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80章: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0章: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

第180章: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5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朱瞻壑沒有亂說,痛打落水狗,他真的不喜歡。

想要奚落,他通常會選擇當場奚落,時間過了,那也就沒啥意思了,就好像當初在室町幕府的時候奚落足利義持一樣。

老爺子讓他過來發泄一下的想法他能理解,不過他真的不需要。

儒家,他真的不在意。

想要整儒家,他有很多的辦法,雖然不能掘了儒家的根,也不能讓儒家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想要將他們惡心到吐,那還是比較簡單的。

出了詔獄,感受著外面的新鮮空氣,朱瞻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夏尚書,你先回去吧。”

“嗯?”夏原吉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那維喆就先告退了。”

“金尚書。”看著夏原吉的背影,朱瞻壑貌似無心地開口。

“要不要,隨我入宮一趟?”

皇宮,乾清宮。

自永樂九年漢王就藩之后,朱瞻壑這還是第一次不是為了公事,主動入宮。

朱棣很高興,以為是自己的做法起了效果,但這只是他的看法罷了。

事實上,朱瞻壑主動入宮,還是為了公事。

表情從高興轉為凝重,這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朱棣看著面前的太醫,隱隱有想要發怒的意思,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他知道,造成今日局面的,并不是眼前的太醫。

“你先退下吧……”朱棣嘆了口氣,擺了擺手。

“是……”

太醫抖了一下,旋即如釋重負地退了出去,和方才的戰戰兢兢,生怕自己腦袋落地相比,退走的太醫連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金忠,你……”朱棣看著面前一臉坦然自若的金忠,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陛下,人各有命,金忠,也值了。”金忠笑笑,并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就憂前顧后。

金忠,自洪武二十四年進入北平燕王府當衛兵之后,這個人的人生軌跡就一路走高,一直到朱棣靖難,他力挺朱棣,成為了靖難的第二功臣。

然而,這個人在歷史上也只活到了永樂十三年四月,也就是……明年四月。

朱瞻壑原本沒有想要干預這件事的,他從來都不是什么大公無私的人,更何況當初金忠可是反對老爺子立自己父親為太子的,朱瞻壑不偷偷摸摸的囊他一刀就算是好的了。

雖然,朱瞻壑也知道金忠是為了大明的未來著想,是為了大明的安定著想,但是有些事情,就算是伱知道這么做是對的,可當被損害利益的人是你時,你還是會忍不住有怨念。

不過,這次金忠在朝堂上幫他說話,雖然朱瞻壑并不需要,但他也承金忠這個情分。

人情這個東西,不是你說不欠就不欠的,別人的想法也是影響其中之一的關鍵因素。

朱瞻壑從不欠人情。

哪怕是朱棣給的,也都是朱瞻壑殺貪官、倭寇和草原韃子換來的。

只不過,好像就算是他提前說了,也沒有辦法改變這件事情的結局。

金忠的病,是多年的勞累,再加上在靖難中受傷留下來的舊疾所導致的,已經累積到了一個馬上要質變的量了。

若是在后世,或許還有救,但是在現在,時代的限制讓很多疾病都成了絕癥,甚至一個小小的感冒都有可能死人。

看著面前的金忠,朱瞻壑是真的有些佩服,因為他在知道自己的病沒有治愈的可能時,第一個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公事。

“陛下,與其擔心這個,倒不如早日決定下一任兵部尚書的人選。”

金忠目光清明,沒有半分的渾濁,看起來完全不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

朱棣深吸一口氣:“世忠,自朕登基以來,你就是我大明的兵部尚書,你有什么推薦嗎?”

到底是皇帝,哪怕是對這個老部下很是心疼,但朱棣也還是很快的就調整好了情緒。

“臣,并無想法,一切由陛下做主。”金忠想了想,低下了頭。

大明,尤其是永樂一朝的人才,真的是不平衡。

文臣有內閣三楊,后續還有胡濙(yíng)等人,但在武事方面有出色才能的人,也就只有一個張輔了。

兵部,雖然是文官,但卻也要有一定的武事才能,畢竟,這一部是帶個“兵”字的。

除了在議立太子的時候支持過朱高熾之外,金忠幾乎就不曾在任何事關陣營的問題上發表過意見,也不曾舉薦過什么人。

這次,也是一樣。

“瞻壑,你覺得呢?”老爺子突然將目光投向了朱瞻壑,這讓他有些手足無措。

他只是本著還金忠一個人情的想法才說出金忠的身體有問題這件事的,可從來都沒想過要摻和進一部上書的任免中去。

說遠點,他一個就藩的藩王世子,沒有資格對這種事情指手畫腳,提意見也不行。

說近點兒,他說得越多,錯的就越多,以后很有可能都會成為負擔。

“孫兒離開應天已經快要滿四年了,朝中上下的事務并不熟悉,就連朝中官員都有很多不曾了解過,怎么能舉薦呢?”

