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殺神第139章:出兵之前的安排(二合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大明殺神 >>我,大明殺神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9章:出兵之前的安排(二合一)

第139章:出兵之前的安排(二合一)


更新時間:2023年01月20日  作者:三悔人生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三悔人生 |  | 大明殺神 
»


在朱瞻壑看來,在這個時代,愛情這個東西不能說不存在,但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就是純屬扯淡的。

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時代的男女十三四歲成婚是常態,生孩子的都比比皆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情竇初開呢,懂個屁的愛情?

再說了,這個時代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做主自己婚姻的權利,基本上都是父母做主,這樣的婚姻能有愛情?..

就這還是有錢人和權貴階層的,底層就更沒得選了,能娶到媳婦兒就謝天謝地了,還求個屁的愛情?

所以,朱瞻壑一直都認為自己的心態擺得很正,不說他,就說這個時代的人都和愛情沒有多大緣分,有也都是先婚后愛的。

這個時代的人從上到下每個階層都被物化了,都是利益的具象化,沒有什么好糾結的。

所以,在朱瞻壑看來,這個時代無論男女,都是一個個承載DN的血肉口袋,在完成了延續DN的任務之后就只剩下了欲的存在。

朱瞻壑給自己規劃的未來就是娶一個長得不是特別漂亮但也不是特別丑的女人做妻子,讓她給自己生個兒子,然后自己再找點幾個子雪奶白、腿修大長的女人開心就好了。

至于那些本身就帶著利益成分才來他身邊的女人……放一邊去就好了,隨心。

哦對了,對于這種行為,后世有一個具體的形容詞:渣男。

不過這也沒辦法,像朱瞻壑這種人本身的一舉一動在別人眼中都代表著利益,如果想自己所努力得來的成果延續下去,那就不能存在太多感性的地方。

關于這個問題,老爺子也派人發表了他的看法。

在詔書到達云南后沒多久,沐昕的妻子,也就是老爺子的第五女、朱瞻壑的姑姑常寧公主也來拜訪了,就為了那三個朝鮮貢女的事情……

呃,也不全是,還有另外一件事,這件事能從常寧公主帶過來的一個人身上看出來。

內宮監太監、市舶司總監事、遠洋寶船隊指揮使:鄭和。

“感覺怎么樣?這云南。”站在滇池邊上,朱瞻壑對著身后的鄭和說道。

說實話,他其實沒想過有朝一日會這么跟鄭和這個歷史名人見面,這和他的預期不符。

“不在的這些年,沐家把這里管理的很好。”鄭和有些感慨。

這也難怪,他就是在藍玉和傅友德遠征云南的時候被抓走的,這里就是他的家鄉。

“以后,這里會更好。”朱瞻壑笑笑,給了一個明確,但實際上卻是模棱兩可的答案。

“話說鄭指揮使為什么會獨自前來,你的副手王景弘呢?還有船隊呢?”

“回世子殿下。”鄭和一秒進入狀態,從閑談立刻變成了匯報公事的樣子。

“此行奉陛下之命,前來確認世子殿下是否已經準備好,趙王殿下所率領大軍已經退回長城,戶部也已經做好準備。”

“一切只等世子殿下一聲令下,寶船隊就會從太倉劉家港出發,直抵交趾!”

“唔……”朱瞻壑聞言一愣,他沒想到鄭和進入狀態這么快,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捏著下巴沉思。

“問一個不相干的問題,鄭指揮使何時會再次遠洋?”

朱瞻壑這個問題多少有些逾越,不過也不算是,因為這是他必須要知道的。

云南有船隊,是之前為了對付陳季擴而建的,不過如果是要去倭國,那云南的船隊就不太夠用了,因為他們并沒有遠洋的經歷。

從交趾出發去倭國,距離可不短,他需要鄭和這種有經驗的人來作為船隊的領導者。

當然,只是船隊,登陸之后的事情朱瞻壑是不會放手給鄭和的。

“回世子殿下,若無意外的話,兩個月之后。”鄭和在來到云南之前就受到了朱棣的叮囑,所以也是毫不隱瞞地回答道。

“上次遠洋帶回來的外國使節過多,他們并沒有自行返回的能力,所以我們大明要肩負起這個責任,將他們原路送回。”

“同時,這次遠洋也會盡可能的繼續拓展更遠的航線,宣揚大明國威,這是陛下讓鄭和遠洋的初心。”

“嗯,挺好。”朱瞻壑聞言點了點頭,并沒有對遠洋一事發表什么意見。

“那我有個問題,我若是要履行與皇爺爺的約定,該找誰?”

