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第五百五十六章 發媳婦、發房子、發田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御貓 >>紅樓御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六章 發媳婦、發房子、發田地

第五百五十六章 發媳婦、發房子、發田地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5日  作者:橘貓不是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品御貓 | 橘貓不是貓 | 紅樓御貓 
出云藩的面積不大,不過一府之地。

但此時的出云藩,人口竟堪比江南重鎮杭州府。

除卻所駐天朝的水陸兩師十萬兵馬外,在出云藩,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商客,還有原本就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十余萬倭人。

期間倭人以老弱婦孺為主,成年的男子不是成了天朝的仆從軍,就是被招募到了石見成了礦工,為天朝的繁榮增磚添瓦去了。

不過根據賈琮的觀察,此地的倭人對天朝不但沒有什么仇恨心理,反而更多的是敬畏與感激……

“君侯,下官遵照朝廷的指示,在出云藩實行中樞所定之策,糧、鹽等生活必需品,皆以官票為準,不許銀錢交易。官民分等,天朝為一等,遼東四郡即原高麗人、首批投誠天朝的倭人為第二等,皆有朝廷每日配給之額度,不會缺衣少糧。但有不忠天朝者,九族盡屠之……”

朝廷在出云藩已經配備了足夠的官吏,其最高的安民官乃原李氏高麗的一名重臣,名為樸正泰,領國朝從五品銜,充為扶桑布政使司出云州知州。

從賈琮的視角來看,不提別的,對于能穿著國朝緋色官袍,這人還是很自豪的。

用原高麗的官來治倭島的人,中樞的那些大佬真是把人心給研究透了。

這廝對于倭人的手段就算不是喪心病狂,也算是做到了國朝儒生無法干出來的狠辣。

至少這人說起殺人,眼皮子都沒眨一下。

“出云歸附朝廷后,大量的商人就渡海而來,在送來出云所需之糧草鹽茶外,回去時會帶走大量倭女。下官按照朝廷的規矩,收取商稅,所獲稅額,去年共計一百六十七萬八千兩白銀,已解送京城……”

奴隸貿易這種生意,利益之高,真是令人咋舌。

賈琮看著一個個欣喜之色躍然臉上的倭女告別父母,登上海船,就知道相比連飯團子都吃不上的倭島,天朝那真是天上之國了。

去天朝給人當丫鬟,當姬妾,頓頓大米飯,還有肉吃,有漂亮的衣服穿,這已經是天朝治下倭島各藩的倭人共識了。

可笑,又可憐。

不過賈琮的憐憫之心對倭人僅限于那些懵懂無知的倭女,男的還是去給天朝挖礦吧。

“那些人是在做什么?”

賈琮手指不遠處的人群,大部分都是身著大夏制式甲胄的軍漢,正聚在一處吵吵嚷嚷的。

樸正泰躬身道:“回君侯,那里住著已經沒了家人的倭人少女,經過官衙探訪,那里的女子皆是家世清白,無病無患。靖王殿下便將其聚集一處,凡有軍功、家中無妻者,可到此處,挑一個帶回去充當姬妾。”

“胡鬧!”

賈琮聞言就皺起了眉頭:“萬一那些倭女有歹心,我朝將士豈不是危險了?”

說著便要上前查看情況,樸正泰卻一臉的疑惑,快步跟上去給賈琮解釋道:“君侯何故會有如此擔心?能成為天朝勇士的姬妾,那是倭人女子天大的福氣……”

樸正泰還真沒有胡說,賈琮人還未走近,便見了一個極為神奇的情景。

只見身旁突然停下了一輛馬車,從馬車上走下了一名身穿粉色裘衣,梳著精致發髻的小巧婦人,跟隨一名校尉來到了人群外。

“老爺,奴的妹妹性格溫婉,最是適合不過。若老爺能將奴的妹妹一同帶回去,奴與妹妹一定會好好伺候老爺,忠心老爺的……”

或許是激動,小婦人后面甚至說起了倭語。

不過樸正泰是精通倭語之人,給賈琮做了簡單的翻譯。

大致是這倭女還有個妹妹,正在這個奇葩的“婚介所”等待天朝將士的挑選。

“依照靖王殿下立的規矩,百戶可擇一人,千戶可擇兩人,或者換取等價銀錢賞賜。至于君侯的擔心,依下官這一年的觀察,是不會出現那種情況的。事實上倭人的女子,對于能去天朝享福,那比去伺候倭國的大名、將軍還要幸運。君侯,天朝的男人,那是真的疼惜女人啊!”

