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224章:舊港宣慰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舊港宣慰司

第224章:舊港宣慰司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09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應天府一下子發出了兩道詔令,讓整個大明都動了起來。

第一道詔令是關于高棉和占婆國的。

朱棣本就傾向于朱瞻壑的做法,現在滿朝文官又礙于朱瞻壑的狠辣而不敢開口,這件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就這么定了下來。

關于這件事情,其實是有好有壞的。

不過關于好壞,這其實得分人來說。

對于朱瞻壑來說這肯定是好事兒,不用自己出兵就能夠解決高棉和占婆國的事情。

這又不費力,還能夠得到高棉和占婆國的土地,這是毫無疑問的好事兒。

對于應天,不管是朱棣還是朱高熾來說,這也都是好事兒。

朱棣是打從一開始就喜歡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只不過是礙于所謂的名聲,最終還是向儒家士子妥協了。

現在儒家士子反而先妥協了,朱棣自然是樂見其成的。

至于朱高熾……

他已經開始讓金幼孜和楊士奇著手準備公羊學的事情了,現在朝廷的這種做法雖然不契合他想要的那種公羊學,但對他的目的卻有促進作用。

想要推翻程朱理學,推行公羊學,那首先就要讓程朱理學失去那種主導的地位。

這就和造反是一樣的,如果你想要當上皇帝,那你就得推翻前一個皇帝,讓他從那個寶座上跌落下來,這樣你才有機會坐上去。

而現在,就是將程朱理學從中原主導思想那個寶座上推下去的機會。

至于這第二道詔令就比較有意思了:關于草原互市中的羊毛貿易。

互市,其實并非只是針對瓦剌的,因為草原上并非只有瓦剌,兀良哈三衛也是需要互市的。

只不過,在兀良哈三衛的貴族被屠戮一空之后,兀良哈三衛就和大明的其他州縣是一樣的了,也就是他們居住在草原而已。

也就是說,實際上兀良哈三衛已經和什么揚州府、臺州府和松江府這一類地方差不多了。

羊毛貿易輻射的不僅只是瓦剌,還有兀良哈三衛。

其實朱棣最開始的時候是猶豫的,因為在這件事情上,他不知道要不要帶上兀良哈三衛。

如果只是單純的好事兒,那這事兒就輪不到瓦剌。

現在的羊毛貿易就是一顆包裹著糖衣的毒藥,真正的目的是掘掉瓦剌的根。

要是以前的兀良哈三衛,誤傷了也就誤傷了,反正他們一個個的都居心不良,但是現在不行。

不過,永樂大帝終究還是那個永樂大帝,在親情上或許會猶豫,會犯錯誤,但在別的方面,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有句話叫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解決一個國家,那是萬中無一的概率。

相較于通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而且還要拖好長好長時間,朱棣覺得還是朱瞻壑的法子最有效。

至于兀良哈三衛……實在不行就讓他們南遷吧。

因為這樣,這兩道詔令上的事情就這么被定下來了,朱棣也不知道,他的決定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不僅朱棣不知道,其他人也不知道。

香洲府。

朱瞻壑暫時是在這里安頓下來了,該準備的東西,比如說生活用品什么的,儼然一副要常住的樣子。

在得知朝廷對高棉和占婆國的決定之后,朱瞻壑就不著急了,直接開始整頓已經拿到手的地方。

而他著手開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云南百姓南遷。

別誤會,這個南遷說的不是之前像安南那種只要伱愿意就支持你南遷,甚至還鼓勵你南遷的那種。

這次的南遷是強制性的,但同樣的,也不是誰都能被選得上的。

這次南遷,入選的人家也只有一萬多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朱瞻壑那兩個護衛所中護衛的家人。

也就是說朱瞻壑把屬于他的那兩個衛所相關的人都給搬到這邊來了。

“殿下準備把重心放在這邊嗎?”

曾經的暹羅王宮里,朱瞻壑并沒有直接入住那代表著至高權利的宮殿,雖然這也代表不了什么,但為了避免某些賤人的多嘴多舌,朱瞻壑還是隨便找了個宮殿住下了。

簡笑和祝三鳳也在這里,只不過他們倆住得是更下面一點的宮殿。

“為什么不?”朱瞻壑很是舒服地靠著,他發現暹羅的王室比他會享受多了。

除了一些大明皇室御用的東西之外,這暹羅王宮里該有的基本都有了,甚至有一些東西就算是朱瞻壑都沒怎么用過吃過。

“帖木兒帝國送來了那么多的奴隸,浪費了不是可惜嗎?”

沒錯,隨著當初答應好的一千人之外,兀魯伯答應的白奴貿易也開始了,只不過這白奴貿易四個字也就朱瞻壑能說說,對外只能說是奴隸貿易。

不過,兀魯伯顯然是很好的理解了朱瞻壑當初的“深意”,第一批送來的老白有四百余人,全都是女人!

