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280章:山人的妙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0章:山人的妙計

第280章:山人的妙計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2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真要說起來,朱瞻壑其實是真的沒有吹牛逼。

當初的漢王一脈就是除了老爺子之外誰都得給三分薄面,后來改封吳王,朱瞻壑又是那樣的戰功赫赫。

別說普通人了,就算是老爺子也得給他三分薄面。

沒見當初老爺子在云南的事情上一再讓步嗎?沒見從安南到暹羅再到德里蘇丹,朝廷都不曾插過手嗎?

除此之外,再加上朱瞻圻只不過是個次子,而且還只是個庶子,基本上他只要不找那些身份低賤的侍女啊、青樓女子之類的,不給朱氏皇族丟臉,那就沒啥問題。

當然了,有一部分人不算,畢竟近親那是道德所不容許的。

可是,朱瞻壑說的是沒啥毛病,但真正落實下來,其實還是有些區別的。

比如說,沐家人。

如果你要問,和沐家人聯姻為什么不行?那得分兩個部分來說。

第一,實際意義。

從實際這一點上來說,其實聯不聯姻的沒啥太大的差別。

云南早就不受沐家控制了,雖然現在因為朱瞻壑不在云南的緣故可能會有些許的變化,但只要朱瞻壑還在,那就不會出現變故。

現在的大明上下普遍都認為沐家人,最起碼這一代的沐家人是沾了朱瞻壑的光了。

如果不是朱瞻壑,他們一來不會有現在這么安定,二來不會有現在這么受人重視。

早期朱瞻壑在云南推行新政,實行新的稅收制度時,沐家人就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力了。

而要說沐家人對朱瞻壑的態度,那只能說在朱瞻壑拿下中南半島……不,應該說是相繼拿下安南和暹羅的時候,沐家人就已經服氣了。

所以,從實際意義上來說,這聯不聯姻的,差別不是很大,大明從云南開始,先向西再向南,沒有一寸土地是朝廷能管得了的,全都在吳王一脈的管轄下。

但是,到了朱瞻壑這種高度的人,做事就不能只考慮實際意義,還得考慮到表面的影響。

這也就是問題的第二點了。

從實際上來說,如果真到了逼急眼的那一天,沐家敢跟朱瞻壑動手,朱瞻壑這個京觀設計大師帶出來的兵,再加上白磷蛋。

不說能給沐家人燒得渣都不剩,但最起碼是一個活口都留不下。

可從表面上來說,這門親事一旦成了,那就等于是在告訴所有人,從此之后從云南開始到暹羅、到德里蘇丹,甚至是到以后的帖木兒帝國一帶,全部都是鐵板一塊!

且不說朱瞻壑這邊的態度是什么,就說沐家人吧。

如果沐家人答應了這門親事,那就等于是在告訴所有人,以后我沐家就是給吳王一脈看門的,誰都別想過云南這條線!

由此就能看出來,這件事到底是有多么的嚴重了。

但是!這還不是最嚴重的!

最嚴重的事情還要牽扯到另外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現在的都城。

從吳王一脈就藩云南開始,到朱瞻壑的四處征伐、快速崛起,朝廷對南方的掌控力就越來越弱。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推翻程朱理學,確立公羊學為國學一事,大明選擇遷都順天,通過引爆南北士子之間的矛盾來讓公羊學一事淡出人們的視野,繼而慢慢被接受。

遷都之后,原來的都城應天府變成了陪都,雖然六部等機構全部保留,但陪都畢竟是陪都,影響力還是小了一些。

除此之外,有句話說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且不說淪為陪都的應天府還能有多大的權利,就說那些官員會不會為了迎合朱瞻壑而欺下瞞上就沒人能說得準。

所以,朝廷對南方的掌控再度減弱。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要是吳王一脈和沐家聯姻了,那就不僅只是云南了,就連兩廣一帶和巴蜀川渝的天都得變了!

到時候別說是自己那個本就暴躁的堂兄了,朱瞻壑估計自己那個以仁厚聞名的大伯都得炸毛。

對于自己弟弟的話,朱瞻壑沒能第一時間給出答案。

用過晚膳,朱瞻壑搬了個小凳子,坐在了自己的殿前。

“還在頭疼呢?”

朱高煦拎著酒壺,從側門進來,走到了自己兒子的面前。

今天的事兒,無論是朱瞻壑還是朱瞻圻都沒有跟他說過,但是他還是聽到了,算是湊巧知道的。

“有一點兒。”朱瞻壑點了點頭,接過了自己父親手中的酒。

“這瞻圻啊,光是給我出問題,而且還都是難題,不難的都不找我!”