“鄭指揮使遠洋,其他的人可沒有這等經驗,安遠侯柳升雖然有率領船隊追擊倭寇的經驗,而且還大獲全勝了,但鄭指揮使應該知道這并不是一件事。”

“若無意外,我會從交趾出發,而從交趾到倭國是個不短的距離,安遠侯怕是負擔不起這個重任的。”

“世子殿下無須擔心,方才殿下所說下官的副手王景弘會負責此事。”

“王景弘此前一直是下官的副手,雖然并未實際掌控過遠洋一事,但下官一直都是把他當做是接班人來培養的。”

“說句大話,只是從交趾到倭國而已,而且按照陛下的意思,殿下您若是要出征,還是先到朝鮮的好。”

“畢竟,一旦世子出征,朝鮮將會成為補給的重要途徑。”

“既然有安排,那就沒什么問題了。”朱瞻壑笑了起來,有王景弘他就很滿足了。

后人只知道鄭和下西洋,但很少有人知道鄭和的副手王景弘也是個出色的航海家,而且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病逝途中時,就是王景弘接過了重擔,指揮團隊安全返航的。

在朱瞻壑看來,王景弘的能力并不遜色于鄭和,只不過生不逢時,一直都在鄭和的陰影之下,沒有得到重用就是了。

好不容易等到鄭和病逝,大明又叫停了航海。

“鄭指揮使,你可以回去稟告皇爺爺了,就說我會于明年三月份出發,預計四月底抵達朝鮮。”

“鄭指揮使你也知道,此番我要用的都是云南的將士,他們常年生活在這里,習慣了這里的氣候,若是在反季節出征,那怕是會影響到將士們的戰斗力。”

朱瞻壑從京城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三月份了,后來又在交趾放了第二把火,大火燒了整整兩個月才幾乎把陳季擴的大越國燒得差不多,把他給逼了出來。

后來押送陳季擴入京以及處理百姓南遷的事情又耽擱了一段時間,現在馬上就要七月份了。

這個時候出發,等有實質性的戰斗那都是冬天了,朱瞻壑怕云南的這些將士們不習慣,從而導致戰斗力大減。

除此之外,雖然在交趾沒有什么直接的戰斗,但將士們也是需要休整的,別以為沒有直接的正面戰斗將士們就不累。

戰場的氛圍是沉重的,這對將士們是很大的壓力,也是所謂戰后綜合征的病因之一。

“殿下有準備就好,不過下官還是有個問題想問一下。”聽了朱瞻壑的計劃,鄭和微微頷首,帶著幾分猶豫問出了一個問題。

“不知道殿下對倭寇的問題是怎么看待的?”

“哦?”朱瞻壑聞言挑眉,帶著幾分不明的意味問道。

“這是鄭指揮使的問題,還是說……”

“就是世子殿下您想的那樣。”鄭和微微低頭。

“這樣啊……”朱瞻壑臉上那不明意味的笑容更盛。

“那你回去就直說好了,我曾經說過,解決問題的高效辦法就是解決掉制造問題的人,不知道鄭指揮使在來時有沒有聽說過我是如何解決交趾問題的?”

“略有耳聞。”

“那鄭指揮使覺得辦法有效嗎?”

“這……”鄭和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高效嗎?這是個毫無疑問的問題,朝廷蹉跎了五六年都沒能解決的問題,到了朱瞻壑手中前后不過一年的時間,問題就解決得差不多了。

這不是高效是為什么?

可是問題在于,這能說嗎?