聽完了樸正泰的解釋,賈琮也算是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恐怕整個天下,唯有天朝女子的地位最高。

甚至在歷代的律令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什么婚喪嫁娶,財產分割,都有明文規定,來保護女子。

哪怕是天朝的姬妾奴仆,都要比倭國小貴族出身的女子過的好些。

倭人那可是有糧食不夠,女人、老人送上山餓死的傳統。

很快,賈琮就看到了那名校尉帶著一個瘦瘦小小的姑娘走了出來。

“末將驍字營千戶馮勇拜見永豐侯,拜見知州大人。”

馮勇在看到賈琮一行后,立馬領著那一雙倭女快步上前,抱拳行禮。

賈琮頷首應了一聲后,仔細打量著一大一小兩名倭女。

那小婦人長得小巧,她的妹妹就更顯得小了。

賈琮都難以分辨出妹妹的年齡,看上去不過十二三大點……

“馮千戶,家中可有妻室?”

“回侯爺,末將十五年前就已成婚,拙荊在登州老家照顧爹娘老小。”

賈琮指著這對倭女,冷言道:“那你這是打算趁著正妻不在,討對姐妹花伺候你?你自己都說了,伱那妻子正在登州老家照顧你的爹娘,你就這么報答她?”

馮勇愣了一下,他可不敢哄騙國朝武侯,忙回道:“侯爺,末將成婚至今,膝下唯有一女。末將這些年也沒有想過納妾,這還是此女曾于末將危難時救過我,再次遇到后,就想著報答她……末將總要給馮家留個后啊!”

賈琮的臉色這才變好了些,他倒不是對馮勇納妾有什么不滿,主要是厭惡那些有了點出息就拋棄糟糠之妻的人。

聽馮勇這么說,他那妻子成婚十余年都沒生下兒子,馮勇能做到待之如一,也算是重情重義的好漢子。

賈琮擺了擺手,令其起身。

“是個好漢子,希望你能對得起汝妻這些年的辛勞。”

馮勇再次抱拳應道:“末將謹遵侯爺教誨,必不敢做那薄情寡義之人。”

“嗯……”

賈琮的目光再次放在了這奇葩的“婚介所”上,心中還是有些擔心。

他突然問那馮勇:“你覺得,靖王殿下此策,是好是壞?”

“依末將之見,此策極好!”

馮勇沒有隱瞞的講出了自己的看法,只聽他道:“回侯爺,事實上軍中未婚者眾多,家中多兄弟者,娶妻甚難。若無此策,很多人年過而立都不一定能娶到妻子。高麗女也好,倭女也罷,雖不比天朝女子,總也算是不錯的選擇。軍中兄弟這兩年立功心切,多是為了能帶一倭女回去成家……”

娶妻難,果然是不分時代。

賈琮也算是理解了此處紅火的原因,同時也對靖王劉怡再次高看三分。

不愧是皇室中最能打的,對軍中人的心思之把控,最起碼有三層樓那么高。

“靖王殿下還真的懂得人心,僅此一策,軍中戰力至少提高三成。”

他不由感嘆一聲,從荷包里掏出一顆刻著福壽祿的銀錁子扔給了馮勇。

“本侯賞你的,記住你的話,莫要作出那寵妾滅妻的丑事!”

賈琮的到來,以及劉怡的退讓,再加上李時遷的醫治,令王子騰的情況好了不少。

不管他自己是怎么打算的,在李時遷的一碗碗湯藥以及銀針下,王子騰壓根就沒有機會拿命去給王家搏前程。

短暫的清醒時,賈琮從這位名義上的主帥手中要走了帥印虎符,開始與劉怡排兵布陣,準備在恰當的時機給倭人一個教訓。

因大雪之故,軍事上的行動都還停留在紙面上。

賈琮這幾日主要的工作,全部放在了對已經攻下的數藩之地的治理上。

“王爺的‘酬功之策’雖然不錯,但依我之見,還是遠遠不夠的。”

賈琮拿出了自己這幾日琢磨出來的安民之法,一一與劉怡討論起來。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打算在倭島也試行西域屯兵之法。

“這《扶桑建設兵團試行策》,是早先我就與陛下說過的,王爺不妨先看看。”

劉怡這會已經聽的頭昏腦漲,賈琮這小子方才又是重理賦稅、分地遷民、設立公學的,這些繁瑣的公務聽著都頭疼。

他一個糙漢子,跟他討論什么民生上的事,這不是為難他嗎?