“其實你沒必要煩惱。”朱高煦笑了笑,抿了一口酒。

“一個女人,一門親事而已,現如今,想要和咱們家攀上關系的人有的是,不差這一個兩個的。”

“雖然是瞻圻不是你,但你這兩年給瞻圻的擔子也不輕,這是誰都看得出來的。”

“到時候我讓人散個消息,給瞻圻好好地挑一挑,或者讓他自己挑也行。”

“別了。”朱瞻壑擺了擺手,沉沉的嘆了口氣。

“瞻圻吧,命不是很好。”

“小時候就出了那碼子事兒,偏偏動手的還不是別人,是您親自動的手,這讓他恨了您快十年了。”

“在他的童年里,雖然只是喪母,但對于那個時候的他來說,和孤兒真的是沒什么區別,甚至比孤兒更難受。”

“現在好不容易長大了,我想著是給他加點兒擔子,也給他存些家底兒,讓他以后的日子好過一些,最起碼讓某些人別打他的主意。”

“他可倒好,看上誰不好,偏偏看上了沐二叔的閨女。”

“您說啊,他要是看上沐三叔的閨女那還好說,畢竟沐三叔雖然也是沐家人,但就是個作陪的。”

“要是沐四叔的閨女那也好說,沐四叔是駙馬,論親緣關系我們還得喊他一聲沐姑父,這帶著血親呢,就算是瞻圻不愿意放棄也得放棄了。”

“可他倒好,偏偏看上了現在是沐家當家做主的沐二叔的閨女。”

“唉……”

說到這里,朱瞻壑不禁搖頭嘆氣。

但在他身邊,朱高煦卻是微微一笑。

朱瞻壑說了這么多,但實際上還是在維護朱瞻圻,不想就這么放棄了。

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責怪朱瞻圻不懂事,但正是因為他想把事情落實才會這么說,如果不想將事情落實,那就直接拒了就是了。

兄友弟恭,是每個父親都想要看到的。

“那你怎么辦?”朱高煦笑著和自己的兒子碰了一下,仰頭喝了一大口酒。

“和沐家聯姻,那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這里面的利害關系你比我更清楚。”

“是啊,我清楚……”朱瞻壑輕嘆一聲,狠狠地灌了自己一大口酒。

“就是因為清楚,所以才要更加謹慎啊。”

“行啦!”

朱瞻壑突然抬高了聲調,對著右邊招了招手。

“別貓著了,過來吧。”

朱高煦轉頭看去,只見在燭火的陰影中,自己的二兒子緩緩地站了起來,低著頭,很是局促地走了過來。

“坐。”朱瞻壑起身,將自己的弟弟按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我問你啊,你是不是真的看上沐二叔家的那個姐姐了?”

沒錯,是姐姐,沐晟的二女兒比朱瞻圻大三歲,比朱瞻壑還大兩歲。

至于為什么這個年紀了還沒成家,這事兒還得賴……嗯,不能說是賴,應該說是多虧了朱瞻壑。

因為沐晟之二女原本是要嫁給營國公郭英的孫子郭玹的,但因為朱瞻壑北征草原、南討交趾以及東征倭國的時候用的武將都非常之少,導致很多武將都開始被人所忽略。

再加上郭英這個當家做主的人在永樂元年就死了,郭家沒個頂梁柱,這事兒就被一拖再拖,拖到了吳王一脈就藩。

等沐家和吳王一脈沾上關系了,這門親事就等同于黃了,因為一個沒有頂梁柱的武將世家,是沒有那個膽子公然和沐家聯姻,那基本上就等于是投靠了吳王一脈。

一個頂梁柱都沒了的武將世家,哪里敢背離太子的意思,投靠吳王一脈呢?

而那個時候,朱瞻壑才十歲,沐晟二女才十二歲。

“如果可以……”朱瞻圻有些猶豫地開口。

他是聽到了自己父親和哥哥的對話的,再加上這兩年他自己也長進了不少,知道這件事的難度。

所以,他自己也很是猶豫,至于今天白天,那或許就是一時的沖動吧。

“行了,夠了!”朱瞻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當如果可以這四個字從自己弟弟的口中吐出來的時候,朱瞻壑就知道自己這個弟弟怕是真的被人家給套牢了。

話說回來,這特么朱家的人還真都是情種啊,太祖高皇帝、明太宗(成祖)、明仁宗、明宣宗……

唉……

“你打算怎么做?”朱高煦頓時來了精神。

“山人自有妙計。”朱瞻壑深深地吸了口氣,看向了自己的弟弟。

“不過瞻圻啊,我可是得把丑話說在前面。”

“哥,您說。”朱瞻圻被按在凳子上起不了身,但還是打足了精神,很是認真地看著自己的哥哥。

“我說我有辦法,這的確是真的,沒有在誆你,我是真的有辦法,不過這都是有前提的。”

朱瞻壑很是嚴肅的看著自己的弟弟,想要提前給他打好預防針。

“首先,咱們家和沐家聯姻的難度有多高你不是不清楚,所以這事兒不是咱們說了就能算的,還得看沐家是不是愿意和我們綁在一起。”

“我的辦法并不完美,這得需要沐家的配合,也就是說如果沐家不愿意的話,那你就得自己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了。”

“其次,如果想要達成你的心愿,那就得有付出,到時候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清閑了,要處理的事情很多很多。”

“最后,你要做好心里準備,因為如果這門親事最終成了,沐家姐姐也不一定能理解你。”

聽著朱瞻壑的話,不只是朱瞻圻,就連朱高煦的神情也嚴肅了起來。

翌日,一大早,一封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離開香州府,朝著云南而去。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