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第五百四十五章 《夏英京城條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御貓 >>紅樓御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夏英京城條約》

第五百四十五章 《夏英京城條約》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5日  作者:橘貓不是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品御貓 | 橘貓不是貓 | 紅樓御貓 
戶部連接兩任的貔貅尚書,基本上根絕了昭武年間國庫虧空的毛病,皇帝老爺是既高興又痛苦。

因為戶部的人,動不動就惦記他的私房錢。

看著一車車從宮門拉走的銀子,他的心情又不好了。

朕的心情不好,那也不能讓你們太痛快!

“傳旨,令禮部、吏部重新擬定科考之法,將算學、律法的考核比重加大……”

“皇爺,這怕是會引起朝野震動,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如詔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好好商議商議?”

這回就是夏守忠都被嚇住了,科舉,那是讀書人自留地,也屬于國人的主要上升渠道。

突然將算學、律法的比重加大,那些讀書人還不得炸了鍋?

他想要勸上一句,卻不想皇帝冷哼一聲:“聽說縣令上任,光是刑名、錢糧師爺就要帶上好幾位,要不然連坐堂的能力都沒有。朝廷養這樣的官做什么?他們能給百姓謀什么福祉?”

憑欄遠望,御道上出現了一道人影。

皇帝突然心情大好,沖夏守忠擺了擺手:“就這么去傳,讓禮部、吏部抓緊時間,有什么問題去東宮找太子。此事,由太子負責。朕最近身子骨不大好,要好好養病……”

說著,他就不顧已經快到近前的乖兒子,轉身就走。

“唉,還是龍首宮涼快,朕去跟父皇搭個伴,好好休息休息……”

懵逼的太子劉弘望向走遠了的皇帝,疑惑問道:“夏大伴,父皇怎么一看見我就跑?”

夏守忠嘴角一陣抽抽,憐憫的看了眼太子,躬身道:“回小爺,皇爺說他病了,要好好靜養,國政就暫時交給小爺了……”

這話聽著分外熟悉,劉弘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完了,又被自家老爹給坑了。

劉弘苦笑再問:“夏大伴不妨明說,父皇這是又給我挖了多大的坑?”

皇帝老爺“病了”,需要好好靜養些時日。

太子劉弘監國攝政,第一項最為重大的事件,就是科考制度的改革。

如果說整頓吏治、改革賦稅制度是觸動了文武公卿、士大夫階層的根本利益,那么改革科舉絕對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直接要掘了他們的根。

有人歡喜有人愁,朝野沸騰鬧出的動靜就算是躲在龍首宮的皇帝,都能很清晰的感覺到壓力。

好在有兒子頂在前面……

“弘兒才多大?有你這么當爹的嗎?”

太上皇老爺子很生氣,拿著手中的魚竿就要抽自家老四。

科舉自實施至今,傳襲已有數代近千年之久,制度也好,考試的內容也罷,涂涂改改但基本上都是沿襲儒家經典的內容。

如今突然加大了算學、律法的比重,這就是挑戰整個儒道。

這對于士大夫階層來說,就是掘墳挖根,很容易造成君臣離心。

老爺子現在擔心的就是乖孫主持此事,會不會影響儲君在朝野的形象地位。

他瞪了一眼擺爛的皇帝,手中的魚竿最終還是放了回去。

“你是他爹,怎么還把弘兒推到前面去?這事我也知道該做,可該是伱來當這個壞人才是!”

皇帝告饒,坐直了身子正色解釋道:“父皇,兒子豈會不明白其中的兇險。科考的改革勢在必行,朝臣們清楚,底下的那些讀書人也清楚。這棒子是兒子親手打下去的,等鬧得差不多了,讓弘兒舍幾顆棗子出去,仕林的感激可不就都集中在弘兒身上了?”

他躲進龍首宮來,可不只是為了躲清靜。

等到朝中那些人尋不到正主,自會去東宮找太子討價還價。

“兒子已經給賈琮傳話,那些內容該添進去,那些內容可以精簡,那些制度可以改動,他最熟悉。畢竟這想法還是他先提出來的,讓賈琮去跟弘兒說。”

“我算是被父皇坑慘了,這兩日我總共睡了不足四個時辰!”

