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93章:明初第五大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3章:明初第五大案

第193章:明初第五大案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30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胡穂是在朱高煦一家就藩不久之后就來到云南的,因為不是自己選擇帶過來的原因,朱瞻壑打從一開始就不打算用這個胡穂。

甚至連搭理都不想搭理他,別的不說,就說胡穂曾經給東宮傳信一事,朱瞻壑就有足夠的理由不信任他。

不過,說是這么說,但一直就這么扔在那里也不是個事兒。

人是老爺子扔過來的,且不管是當做釘子還是當做什么的,朱瞻壑最起碼也得給他個一官半職的,而且還是得在王府里的那種。

頂多就是不讓他接觸到不該接觸的東西就是了,相當于是給他掛個空職,養著就是了。

不過就現在來看,這胡穂可能還真不是什么釘子,因為據老爺子這兩年的所作所為來看,這個可能性不是很大。

所以,對于老爺子把胡穂給扔過來這件事兒,現在的朱瞻壑更愿意相信另一個可能。

老爺子打算惡心文官一把。

想想也是,胡廣是文淵閣大學士,這可以說是文人能夠在永樂朝所能做到的頂峰了,再往前的話那就是覬覦大位了。

這種領頭羊級別的人物被老爺子給趕回家了,如無意外的話最起碼十幾年不能再做官了,而且不管胡廣還是胡廣的兒子們都是這樣。

在這種情況下把胡穂給扔過來,相當于是既撤掉了文官的一個領頭羊,還把這只領頭羊的兒子給送到了文官的敵人手中。

想想還真是挺惡心的。

你想啊,像胡穂這種人,第一他年紀太小,第二權利不夠,在云南獲得什么權利完全取決于朱高煦一家子的決定,第三就是太過于明顯。

在封建時代,大部分人家都會選擇著重培養嫡長子,畢竟嫡長子是要繼承家業的,代表著傳承。

這樣一來,小兒子就得不到什么資源,再加上年紀小,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

至于在云南能得到什么權利?這個就更好說了。

老爺子就說讓胡穂來云南輔佐朱高煦一家子,但具體官職需要朱高煦一家子定,也就是說朱瞻壑就算是讓他去挑大糞他都得受著。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能幫文官集團做到什么?

還有剩下的第三點。

胡穂是胡廣的兒子,是文官陣營的人,胡廣還是最先和朱瞻壑不對付,甚至互飆臟話。

這樣的關系,胡穂來到云南,朱瞻壑能不防著?

所以,現在的胡穂,其實已經是一枚棄子了。

惡心到了文官,老爺子的目的達到了;沒得到半分云南的情報,文官也不做指望了。

“如果不愿意的話,你們可以拒絕。”

翌日,朱瞻壑一大早就把胡穂和金涯給叫到了自己的家里。

胡穂現在不是很重要,只要不死,那就不會有人說什么,但金涯不行。

金涯是金忠的繼子,是老爺子為了金忠,而且完全是出于私人情感才金涯給送過來的,為的就是……

唉,想想也很簡單,金涯此前被當做金忠的繼承人被培養了這么久,但現在金忠有了親生兒子,原本會給到金涯的資源自然而然的就沒了。

從老爺子的個人情感出發,他是希望金涯和金達兄弟倆全都長大成材,這樣才能不辜負那個兢兢業業的臣子,也是幫助他靖難成功,是靖難第二功臣的金忠。

所以,這金涯才是真正的麻煩。

“我等但憑世子殿下吩咐。”胡穂和金涯并沒有任何異議。

朱瞻壑中規中矩的給他們安排了職位,是幫助戶部統計云南以及交趾一帶的人口和戶籍。

要說這是個養老養閑的崗位吧,算不上,畢竟是戶籍相關的事情,是要和戶部掛鉤的。

但要說這事兒重要吧,實際上也就那樣。

說白了,這就是跟在后面撿功勞,而且還是苦勞的事情,算不上好也算不上不好。

“那你們就去跟戶部官員對接吧,這段時間進入交趾的他國百姓很多,戶部的官員都要忙不過來了。”

