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316章:第三個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6章:第三個人

第316章:第三個人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4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求推薦求收藏)

朱瞻壑沒有殺任何人,不管是張升還是脫歡,哪怕他有足夠的理由。

帶著脫歡,帶著張升,也帶著自己的世子護衛和烏斯藏都司共計近十萬大軍,朱瞻壑浩浩蕩蕩地朝著西安府進發。

朱瞻壑是要在西安府轉水路,在黃河上坐船進入運河,再前往順天府。

黃河雖然不適合航運,但那只是相對于大噸位的船只來說的,這個時代的木船沒什么問題,而且也不載貨。

唯一的問題是,十萬大軍,有些多了。

想帶著這十萬大軍一起走,那最少要一百多條船,眼下的長安不再是漢唐時期的都城,水運不說是廢棄,但也是差的太多。

而且,想要短時間內征調一百條船,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調船和調車可不一樣,車可以從四面八方調,但船只能從沿河兩岸調。

不帶烏斯藏都司的人進京?朱瞻壑可不想這么做。

眼下,自己的那個堂兄已經要置自己于死地了,而且作為皇帝,他甚至將火炮都給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的瓦剌,還有什么是做不出來的?

就在朱瞻壑準備放棄便捷的水路,帶著所有人走陸路的時候,一個……不對,是一群,一群意想不到的人找到了他。

晉商。

說到晉商,朱瞻壑是沒有任何好感的,因為他很清楚歷史上的晉商在明中期到明末的這段時間都做了什么。

這么說吧,明朝的滅亡是體制的崩壞、是腐儒的貪婪、是昏君的不作為,同樣也是商人的沒有底線。

在明末,晉商是首當其沖的賣國賊,他們向女真兜售了大量的糧食、武器、鎧甲等等本不應該給外敵的東西。

在最初的永樂七年,朱瞻壑第一次肅貪的時候主要目標是東南海商,但當時也有相當數量的晉商被拔出蘿卜帶出泥。

不過當時的明面上倒是沒有任何一個晉商的名字。

而現在,他們主動找到朱瞻壑,要為朱瞻壑調集船只。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朱瞻壑很清楚晉商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他并不在意,也樂意許下空頭支票。

但同時,他心中對這個時代的商人的厭惡也更深了一些。

任何人都是有好有壞的,商人也是如此,但以朱瞻壑自己的經歷來看,他只能說古代一直重農抑商、說商人重利輕義不是沒有道理的。

渭水碼頭。

朱瞻壑看了一眼在碼頭外等著的晉商,招了招手,讓朱凌帶著世子護衛先上船檢查一下,而他則是趁著人群涌動,自己的身影被遮擋時,一把拉過了丹巴旺堆。

“我帶三萬人先走,剩下的人交給你。”

“記住!一定要小心!這些人沒安好心!”

“是!”丹巴旺堆心下一凜,很是慎重地點了點頭。

人影攢動,被人群遮擋的朱瞻壑再次露面,丹巴旺堆站在朱瞻壑的身后,很是恭敬。

就好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約莫一炷香的時間過后,朱凌等人檢查完畢,確認所有船只都沒有任何問題后,朱瞻壑開始帶人登船。

丹巴旺堆站在碼頭,帶著七萬余人,目送朱瞻壑離開。

只不過,沒人看到的是,碼頭外的一座酒樓的三樓,一個人正死死地盯著離開的船只。

是夜,渭水碼頭外的酒樓里。

調集能夠承載七萬余人的船只,這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晉商的確是有錢,也有調集船只的人脈,但就算是能夠立刻聯系到足夠數量的船只,等船只過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酒樓三樓,兩個人站在窗邊,看著碼頭上的烏斯藏都司將士。

七萬多人,想要找個過夜的地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常來說,軍隊一般都是要在城外過夜的,但他們明日還要搭船離開,往返是一件很擾民的事情。

索性,丹巴旺堆就帶著人在渭水碼頭駐扎了。

反正,他們明天就走了,而且封建時代的晚上是有宵禁的,不會影響到普通的百姓。

“能行嗎?”

在安靜的夜晚,這種突兀的說話聲顯得格外大聲,但因為沒什么人,再加上距離過遠,倒是沒有多大的反應。

“沒問題的,我今天白天特意觀察了一下朱瞻壑的世子護衛是怎么檢查船只的,如果這個丹巴旺堆和世子護衛的檢查方式一樣,那就能夠混過去。”

“那應該就沒問題了,丹巴旺堆是烏斯藏都司的人,平日里根本就接觸不到船,他應該就是有樣有學的跟著朱瞻壑的世子護衛檢查。”

“那就早點兒睡吧,明天……怕是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黑夜,重歸寂靜。

時間不會因為任何人而停止,誰也不會知道明天會是個什么樣子,哪怕明天有些事情會按照某些人的設想發生。

但有些事情,也會按照另一些人的設想而發生。

皇宮,坤寧宮。

洪熙皇帝駕崩還不到一年,這一年還是洪熙元年,所以哪怕如今已經是皇太后了,但張氏仍舊居住在這坤寧宮中。

等到明年,就是朱瞻基的宣德元年了,到時候這坤寧宮就得易主了,到時候張氏去哪里居住還尚未可知。

在后世人的印象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慈寧宮是皇太后的寢宮。

但實際上,現如今的順天皇宮還沒有慈寧宮,后世廣為人知的慈寧宮是建于嘉靖十五年的。

不過,現在想這些還太早,因為這不是現在應該考慮的問題。

張氏跪在地上,面前是一個小小的佛龕,上面擺放的是她的公公和丈夫的靈位。

佛龕和靈位一塵不染,香爐中的香是新進的,甚至就連香爐周遭的煙漬都被擦得干干凈凈。

張氏從來都不是個信佛的人,但現如今的她已經成了一個虔誠的信徒。

想想看,無論是朱瞻壑還是朱瞻基,他們二人的母親似乎都有著相似的經歷。

都從沒有信仰,變成了現如今的虔誠信徒。

而現在,張氏心中充滿著祈求,祈求著也不知道到底存不存在的諸天神佛能夠聽到她的訴求。

她的兒子已經變了,現如今她已經管不住這個曾經聽話且孝順的兒子了,所以他只能祈求。

祈求漫天神佛能夠聽到她的訴求,祈求自己的公公和丈夫能夠泉下有知,祈求明天慢一點到來。

然而,時間從來都是不留情面的,它帶來了一切,也帶走了一切,從不為任何人的意志所加快,亦或者是停留。

聽著外面聲音,張氏的身體微微一顫。

天,亮了……

昨天因為老家有急事,回去了一趟,缺的更新會補,一會兒最少還有一更,多的話兩更,剩下的明天補。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