不過這個什么建設兵團,倒是關乎軍中之事,令劉怡不得不打起了精神,接過那份厚厚的札子看了起來。

“竟要屯兵十萬,是不是太多了些?”

屯兵不比打仗,仗打完了把人拉回中原,怎么弄都簡單。

要是直接讓大軍留在遠離中原的倭島,就比較難辦了。

劉怡的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許久后才揉著眉心說道:“不太好辦啊,故土難離,一時呆在此處還行,若要留下來定居倭島,本王怕就是有軍令圣旨,也很難挑出十萬人來。”

賈琮也知道這件事挺為難的,倭島不比西域,西域怎么說也經過了中原王朝數代經營,在心理上是屬于國朝之內。

倭島就不算了,這地方隔著大海,就算最快的船,也得在海上漂泊兩個半月。

他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所以我覺得王爺不妨把賞賜再提高些。咱們不但給愿意留下的將士發妻妾,還發足夠大的田地,給他們蓋舒適的房子……”

只要愿意留在倭島鎮守的將士,朝廷發媳婦,發房子,發土地,發……

只要是這些將士想要的,朝廷都發。

就不信做到這個程度,還留不下人來?

賈琮的想法把劉怡嚇了一跳,震驚的瞪大了眼珠子。

“這得多少銀子?本王定下軍功換倭女的計策,就是為了給朝廷省銀子。你小子這么一來,沒個千八百萬兩的銀子,根本不可能完成。”

屯軍十萬,按照賈琮的辦法搞,每人按五十兩銀子算,光是安家費就得五百萬兩白銀。

再加上他說的雙倍薪俸,戶部的那些貔貅不得沖到倭島來掐死他倆?

賈琮卻毫不在意銀錢上的消耗,笑了笑說:“一千萬兩白銀,石見銀山開采半年就夠了。倭島對于朝廷的重要性,我想王爺是明白的。用一兩千萬兩白銀,換來一個徹底掌控在朝廷手中的扶桑布政使司,很劃算!”

“本王知道很劃算,不過這件事很難辦。本王不僅僅是擔心銀子的問題,主要是這可是十萬大軍,人數也太多了些,還是跟中原隔著大海……”

劉怡坐不住了,他起身在書房中來回踱步。

這是隔著大海的地方,天高皇帝遠的,放十萬大軍于此……

“那這支屯軍由誰來掌控?你就沒想過萬一掌控這十萬屯軍的人有了不臣之心,鬧出什么事端來,咱們倆這個首定此策之人,是要掉腦袋的!”

十萬人馬,他劉怡打了一輩子的仗,都沒有指揮過十萬大軍。

賈琮無奈指了指捏在劉怡手中的札子,苦笑道:“我說王爺,您也先把這個札子看完啊。我在上面寫了,屯軍由皇帝直接掌管,派遣流官進行管理,三年或是五年一輪換。軍中將校也是如此,五年一輪崗!再有,扶桑實行軍政分離,后勤由文臣掌管,軍中將校不得插手……”

兵甲、糧草、軍餉等等,皆由朝廷派來的文官執掌,軍中將校只負責訓練、作戰事。

并要在軍中設置政治處,由朝廷直接任免政治委員,負責大軍的思想政治工作。

多管齊下,過上十幾二十年,扶桑將徹底掌握在朝廷手中,與中原各省無異。

等賈琮給劉怡解釋完所有的條款,這位皇族中最能打的人,徹底被賈琮對人心的把控所折服。

“你小子,比你爹更會算計!”

賈琮笑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就向北庭、安北、安西等地,歷代王朝不是沒有打下來過。可每一次打完仗,咱們大軍一撤,過上幾年又成了咱們的心腹大患。咱們想要把倭島徹底掌握在手中,要么遷百姓過來,要么大軍駐扎。王爺您覺得遷百姓過來與軍屯,哪個更容易?”

這還用說?

遷百姓來倭島這等傳說中的不毛之地,你就是把刀架人脖子上,都不一定能遷來幾個人。

還是軍屯吧,至少他還有些把握能留下不少人。

月票推薦票

感謝盤周的打賞。

今晚就先更到這里,明日繼續,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  |  紅樓御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