朱瞻壑低著頭,語氣很官方。

“此事,怕是孫兒幫不上忙。”

朱棣輕嘆一聲,卻也沒有再開口。

朱瞻壑的想法,他怎么能不知道?

一部尚書,而且還是兵部尚書的任免,怎么可能從新面孔中去選?要選,肯定是從那些有功勞的老面孔中選。

朱瞻壑說他離京日久,不熟悉朝中人員和事物,看起來很有道理,畢竟四年是個不短的時間,但實際上卻也可以說是純屬扯淡了。

“唔……”眼看著金忠和朱瞻壑兩人都沒有想要舉薦的意思,朱棣只能是皺眉沉思了起來。

良久之后,朱棣才說出了一個人命。

“你們說,方賓怎么樣?”

“咳咳……”

老爺子話一出口,朱瞻壑就忍不住咳嗽了兩聲,頓時就把老爺子和金忠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倒不是他故意的,實在是因為他對這個名字太過意外,被一口唾沫嗆到了。

“沒事兒……沒事兒……”朱瞻壑連連擺手。

方賓,這個在電視劇中戲份并不算少的男配角,實際上和那位孝恭孫皇后一樣,在歷史上并不出彩。

方賓這個人,能力一般,不過見風使舵的能力還算可以,但腦子卻又差了點兒意思。

方賓是洪武年間出仕的,起初是從刑部郎中開始,沒幾個月就轉到了兵部,后來犯了點事兒,被貶到廣東去了,過了好長時間才重回應天這個權利中心。

后來老爺子靖難成功,方賓最最早投靠永樂朝的那批人之一,并且趁機爬到了兵部右侍郎的位置上。

歷史上,他就是在金忠的后面成為了永樂朝的第二任的兵部尚書,不過這個人死得實在是太有意思了,所以朱瞻壑覺得他并不能勝任兵部尚書。

歷史上,永樂十九年的時候老爺子要御駕親征,但當時明朝的財政已經不堪重負了,所以戶部尚書夏原吉聯合禮部尚書呂震、刑部尚書吳中以及當時正是兵部尚書的方賓,共同上諫,力阻老爺子御駕親征。

夏原吉就是在那個時候被下了詔獄,而方賓竟然因為夏原吉的遭遇而被嚇得上吊,自縊而死了。

這種人,怎么可能做得了兵部尚書?

“瞻壑,有話不妨直說?”雖然朱瞻壑嘴上說著沒事兒,但朱棣哪能不知道朱瞻壑對這件事有看法?

“呃……”朱瞻壑看了看老爺子,想了想,還是淺淺的評論了兩句。

“兵部,兵者,沒有和這個說法,所以無論是面對何種情況,兵部的決定都只能是戰,不能是和,降就更不行了。”

“若是一個王朝的兵部都失了硬氣,那這個王朝也就完了。”

說到這了,朱瞻壑朝著老爺子微微點頭,不在說話。

眼見于此,他已經說得夠多的了,為的是償老爺子今天讓他進詔獄的情。

朱棣看了朱瞻壑兩眼,沒有說話,但也沒有再說兵部尚書的事情。

站起身,從書案上拿起了一封折子,朱棣放在了朱瞻壑的手里。

“這事兒,你有什么想法嗎?”

朱瞻壑并不想說話。

這是昨天他交給老爺子的那封折子,里面寫了什么他最清楚不過了。

現在老爺子又拿回來了,顯然是想讓他說清楚。

“該說的,孫兒都已經寫進去了,您應該是可以看得明白的。”朱瞻壑將折子交還到了老爺子的手里。

“因為黃淮的事兒?”朱棣看向朱瞻壑的眼里充滿了深意。

“是。”朱瞻壑并沒有任何遲疑的點了點頭。

“你就這么打算結束了嗎?我以為你會用點兒別的手段……”朱棣目不轉睛地盯著朱瞻壑,似乎是想要得到些什么答案。

“畢竟,你也知道,現在的你可以說是天下士子的公敵了,就沒有點兒想法?”

朱瞻壑默然不語。

想法,他當然有,但不是現在,也不會當著老爺子的面說。

他針對儒家的方法,怕是老爺子接受不了,但有其他人可以去做。

所以,朱瞻壑雖然是打算狠狠地惡心儒家士子們一手,但卻從未想過要經老爺子的手來實現這件事情。

相比之下,有些人其實更好用。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