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366章:鎮,博壓也,貴重沉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6章:鎮,博壓也,貴重沉穩

第366章:鎮,博壓也,貴重沉穩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03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歷史上被廢的皇后并不少,畢竟那么多皇帝呢,皇后就更多了。

但無過被廢的皇后卻不多。

從第一個無過被廢的西漢薄皇后到漢光武帝劉秀的第一任皇后郭圣通,胡善祥算得上是第三個。

至于唐玄宗的王皇后那樣的是屬于被嫁禍了,不算在此內。

在封建時代,尤其是儒家盛行的朝代,在明面上你可能就只是想要說一個人的壞話都得先列舉一個人所犯的錯誤,無論是大還是小。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別提皇后了。

從被選入宮闈成為太孫妃開始,胡善祥就從未犯過任何錯誤,如果硬要說她有錯,那也只能說她一連生了兩個女兒,沒能給宣德皇帝生下一個嫡長子。

但,這不是過錯,最起碼到現在為止還不是。

宣德皇帝連三十歲都還沒到,正值壯年,正常來說本不是應該為子嗣擔心的年紀,這所謂無后的過錯自然也扣不到胡善祥的頭上。

當然了,這說的是表面上的,真實的情況并不能從一而論。

哪怕,誰都知道宣德皇帝自從被自己的堂弟軟禁之后很需要一個嫡長子,但那也不是能夠搬到臺面上來說的。

所以,人們對宣德皇帝廢后一事的實際原因和所謂的內情開始感興趣,所謂的實情更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宣德皇帝是著急了,因為自己的堂弟實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他極有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戰勝他堂弟的機會了,所以他只能從禮法上下手。

最起碼,有了皇子,再廢了無嗣的皇后,這個原本是庶長子的皇子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嫡長子。

當年的建文帝不就是這樣成了嫡子,并且繼承了皇位的嗎?

也有人說,宣德皇帝是在趁機發泄。

眾所周知,現如今大明的皇后胡善祥和吳王世子朱瞻壑的世子妃胡善淑是親姐妹,朱瞻基和朱瞻壑他們不僅是堂兄弟,也是連襟。

因為對朱瞻壑的恐懼和厭惡等負面情緒,在加上這層特殊的關系,讓宣德皇帝將那些負面情緒都發泄在了皇后胡善祥的身上。

廢后,不過是趁著孫貴妃誕下龍子后找的一個借口罷了,實際上是宣德皇帝為了發泄他那打不過自己堂弟,但卻又無處發泄的怨恨。

諸如此類的說法有很多,還都是從各種不同的方面分析的,但也有很多不著調,甚至是離譜至極的說法。

有人認為,孫貴妃所誕下的孩子其實并不是皇子,也就是說不是朱瞻基的孩子,而是朱瞻壑的。

畢竟,現如今從皇宮到順天府乃至整個大明都在吳王一脈的掌控之下,如果真的是宣德皇帝的孩子,那他沒有理由能夠活到順利降生。

所以,就有人認為這都是吳王一脈在背后搞鬼,想要借著孫貴妃的肚子,戴著皇子的帽子,實際上卻是朱瞻壑的孩子,目的就是為了皇位。

總之,說法很多,有靠譜的,也有不靠譜的,還有離譜的。

但這些,似乎對宮中都沒有什么影響。

廢后一事,很快就在禮部通過了,這個沒啥好說的,畢竟現在整個朝廷中,可能除了皇太后張氏之外,其他的人無論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基本都是心向吳王一脈的。

不過,這事兒在張太后那里顯然是不可能那么簡單就通過的。

養心殿。

面對這么大的事兒,張氏沒有去找自己的兒子,因為她知道沒有用,而且她現在已經被自己給困住了,她得先說服她自己。

廢后,從禮法上是說不通的,因為胡善祥沒犯什么錯,無過廢后,這事兒肯定是要被史官在史書上記一筆的,這對整個朱氏皇族來說都不是好事兒。

但是從心底的想法來說,她又想這么做。

原因很簡單,她的確是皇太后,她的確是想要讓大明吏治清明、國力強盛,她的確是想在百年之后給自己公公和丈夫帶去一個大明依舊,甚至是空前強盛的好消息。

但是,她也是一個母親。

從皇太后的角度出發,從她公公和丈夫所留遺愿的角度出發,她應該將這件事給打回去,讓一切維持原狀。

但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出發,她應該將那個代表著皇權的大印蓋上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的兒子,也為自己的孫子求得一線生機。

看著自窗外照射進來的陽光,張氏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陷入了長久反復的糾結當中。

但此時,也有人和她的心情恰恰相反。

仁壽宮。

朱瞻坦和朱瞻垐看著自己的父親,心中有萬般疑問。

“行了,別看了。”朱高煦敲了敲桌子。

“自己想,給你們三天時間,想不通再來找我。”