“無論如何,高效就行。”朱瞻壑沒有等鄭和的回答,笑著說道。

“我知道鄭指揮使你不過是個跑腿的,咱們兩人也從來都沒什么糾葛,所以也不會為難你,你照實說就是了。”

“況且,對于一個幾乎是年年劫掠我大明海疆的爛地方來說,這才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此前倭寇對大明海疆的侵犯鄭指揮使應該是知道的,至于那些倭寇的構成是不是如倭國所說的那樣都是流民海賊,鄭指揮使應該也是心里有數的。”

“別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此前有安遠侯柳升率領船隊一直追擊到青州海域,大破倭寇,后有我在臺州府處決倭寇,這才讓倭寇們安分了一些。”

“但前后也就兩年,或者應該說一年半,這些倭寇就安分不住了,再次在我大明海疆興風作浪。”

“除此之外,他們對我們大明所謂的朝奉也不過都是為了利益,每年都拿著一些破爛來換取我大明的賞賜不說,還一年更比一年破。”

“對于這樣的從屬國,我覺得我的做法才是最合適的,最起碼,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可以讓他們安分。”

說到這里,朱瞻壑轉過身,正對著鄭和,臉上那嘲諷的笑容絲毫不加以掩飾。

“若是朝野上下有人不滿,那鄭指揮使不妨告訴他們,如果他們能夠解決倭患的問題那就請他們站出來,給個具體的辦法和章程,若是不能……”

“那就讓他們閉嘴!”

這一刻,鄭和突然心中一凜,感覺整個身體從頭到腳都涼了個通透。

交趾近乎被燒得一干二凈這事兒本來就不是什么秘密,鄭和自然是知道的,把面前的朱瞻壑跟那場大火聯系起來……

鄭和突然有了一種名為害怕的情緒。

他是大明走過地方最多的人,見到的人也是最多的,他知道最可怕的就是朱瞻壑這種不懼世人看法、只求高效解決問題的人。

因為這種人,真的是什么都干得出來。

“下官一定如實稟告給陛下。”鄭和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心神,躬身說道。

“按規矩辦事,挺好。”朱瞻壑點頭笑笑,然后抬步離開。

“走吧,鄭指揮使遠道而來,又是我大明的功臣,總是得設宴款待一下的。”

“這么長時間了,想來家里也準備好了,不過這王府還沒有建好,希望鄭指揮使不要嫌棄。”

“世子殿下說笑了。”鄭和也抬步跟在了朱瞻壑的身后。

他其實還有問題的,比如說當初朱瞻壑塞入市舶司,并且隨著遠洋船隊遠航的那二百人去哪兒了,是為了做什么。

這不僅是他的問題,也是朱棣交代給他的任務,但是現在看來,怕是得不到答案了。

漢王府。

沐晟、沐昂、沐昕以及常寧公主都在這里,為的就是今天鄭和來的原因,因為只要是有政治嗅覺的人,都知道今天會是個很不尋常的一天。

“喲,都在呢?”朱瞻壑帶著鄭和推門而入。

云南的氣候很好,哪怕是夏天,正午的氣溫也不會特別熱,所以朱高煦直接讓人在院子里擺桌。

喝著茶,看著滇池的美景,感受著滇池湖上出來的微風,也算是愜意的生活了。

“瞻壑見過常寧姑姑。”朱瞻壑對著常寧公主躬身行了個禮。

至于其他人,都已經很熟了,只是打了個招呼,畢竟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場合。

“都談好了?”常寧公主搭了個話,然后坐了下來,將話題引向了男人那邊。

“能有什么談不好的?”朱瞻壑笑著坐了下來。

“鄭指揮使這次過來就是傳信了,又不是來找我抬杠來了,能有什么談不好的。”

“也是……”常寧公主笑了笑,拉了一把自家夫君。

“瞻壑,那你什么時候動身啊?要是不嫌棄的話,帶上你姑父可好?”

常寧公主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心中一凜。

而常寧公主好像沒有什么反應,仍舊是笑意盈盈地說道:“你啊,是個出色的武將,可以說是大明無人出其右了,張輔都沒能解決的陳季擴讓你解決了。”

“不過啊,姑姑聽說這打仗呢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又是指揮作戰又是管理后勤的,要是你不嫌棄的話就帶上你姑父。”

“他是個文人,打仗不行,但幫你管管后勤,什么糧草輜重之類的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常寧公主這番話說下來,在場的所有人心里都有了些許不同的感覺。

畢竟,常寧公主所代表的極有可能不是單純她自己的想法。

一個勁兒的給朱瞻壑推薦自己的夫婿,那就說明京中那位對朱瞻壑……


上一章  |  我,大明殺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