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御貓第三百五十一章 朕的心好累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御貓 >>紅樓御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朕的心好累啊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朕的心好累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橘貓不是貓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一品御貓 | 橘貓不是貓 | 紅樓御貓 
惜春被元春身邊的抱琴接去了鳳藻宮,她的小姐妹淳兒公主正在那里候著呢。

賈琮來到殿門處時,里面的君臣正因朝政爭執的面紅耳赤。

今日好像議的事挺重大的,竟然將內閣、五軍都督府的大佬以及六部五寺的主官幾乎都喊來了。

自魏老爺子去后,內閣及六部五寺來了一次大換血,昭武朝的老臣或是老去或是致仕,如今的中樞重臣幾乎都是皇帝的親信。

便是五軍都督府也遵從太上皇的圣諭,除了英國公張岳繼續頂著大都督這個榮譽官銜坐鎮中軍外,幾乎都是大換血。

左軍都督由龍禁衛都指揮使曹久功接任。

原右軍都督理國公府一等子柳芳被貶,皇帝老爺的潛邸心腹、濟陽侯韓陽被調入京城,接任右軍都督,同時掌管右武、右威兩衛禁軍。

前軍都督乃是賈琮的老爹,榮國侯賈赦,同時也是京營節度副使,屬于老爺子親自給皇帝挑選的未來大都督。

后軍都督比較特殊,由靖王劉怡遙領,據說是皇帝劉恒親自向太上皇提的建議,估計是帝王的平衡之道。

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周炯,次輔、建極殿大學士夏令行,文淵閣大學士周培貴,武英殿大學士文同軒。這四人除了周炯是二圣專門留下的老臣外,余者都是皇帝重新擇選的大才。

次輔夏令行明顯是三兩年內便會接替周炯執掌中樞,他既是皇帝老爺當年的老師之一,又是文壇宿老,威望雖不及魏老爺子,但在民間也頗具賢名,極為適合施行新法。

吏部尚書王墨霖、戶部尚書林如海、兵部尚書簡子房、工部尚書段珺、禮部尚書賀耀敏、刑部尚書蔡荃。以及太仆寺卿顧仲燕、鴻臚寺卿沈珂、太常寺卿翟思功、光祿寺卿羅琦、大理寺卿王之維大半都是青壯派,是這兩年被皇帝提拔上來的帝黨成員。

其中以禮部尚書賀耀敏、戶部尚書林如海的前程肉眼可見,等周炯老爺子致仕后,不是賀耀敏便是林如海入閣。

禮部入閣是慣例,加之賀耀敏的資歷擺在那,庭推的話,基本沒有什么懸念。

林如海跟賀耀敏相比唯一差的就是年齡資歷,但架不住其才華橫溢啊。

光是整頓鹽課、試行開海兩大政績,就足以傲視六部。據有心人統計,自元祐五年起,林如海給京城送來的銀子已經超過了三千五百萬兩。

文同軒為何推薦林如海接替自己執掌戶部,財神爺的眼光毒啊,一眼就看出來林如海根骨驚奇……咳咳,跑題了。

財神爺給皇帝的推薦語就一句話:有林如海在,大夏便是再折騰,戶部也不會缺錢。

這句話還真給應驗了,戶部如今存銀兩千七百萬兩,存糧更是不計其數,足夠大夏左右開弓,將周邊有不臣之心的藩國一鍋燴了。

當然,天朝嘛,仁義。只要不是跳的太厲害,王師是不會拔刀的。

不過今日的議題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擴大推行在皇莊、各地官田施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取消徭役,推行官府雇傭制度。

第一項實際上已經在元祐六年末,由賈琮、黛玉二人上奏后,于京畿各皇莊、官田試點施行。

如今已有一年,使得京畿數十萬貧苦無地的百姓收益。而且皇莊與官田的莊稼兩季大豐收,北直隸諸府府庫充盈,百姓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可以說是官民皆收益。

皇帝為此曾微服私訪,在京畿各地轉了一圈。看著莊子里那些胖乎乎的娃娃,皇帝老爺心里熨帖的很。

他覺得此法已經成熟,可以逐步推行各地,使萬民受益,正式向千古一帝的名號發起沖鋒。

這一項中樞重臣都覺得可以,雖說皇莊官田的減租減息會沖擊民間賃田的佃租,但可能出現的動蕩不至于應付不過來,大致商討了一下就通過了。

唯有第二項,卡在了戶部與兵部這里。

徭役要是廢除了,戶部的壓力將成倍數的增大,兵部這邊也將出現巨大的壓力。

林如海大概算了一下,除非國朝的年入能達到八千萬兩白銀,才能堵住廢除徭役后帶來的巨大缺口。

按照目前財賦收入的增長情況,最起碼也得五年之后,這還是理想狀態下。

他將這個情況講出來后,熱血上頭的皇帝老爺總算冷靜了一些。

不過劉恒是誰啊?倔老四的稱呼不是白來的。

既然徭役不能全部廢除,那就先廢除一部分。像是治河、修路、以及征伐后勤的徭役就成了最先砍去廢除的部分。

工部尚書段珺還好,河工、修路等等這些徭役更多是地方自理,跟部里的關系不是很大。

但兵部尚書簡子房感覺自己要瘋,開什么玩笑?沒了軍役,每年往九邊的糧草誰送?

