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日之師,為國儲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御貓 >>紅樓御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日之師,為國儲才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日之師,為國儲才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5日  作者:橘貓不是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品御貓 | 橘貓不是貓 | 紅樓御貓 
士,憂國憂民者曰士。

以孔圣門徒為代表的士人儒者,在中原王朝的發展繁盛歷程中,的確是功不可沒。

但人分好壞,更何況任何制度規矩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賈琮很巧妙的將儒門圣道的作用進行了別樣的闡述,儒道,乃修身之本,治世之基,傳承之魂。

集修身、治世、傳承三大重中之重,這樣一來,任誰都不能說賈琮這是在挖圣道根基,壞儒家之法吧。

然后再往其中加加料,比如如今我等儒圣門徒中有壞人呀,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年輕人要擔負起革除弊政,揪出壞人,讓儒門回歸正朔的責任。

少年郎果然是最有正義感、責任感、使命感的一群人,賈琮只簡單的闡述了一下他對如今儒家、儒門、儒生的看法,立馬就激起了眾人的熱情。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士當年萬戶侯。

瞧瞧,賈琮就說了這么一句,一下子整個園子都沸騰起來了。

近兩千的少年郎跟著齊齊吟誦,一個個激動的紅著臉揮拳高呼,直搞得賈琮以為自己有了那位落榜藝術生的演講潛質,哭笑不得。

好在效果很明顯,這群少年郎的目光,從進園時的迷茫如今變得異常清亮。

賈琮有種感覺,這會那些學閥要是在,少年郎們弄不好會用唾沫星子將其淹死。

“還我圣道!”

“還我公義!”

“還我朗朗乾坤!”

不遠處的樓閣中,得到消息的老圣人與皇帝二人就在高處看著。

說實在的,二圣都被賈琮的操作看呆了。

身為君王,治國理政常求一個穩字,向來倚重的是老持承重的老臣。

像這群在二圣看來是乳臭未干的少年,二圣或許會看好培養,但國朝大政,他們是不會將這等重要之事交在其手上的。

偏偏賈琮,就敢因勢利導,將少年郎們引導成為革新儒門圣道的支柱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這句話讓兒臣都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

“朕又何曾不是……”

父子二人相視一笑,同時苦笑著搖了搖頭。

老爺子憑欄遠眺,明日就是中秋佳節,京城已是四處歡騰,處處都充滿了過節的歡快氣氛。

大夏,真正的國強民富,始于昭武,盛于元祐。

百姓們不但能吃飽穿暖,還能有余錢給孩子們買肉買零嘴買花花綠綠的衣裳,這不就是盛世嗎?

“老四,這些年你做的不錯,比為父強!”

這是老爺子第一次正面夸贊自家老四,令皇帝手足無措。

說驚喜吧,有點,但更多的反而是委屈。

天知道他這些年為了從老父口中得到一個好字有多拼,沒日沒夜的處理那些奏章,還要時刻警惕他的那些兄弟侄子。

倔老四硬是靠著消耗生命,做到了內除弊政,外御異族。

當初大兄曾給他描繪的未來,如今在他老四手里實現了,難道還不能稱一聲好嗎?

四十多歲的人了,皇帝竟然紅了眼。

老爺子不僅沒有像往日那樣嘴上不饒人,反而感嘆萬千,長嘆一聲抬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是我這個當爹的對你太過嚴苛了,吾兒確實做得好,比為父好,比你大哥更好。昔年伱大哥曾說,老二是個莽夫,老十三是個混不吝……唯有你,穩重、踏實、是個干實事的人。若不是你大哥……原本為父打算讓你去經營江南的……”

其實老爺子一直心里跟明鏡似的,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

包括當初甄家在金陵的事情,他都一清二楚。

但他是帝王,帝王心術讓他做不到隨心所欲。

就連他一手提拔的林如海舉步維艱,他都沒有辦法親自出手,用皇權去打破江南士族豪門對江南半壁的統治。

直到老四一步步的瓦解了江南士族豪門的勢力,他才敢將國朝的權力慢慢轉移到了皇帝的手中。

當初如果是皇帝輸了,他會毫不猶豫的將權力交給老十四,或者是老大的兒子,亦或是重新挑選一個繼承人……

不過如今看來,老大的眼光是對的,他這個太上皇也挑對了人。

老四的性格,是最合適的人。

該莽的時候莽,該忍的時候忍,敢大膽的用人,甚至連當時給他經常添堵的王子騰都能用到實處,老四的心性智慧,是最適合當皇帝的。

原本要放在園子里的戲臺,被老太太移到了前院。

今日的園子里,真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近兩千的文人士子齊聚,恐怕唯有貢院才能見到。