見胡穂和金涯二人沒有異議,朱瞻壑也自然是很舒坦的。

胡穂無所謂,金涯他是真的打算好好培養培養。

關于金涯,朱瞻壑記得他的弟弟,也就是金忠的親子金達是個挺出色的官員,能言敢諫,雖然在后世的名氣不大,但也是載入史冊的。

現在金達被留在了應天,金涯來了云南,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這兄弟倆已經變成了作品。

誰更加出色,那就從側面給朱高熾或者是朱高煦加分。

這其實就是一場無意義的較量,甚至極有可能人家太子都不會在意,但朱瞻壑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只不過朱瞻壑不知道的是,他剛剛想到的朱高熾,現在正準備成為老爺子的一把刀。

攪亂整個大明,殺出一片新天地的刀!

應天府,皇宮,奉天門。

“陛下!不可!”

金幼孜滿臉急切,甚至抬頭直視坐在龍椅之上的朱棣。

“哦?”朱棣的眼睛瞇了起來,語調上揚。

在這奉天門內的其實都是老人精了,就算是不知道官場的那些彎彎繞繞,但上朝這么多次,對于朱棣的脾性他們是早就摸清楚了。

一見朱棣露出這樣的表情,金幼孜就知道事情壞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說。

“陛下,新稅制才剛剛推行,您現在就要下令讓官紳也同尋常百姓一樣納糧,這無疑會讓天下所有的官紳不滿,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的話……”

這次,金幼孜還真是沒有什么私心。

他的想法就和他說的那樣,如果讓官紳一體納糧,那動的就是整個大明中上層人士的利益。

別說是明朝了,這事兒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幾乎不可能做到的,除非是秦始皇和漢武帝這種殺伐果斷的人。

但實際上,金幼孜可能忘了,他面前的這位皇帝也是這樣一個人。

“紀綱!”

朱棣一聲沉喝,穿透力極強,讓這奉天門內絕大部分的官員都為之一抖。

隨著朱棣的話音落下,紀綱迅速站了出來,對著朱棣行了一禮,然后馬上轉身出了奉天門。

前前后后也不過是幾個呼吸的時間,紀綱就重回奉天門,但這次他不是一個人回來的。

錦衣衛,一百多名錦衣衛跟在紀綱的身后進了奉天門。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是每兩個人為一組,押著人上來的。

看著被錦衣衛押上來的人,有的人不明所以,有的人臉色巨變,還有的人甚至已經跌坐在地了。

“看來,已經有人知道是什么事情了。”

朱棣緩緩地從龍椅上站起身來,下了臺階。

走在百官中間,朱棣臉上的表情滿是深意,當朱棣走到面前的時候,幾乎每個官員都是神情緊張。

然而,朱棣卻并沒有直接對他們發難,而是走到了紀綱的身后,蹲了下來。

“知道是什么事情嗎?”朱棣看著面前的胡儼,語氣玩味。

“知……知道……”胡儼低著頭,不敢看朱棣一眼。

解縉、胡儼、黃淮、和楊溥等人都因為支持陳諤彈劾朱瞻壑一事被關在詔獄,在今日之前,胡儼等人還一直心存幻想。

在他們看來,彈劾朱瞻壑其實并不是什么大事兒,哪怕朱棣很護著朱瞻壑,但在明朝,言官是一種很特殊的存在。

哪怕他們不像陳諤那樣是言官,但他們也一樣是怡然不懼。

從大明立國開始,言官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權利,這也就導致了言官形成了死諫的潮流。

因為上諫而被殺,那是要名垂青史的,皇帝也會落下個濫殺賢臣的名聲,所以很多時候就連皇帝都不能拿他們怎么樣。

朱棣雖然比較特殊,但因為靖難的關系,所以平日里他也是不太會和言官硬杠,畢竟他的名聲已經很不好了。

為什么陳諤兩次上諫,還都是直接諫朱棣削了朱瞻壑的世子身份,廢為庶民這種及其不可思議的諫議,就是依仗這一點。

但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次,和以前不太一樣。

“不知道,伱們還記不記得永樂七年,漢王……哦不,是吳王世子前往江浙一帶剿滅倭寇,揪出了一大批與倭寇勾結的東南海商。”