雇傭?戶部連續兩屆摳門的尚書,我兵部還不得被戶部卡脖子?再說了,徭役中最苦最累最危險的不就是軍役跟河工嗎?

便是朝廷出錢雇傭,也沒幾個人愿意往九邊運送糧草的。

不行,絕對不行!

“陛下,軍役絕不可廢。沒有軍役,臣連九邊的糧草都送不去。”

五軍都督府的幾位大佬也持否定的觀點,劉恒也知道自己過于理想化了,不過他對軍役制度的改革態度很堅決。

因為前段時間他微服私訪時,曾親眼見到有戶人家因為服軍役導致的家破人亡。

那家當家的男人死在了去九邊運送糧草的路上,隨后老父因思念兒子病亡,其弟不堪,兒女幼小,妻子被潑皮調戲,不忍流言蜚語自縊而亡……

軍役制度必須廢除,哪怕阻力再大,劉恒也不會妥協。

不過正如五軍都督府的老帥跟簡子房所言,軍役事關重大,不得不謹慎。

皇帝將自己的堅決態度表明后,勤政殿中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不過討論了半天也拿不出有用的辦法來,反倒因為工部尚書段珺“幸災樂禍”,惹火了正在焦慮狀態中的簡子房。

于是乎,工部尚書與兵部尚書在御前上演了全武行,戶部尚書去勸架,被兵部尚書有意無意的打了一拳……

文同軒一看自己的接班人被打了,擼起袖子就沖了上去,這下子更熱鬧了。

五軍都督府、六部五寺中哪個沒被戶部卡過銀錢?今日不報更待何時?

林如海還好,姑蘇林氏五代列侯,探花郎那可是他們那一屆最能打的。除了牛繼宗這家伙五大三粗干不過,其他五部尚書跟五寺卿他林如海能一個打三個。

就是苦了文閣老……

等劉恒無奈喊來大漢將軍將這群中樞重臣拉開時,除了沒下場的幾位吃瓜大佬外,他的心腹重臣每一個都是鼻青臉腫。

心好累,這就是朕的臣子。

奉天殿上打,勤政殿上也打,下一次是不是在太廟開打?

里面打得熱鬧,見自家岳丈老子沒吃虧,賈琮就躲在殿門外沒敢進去,探頭探腦的模樣正好被皇帝老爺瞧見了。

“賈小三,給朕滾進來!”

林如海很想遮住臉上的淤青,可惜賈琮早就躲在殿門處看完了他們這群大佬互毆的整個過程。

賈琮憋著笑,挪進殿中。

“拜見陛下,見過各位大人。”

劉恒黑著臉問道:“朕不是讓你先去東宮嗎?”

“啊,臣是來看熱鬧……不是,臣是有事向陛下稟奏。”

賈琮忍住不去看朝廷諸公的臉,拱手道:“不過在這之前,臣還是想說說徭役的事。臣有一事想問問林尚書……”

“哦?”

劉恒與眾臣皆看向賈琮,林如海問道:“什么事?”

賈琮道:“每年送去九邊的糧草,途中損耗多少?”

“最少三成。”

林如海這個回答實際上已經給了兵部面子了,加上各級官員的貪墨克扣,真正送到軍中的能有三成就不錯了。

賈琮點了點頭,向皇帝拱手道:“陛下,臣建議試行軍需采購制度。”

“何為軍需采購制度?”

簡子房來了興趣,費力的睜開腫成一條線的雙眼,問道:“是否跟宮中采購差不多?”

賈琮忍住笑回道:“簡尚書說的對,不過軍需采購要更加嚴格,畢竟是供應軍中,容不得半點馬虎。由兵部按照每年各鎮、各衛所報上來的數據,向民間進行招標,具有資質的商戶通過審核后就可以成為大夏軍方的供應商……”