互相對視了一眼,朱瞻坦和朱瞻垐兄弟倆這才轉身離開,但他們的表情仍舊是帶著濃濃的疑惑。

看著自己兩個兒子的背影,朱高煦若有所思。

瞻垐沒看出來,這個是肯定的,因為他還沒啥經驗,里面的彎彎繞繞又多,這是很正常的。

廢后一事,看似是一件對朱瞻基有好處的事情,但實際上卻也并非如此。

最起碼,不全都是這樣。

廢后,而且還是無過廢后,這肯定是會對朱瞻基的名聲產生很大影響的,而一個皇帝最忌諱的就是這個。

除此之外,如果朱瞻基真的是想把希望寄托在一個孩子的身上,那就真的是想瞎了心了。

一個孩子而已,如果真的想,有的是的辦法,想要取得勝利,哪怕是取得優勢,對于朱瞻基來說都得從正面來。

至于他為什么會放任這個孩子出生……

如果說當初在朱瞻墉和朱瞻墡的事情上,他的猶豫是正確的,那現在在這件事上的猶豫就是相反的。

當初,如果不處理好張太后那邊就開始處理朱瞻墉和朱瞻墡,那極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皇帝一脈的絕地反攻,而且還是不惜代價的。

但在這件事上,只要做,那就不會有錯。

一個尚在腹中的孩子,沒人能確定是男是女,就算是男孩也不過是一個庶子,張太后也不會對此說些什么。

畢竟,對于當年的燕王一脈來說,嫡子的這個身份實在是太重要了,重要到了直到現在,他們仍舊為此而糾結。

當然了,這一切都建立在孩子尚未出生的情況下才行,現在孩子出生了,朱高煦就不能像當初那樣無所顧忌了。

孩子沒出生,張太后不會說什么,但現在孩子已經出生了,還是個男丁,那就不能隨便動了。

想到這里,朱高煦下意識的抬起頭,朝著仁壽宮門口的方向看去。

那里,是清寧宮的方向。

清寧宮。

朱瞻基一掃往日的頹廢,臉也洗了,胡子也刮了,現在正抱著自己的兒子,神采飛揚。

“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嗎?”

張太后的聲音響起,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過去。

“想好了。”朱瞻基抱著孩子來到了自己母親的身邊。

“我想取一個鎮字。”

“哪個鎮?”張太后愣了一下。

“鎮壓的鎮。”朱瞻基臉上的笑容不曾斷過,一邊看著孩子,一邊給自己的母親解釋。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也是天下的根基。”

張太后看著面前神采飛揚的兒子,臉上的表情有些復雜。

原本,她以為因為這個孩子的降生,自己的兒子將不復往日的頹廢,最起碼能夠恢復以往的樣子。

但現在,她發現自己錯了。

朱家人起名是有規矩的,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

朱元璋兒子的名字全都是與木相關,比如朱標、朱樉、朱和朱棣等等,后來他更是給每個兒子都定下了世系。

如太子朱標的后代就是以“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燕王朱棣一脈則是“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按照規矩,再結合朱瞻基給出的鎮字,這個孩子的名字就是朱祁鎮。

一個鎮字,一個鎮壓,讓張太后徹底看清了自己兒子的想法,也堅定的她內心的想法。

皇帝有了子嗣以及無過廢后,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大事兒,不僅所有大明人都會議論,同樣也會被所有人重視。

同樣的,這種消息也自然是會被急上加急的送去給朱瞻壑這個當今大明最大的功臣,以及話事人。

但是,在這個時代,消息的傳遞是需要時間的,而且此時的朱瞻壑可能也沒有時間去管這些。

君堡。

走在君堡的大街上,看著這個歐洲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城市,朱瞻壑的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拿下君堡的過程很是順利。

西西里王國和教廷的十字軍被阻攔并且困在了馬爾馬拉海上,現如今是進不能援助君堡,退也做不到后撤,可以說是進退兩難。

再加上君堡內部的混亂,這個號稱最難以攻破的城池就這么落入了朱瞻壑的手中。

現如今,君堡已經不復往日的樣子,整座城市都充斥著一股低落的情緒,因為這里遭到了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洗劫。

因為朱瞻壑的放任,世子護衛和烏斯藏都司軍還好說,畢竟都是跟朱瞻壑時間很長的將士們了,知道朱瞻壑不會虧待他們。

所以,哪怕是朱瞻壑放話說任由他們隨意掠奪,他們也沒有很過分。

但那些阿三就不一樣了。

他們本就是窮怕了,還是一直被欺壓的那種人,現如今角色反轉,他們的本性就暴露無遺了。

甚至,就連朱瞻壑明確的表明了君堡中的人口無論男女都要歸大明的意思之后,這些阿三仍舊會管不住自己的褲襠。

為此,朱瞻壑不得不殺雞儆猴,拿一部分帶頭的人示威。

但是,朱瞻壑認為這種勢頭其實是很好的,對于他來說是一種一舉兩得的事情。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