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242章:宗室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2章:宗室亂

第242章:宗室亂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15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求推薦求收藏)

皇太孫大婚,大赦天下。

自古以來,遇到足夠重要的事情時,大赦天下這個詞可能是聽到最多的一個詞了,但所謂的大赦天下并非是人們所理解的那樣。

所謂的大赦天下,其實就只是減輕了那些囚犯的罪行,和后世的主動立功、積極改造的差不多。

但有一點,所謂“十惡不赦”的人不在此列。

在后世,十惡不赦通常來表明這個人所犯的罪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但在封建時代,十惡不赦其實是個名詞,是個概念,而非形容詞。

十惡不赦的十惡指的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和內亂。

大概就是謀反罪、損壞皇室的宮殿、宗廟和陵墓、背叛朝廷、毆打長輩、私人性質的抄家、冒犯皇室尊嚴、不孝敬父母、毆打甚至是殺害嫡系親屬、官吏之間互相栽贓甚至是謀害以及親屬之間的通婚、奸。

這是十惡的定義,而不赦就是不赦免的意思,也就是說無論是遇到什么樣的情況,不管是皇帝大赦天下還是有立功表現,犯十惡罪的人都是不可赦免的。

而在朱瞻基大婚結束的第二天,朱瞻壑收到了一個消息,一個關于十惡罪的消息。

有人犯了十惡罪,而且一犯還是好幾個,最重要的是……

這個人有些特殊。

谷王,朱橞。

說實話,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朱瞻壑是有些驚訝的,但也沒有那么的驚訝。

驚訝是驚訝于谷王在這個時候搞事情,而之所以沒有那么的驚訝是因為無論前世還是今生的經驗都告訴朱瞻壑,谷王做出這事兒是正常的。

谷王,是靖難功臣,在老爺子打到應天府的時候,如果沒有谷王開了金川門,應天府還不知道需要耗費多長時間才能拿下來。

這就是歷史上的金川門之變,谷王朱橞開金川門,迎燕王朱棣大軍進城,徹底結束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不過在靖難結束之后,谷王卻并沒有得到他應有的待遇,因為他是谷王,是大明的藩王。

老爺子自己通過靖難坐上了皇位,還靠著這個弟弟開了金川門才一舉成功,老爺子怎么可能不防著點谷王?

歷史上的谷王是因為謀反,在想要拉著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哥哥蜀王朱椿的時候,被自己的這位親哥哥告發,最終落得個被削去爵位和宗室身份,廢為庶人,被囚禁之死的下場。

而現在的谷王和歷史上的有些出入,不過出入也不算是很大。

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變的,眼下唯一的變數朱瞻壑跟谷王又沒有什么交集,頂多就是過年時藩王入京、祭祀宗廟的時候見一面,還連個話都說不上。

不過局勢不同,谷王雖然做了同樣的事情,但卻走了不一樣的路徑。

說起來,這事兒還得怪朱瞻壑。

歷史上的谷王在封國昏庸無道,奪人田地、侵吞賦稅、濫殺無罪之人,最終因為對朱棣的不滿而走上了謀逆的道路。

而現在,谷王的性格沒什么變化,還是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只不過隨著海運的開放,再加上朱瞻壑打了個頭,大明的海運也開始繁榮了起來。

以長江入海口為中心,下到廣西廣東福建一帶,上到順天、遼東以及奴兒干都司,都有海運商人的身影。

這次,谷王把主意打到了海運的身上。

朱橞的封號之所以是谷王,是因為在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將朱橞的封地設在了宣府。

宣府,上谷地,故曰谷王。

在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后,將谷王改封到了長沙,后來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勝利,并沒有改動谷王的封地。

長沙距離長江不算遠,雖然長江的中游地段不是全都適合航運,但也算是極好的,交通算是便利的。

因為海運,再加上封地在長沙,谷王開始玩兒起了不該玩兒的。

販賣武器。

販賣武器這種事兒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就算是你有貨源,也想要賣,那也得找得到想要買的人才行。

現在的大明威服四夷,誰敢買?

嘿!你別說,還真有!

手里拿著錢勇從倭國送回來的密信,朱瞻壑帶著自己的弟弟朱瞻圻進了宮。

乾清宮。

朱棣看著手中的密信,眉頭皺的緊緊的。

“你……能確定嗎?”

看著老爺子眼中的動搖,朱瞻壑心下有些無奈。

到底還是最缺親情的帝王之一,在這種事情上,人們只是看到了老爺子事后的果決與狠辣,但卻沒有看到他在經歷的時候有多么的動搖和……

痛苦。

“這話,您不應該問孫兒。”

和老爺子相比,朱瞻壑的表情和語氣都極為平淡,因為他和谷王朱橞并沒有什么交集,自然也就不會有什么情緒和情感上的波動。

“谷王販賣武器至建州衛,走的是長江和海運,您也知道,孫兒麾下的錢勇現如今仍舊在倭國,這次正好是云南給那邊送補給的時候碰到了這件事。”

“至于事情是真是假,您讓錦衣衛去長沙走一趟就知道了,根本就無需問孫兒。”

聞言,朱棣舉著密信的右手無力地垂落,靠坐在龍椅上,雙眼閉起。

朱瞻壑說的沒錯,如果谷王向建州衛兜售武器,正常情況下有兩條路可供選擇。

第一,是從長江入海口北上,經由威海衛抵達蓋州衛,也就是遼東都司,轉陸路抵達建州衛。

不過這條路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必須經過威海衛和廟島群島。

要知道,倭國雖然已經被滅,但大明的備倭軍卻并沒有被裁撤,山東的威海衛和廟島群島仍舊是屯兵的重要地點。

從這里過,太危險,所以谷王選擇了第二條路。

依然是從長江入海口北上,穿過對馬海峽,也就是朝鮮和倭國中間的那個海峽,繞過朝鮮,抵達毛憐衛。

這條路雖然繞遠,但是以海上航線居多,在抵達毛憐衛后轉陸路,不需要走多遠就能抵達建州衛。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降低了被發現的風險。

但是谷王忽視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對馬島,因為現在的對馬島不是倭國的,也不是朝鮮的,而是大明的。

而且,為了保障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后勤補給,對馬島還是朝廷和云南雙方共同掌控的。

今天請個小假,就七千字了。

我會盡快處理好家事,調整好情緒,不好意思。

(本章完)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