事實上大夏已經有了極其完善的采購模式,而且擁有十余家具有資質的商戶——皇商。

只要稍微改一些規定,就足以為大夏軍方供應糧草,甚至可以擴大采購的規模,加強競爭,讓運送糧草的消耗降到最低。

殿中的諸位中樞大佬是國朝最頂尖的人才,立馬就明白這是一個極好的辦法。他們之前想不到不是他們不聰明,只不過是歷朝歷代的經驗將思想束縛住了。

諸公也顧不上干架了,似乎方才的互毆沒有存在過,頭擠頭相互說著自己的看法,快速完善著《大夏軍需采購制度》試行版……

至于首先提出這一個辦法的賈琮,一邊玩去……

劉恒將幽怨的賈琮招到近前,小聲詢問突然來勤政殿有什么事。

賈琮嘀嘀咕咕給皇帝老爺說了下傳教士的事,劉恒初時還不以為意,等賈琮講了一下西洋君主需要教皇加冕的傳統后,這位帝王頓時就怒了。

中原王朝也是君權神授,但跟西洋的君權神授有著天壤之別。

畢竟中原王朝的天子就是上天的代言人,西洋可還有個神在人間的代言人——教皇。

“此事你做的很好,這事朕會讓禮部去處置……”

“陛下,傳教士的危害可不只是宗教上的事。實際上西洋的很多傳教士不僅僅是傳教,他們還是間諜探子,咱們不可不防。”

賈琮太清楚這群傳教士的德性了,信不信這群傳教士往內地走一圈,能把大夏的輿圖畫得比兵部的還要精細。

他將腦海中西方傳教士可能干的事一一講了一遍,建議皇帝老爺讓禮部明面上出手,暗中調龍禁衛密查這些傳教士,看看這些人的背后還有什么陰謀。

到時候直接來個一鍋端,弄不好還能大撈一筆,畢竟傳教士都是有錢的主,例如今日在正陽大街的那三人,不就抄了十幾萬兩銀子。

“都是銀子啊,陛下,西洋最有錢的就是這群傳教士!”

“什么銀子?哪里來的銀子?”

君臣二人正嘀嘀咕咕的說話,耳邊突然傳出一聲驚疑。

文同軒頂著一雙熊貓眼,湊過來問道:“永豐伯又找到來錢的路子了?快說說。”

好家伙,只要一說到錢,文老頭的耳朵比誰都靈敏。

劉恒嘴角抽了抽,上輩子造了什么孽,他的臣子就沒幾個正常的。

賈琮無奈的拱拱手:“文閣老,沒有什么來錢的路子,我正和陛下說那些西洋傳教士呢。對了,諸位大人商議完了?軍需采購可行否?”

文同軒點了點頭,將一份新鮮出爐的《大夏軍需采購制度》試行版方略上呈皇帝。

“陛下,臣等目前只商議出了大致的方向,具體的流程還得回去好好議一議。目前來看,此計可行。不但能減少民力的損失,更能大大減少途中損耗。”

林如海補充了一點:“此法雖好但也要有一點需要注意,軍需之物事關重大,為防止官員貪墨以及商戶以次充好,臣以為當加強監督,最好由兵部為主管、都察院負責監查、戶部最后按兵部與都察院共同簽發的文書為準,進行撥款。”

“什么意思?是說我兵部貪墨?好你個林如海,專門跟我過不去是吧……”

“本官又沒指名道姓,就事論事而已。”

方才還“兄友弟恭”通力合作的兵部、戶部兩位尚書,重新變回了斗雞,眼看就要打起來。

賈琮都在想該怎么勸架,才能讓岳父老子占便宜。

最后還是皇帝老爺嘆了一口氣,出聲制止了兩人。

“行了,此事由內閣牽頭,戶部、兵部、刑部、都察院會同辦理。沒事就退下吧,趕緊讓太醫院給諸位愛卿抹點藥,消消腫。一個個都是朝廷重臣,天天打架互毆,也不嫌丟臉……”

“別啊陛下,方才臣聽得真真的,永豐伯說了銀子,那些西洋傳教士有銀子……”

文同軒一把拉住了起身就要離開的皇帝,扯住袖子不讓走。

劉恒無奈重新落座,讓賈琮將傳教士的事重新講了一遍。

對這件事,殿中眾臣的反應不一。

有人不屑,有人眉頭緊鎖。

最后還是禮部尚書賀耀敏面色凝重的說道:“永豐伯的顧慮實際上也是老臣的顧慮,陛下可還記得南朝舊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好不容易把佛門壓下去了,如今又有西來之宗教,陛下,咱們不能不防!”

禮部掌管天下宗教,賀耀敏這個禮部尚書怎么能不了解宗教對朝廷的危害?

道教還好,只要不出個道君皇帝,只要君王不去吃丹藥求長生,像這種你愛信不信的宗教,禮部都懶得去管。

但如果像是佛門這種盛世圈地圈銀子,亂世禍亂天下,足以危害國朝統治的宗教,賀耀敏就不得不防了。

月票推薦票

今天就先更到這里了,明日繼續。

祝大家七夕快樂!

(本章完)


上一章  |  紅樓御貓目錄  |  下一章