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290章:給老爺子最后的安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章:給老爺子最后的安穩

第290章:給老爺子最后的安穩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6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求推薦求收藏)

沒有得到自己兒子的回答,朱高熾輕輕地嘆了口氣。

此時的朱高熾突然覺得,自己這個在永樂時被稱為好圣孫的兒子,似乎沒有當初那么出色了。

至于為什么?朱高熾知道。

自己那個侄子自永樂八年開始就吸引了絕大部分的目光,讓所有的皇孫都有極大地壓力,而在這些皇孫中,自己那個被冠以“好圣孫”稱號的兒子壓力無疑是最大的。

這就導致了后續很長的時間內,甚至是一直到現在,朱瞻基都生活在朱瞻壑的陰影之下。

最開始的時候,朱瞻壑的出彩讓所有人都為之稱奇,津津樂道樂此不疲,時間長了,太子一脈和漢王一脈的相爭也會被人拿來比較。

如此一來,朱瞻基的壓力就更大了。

在重壓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朱瞻基,已經慢慢的丟掉了當初的本心,使他無論是什么時候、面對什么事情、結果是什么,都會下意識的和朱瞻壑對標,比較。

以至于……

連最淺顯的都給忘記了。

“瞻基,你要知道,不管是哪個王朝,在出現君權更替的時候,都是最危險的時候、”

朱高熾的語氣變得有些飄忽,目光也看向了西方。

“我知道,在這件事上,你將危險都歸類到了瞻壑的身上,認為他是最有可能的那個人,但是你卻忘了……”

“最大的威脅往往不是來自于內部,最起碼不僅只是內部,外部的因素也是很致命的。”

朱瞻基聞言一愣。

父親的話讓他迅速的看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是目光實在是太短淺了,只看到了眼前的。

對于中原王朝來說,發生君權更替的時候,人們往往最擔心的其實就是北方游牧民族。

因為在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選擇到邊關劫掠,甚至是大舉入侵,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時候的中原王朝沒時間也沒精力去搭理他們。

新君即位,能不能很好的掌控這個偌大的天下暫且不說,就說先皇崩逝,而且還是一個馬上皇帝的崩逝,對士氣的打擊是很大的。

朱瞻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唐太宗。

當初唐太宗弒兄殺弟囚父,從而坐上了那個位置,但最終也導致了突厥的頡利可汗聯合突利可汗,大舉南侵,一路殺到了渭水河畔,簽訂了著名的白馬之盟,也就是渭水之盟。

現如今的大明,和唐初不盡相同,但卻又有些相似。

武德和貞觀交替的時候,唐朝是因為內亂而不穩,導致北方游牧民族大舉入侵,而現在,則是因為吳王一脈的實力太過強大,讓人心生憂慮。

如果按照正常人的想法,瓦剌如果這個時候南侵,大明肯定是會出兵抵抗的,因為順天府的位置讓大明不得不抵抗。

但同時,僅僅也只是抵抗而已,因為在一般人的眼中,朝廷最需要防范的還是吳王一脈。

可是,現在呢?

瓦剌不僅沒有異動,反而還龜縮了不少,甚至還派人前來進貢、吊唁。

為什么?

朱瞻基已經不愿意去想了,因為那個導致整個事情都發生巨大轉變的結果,是他不愿意承認的。

“瞻基啊,別把人想得太壞。”朱高熾的語氣很是飄忽。

“瞻壑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壞,最起碼在做孫子這一點上,他比你合格。”

“他不遠萬里,遠走帖木兒帝國,在錫爾河畔駐扎下來不再前進,為的就是給東察合臺汗國施加壓力,讓他們知道他朱瞻壑這個殺神就在他們的背后。”

“三角聯盟為什么垮掉了?第一次是因為瞻壑遠征帖木兒帝國,讓東察合臺汗國產生了危機感,斷掉了給建州女真的援助,這才讓張輔有了機會。”

“第二次還是他,他再次去了帖木兒帝國,就在東察合臺汗國的背后站著,讓他們不得不收縮兵力,拱衛王師,讓三角聯盟的最后兩方也被割裂。”

“他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爭權,也不是為了告訴天下人他有那個實力,只是為了送你爺爺最后一程。”

“他是朱瞻壑,是屢立戰功的吳王世子,是大明的殺神。”

“這些年,他為大明開疆拓土,先后解決了韃靼之患、交趾之患、倭寇之患,又將大明的疆域西擴到帖木兒帝國。”

“這樣的他,很清楚自己在這個時候是不能進京來送你爺爺入陵的,所以他在你爺爺崩逝之前才會那么倉促地離京,因為他不想讓大明亂起來。”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怨言,然而是不遠萬里去了帖木兒帝國,在萬里之外,讓你爺爺能夠安靜的走完最后一程。”

“如果沒有他,大明的現在會是什么樣子?”

“就算是瞻壑不動,瓦剌和東察合臺汗國能不動嗎?”

“就算是瓦剌和東察合臺汗國不敢大舉南侵,但這么好的一個劫掠邊民的機會,他們會放棄嗎?”

“瞻壑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讓你爺爺能夠安靜地走完這最后一程。”

說完,朱高熾再次長嘆一聲。

這件事,其實除了他,幾乎沒有人想到過,因為人與人是不同的。

可能,也就只有這個歷史上唯二得到了仁宗廟號的皇帝,才能想到這一點吧……

至于其他的人,好一點的會像胡穜那樣想,壞一點的……

拖著肥胖的身體,朱高熾有些費力地站起身,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轉身離開,將其一人丟在這里。

奉天殿西側,以前的太子妃、現在的皇后張氏站在柱子后面,看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

翌日,清晨,早朝。

先皇未入陵,朝中幾乎沒有什么別的事情,每日里最多的就是與先皇有關的事情。

在今天,先皇的謚號和廟號終于定了下來。

謚號體天弘道高明廣遠圣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簡稱太宗文皇帝;其皇后徐氏謚號為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齊圣文皇后,簡稱仁孝文皇后。

這是那個奉天靖難,成為大明永樂皇帝,一生完成了讓無數人仰望的功績,留下了諸多事跡的男人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后一抹痕跡。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