天爺爺,朝臣瘋了一般往宮里遞折子。

都察院六科的言官,幾乎是天一亮就跑到東宮大門外,砸門不說,還有人要在東宮外靜坐抗議。

上一次見到這種情景,還是皇帝要廢除士紳免稅和加重商稅的時候。

果然,他老子挖的坑,從來就沒有小過。

賈琮瞅著太子爺的那雙黑眼圈,差點沒忍住笑。

他將一封早就擬好的條陳遞了上去:“四哥先別發愁了,看看這個……”

關于科舉的改革,這事早在元祐八年國朝整頓吏治時就寫好了。

這兩年修修改改,基本上已經算是完善的差不多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重實踐而輕詩詞,加大算學邏輯、律法、治政安民的策論內容。

要不是當下的讀書人身子骨大多孱弱,賈琮都想加上騎射一項考核。

其中又分民政、司法、商學、工學、醫學、教育五大科,每一個側重各有不同,倒是讓禮部與吏部討論一下,分門別類,各錄所需之人才。

“陛下有一點沒有夸大,當下科舉的制度,的確是為朝廷選拔了不少人才。但絕大部分的進士,他們被分派官職,去地方上任,沒有雇傭一兩位師爺,連升堂問案都做不到。這種現象,必須根絕了!”

賈琮可不是胡說,他的二叔當初剛得到朝廷的任命要去浙江任提學官的時候,是既高興又擔憂。

為啥?

政老爺只會清談,他壓根就不懂那些流程。

還是赦大老爺求到了林老爺那,給尋了熟悉江南情況的師爺,這才慢慢搞懂了提學官該怎么當。

一群從書院走出來的新科進士,估計水平連政老爺都不如。

讓他們為朝廷治一縣百姓,能不禍禍人就不錯了。

劉弘很快看完了賈琮送上來的條陳,內容簡練但信息十足。

不過就是在細則上還有待商榷,其中有不少在劉弘看來頗具……理想主義,不怎么符合實際。

“行,這條陳我收著了,這兩日就跟內閣的幾位師傅商議商議。”

劉弘是個謹慎之人,頭腦清醒,還沒腦子一熱就拍腦瓜子下令施行。

賈琮也清楚自己的條陳只是結合前世學到看到的,空想而成。

能不能成,還得結合實際,讓內閣的那些老臣討論完善。

完成了皇帝老爺的任務,賈琮就想趕緊逃離東宮這個漩渦,不想正殿外傳來了內侍的稟報。

“小爺,天竺急奏,文少保連克天竺十一城,如今把西洋諸國的聯軍給堵在烏斯藏雪山下了!”

若不是這份急奏,賈琮都快忘了天朝第二批下西洋的官方船隊早就該回來了。

沒想到文廉竟然在天竺開辟了新戰場,干出了如此驚天動地之事。

賈琮的腦瓜子湊了上去,只一眼就驚呆了。

大夏的這群干外交的,都是這么狠的嗎?

在天竺殖民的葡萄牙,聯合英吉利等諸國組建聯軍,想要借烏斯藏之亂生事,在天朝身上割下一塊肉來。

不想文廉聽聞這個消息后,當機立斷,率領一萬余水師登陸天竺,沿著西洋諸國在天竺的殖民據點挨個拔除,不但截斷了西洋聯軍的后勤補給線,更是將聯軍堵在了大雪山的山腳下。

當徐晉快要平定烏斯藏法王叛亂時,就接到了文廉的書信。

兩軍聯手布下了一個大大的口袋,將整個西洋聯軍共計五萬余人,全部包圍在雅魯藏布江的河谷中。

“看文少保的意思,是想讓四哥將這個消息公布出去,讓那些西洋的使臣主動求見來談談條件。”

光是扔進雅魯藏布江喂魚多浪費,文廉也弄清楚了西洋人的習俗,這群聯軍中有不少屬于西洋各國的貴族,活捉了這群人賣銀子多合適。

賈琮也沒想到文廉文縐縐的話,竟然能表達出如此無恥……咳咳,如此大快人心的意思。

劉弘還是第一次知道打個仗還能這么賺銀子,一時間都愣住了。

“這樣……真的好嗎?為了一兩百萬的銀子費這么多事,是不是不合適?畢竟朝廷如今還要跟西洋人打交道……”

他倒不是心軟或是好臉面,而是國朝與西洋諸國通商,每年帶來的利最起碼有數千萬,為了這點贖人銀,壞了通商的大事,著實有些劃不來。

不過賈琮接下來的話就打消了太子爺的顧慮,令他振奮異常。

只聽賈琮說道:“一兩百萬?沒個千兒八百萬,提都不要提。”

“那也不多啊……”

賈琮撇撇嘴:“我說的是一國一千萬兩,葡萄牙、西班牙、英吉利、尼德蘭四國正好四千萬兩。然后還要他們割讓在天竺的殖民地給天朝,正好作為冀王府的封地。”

肆仟萬兩白銀,都快趕上國朝大半年的稅收了。

還能得到一大片領土!

