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306章:世間萬般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6章:世間萬般人

第306章:世間萬般人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0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在還未暖熱的洪熙年號下,幾乎所有人都在談論著這兩年發生的事情,尤其是皇家的事情更是讓人樂此不疲。

有擔憂的,有看熱鬧的,也有無所謂的。

但不管怎么樣,朱高燧謀逆一事,再怎么說也是引起極大影響的,可和遺詔一事相比,那就相形見絀了。

和一開始的朱高燧一樣,所有人都不明白如今的皇帝朱瞻基為什么會這么做。

然而,隨著一封詔令,所有人的疑惑都解開了,同時也將他們帶入了更深的疑惑之中。

趙王朱高燧,勾結太宗皇帝宦官黃儼,私藏遺詔,企圖伺機以此為契機,裹挾吳王一脈起兵造反。

然,幸得先皇英明,覺察趙王之不軌,改封其封地至沈陽府,方杜絕了其裹挾吳王,以遺詔為要挾逼反之舉。

現,趙王起兵謀逆,實為倒行逆施之舉,奪其爵,廢為庶人,發配奴兒干都司兀的河衛。

這道詔令,不僅讓百姓感到震驚,就連朝中上下的官員貴族聽了都感覺心驚膽戰的。

黃儼,的確是太宗皇帝時期的宦官,而且還很得太宗皇帝的信任,曾先后兩次任司禮監太監。

司禮監,和明朝中后期掌握極大權力的司禮監不同,現在的司禮監其實就是掌管宮廷禮儀、命婦朝賀等事情的。

但是,他們有一項工作很重要,而且也在這次所謂的遺詔事件中被人們所重視。

紀事奏御。

所謂紀事奏御,其實就是記錄一些重要事情,傳遞奏折文書等職責,而大明的太祖高皇帝和太宗皇帝都是嚴禁太監讀書的,所以他們負責這樣的事情也不需要擔心什么。

想到這里,所有人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了事情的“真實”經過。

太宗皇帝臨終前定下遺詔,卻被和趙王勾結的宦官黃儼所攔下,意圖憑著這封“吳王靖難”的遺詔,裹挾吳王一脈起兵謀逆。

但是事情敗露,被先皇洪熙皇帝察覺,這才將自己親弟弟的封地由漳州府改為沈陽府這個極寒之地。

趙王見事情敗露,自知遲早會被清算,就趁著此次洪熙皇帝駕崩,起兵謀逆。

事情發展到這里,所有人“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么個經過,這才導致事情有了這樣的發展。

但明白了歸明白了,人們還是對朱瞻基的決定感到……顫栗。

趙王謀逆,奪其爵、廢為庶人這些沒什么,這可以說是皇室宗親謀逆失敗之后要經歷的固定流程了,但流放兀的河衛這一條實在是有些……

太狠了。

兀的河衛是什么地方?是現在大明疆域最北,而且還是不能實際掌控的地方。

不過這個不能實際掌控指的不是之前對兀良哈三衛那種的羈縻統治,此前建州衛謀逆,聯合了海西女真和北山女真,最終被朝廷全部清剿。

這兀的河衛就是北山女真所在的地方。

不能實際掌控,說的是大明現在還沒有給那邊派遣官員,因為那里是比黑水河(黑龍江)更北,甚至比薩哈林(庫頁)島更北的地方。

在眼下的年景,沈陽衛都可以被算作是苦寒之地了,兀的河衛這種地方是個什么鬼樣子就不言而喻了。

把趙王流放到那里,那是明擺著讓趙王去死的。

所以,有人覺得朱瞻基太狠了,此前洪熙皇帝登基的時候,將趙王封地改為沈陽府,人們就已經覺得夠狠了,現在直接流放兀的河衛……

雖然沒像當初的谷王謀逆那樣直接就沒信兒了,但和那個有什么區別呢?

但是,要真說起來,狠嗎?

私藏遺詔、意圖裹挾吳王一脈起兵謀逆,這種行為不管是放在誰身上、放在哪里都是不能被原諒的。

自己起兵反叛,和親族刀兵相向不說,還想裹挾著為大明開疆拓土,打下可以說是萬里江山的吳王一脈。

所以,也有人覺得這個結局并不算是過分,甚至還有些輕了。

要知道,萬一他成功了,那給大明帶來的就不只是一場持續時間不過月余的戰爭了,而是全方面的內亂。

想到吳王一脈現如今的實力,再想想吳王一脈和朝廷刀兵相向的局面,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然而,還沒有等到他們驚訝,另一個消息的傳出讓所有人都驚掉了下巴。

吳王世子朱瞻壑,自巴爾喀什湖和古絲綢之路進入東察合臺汗國,而目的地是……

順天府!

萬安街。

其實作為以元大都為基礎、以應天府為藍圖設計和建造的順天府,這里的萬安街和應天府的萬安街一樣,都是這座城里最……嗯,落后的街道吧。

但是今天,在這個萬安街,卻聚集了一群了不得的人。

除了為人們所熟知的楊榮、楊士奇、楊溥之外,還有禮部尚書呂震、燕山左衛指揮使王祥、金吾左衛指揮使齊整、張榮。

單是看這些人,就足以讓大明的朝廷抖三抖了,因為這些人要么是舉足輕重的文官,要么就是頗有影響力的武將。

單是,這還不止。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戶部主事李儀,以及……

兵部左侍郎,于謙。

于謙會出現在這里,其實應該算是一場意外,一場很巧合,且很難再重現的意外。

現如今吳王一脈所轄的地區越來越大,朝廷中很多人都是不想往那邊派人的,因為時間長了很難說會不會成為吳王一脈的助力,但有些時候有些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主的。

首先就是這些地方吧,雖然不歸朝廷管轄,但再怎么說也是掛著大明二字的,既然是朱瞻壑這個大明吳王世子打下來的,那就是大明的領土。

大明律第一條:失土者斬。

另外,給香州府和南州府派遣官員協助治理,這是自太宗皇帝的永樂年間就已經定下來的事情,就算是不愿意,那也不能違背。

最后,朝廷派人過去倒還好,最起碼可以保證派過去的都是自己挑選出來的人,萬一朝廷不派人,吳王一脈自己選人治理,那就更不可控了。

隨著朱瞻壑打下來的疆域越來越廣闊,被派過去的官員就越來越多,雖然都是一些新晉士子,但也相對應的減少了朝廷這邊的官員數量。

還有就是,于謙這種在傳臚賜宴上就敢上書太宗皇帝,說一些什么與民休息、施恩于天下之類的話,無疑是很引人矚目的。

再加上先皇洪熙皇帝本就是那種想休養生息的皇帝,于謙被任用也算是時間和局勢,再加上朱瞻壑共同作用的結果。

只不過,今天讓他們聚集于此的原因,可不是什么休養生息。

“想辦法吧!”攢了這個局的李儀率先開口,眼神中翳動著陰沉的光芒。

“吳王世子經東察合臺汗國來順天,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