賈琮為了忽悠……為了開解這些迷茫的儒生,講的嗓子眼都快冒煙了。

好在效果斐然,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園子里已經處處都在探討圣道國政,暢想大夏的未來了。

賈琮只來得及用涼茶潤潤喉嚨,就被一群士子拉了過去。

“文魁君,陛下下旨革新科舉,學生以為,只加大算學在科舉中的比重還遠遠不夠。學生游學時就發現,國朝官員對于律法有研究者不多,而且是粗通而不精,審案判案時還常需刑名師爺在一旁提醒……”

“學生以為,府縣之親民官,當精通律令,才能更大程度上避免冤案發生。”

“還有,時移世易,律令也該隨之補全完善……像是如今前來我大夏的萬國商客越發多了起來,朝廷也該對涉外之民加大約束……”

“針對皇親貴胄之法,學生以為當與百姓等同。不然劉氏宗親、皇親國戚驕縱之徒,敗壞起朝廷威信要比百姓犯法更為嚴重……”

賈琮好奇的沖這少年拱手問道:“不知兄臺名諱……”

“哦,學生羅翔,國子監生,浙江臺州人士。”

羅翔回禮,眉間總是充斥著一股憂國憂民之氣。

他是寒門出身,當年中了秀才后就已小有才名。可惜他看不慣西林黨人的惺惺作態,拒絕了西林的招攬,背著書箱就開始游學諸州府,最后來到了京城。

羅翔能進國子監讀書,還是路遇國子監祭酒李守中老大人……

賈琮聽到羅翔這個名字,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一個人。

還在刑部苦修《大夏律》的法外狂徒張正矩,這位“法學家”為了修新的《大夏律》,據說連嬌妻都不怎么搭理了,動不動就熬夜不回家。

“羅生對律法可精通?”

賈琮只是嘗試性的問了一句,旁邊就有人替羅翔回道:“君侯不知,羅學兄對《大夏律》倒背如流,祭酒曾說,羅學兄是他所見最善律法之人。今后可入三司,為國正律令強法紀。”

人才啊!

大夏不缺精通圣人經典的人,缺的就是刑律這樣的人才。

賈琮看向羅翔的眼神都變了,這樣的人才必須好好培養。

“朝廷重修《大夏律》的事羅生應該也聽說過,張正矩張先生為了這本新的《大夏律》,家都不怎么回。吳王殿下為此可沒少跟我抱怨。這樣,羅生既然善律令,不妨去刑部跟著張先生……”

“真的可以嗎?學生真的能跟隨張先生修《大夏律》?”

法外狂徒張三的名聲,在江南的名聲極大。

羅翔也是半個法家學徒,自然對其極其崇敬。一聽永豐侯要送他去刑部跟著張正矩,渾身都在激動的顫抖。

幸福來得太突然,羅生都不敢相信。

賈琮當場寫了張條子,蓋上了自己的私印交給了羅翔。

“我會給張先生說一下你的情況,中秋節后你便持這條子去刑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你已經學有所成,不妨去付諸行動檢驗檢驗。諸生誰還精通律令?如果愿意去刑部試試的,節后去你們祭酒那報名,我會讓人去考核一番,成績優秀者,可入三司實習。”

實習這個詞大家伙都沒聽過,賈琮解釋道:“實習,便是實踐學習。本侯還是那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國朝不需要只會死讀書的人!”

這下懂了。

眾人又一次陷入了驚喜中,精通刑律可入三司實習,那精通財賦算學,是不是可以去戶部?