朱棣緩緩地走在人群中,語氣沉穩但卻散發著讓人膽寒的氣息。

“其實,當日還有太多太多的人和倭寇有所勾結,最不濟也是和那些東南海商有所勾結,但朕都沒有直接處理。”

“能站在這里,證明你們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培養和擇選一個人才是很苦難的事情,所以朕一直都很珍稀。”

“但是,朕的容忍換來的不是你們的回心轉意,而是變本加厲。”

“來,黃淮。”朱棣站定腳步,彎下腰親自將黃淮拉了起來。

“跟大家說說,身為內閣大學士的你,是怎么在你的家鄉作威作福,強令那些商人無視我大明海禁,走私糧食等貨物的。”

“再說說你是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通過倭寇擾邊,從糧食上賺到一筆又一筆的家財的。”

“再說說,你是怎么要求那些東南海商,強行讓倭寇把他們的收益分一半給你們的?”

朱棣每說一句話,黃淮的頭就低一份,當朱棣說完的時候,黃淮已經再次跪在了地上。

“哼哼……”看著跪在地上的黃淮,朱棣很是不屑地笑了兩聲。

轉過身,大步流星,朱棣再次回到了那個他自己的專屬座位旁。

只不過,這次他沒有坐下。

“紀綱!”

“臣在!”

“傳令下去!所有錦衣衛立刻抓捕,五日之內朕要看到那些人一個不漏的全都在刑場上出現!”

“是!”

“呂震!”

“臣在。”

“立刻準備昭告天下!自即日起,大明再無不需繳稅之人!無論是官員、勛貴還是皇親,一律按照新的稅制繳納賦稅!”

“若有反對者……”朱棣的視線掃過下面的所有人,眼神中散發著一種名為氣昂昂獨斷的寒光。

“按照通敵論處!”

禮部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再加上這件事鬧得實在是太大了,任誰都知道在這個時候敢冒頭就只有一個死字。

所以,退朝后不過一炷香的時間,詔書就已經離開了禮部。

當天晚上,應天城上下就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對于這件事,聲音其實挺雜的,也挺多的。

商人和普通百姓表示很高興。

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對于百姓們來說,自己辛辛苦苦種地,每年都要按時繳稅,但那些官老爺們身居高位卻不需要繳納一文錢,百姓們肯定心里不舒服。

現在看著這些官老爺也需要和自己一樣繳稅,雖然人家仍然會過得比自己好不知道多少倍,但百姓們依然也很高興。

廢話,配合新稅制,以后他們的稅都是那些官老爺繳,他們怎么能不高興?

對于這件事,同樣高興的還有商人。

商人及其后代不能出仕,這是大明的規矩,所以商人都會選擇和官員搭上線,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權利。

現在官老爺們也要繳稅了,這代表著官老爺們更需要錢了,對于商人來說這就是機會。

他們怎么可能不高興?

這些都是比較激進的,還有一些百姓的看法比較平靜和佛系,因為這事兒跟他們的關系不是很大,那些官老爺們繳納的賦稅又不會進他們的口袋里。

相比之下,還是新稅制的實行更能讓這些人高興。

當然了,有贊同的聲音,那自然就有反對的聲音。

和人們的預計不太一樣,反對聲音最大的竟然不是官老爺們,而是那些還在寒窗苦讀的士子們。

眼下,這事兒雖然跟他們沒什么關系,但未來呢?

有幾個人讀書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做官?做官的又有幾個不是為了錢?

是!心懷天下的人從來都不缺!但相比之下,還是為了權利和錢財去做官的人更多!

相比之下,官員們的聲音就要小得多了。

這件事情都涉及到內閣大學士了,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官員這個群體從上到下都爛了!

是,沒有都爛透,但對于皇帝來說,每個階層的官員都有人這么做,那就是爛透了!

這個時候跳出來,是嫌自己的命長嗎?

要知道,應天城外的刑場已經搭建好了,等待著被血侵染的那一天。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