那就當你默許了。”

容真忽然轉身,

離開前,冷冰冰丟下一句:

“先這樣吧。”

“好,女史大人慢走。”

歐陽戎噙笑擺手。

待容真、妙真等人的背影走遠。

他臉上笑容漸漸收斂,

歐陽戎平靜看了眼對岸最大的那個空蕩蕩石窟,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造像了。

“果然有蹊蹺,這座大佛看來沒這么簡單,否則建哪里不是一樣,何必如此麻煩,這個容真,定是有話沒說完。”

他抿嘴,自語了會兒。

而且這次東林大佛的規格很高,洛陽那邊司天監的人會全程跟進指導,

接下來,自己說不定要經常和容真、妙真打交道。

一想到這,歐陽戎略感頭疼。

上午的時間很快過去,剪彩禮散去。

歐陽戎帶著甄、葉等女眷,還要小師妹、離閑一家人,在新渡口登上舟船,準備返回潯陽城。

他準備回去后,立馬去功德塔內瞧一瞧,堪堪這一波漲了多少功德值。

就在這時,燕六郎的身影匆匆趕來:

“明府。大堂那邊收到了朝廷最新公文。”

“是什么公文,這么著急。”謝令姜好奇。

歐陽戎接過公文,垂目瀏覽,面對眾人好奇目光,燕六郎皺眉說道:

“江州道行軍大總管的人選已定,陛下封魏王為江州道行軍大總管,命其全權主持西南討伐事宜,組建征討大軍,即日南下!”

氣氛頓時寂靜。

哪怕此前王冷然借助朱凌虛倒戈大勝后,謝令姜、離閑等人已經隱隱猜到這點。

但是眼下徹底落實,還是讓人有些默然。

歐陽戎抬頭,輕笑說:

“除了這意料之中的事,還有件有意思的,那位朱大都督,參了我與王爺一本,果然,咬人的狗不叫。”

眾人頓時皺眉。


上一章  |  不是吧君子也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