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45章:反其道而行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5章:反其道而行之

第145章:反其道而行之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0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大軍出征,每耽誤一分,消耗就多一分。

去見朝鮮大君李芳遠只不過是程序需要,畢竟此次征討倭國是有兩條補給線的。

一條是自山東出發,由船隊直接送往倭國本土的,另一條就是走朝鮮,從順天府、開平衛等地調集,然后經由朝鮮運抵倭國。

在見了李芳遠,旁敲側擊的震了他一番,讓他管好朝鮮這條補給線之后,朱瞻壑就馬不停蹄的奔向此戰的第一個目標。

對馬島。

對馬島是朝鮮和倭國之間的一座大島,此前一直都在倭國的控制之下,是倭國,尤其是倭寇北上朝鮮、南下大明劫掠海疆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朝鮮在與倭國的對抗中屢屢失利,和這對馬島有很大的關系。

同樣的,在知道大明大兵壓境,準備對自己動手的時候,倭國第一時間就向大明發出了求和詔書,只不過沒有得到回應。

其實本該是有回應的,黃淮、解縉和胡儼都上書,建議朱棣接受倭國的求和詔書,讓倭國對沿海一帶遭受倭寇劫掠的百姓予以賠償,然后和平了事。

但是!

這次沒等朱棣開口,朱高熾第一個開口勸諫,力諫朱棣以戰爭這種方式來解決倭寇之亂。

如果朱高熾沒開口,那黃淮等人肯定還會上諫,哪怕是被朱棣打回來他們也不會放棄,但現在朱高熾開口了,他們就偃旗息鼓了。

事后,人們只知道黃淮等三人在文華殿呆了整整一天,至于都說了些什么,沒有人知道。

而倭國在沒有得到大明的回應之后也是立刻開始著手準備。

雖然明知道與大明正面接戰勝利的可能性不大,但誰也不會束手就擒。

更何況,在倭國本土作戰,倭國其實是有優勢的因為他們不像大明必須要取得戰果,他們可以拖。

拖到大明承受不了十幾萬大軍的消耗,那時候他們就算是贏了。

同樣的,在確定了要抵抗一下之后,倭國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對馬島。

在朝鮮和倭國之間,這對馬島的意義和大明的開平和大寧衛是一樣的。

開平和大寧兩衛是洪武朝時就釘進草原的兩枚釘子,以掎角之勢互相拱衛,是大明向草原推進的橋頭堡。

而對于倭國來說,對馬島就是他們向朝鮮,甚至是向大明推進的橋頭堡。

透過單筒望遠鏡,朱瞻壑看著對馬島上的倭國士兵,嘴角上揚。

“李彬!”

“末將在!”李彬很是激動的上前,但朱瞻壑的話卻給他迎頭潑了一盆涼水。

“傳令給柳升,這對馬島交給他了,一天之內如果拿不下來,那就讓他自己回應天請罪!”

“王景弘!下令調轉方向!目標……長門!”

“是!”王景弘心下一凜,但還是躬身應聲。

而一旁的李彬就不一樣了,他在看向朱瞻壑的目光中充滿了驚訝、敬佩,以及……畏懼。…

長門是什么地方呢?這就要從倭國眼下的情勢來說了。

倭國現如今是室町幕府時代,現任天皇是后小松天皇,但倭國真正的掌權人卻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持。

天皇被架空,幕府掌權,但也不是完全掌權,倭國現如今的制度其實像極了周朝時期的分封制度,被分成了大大小小七十多個諸侯國,這種諸侯國的掌權人被稱為大封建主。

而這些諸侯國的名字往往都是大封建主的姓氏。

長門,就是這樣。

長門地處本州島的西南端,與九州島隔海峽相望,是本州島的門戶。

一般來說,在對外戰爭上,倭國北方的第一道防線是對馬島,南方的第一道防線是琉球群島。

這里的琉球并非一般人認知中的琉球,而是在倭國南邊的群島,而這個琉球王國在現在并非是屬于倭國的。

在未來它會有一個名字:沖繩群島。

不過琉球群島雖然是倭國南部的第一道防線,但從未派上用場過,因為在航海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沒有人會選擇這里作為第一戰場。

所以,一般來說,對馬島才是倭國對外戰爭的第一防線,就好像之前元朝進攻倭國一樣,都是先攻對馬島,然后是伊岐島,再然后直指肥前,登陸作戰。

肥前,也就是九州島的最北端。

但這次,朱瞻壑卻改變了策略,讓神機營牽制對馬島,放棄對馬海峽和伊岐海峽,轉道從見島海峽直奔本州長門!

這,可以說是聲東擊西了。

慣性思維會讓人進入誤區,倭國在應對此次大明的征討時還是按照之前對抗元朝時的經驗,在對馬島布防,繼而在九州島的肥前、肥后二地設立重兵防御。

但是,明朝不是元朝,擁有元朝拍馬都不能及的航海技術。

王景弘的航海能力很出色,在朱瞻壑看來并不在鄭和之下,還是那句話,就是生不逢時。

在主要靠風力航海的年代,人力只是輔助,能控制好一整支船隊就已經是能力相當出眾的人才了。

“什么時辰了?”看著前方若隱若現的陸地,朱瞻壑抬頭望天,試圖從太陽的方位上看出時間來。

“稟殿下!已經是未時三刻了!”李彬的聲音中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在他看來,戰功已經近在眼前了。

“譚忠呢?下令讓他頂上去,用一窩蜂火箭和火炮開路,給搶灘登陸創造時間和地點!”

“是!”

低沉但穿透力極強的號角聲響起,在王景弘的令旗指揮下,船隊的陣型很快就發生了變化。

原本朱瞻壑所乘坐的船是在第二梯隊,號角聲響起之后,第一梯隊變成第二梯隊,第二梯隊變成了第三梯隊,而第三梯隊變成了第一梯隊。

第三梯隊,正是神機營。

神機營只有五千人左右,如果用寶船的話,那兩艘船差不多就能裝得下,但那是只算人,不考慮武器、輜重和火器的情況下。

因此,朱瞻壑調走了神機營五艘船中的三艘,只留給了柳升兩艘。

畢竟只是佯攻,在火器這方面,大明還沒怕過誰。

海上的噪音太大,指揮很受影響,朱瞻壑也很難第一時間接到前方的消息。

但是,火炮的聲音是掩蓋不住的。

當火炮聲響起的時候,朱瞻壑立刻抽出了單筒望遠鏡。

這對倭戰的第一幕,他可不能放棄。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