劉弘興奮的一拍桌案:“干了!快去傳內閣的幾位師傅,還有禮部……還有,去請冀王叔祖入宮!”

因為改革科考的事,朝野鬧得亂哄哄的。

可朝廷的運轉依如往常,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正常運行著。

皇帝“靜養”,內閣就多忙一些。

當幾位大佬看到文廉的奏報時,表情都是差不多的。

“老臣覺得,文少保的想法很好,沒道理他們偷偷摸摸想從天朝身上割肉,咱們就不能反割回去。”

雖說從戶部尚書任上離開好幾年了,可文同軒貔貅的性子還在。

一想到五萬人就能換回五千萬兩白銀,這樁生意必須完美的拿下。

夏令行倒是有些擔心,擔心這么一來會對通商之事有什么妨礙。

他將目光轉向坐在末位的賈琮,問道:“永豐侯,你最熟悉西洋,咱們這么做,這四國會不會斷絕了與咱們的生意?”

“這一點夏閣老但可放心,通商不是咱們的必須,天朝的東西是緊俏貨,西洋諸國都是求著咱們賣給他們。就算今日咱們跟西洋的某個國家打國戰,都不會對通商有太大的影響。”

開玩笑,大夏今日宣布禁海,明日就會有西洋諸國的使臣求著大夏開海通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穿慣了精美絕倫的絲綢,你讓西洋的貴族再去穿他們丑的要死的麻衣看看?

草原跟中原打打殺殺上千年,那些貴族還不是盼著中原王朝開設互市。

這就是文明領先的優勢,主導權永遠在文明領先的國度手中。

“不過有一點咱們得提前預備好,這四國的使臣肯定會哭窮甚至威脅,到時候禮部的人不妨嚇一嚇他們,就說法蘭西是我國的盟友,天朝已經與法蘭西王國簽訂了一攬子合作條約,包括軍事技術交流……”

法蘭西真是天朝的好朋友啊,只要有英吉利在,法蘭西永遠都是天朝的好朋友。

想來英吉利的使臣,會急切的尋求與天朝相互“諒解”,然后與天朝簽訂與法蘭西同樣的合作協定的。

至于葡萄牙、尼德蘭等國,過氣的海上霸主,注定了會成為餐桌上的一盤菜,慢慢等待被新的海上霸主生吞活剝。

在西洋,貴族的權力大到足夠罷黜君主的地步。

西洋諸國的使臣是不敢讓天朝將他們的軍官丟盡雅魯藏布江喂魚的,要不然他們就得自己投進江河去。

不過天朝一千萬兩白銀以及一塊殖民地的贖金,屬實令這些使臣難以抉擇。

數目太大,他們一時間籌集不到這么多的銀子。

可大夏距離西洋萬里之遙,短時間是不能從國內運過來銀錢的。

好在天朝仁義無雙,表示會優待俘虜,并且只要使臣愿意與天朝簽訂條約,可以給他們半年籌銀的時間。

這年月,誰家在海外還沒有殖民地?

英吉利國的使臣一聽大夏與法蘭西已經結成了盟友,急的第一個就在《夏英京城條約》上簽了字。

不過他秘密與禮部的官員見面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大夏要做到一視同仁,與英吉利簽訂一個與法蘭西相同的結盟條約。

禮部報請太子后,太子欣然應允。

條約嘛,那些給英吉利賣火器戰船的事項,大夏一定會遵守的。至于說什么攻守同盟,必要時完全可以不認。

反正簽訂條約是他這個儲君,儲君有沒有權力與一國簽訂什么盟約呢?

或許西洋有吧,反正大夏是沒有的。

沒有蓋傳國玉璽的條約,就是廢紙一張。

月票推薦票

今晚就先更到這里,明日繼續,晚安!

(本章完)


上一章  |  紅樓御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