而且每個都是那種雖然營養不良,但能看出來底子很好,養一段時間就是上好的水泡架子那種的。

朱瞻壑可不想自己哪天突然癱在某個水泡架子上,或者整出來個馬上風啥的,所以打算分給自己手底下的將士們。

這也就是為什么朱瞻壑要讓自己那兩個護衛所的將士們把家人也都遷過來的原因了。

“那,滿剌加您打算怎么解決?”

雖然那一千人并不是罪魁禍首,但也極大地緩解了祝三鳳的情緒,再加上在倭國的經歷,祝三鳳的情緒和性格已經好了很多。

“滿剌加?”朱瞻壑聞言停頓了一下,然后嘴角就翹了起來。

“首先,他們欺騙大明在先,讓大明承認了他們所謂的馬六甲王朝。”

“其次,我大明外出征伐,而且征討的還是曾經欺負他們的暹羅,他們不出兵相助就算了,還打算分我們大明的戰利品。”

“最后,我可是要收復咱們大明的失地的。”

失地?

簡笑和祝三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的情緒。

其實這也不怪他們,畢竟之前的他們都是最底層的百姓,而且還是連書都讀不起的那種,知道的事情還很有限。

后來,他們得到了朱瞻壑的賑濟,也讀了一些書,但主要都是一些經義史籍,在其他方面基本上沒有什么涉獵。

這就導致了現在的他們跟不上朱瞻壑的腳步。

“對了,簡笑。”

朱瞻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伸手招了招,示意簡笑上前。

“昆扎西已經回去了嗎?”

“回世子殿下,此前在您回香州府這邊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回去了。”

“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仍然駐扎在占巴塞附近,那里是原來南掌和高棉的邊界線,沒有得到您的吩咐,他們不敢亂跑。”

對于這件事,簡笑還是清楚的,甚至比朱瞻壑還要清楚,因為在這件事情上朱瞻壑基本上是完全放權給他的。

“那……”朱瞻壑的表情嚴肅了起來,看向了簡笑。

“你有信心嗎?”

“你要是沒有,我就把徐亨調過來,他雖然也沒有什么經驗,但理論知識是豐富的,但若是你有的話……”

簡笑聞言一怔。

他是個聰明人,不然的話也不會被朱瞻壑單獨提出來放到暹羅這邊來。

所以,朱瞻壑只是說了一下,他就知道朱瞻壑打算怎么做。

“信心,小人有,但還是要問一下世子殿下您的看法……”

簡笑深吸了一口氣,帶著幾分小心的問道。

“不知道,世子殿下,您想要一個什么樣的結果?”

“這個簡單。”朱瞻壑笑了笑,以他對簡笑的了解,已經知道了簡笑的想法。

“攀牙和宋卡等地現在雖然被滿剌加所占據,但在此之前是屬于暹羅的地方,而不是他們滿剌加的。”

“一直以來,還沒有人敢在我朱瞻壑的碗里夾菜吃,更別說是肉了。”

“所以,攀牙和宋卡是一定要拿回來的,如果有人反對,那就是我們的敵人。”

“至于滿剌加……”

說到這里,朱瞻壑站了起來,在一旁的書架上站定,選了好久才選了一本書出來。

“這上面是資料,是我大明舊港宣慰司的資料。”

簡笑聞言一怔。

對于他來說,舊港宣慰司這個名字過于陌生了。

這段時間以來,他為了好好地幫助朱瞻壑,把云南及其周邊地區可以說是了解了個透徹,但唯獨對這個舊港宣慰司沒啥印象。

說來也不奇怪,這舊港宣慰司設立的時間不長,在大明產生的浪花也不大,甚至連后世都沒什么人知道。

不過,舊港宣慰司還真就是大明設立的,而且距離朱瞻壑眼下的時代不遠。

說到舊港宣慰司的設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名為施進卿。

在寶船隊遠洋的時候,海外明商施進卿曾經多次協助鄭和船隊,期間還參與了平定海盜陳祖義一事。

后來,隨著鄭和寶船隊的回歸,施進卿派遣他的女婿進京朝貢,朱棣念其忠義,也為了嘉獎施進卿,將原來的巨港設立為舊港宣慰司,施進卿為舊港宣慰司指揮使。

說到巨港,有些人可能會很熟悉,因為之前曾經提過,滿剌加的國王拜里米蘇拉就是巨港的王子,后來巨港因為不向滿者伯夷納貢的原因被攻擊,拜里米蘇拉這才逃到了滿剌加地區,自立為王。

后來,鄭和寶船隊平定海盜陳祖義,并在施進卿的指引下在巨港停靠,滿者伯夷不敵寶船隊的炮火,被迫撤退。

巨港就這么成了舊港宣慰司。

而現在,朱瞻壑說從舊港宣慰司開始,這就已經說明了他的想法和態度了。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