能近距離接觸國朝大政,這些立志于科舉入仕的少年們,誰能不激動?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更何況是近兩千熟讀經史子集的讀書人,燒起來的火就更旺了。

賈琮從這群少年郎的口中聽到了不少極具建設性的建議,比如分科取才、按需招錄、官員年輕化、司法監督等等對國朝改革有益的建議,他都一一登記在小本本上,打算過后交給內閣,讓他們擇優討論。

午宴就擺在了園子里,水榭歌臺,風景正好。

眾人流觴曲水,繼續熱切的探討著,一個個即興奮又榮幸,覺得永豐侯賈琮沒有拿他們當孩子,對于他們的建議很重視。

他們覺得自己參與了國朝大政,是在做一件足以革除弊政的大事,勁頭十足。

等到午宴后,詩會從議政會又變成了學習會。

因為薛蘅蕪薛先生走上了高臺,身后還擺著一塊黑板。

“蒙諸位抬舉,今日我便講一講我對算學之道的理解……”

算學,靠記憶與努力,可學到皮毛。靠簡潔的公式,可學個基礎。

但要精通,太吃天賦了。

賈琮是第二等,踩在先賢打造的基石上靠著努力學了個基礎。

而寶釵則是第三等,人家是真的有天賦。

依靠賈琮當初零散教授的計算公式等等,硬是將一代算學大家給擊敗了。

這還是寶釵要忙著看顧家里,沒有一門心思在算學之道中更深入的研究。

賈琮都不敢想象,寶釵若是在前世那種環境,會不會奪得諾貝爾數學……不對,是菲爾茲獎。

眾人對于寶釵能來,那是極為歡迎。

咱就先不說蘅蕪先生如仙之姿,就說一代算學大家的“公開課”,誰不想聽?

好學的少年郎聽得如癡如醉,賈家更是拿出了府庫中所有的筆墨紙張,供學子們記錄摘抄。

整整一個多時辰,寶釵將最為基礎的算學之法講了大半。

就這,已經是國子監中的教授都不曾講過的,令眾人大呼過癮。

“這阿拉伯數字確實好用,還有這些公式,我之前聽都沒聽說過。”

“不過這阿拉伯數字太容易篡改,我覺得朝廷若要用此法,還得在一旁標注上我朝文字。”

果然,聰明人就是聰明人,大夏的這群少年郎,人才輩出。

賈琮很欣慰眾人能學以致用,能舉一反三。

耗費大量人力財力,才將今日的“詩會”給辦得差不多,若這些少年郎沒點感悟,賈琮都能心疼死。

“算學之道博大精深,我也只是粗通皮毛。諸位若是還想繼續深研,過些日子可以去薛家書鋪購買永豐侯親著的《基礎算學》一書。此書薛家不賺錢,以成本價出售,五十文一本……”

天,五十文!

一本陰刻的《論語》都得二兩銀子。

“永豐侯大義!蘅蕪先生大義!金陵薛家大義!”

朝廷已經明旨要加大算學在科舉中的比重,這本《基礎算學》的意義太大了。

大夏會有多少人去買這本書,便是他們自己都會忍不住想在這本書上多賺些銀子。

在眾人的贊美聲中,寶釵沖賈琮微笑點頭,隨后抬手壓了壓底下的歡呼喝彩。

“今日我先講這些吧,有機會在與諸位交流。接下來請文安公主為大家講一講國朝的司法監察制度以及運作。”

嘩……

園子里又一次沸騰了。

司法監察制度以及其運作之法,這對于想要科舉入仕的學子來說,那是至關重要的知識。

律法可以在書本上學,國朝的司法監察制度,他們估計只知道中樞的都察院以及地方的提刑按察使司屬于監察機構。

至于其制度、運作,除了家中有在朝為官的知道些皮毛,其余人是兩眼一抹黑。

“林公不但曾在都察院當過御史,更是在地方主政十年。果然,文安公主是盡得林公真傳吶!”

黛玉不但給眾人講述了國朝司法監察的設置架構,更是引經據典,從先秦時一直講到了如今。

更是將司法監察與實際結合起來,點出了司法監察的重要性。

“太祖設置都察院、提刑按察使司的目的,就是為了盡量杜絕官員貪腐亂政之風。”

黛玉在講了半個時辰后就停了下來,神色變得凝重,言辭間也嚴厲了些。

“本宮在推行義務教育時,時時在提醒地方公學,律法是必修之學。這樣可以盡可能的杜絕百姓違法之事。今日給諸位講解監察之法,就是在提醒諸位,你們都是國之未來,本宮只希望諸位能夠看到這柄監察百官的利劍,勿要嘗試去觸碰這條禁忌……”

月票推薦票

最近寫的好艱難,動不動就屏蔽審核。

這快還是快快過了吧,要不然天天給審核說隱射現實,我都能給逼瘋了。

今晚就先更到這里,我琢磨琢磨怎么跳過這段劇情,明日繼續更新。

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  |  紅樓御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